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8776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docx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应用

常用的电子元件测量与识别

讨论之前大家应该先熟悉万用表的使用使用方法,了解数字表与模拟表的区别,贵在实践,建议你现在面前有一堆原器件,那样你就更好理解,学好这些是你电子技术入门的关键。

电阻(无极性原件):

这里我只研究色环电阻,色环电阻就是在电阻,颜色分别的顺序是0黑,1棕色,2红色,3橙,4黄,5绿,6蓝,7紫,8灰色,9白,还有金色,银色,和无色这三种是误差他们做倍乘位时,表示为10^-1次,10^-2次,和10^0次,当然还有棕色也可以表示误差。

例如一个四环电阻颜色是,红蓝棕金,那么电阻应该是(26*10^1)乘以正负百分子5=~260欧姆,四环只有前面两位是有效数字这是四环,还有五环是前面三位是有效数字,例如棕黑黑红银,那么电阻应该是(100*10^2)乘以正负百分子10=~10K,有时也许你会很困惑,如果第一环和最后一环都是棕色,怎么办,但是总有一个是表示误差的。

误差是正负百分子1,那怎么办,我们应该熟悉E24电阻系列电阻阻值系列,E12系列还有E6系列最常见的是E24系列,基本数值是:

根号24次方(10^n),n=1,2,3…24,就是1.1、1.2、1.3、1.5、1.6、1.8、2、2.2、2.4、2.7、3、3.3、3.6、3.9、4.3、4.7、5.1、5.6、6.2、6.8、7.5、8.2、9.1、10这24个基本数值,再乘10的倍率。

误差为±5%。

E12系列,就是在上述E24系列中,取偶数项:

1.2、1.5…共12个基本数值,误差±10%。

还有E6系列,在E12系列中,取偶数项1.5、2.2…共6个数值,误差±20%。

色环电阻

电容器的基本数值也是这几个系列。

电容的数值一般有0.5、1.0、1.2、1.5、1.8、2.2、2.7、3.3、3.9、4.7、5.6、6.8、8.2等。

这种标准已在国际上广泛采用,这一系列的阻值就叫做电阻的标称阻值。

电阻的标称阻值分为E6、E12、E24、E48、E96、E192六大系列,分别适用于允许偏差为±20%、±10%、±5%、±2%、±1%和±0.5%的电阻器。

其中E24系列为常用数系,E48、E96、E192系列为高精密电阻数系。

那么根据常识就可以判断到底是谁表示误差了。

电阻坏掉一般是直接开路或是阻值增大或减少很多。

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是正光亮系数的电子原件,在无光件下,它的阻值(暗阻)可达1~10M欧,在强光条件(100LX)下,它阻值(亮阻)仅有几百至数千欧姆,所以检测其好坏的时候先测无光下的电阻(用手遮住),这时电阻应该是很大很大的,这时再把手拿开,这时电阻应该变为几百至数千欧姆。

这时电阻应该变为几百至数千欧姆。

光敏

电阻

二极管:

检测二极管时,根据其的单向导电性来检测其好坏与极性,我们通常用的二极管1N系列的二极管比较多,但是他们的样子长得不一样,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我们怎么判断哪个是正,哪个是负呢?

通常黑色的二极管上面有一个银色的光环,那就是阴极(负极),红色的二极管有个黑色的光环是阴极(负极),怎么检测其好坏呢?

既然是单向导电,我们使用模拟表时,黑表笔是接内部电源的正极,那么他就是电流的流出方向,理论上说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电阻应该有几百到1K左右的电阻,反之,电阻应该是非常大的,注意反向电阻与正向电阻相差越大,证明二极管性能越好,通常二极管是击穿损坏,正反向的电阻都为零,在这里建议不要用乘以10K档测二极管,应该我们的模拟表10K档内部是接9V的电池,可能电流过大损坏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1N4007

开关二极管1N4148

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是工作在反向电压的,如果真正要测其好坏,应该要用电源稳压二极管串联相应的电阻(电源电压越大,电阻越大)二极管反接在电源两端,看其稳压值。

稳压二极管IN4733

 

发光二极管:

我们通常使用的发光二极管分为可见光,和红外光。

可见光二极管测法与普通二极管一样,但是区别就是发光二极管黑表笔接正,红表笔接负,这时发光二极管应该是亮起来了的(建议不要用乘以10K档测二极管).反接发光二极管是不亮的,如果过流烧了的坏,电阻为零。

通常发光二极管的引脚为长正短负(发光二极管内部是小的那一头是正极)红外发光二极管因为发出的是红外光,人眼无法看到,检测方法与可见光发光二极管一样,不同就是打开手机摄像头观察手机屏幕就可以看见发光啦!

可见光发光二极管

红外发光二极管

 

电容:

电容分为无极性电容和有极性电容,无极性电容中瓷片电容和涤纶电容比较常见,他们的容量通常都很小,通常模拟表很难测出其好坏,但是肯以用两个三极管构成达林顿管测出其好坏,把万用表打到10K档,先短接电容两端放电,然后按下图的连接,建议焊一个这样的电路,方便以后的检测。

通常瓷片电容与涤纶电容采用文字符号法标注其容量,例如一个瓷片电容上面标有104,那么其容量应是C=10*10^4次pf=100nf=0.1uf,104的含义就是10表示有效数字,4表示倍乘数,有时你还会看到电容后面标有J,K的字样,这表示误差。

J误差正负5,K正负百分子10.电容的换算1F=10^6uf=10^9nf=10^12nf。

无极性电容坏掉一般是容量减小,造成漏电。

达林顿管测小容量电容

104瓷片电容

104涤纶电容

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是有极性的电容,意思是有正负之分,国标是长的引脚为正极,短的为负极,或是标有白条的下面的引脚为负。

但是检测其正负极的时候网上是这样说的根据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电阻大于反向漏电电阻的特点来判别定正负极。

将万用表拨到R×1k档,用交换表笔的办法分别测正、反向漏电阻。

最后以漏电电阻较大的一次为准,此时黑表笔接的是电解电容器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但是根据个人经验根本无法测出来。

但是个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既然是有方向的电容,那么他的两端的材料肯定不一样,那么正反充电肯定不一样,根据这个原理先把万用表打到10K档(先把电容放电),表笔任意分别接电容的两极,对电容进行充电,然后一只手迅速把万用表打到10V档(中途要断开一只表笔),测电容两端的电压记住表的电压值,很明显的结果摆动比较大的一次(电压比较大的一次)黑表笔是接电容的正极,红是接电容的负极。

手上要是有块电池或电源就更好了。

通常测电解电容的好坏有三项指标,即耐压值,电容容量,正切损耗角。

检测方法两支表笔分别接到电容器的两个线头上,注意看表针的摆动情况:

正常的电容器检测时,表针先向右有较大幅度的摆动,然后再缓缓退回到接近左边起始位置(电阻无穷大处)。

检测电容器时,若表针不动,表明电容器内部有断路的地方}若表针向右摆到零欧姆位置,却不再返回,表明电容内有短路处;表针向右摆动后,不能退回电阻无穷大位置,表明电容器漏电;表针向右摆动的角度很小,表明电容器的容量已经减退。

出现上面这些情况,被测电容器都不能再用。

个人的维修经验告诉我,有时有的电容鼓包了,按上面测电容,发现电容是正常的,但是在电路中电路又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就是正切损耗角在作怪!

我们无法测出正切损耗角,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时,直接换一个同样的规格的电容即可,如果没有,代换原则已大代换小,如一个25V2200UF的电容坏了。

如果手头上无此规格电容,那一般可以用35V3300UF电容代换它。

代换时一定要注意电容的方向。

不然电容会爆掉的,,威力还不小呢!

电解电容耐压值80v,容量为1000uf

 

三极管:

三极管其中几个分类材料分分为硅管和锗管,按工作类型分为NPN何PNP。

按功率类型又分为小功率三极管,中功率三极管和大功率三极管,它有三个引脚,分别为发射集(E)集电极(C)和基极(B),通常三极管字对自己管脚从左到右分别是EBC但是为为了电路的设计方便,也有ECB,BCE等那如何检测和判断它的好坏呢?

一、双极型三极管的好坏判断、极性及B、C、E的确定。

1.好坏判断、基极及极性的判别1)对三极管的三个电极进行编号,任意两个编号的电极与指针式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均有两种连接顺序(即两次测量),总共进行六次测量,六次测量中若只有两次测量指针发生偏转(电阻读数在几KΩ~几十KΩ之间),则该管完好,否则该三极管是坏的。

2)基极(B)和三极管极性的确定:

前提:

三极管完好,分两种情况:

①在指针偏转的两次测量中,始终与黑表笔相连的电极为B极,且该管极性为NPN型(乘以100或是乘以1K档);②在指针偏转的两次测量中,始终与红表笔相连的电极为B极,且该管极性为PNP型。

2.C、E两个电极的确定将万用表打到乘以1K档,将基极弄弯不与发射集合集电极在以平面。

妹子呢就把手弄湿,男生弄点口水在手指上,先假设一个脚是集电极,表笔接于假设的集电极与发射集之间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再用同样的方法,调换表笔如果前面你已经测出来是NPN管的话,那么表摆动较大的一次,黑表笔接的是三极管的集电极,红表笔接的三极管的发射极。

PNP管反之。

管型测量,硅管的正向电阻通常是3~20千欧,反向电阻大于500K,锗管正向电阻约为几百欧姆,反向电阻大于100K。

常用的S9011~9018三极管材料是硅,除9012和9015是PNP管,其他均为NPN管,但是共同点管脚排列从左到右都是EBC。

S8050也硅管,管脚排列也是从左到右都是EBC

但是8050S功能与S8050一样,但是管脚排列是ECB,S8550是S8050对称管,材料是锗管,管脚排列EBC。

一定要掌握测量方法!

上述判断方法对于阻尼管或内部含保护电路的三极管不适用。

三极管S9014

 

三极管S8050

可控硅(俗称晶闸管):

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

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

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

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

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

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

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

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

然后瞬时断开A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

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

  若保持接通A极或T2极时断开G极,指针立即退回∞位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

可按图2方法进一步测量,对于单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仍不息灭,否则说明可控硅损坏。

对于双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应不息灭。

然后将电池反接,重复上述步骤,均应是同一结果,才说明是好的。

否则说明该器件已损坏。

单向可控硅的内部结构图

 

单向可控硅MCR100—8耐压值为600vIt=0.8mA

排阻:

排阻就是将若干相同规格,阻值相同的电阻其中一端全部连在一起,引出一根线,然后另外

编辑人:

杨正勇自动13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