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学习动作描写复习学案.docx
《高三语文作文学习动作描写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作文学习动作描写复习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作文学习动作描写复习学案
高三语文作文学习动作描写复习学案
作文学案5
学习动作描写
【概念诠释】
动作描写是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方法引领】
动作描写的原则:
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
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
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
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意在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等。
一、选择准确的动词,力图一字传神。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
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
写好人物的举止动作,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鲜明个性与思想境界,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
要选择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习惯性动作,以此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善于捕捉人物细微的动作,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以此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
如老葛朗台临终之时,当“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不仅他的“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就连“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这一动作方面的细节描写,鞭辟入里地揭示了老葛朗台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至死也没有改变的畸形心态。
如: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孙犁《荷花淀》)
作者用“震动”、“吮”两个动词准确、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队去的消息之后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一个关心丈夫、体贴丈夫、但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思想进步的青年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二、化笼统为具体,展现动作过程。
我们要写出人物行动的方式和过程,并通过这种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现人物的性格。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
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抢夺女儿梳妆台后,“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其中的“掏”、“放”、“盯”、“摆”、“推”等动词构成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再如鲁迅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透过这段文字,读者似乎体味到了双手沾着革命鲜血的刽子手攫取华老栓用辛劳积攒下来的洋钱时贪婪和凶狠。
三、安排动作顺序,服务表现主题。
动作过程的展现需要一定的顺序,既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
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因此描写人物的行动要细致。
①要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首先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解”、展开——先怎样,又怎样,最后怎样。
想好以后,再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
当然,描写要有目的,事先要想好为什么写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而不能一股脑儿全写出来。
例如:
小磊回家取写字用具的经过分成“发现没带用具、回家去取→找柜子、翻抽屉→返回学校”这三层,每一层又都将行为作了细致的分解;然后一层一层地、有顺序地进行描写。
这样,整个经过既顺畅,又具体。
②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态、语言、心理等。
“做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做”和“怎么做”,这些都是人物动作描写的内容。
把这些内容写清楚,人物的动作描写自然也就具体了。
例如:
“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这两个短句,“奔回”、“跑”是写做什么,“三步并作两步”、“气喘吁吁”则是写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做。
这样,把动作写具体了,人物急促、慌乱的形象也就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了。
四、运用修饰性成分,突出动作情态。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的动作具有相应的特征。
我们要仔细地观察,抓住这些特征,用语言、神态和心理等描写来辅助动作描写,即把人物行动时的语言、神情、心理等描绘出来。
如:
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
……她手里毫不吃力地提着箱子——箱子并不大——走过去,她抬起了头,打量着在她面前闪现的人们的脸。
(高尔基《母亲》)
这里作者将人物的神态“很满意地”“毫不吃力地”与动作“望”“提”紧密地结合起来,写出了母亲在接到传单、准备到外地散发传单时,内心激动,兴奋而又高度警觉,更反映了母亲对革命的高度责任感。
如,“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
好了!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
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
作者把“看”“念”“拍”“笑”“跌倒”“咬”“爬”“跑”“踹”“挣”等动作与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融合着写,把范进中举后的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腐儒形象描画出来了,活灵活现,入情入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来辅助动作描写,既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又能使人物形象逼真鲜活、立体可感。
如,“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葛朗台的贪婪和攫取金钱的欲望。
【描写误区】
1、动作描写漫不经心,信手拈来,为描写而描写。
2、动作描写东鳞西爪,杂乱无章,游离于人物性格、品质等之外。
3、动作相仿,陈词滥腔,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如《学游泳》中的动作描写: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南湖去学游泳。
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
路上瞧见建筑工人在造房子,听到树上的蝉儿在不停地鸣叫。
到了南湖,从自行车上面跳下来,放好自行车,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
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
过了一个小时。
我们就回家了。
游泳真开心。
点评:
“带着”、“骑着”、“瞧见”、“听到”、“放好”、“脱下”、“走到”等动词,可以装满一箩筐。
但这些动作不能表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品质等,因此,为动作而动作,没有个性特征,是失败的动作描写。
修改后的动作描写。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
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
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
爸爸说:
“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
”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
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
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点评:
动作描写,并不是动作堆砌,而是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动作去写。
就是要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动作,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
删除了和学游泳无关的动作描写,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感受。
“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心理。
“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片段赏析】
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
大侄子上前问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
”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
那手只是指著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
“老爷!
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
“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儒林外史临死前的严监生》
赏析:
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以充满讽刺的手笔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刻画,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吝啬鬼形象。
2、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
“打得好!
”鲁达骂道:
“直娘贼!
还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
鲁达喝道:
“咄!
你是个破落户!
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
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赏析:
三个比喻,从味觉、听觉、视觉,充分地表现了打的效果,一个“挺”字,写尽了郑屠的死相。
鲁达的性格,在这三拳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他的威猛,他的义愤添膺,令人拍手称快。
3、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
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
“太爷们纳福。
”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
赏析:
从“不敢”“溜”“蹭”看出刘姥姥的小心谨慎,胆怯,“蹭”字生动地写出了作为下人的她对太爷们的毕恭毕敬。
挺胸叠肚者高人一等,与刘姥姥“掸”、“教”、“溜”“蹭”等动作所体现的窘态形成对比。
在对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的鲜明揭示中,不难看出刘姥姥身份的卑贱和地位的低下。
本段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4、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赏析:
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
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
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地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5、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赏析:
“父亲”爬月台时的几个动词是:
“攀”、“缩”、“倾”。
“攀”字说明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
“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
这样,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
“父亲”的身体肥胖,所以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
文中几个动词“爬”“攀”“缩”“倾”,体现出了父亲在穿过月台时吃力的样子,同时体现了他对儿子深深的爱意,与儿子对父亲的感激。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了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
痛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
“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家了。
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
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委深奥,不容易懂。
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地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赏析:
写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事情,表现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注意了动词的选用,如救车夫的过程中,“扶、蹲、半跪、夹、洗、敷、扎”等动词,在结尾处,写鲁迅先生“只所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按在头上,半天没动,深深叹气,这些动作表现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7、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
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赏析:
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阿Q临刑前画圆圈的细节,更人见不忘。
一个死刑犯人要画押,被逼无奈画上一笔也就算了。
可阿Q是独一无二,一方面是“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而另一方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他开始为自己画得不圆而感到羞愧,而后来却又一想:
“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
”这一传神的细节,把阿Q的麻木无知和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并得以鲜明到极至。
可见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
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8、他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抢到书桌边,一手拉开了抽屉,抓住一枝手枪来,就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口……窗外是狂风怒吼,斜脚雨打那窗上的玻璃,达达达地。
可是那手枪没有放射。
吴荪甫长叹一声,身体落在那转轮椅子里,手枪掉在地上。
——矛盾《子夜》
赏析:
小说中原来坚毅果断、刚愎自用、颇有魄力的吴荪甫至卷末竟然落得几欲自杀的困境。
他的“狞笑”、“长叹”,他的歇斯底里的“拉”、“抓”、“对准”等动作,都有力地暗示着吴荪甫悲剧命运的认识意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难逃失败的结局,靠民族工业来发展中国只能是幻想,突出了作品主题。
9、于是他扑哧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更加从容和镇定,慢吞吞地、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
“----你怎么知道我是共军呢?
嗯!
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
”说着他朝旁边椅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
——《林海雪原》
赏析:
小炉匠一说出杨子荣“不是胡彪,是工军”,局势便危急的一触即发。
杨子荣“笑”“磕”“吐”“抹”“说”“坐”“掏”“抽”等一系列动作,把他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大智大勇的性格特征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10、他浑身披挂,骑上驽骍难得,戴上拼凑的头盔,挎上盾牌,拿起长枪,从院子的后门出去,到了郊外……他一面说,一面踢动驽骍难得,托定长枪,一道电光似的直冲下山坡去。
——塞万提斯《堂。
吉诃德》
赏析:
堂。
吉诃德每次“骑马”、“戴盔”、“托枪”、“直冲”这一系列富有特征性、戏剧性的行为都成为一连串荒唐可笑事件的前导,动作描写具有凸现性格和推动情节的双重功能。
、(正当欧也妮母女欣赏查理留下的梳妆匣时,葛朗台闯进屋)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点评:
“纵”“扑”的细节,既形象展现了葛朗台饿虎扑食、秃鹫擒鸡般攫取金钱的丑态,带有动态的夸张性;又揭示了他崇拜金钱、聚敛无厌的思想本质,体现了动机的真实。
(葛朗台快要死了)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点评:
这个“抓”的动作,十分传神,寓意深刻。
原来他把黄灿灿的镀金,当成了“黄金”,于是不要命地“抓”了起来。
这个细节,以含蓄的笔法,形象地勾勒出葛朗台贪婪、爱财如命的拜金主义者的典型特征。
12、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
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
——海明威《老人与海》
简评:
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作者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寓意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同深刻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仍有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
本段采用特写法,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
……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
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
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挛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简评:
法官们“一忽儿”中变换动作所表现的漫不经心、草菅人命,与玛丝洛娃“震”、“涨”、“叹”等动作所表现的全神贯注、抗争无门构成对比,读者从中读出了沙皇统治下法律制度的虚伪和下层人民的苦难冤情。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
“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
”他就顾不得沙僧,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
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吴承恩《西游记》
简评:
“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本段采用特征法,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忽然,当刽子手的助手正要执行夏赫莫吕的漠然的命令的时候,他(加西莫多)跨过花楼的栏杆,用双脚、两膝和两手抓住绳子,接着人家看着他滑到了教堂正面,好像沿着玻璃窗滑去的一滴雨水,用一只从屋顶跳下来的猫儿的迅速姿势,跑向那两个行刑助手,用他巨大的拳头把他们打倒,一手抱起吉卜西女郎,就像一个孩子抱起他的洋囡囡似的,一闪便跳进了教堂……
——雨果《巴黎圣母院》
简评:
作者连用“滑下玻璃窗的一滴雨水”、跳下屋顶的“猫儿”,抱起洋囡囡的“孩子”等三个喻体描写加西莫多抢救艾丝米哈尔达时动作的敏捷、利索和果敢,令人难忘。
、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
觉慧?
的鼻端。
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
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
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
——巴金《家》
简评:
折揉红梅的动作与心理融合着写,借景写人,以小喻大,既表现出觉慧对窒息生命的旧社会的愤恨,也微露出未经生活风暴洗礼的觉慧的性格中单纯、幼稚的一面。
采用综合法,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它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我又叫唤他一声,还做手势叫他过来,着她道马上就懂,稍微走了几步,接着又站住了,接着又稍微往前走几步,接着又站住了,最后,他走到我跟前,然后又跪下,吻着地面,把他的脑袋贴在地上,抓住我一只脚,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脑袋上。
——《鲁宾逊漂流记》
赏析:
星期五不断重复着一个动作,表达了他对“我”的戒备同时又把星期五的感激有些夸张的动作写得很传神。
【练习平台】
1、动词的选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犹如遗世独立的佳人。
③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本刊。
A.投降浮动订阅B.投诚飘动征订
C.投降浮动订阅D.投诚飘动征订
(2)、下列依次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日本此次受灾,了强震、海啸及核三重劫难。
在人类抗击自然灾害这一方面,日本的事实具有标本性的研究价值,是吸取教训和学习经验的“富矿”。
A.汇集泄露必定B.汇合泄露无疑汇合泄漏必定D.汇集泄漏无疑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
“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①“2010CCTV形象中国非常自我造型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将在湖南拉开帷幕。
欲知详情,欢迎央视网站。
③姜丽就是不太关心集体,每次班委有事找她帮忙,她总是找好借口。
A.解释登陆推脱B.解读登陆推脱解释登录推托D.解读登录推托
(4)依次填入空格内最恰当的词语是()
任何物质新产品,都会因()而消失,而知识却()中永生。
任何物质产品在()中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拥有。
A、消费使用消费运用B、消费消费交换交流
C、使用使用消费消费D、交换交流使用运用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一片繁花绿叶的丛林中,错落分布着名叫云路、云端、碧云等的古村庄,沿着斑驳的石阶处处可见明清时代______下来的残缺的灰色砖泥房。
(2)大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提醒,企业要如实申报普查资料,不得伪造、______普查资料。
(3)据介绍,省城各医院“五一”长假期间医院门诊、急诊与往常一样______,广大市民就医不会受到影响,救护车、急救电话24小时守候。
A.留传篡改就诊B.留传窜改应诊
C.流传篡改应诊D.流传窜改就诊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没有____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2)大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让手机安全防范常识更加深入人心,加上专业手机安全服务厂商的努力,希望早日彻底______危害社会的手机安全顽疾。
(3)把那些______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
A.体验祛除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