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8262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江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望江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望江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望江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望江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望江南.docx

《望江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江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望江南.docx

望江南

《望江南》温庭筠

【原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解题】

  温庭筠的词以妇女题材为主,这与他仕途失意,长期生活于歌馆楼台有关。

本词是一篇深闺怨词,对思妇心理行为的描写十分动人。

  闺怨是文学的古老话题,是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温词大量此类作品,使“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一开始就与离愁别苦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后世“婉约派”之先河。

  “望江南”是词牌名,又叫《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等,二十七字,三句入韵,平声。

词牌是词调(乐谱)的名称。

【注评】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梳洗:

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独:

独自,单一。

望江楼:

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盼望之情,寂寞愁肠,隐然可见。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千帆:

上千只帆船;帆:

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

副词,都。

不是:

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斜晖:

日落前的日光;晖:

阳光。

脉脉:

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肠断:

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洲:

水边陆地。

○望尽天涯路,不见心上人,伤心情难禁。

【译文】

  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简析】

  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

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

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

“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

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

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

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

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

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

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

  “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

“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蘋”为水草,蘋、水相依而生,蘋失水则死。

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

触景生情,能不伤怀?

  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肠断,《世说新语·黜免》: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猨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后世遂用“肠断”比喻心中极悲伤。

江淹《别赋》:

“行子肠断,百感悽恻。

”本诗同。

  亦作“断肠”。

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渔家傲

范仲淹

一、作者及背景

1、范仲淹(989—1052):

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希文。

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初任广德军司理参军。

仁宗天圣六年(1028)晏殊荐为秘阁较理。

后迁吏部员外郎,因忤吕夷简罢知饶州。

庆历元年(1041)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副使,庆历三年授参知政事针对北宋积弊,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

因上十事疏为权贵不容。

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使。

皇枯四年卒于徐州,谥文正,追封楚国公,后追封魏国公。

2、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

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

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

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

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二、原文

渔家傲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④千嶂里,⑤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⑦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

边地。

风景异:

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

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角:

军中的号角。

 

  ⑤、嶂:

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

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

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

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

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⑧、羌管:

羌笛。

霜满地:

喻夜深寒重。

二、诗词简析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荒凉,戍边将士的艰苦情况。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特殊感受。

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大雁都没有留一留的意思,人留下来只能说是出于不得已。

边地的荒凉苦寒尽在不言之中,这就突出了“风景异”的程度。

“四面边声连角起”,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着重从听觉上渲染战时的悲凉气象。

李陵《答苏武书》中说:

“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这边声,是引人落泪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上描绘整个边塞的荒凉景象。

这“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还有“闭”字,都能引发凄凉孤寂之感。

上片小结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

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重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

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

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白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着重写将士杀敌报国的雄心和雄心无着的悲苦心情。

“家万里”显离愁重:

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

即“家万里”又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

然而“燕然未勒”,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去无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

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心情沉重的将军在严霜满地,羌笛盈耳的夜晚,哪里还能入睡呢?

流露出师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

“羌管悠悠霜满地。

”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

上片小结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

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

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

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

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三、课堂讨论

1、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如伺理解?

明确:

从字面上看,这句是说:

在燕然山上还未刻石记功,归家问题还无计可施。

其实,这里的“计”应是“打算”“做计划”的意思。

是说:

还不曾破敌为国立功,回家的问题还未考虑。

这“归无计”应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如何理解?

明确:

“人不寐”指“守边的将士睡不着”。

“将军白发征夫泪”,此句中的“将军白发”与“征夫泪”可理解为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由于长期守边,边疆生活又极其艰苦,敌人未破,军功未立,思乡思亲之情当然不能免去,将士们不免早生华发,也经常会流下思亲的热泪。

但与前面那句“燕然未勒归无计”联系起来看,这并非是消沉之意、怨慨之泪,而是一种“忠孝不能两全”的悲壮之隋。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明确:

这一句写得精练而有气势。

读着此句,眼前出现一幅边塞画:

在人烟稀少的边塞,有一座孤城,两边光秃秃的重峦叠嶂,上空飘浮着缕缕青烟,悲壮的号角声和杂乱的边声在四野回荡,城门紧闭,一片荒凉。

四、《渔家傲》练习题

  1.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  异  。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

  答:

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

  答:

词作将大雁南归"无留意"与戍边将士们不能不留下来进行对比,润笔深厚,为下文写将士们戍边凄苦埋下了伏笔,大雁都知道回家,人何尝不想回家呢?

  4.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5.文化积累:

  "衡阳雁去"指:

衡阳雁去指大雁向衡阳方向飞去。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秋末冬初大雁向南至此不再南飞。

  "燕然未勒"指:

燕然未勒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后汉书》记载有窦宪追击入侵的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

 

江城子①密州出猎

宋苏轼

选自《东坡乐府笺》

老夫②聊③发少年狂④,左牵黄,右擎苍⑤,锦帽貂裘⑥,千骑卷平冈⑦。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⑧。

酒酣胸胆尚开张⑨,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⑩?

会挽雕弓如满月⑾,西北望,射天狼⑿。

注释:

  

①江城子:

词牌名。

②老夫:

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③聊:

姑且。

④狂:

豪情  

⑤左牵黄,右擎苍:

左手牵着黄狗,右臂驾着苍鹰。

⑥锦帽貂裘:

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⑦千骑卷平冈:

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从骑很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⑧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

亲射虎,看孙郎:

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

“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⑨酒酣胸胆尚开张:

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

更。

⑩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

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

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

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

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

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⑾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会当,将要。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⑿天狼:

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

“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

“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典故

1)孙郎-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2)冯唐-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3)天狼-天狼星;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译文

姑且让老夫我表现(展示)一下少年的轻狂(或狂傲),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

随从将士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

鬓边白发犹如微霜,这又有何妨!

什么时候你会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杀敌人。

赏析:

总觉得用"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这些词来形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似乎还是不够表达出词中散发出的那种难以形容的气势,惟有用"千古绝唱"来给这首豪放词一个定位。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冬,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

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

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的时期正式形成的。

苏轼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词中表现的其非凡的英勇气质,也表达了为国家效命的深切意愿。

全词可分为上下两阕。

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豪放的思想。

上阕主要写描写出猎的盛况。

"老夫聊发少年狂",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以"老夫"自嘲,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千骑奔腾,腾空越野,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下阕由实入虚,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

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的万丈雄心从未消失的英雄本色。

但是,隐藏在这种雄心壮志背后的,是苏轼对自己怀才不遇,年华老去的慨叹。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

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南宋胡寅曾经说过:

"词曲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

"《江城子·密州出猎》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

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人忧愁的原因是什么?

诗人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词人又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赏析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

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

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

“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

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

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

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

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词的下片在挖掘主人公的内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

有人评价说“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南宋)

一、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二、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军营将士都能分到犒劳的烤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十分快,弓箭像雷霆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

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

三、解题:

这首《破阵子》选自《稼轩长短句》。

陈同甫是陈亮的字。

史称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在政治上始终坚持抗战,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挚友,多所唱和。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抗金军旅生活和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向往,以激励陈亮,表现了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热情。

“壮词”意思是壮怀激烈之词。

四、赏析

《破阵子》塑造了一个壮岁驰骋疆场、暮年壮心不已的英雄形象,这是词人理想自我的化身。

上阕通过沙场点兵场面的描绘,表现了将士昂扬的斗志。

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

开头两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

“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

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沙场秋点兵”。

这个“秋”字下得多好!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

下阕通过想象,表现主人公收复中原、报效国家的宏愿,以及壮志难酬的悲痛之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

“可怜白发生!

”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

此句和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相照应,都是描写现实,又与中间的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更有利的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全篇都是极为热烈兴奋的语句,而结尾“可怜”五字,却急煞急转,形象全非,可怜”的是在大敌当前、民族危难日益深重的关头,把一个以身许国的志士从他的战斗岗位上撤下来,置于无所用其心的闲散境地;“可怜”的是一生理想化为泡影,“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

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

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是陈亮的悲愤。

五、写法

他这首词结构布局的奇变。

一般词分片的作法,大抵是上下片分别写景和抒情,这个词调依谱式应在“沙场秋点兵”句分片。

而这首词却把两片内容紧密连在一起,过变不变(过变是第二片的开头)。

六、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有《稼轩长短句》。

七、写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

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陈(陈同甫,名亮)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1188年,辛、陈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