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之初中生作文课.docx
《初三作文之初中生作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作文之初中生作文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作文之初中生作文课
初中生作文课
【篇一: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作文课
上蔡县思源实验学校李新巧
【摘要】: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他往往决定着语文成绩的好坏。
因此作文指导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这些没有见过多大世面,又不爱看课外书积累素材的农村中学生来说,上好作文指导课就是他们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作文指导课不仅仅是给出一个命题让学生进行写作,更重要的是老师要从技巧方面加以指导。
【正文】: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的重头戏。
那么这出重头戏,到底该怎么唱才能显示出他的效果呢。
本人就日常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方法,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是作文命题。
刚开始最好不要写命题作文。
大部分老师都习惯先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再写半命题作文,最后过渡到材料作文。
我认为应该先写材料作文或者关于提示性的文章。
因为这类作文不限制学生的思想。
当然,老师也要加强引导,要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抓住关键词进行写作。
学生也不至于离题万里。
这就是所谓的“放”。
在此基础上去练习命题作文,把天马行空的思想收一收。
这就是“收”。
先“放”后“收”要比先“收”后“放”容易得多吧?
最后写半命题作文来检测之前的练习结果,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第二技巧指导
(一)注重细节描写
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往往最能打动人。
我认为作文要想写的有感情必定要把握好其中的细节。
这些细节可以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刻画也可以是环境的烘托。
甚至可以小到一丝丝的白发都可以描绘。
只要一写关于母爱的文章,大部分学生都会用自己生病了母亲背自己去医院,天正好又下雨了不好走这件事来体现母亲对自己的爱。
事例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但写得却不够感人。
究其原因,无非是缺乏细节描写。
既然下雨了,环境当然恶劣,为何不趁势描绘一下,用它来烘托母爱呢。
你趴在母亲的背上,对她的头发观察的比较细,
对她的背感受的比较深,甚至她的喘气声你应该也听得比较清。
为何不抓住这些加以刻画呢。
那不就更感人了吗?
为了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在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关于细节描写的文章。
孩子们写的虽然还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
有人专门描绘了人物的眼神,有人还突出了外婆的脚步。
用她为了不打扰我学习故意放轻脚步来体现老人对我的爱?
?
写的很成功。
学生的观察也显得特细致。
(二)巧用修辞手法
如果只是干巴巴的叙述就会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
所以我们还应该给他加上调味剂这样才更有可读性。
修辞有十多种,但我们常用的也无非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
尤其是前三种最常用。
比喻、拟人能使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
排比能使语言读起来更有气势。
比如:
为了写一个人的皮肤娇嫩。
可以用像刚剥了皮的煮鸡蛋来形容。
是不是要比直接的写她的皮肤嫩白、嫩白的更形象一些。
但运用修辞一定要恰当,并不是越多越好。
别上一朵花的衣服看上去好看,如果全身都是就会太扎眼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少了是个点缀,太多了会显得华而不实。
(三)学会套用格式
有人之所以能三篇文章走遍天下,就是因为大部分问题都是相通的。
你只要特意的去准备几篇文章,足可以应付考试。
当然这只是从应付考试的角度说的。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文、说明文各准备一篇足矣。
单纯从初中来讲,常写的还是记叙文。
有些连换都不用换,有些只需要换一下开头结尾就行了。
比如《难忘的一天》、《第一次干?
?
》、《那一次,我很?
?
》?
?
还有很多,举不胜举。
其实都是一样的,完全可以套用。
套用除了套用主题之外还可以套用形式。
作文的结构是凤头、猪肚、豹尾。
因此开头与结尾特别重要。
开头不妨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式或者用“三比之法”来写。
所谓的“三比之法”就是比喻、排比和对比。
还可以引用恰当歌词,或者制造矛盾,渲染紧张气氛来吸引读者?
?
中间部分容量大你可以选择一些实例加以填充。
结尾一定要简洁有力,突出主题才行。
套用是套用但切忌单纯的模仿。
尤其忌讳老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先念一篇优秀作文,再让学生去仿写。
我曾经试验过,先与学生一块分析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又不失时机的当堂念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习。
后
来我发现这样做,是大错而特错了。
他们写的作文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几乎与作文选上的一样。
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模仿的高手,而不是写作高手。
踏着别人的足迹前进的人,永远成不了冠军。
有了这个感受之后我就改变了方法。
不再念了,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去说,人多力量大,把好的点子积累下来一块分享。
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四)注重片段训练
这就是我经常给学生说的“小大结合”。
我们把片段作文称之为“小作文”。
既然是小作文,可以不限字数。
三百两百字也罢,哪怕是一句话作文也好。
只要经常写。
并且学会运用到大作文当中。
久而久之,你的作文水平不想提高就难了。
大部分人都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可以写成日记的形式。
最好不拘泥于形式。
你要写的内容也可以跟你所学的内容有关,贴近课文。
比如,学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后可以让学生去刻画一下同学或老师的的肖像。
福楼拜写的是人物群像,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训练。
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不妨让学生写写某个活动过程,至少用上六个以上的动词。
可以是蚂蚁搬家,可以是我们普通的炒鸡蛋过程。
你能把它呈现在作文本上就行。
另外,大作文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在小作文中得到纠正。
不用再去另外再写一篇大作文了。
因此小作文特别实用。
我认为应该坚持。
(五)注重自我修改
我认为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曹雪芹那么一个大作家,写《红楼梦》还是批阅数载,增删十次呢。
何况我们呢。
写之前要先在草纸上列一下提纲,打成草稿,成文之前还要多次进行修改。
如若时间允许的话,学生们不妨与同桌交换一下进行修改。
因为有的毛病自己不一定能发现。
旁观者清嘛。
只要坚持下去,作文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的。
第三重视语文素材的积累
在课外阅读上我从不提倡学生看“作文选”,甚至是背作文。
几篇作文是栽培不了写作人才的。
要看经典,看名著。
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大作文观,不拘尼于作文的外在形式,不“为作文而作文”。
同时看名著他们学的不仅仅是写作一个方面,还可以从方方面面去学
习。
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之后,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感染。
学习保尔的坚强的钢铁般的意志,更加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看《海底两万里》可以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先从大纲要求的名著开始看起,慢慢的再逐步扩大。
第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语文来源于生活,作文素材当然也取自于生活。
记得福楼拜曾经指导他的学生莫泊桑的方法就是多留心,多观察。
他让莫泊桑写关于牛的文章。
莫泊桑不知从何下手,福楼拜告诉他你不妨去观察一下拉车上坡的牛,吃东西的牛,静卧的牛有什么区别。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正是由于细心的观察才成就了后来赫赫有名的莫泊桑。
我们也一样。
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去观察一定能写的一手好文章的。
我曾经也让学生写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但结果不理想。
所以这是训练的一个重点。
不妨让他们从身边最亲近的人或事物进行观察,也可以是大街上的一些标语什么的。
把结果写下来以后慢慢组织语言表达。
只是先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而已。
最后,上好作文讲评课
只有上好了作文讲评课,我们的批改才显得有意义。
虽然说评语上写的很清楚,但学生常犯的错误我们要把它归纳在一起,共同纠正。
这样才容易引起他们的重视啊。
当然批改可以选择学生互批和老师批改相结合。
改了之后大家爱出的错误,他们自己也就心中有数了。
上讲评课时不能只是说学生的错误,还要把写的好的句子、语段、文章集中起来,读一读让大家积累下来。
至少每次的讲评课要留下一两本未批改的作文,投影到一体机上,大家一块修改。
这是我平时教学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不成文的东西,简单的将它梳理了一下。
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整理完整,而且表达上也有不少有待商榷的地方。
这也只是理论,实践时我会边用边改,争取完善下来。
【篇二:
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
——如何使作文具体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
片段练习
教学难点:
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
教学设想:
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叹:
“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
其实作文难写吗?
答案是肯定的!
真那么难写吗?
亦不然!
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
有先秦的繁星明月:
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
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
何愁写不好呢?
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
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
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
如何使作文具体化?
二、活动一:
(一)、教师演示:
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
(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
(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2、分析:
在同学们写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
原因是?
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加了哪些内容?
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都认为第二句好。
第二句不仅写出了硬币从哪儿掉下来,更写出了老师的手,硬币掉到地上的响声,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硬币的姿态,写出了情感。
3、教师点拨:
我们在课堂上要会听课:
伸开耳朵去细心的听,睁大眼睛去仔细的看,张开嘴巴去详细的说,用心去细细的想,让后用笔去写写、记记——你看看你变的“聪”明了。
在前面的学习讨论中,逐步扩充,最终使句子完整、生动、形象,我们不妨给它取名“步步追问”。
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内容写的具体一些。
但是同学们想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去演示,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解决,使情节更合理,我们不妨叫它“想象延伸”。
如“绿色”、王羲之“之”字写法、“台阶”你可以想到什么?
4、学生讨论总结:
由“绿色”想象到:
“水、植物、春天、军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气、青春……等”;
由王羲之“之”字写法想象到:
“要有个性、不要墨守成规、行行出状元……等”;
有“台阶”想象到:
“一切从零开始、成功的道路的不平坦的、人梯精神、永不止步……等”。
这样以来我们的思维变的活跃了,视野开阔了,作文变得好写了。
5教师点拨:
我们每天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之中,生活在亲人、老师、同学的关爱之中、生活在亲情之中,其乐融融。
要我们去刻画一个人物的肖像,同学们想想,上面两种方法是否可行?
显然以上两种方法是不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一个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的描绘,才能表现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我们不妨叫它“局部雕刻”。
举例:
《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形象。
三、活动二:
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一)、练习话题1:
我惭愧。
1、公式:
具体心理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
2、注意:
(1)、是什么原因惭愧?
(2)、惭愧时是什么表情?
(3)、惭愧时是什么心理?
3、师生互动交流,分享成果。
4、教师范文:
我惭愧。
我站在老师跟前,耷拉着脑袋,脸火烧火燎的,两只手没处放了,只是无意识的拧着衣角,两脚无力的支撑着身体。
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儿都有。
同学们信任我,选我当班干部,我却做出这等丢人现眼的事儿,我对的起谁?
是家里的父母,还是学校里的老师。
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寻着,如果有个缝儿的话,我一定会钻进去。
(二)练习话题2:
既喜欢又讨厌的同桌。
1、公式:
具体人物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2、注意:
(1)喜欢到什么程度?
(2)讨厌到什么程度?
(3)为什么会有这样两重情况?
(4)特别注意人物刻画。
3、学生练笔、师生互动、交流分享成果。
4、教师范文:
“我以后就是你的同桌啦!
”她边说边习惯性的搔着后脑勺,脸上挂着笑。
我大吃一惊,“和你同桌?
”她耸耸肩,一
脸无辜。
有谁不知她是班上最大胆最调皮的女孩儿呢?
我有点畏惧。
日子过的很快。
印象中,每天晚自习铃声响起时,她就会问我:
“准备好了吗?
”我点点头,马上双手捂住耳朵。
不一会儿,耳边骤然响起:
“组长收数学作业。
”其声如雷霆乍惊,即使最懒的同学也会乖乖地交上作业。
四、活动三:
拓展延伸。
我们在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运用“三步走”策略可以做到具体生动,但是要写出文章的神韵,还远远不够。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胆夸张,来点叛逆。
范文:
已知:
数学卷2张,语文卷2张,物理、化学卷各1张,英语卷2张,
求:
能否在眼皮打架之前做完?
解:
因为:
一天24小时,在校上课学习时间9个小时,睡觉休息时间8个小时,吃喝拉撒、路上时间2个小时,数学卷2个小时,语文卷2个小时,物理化学卷2个小时,英语卷2个小时。
所以:
总共需要27个小时。
结果:
在眼皮打架之前不能完成。
2、巧妙悖论,来点幽默。
范文:
那个“络腮胡子”可谓“绝顶聪明”,该长胡子的地方没长,不该长的地方却大把地长。
推着的那辆自行车也是很特别,除了铃铛不响,什么都响。
3、准确扑捉,画一副漫画。
范文: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丝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4、学以致用,历练身手。
范文:
幸福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那种甜蜜,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
幸福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那种舒畅,是“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那种神怡。
幸福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那种美感,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那种悠闲。
幸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长安花”的那种惬意,是“会当凌绝顶”、“阅尽人间春色”的那种豪放……
五、总结:
文似看山不喜平。
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标题,一锤定音的开头,回头百媚生的结尾外,还要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体立意等诸多方面。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在生活中学会语文。
六、作业:
以“他在娘的脸上亲了一下”为话题,写150字左右的片段
【篇三:
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
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
贵州省普定县白岩中学赵晓艳
[摘要]:
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还在于选择作文的素材,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不是目的,作文只是一种形式或手段,目的在于通过作文训练,使学生从中去发现、挖掘、领悟做人的准则,从思想上得到净化,心灵上得到熏陶,情感上得到感染,懂得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
选择拓展思路素材作文与做人提炼
正文:
走近中学生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学生作文,空洞乏味、雷同文章占很大的比例,真正能写出好文章的并不多。
我们的许多同学在写文章时总没话可说,如果规定了字数,更是东拼西凑,要不然就是记流水帐,写出来的文章文不对题,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
关键还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设计好习作指导课。
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少、没有掌握好写作方法;二是老师的教法死板、单
一。
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呢?
我个人的体会可以从如不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会学生选择、提炼素材。
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还在于选择作文的素材,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
中学生的生活,接触的事物都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不少学生提起笔,就感到头脑一片空白,怎么也写不出来。
没有办法从接触过的很多事物中提炼一个来写。
所以作文
指导时,首先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写的事物很多,动物,植物可以写,玩具用品可以写,一场球赛可以写,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写等等。
但是,由于同学们的思维没有放宽,所以选的事物受到局限。
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十分单调。
所以选内容要有学生的真情实感。
写建筑物,写动物、植物,写一件平凡的事物,都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一些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丰富新鲜、能够写得深刻的事物来写。
我们身边的事物很多,但不是每一事物,都是我们熟悉的,那么在选择时就要选择平时了解得清楚的事物来写。
比如城里的学生可选立交桥,高大的建筑来写,生活在农村的学生选择大山,树林,庄稼等植物来写会容易些。
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让学生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择作文素材,中学生也能写出好文章。
二、作文指导应由扶到放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使让学生从怕写过渡到想写。
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由于中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
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
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
避免了学生写作的随意性、盲目性。
另外,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些典型的文章,很适用于写作的指导。
如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地方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作品中筛选出写得好文章,
读给学生听,让其他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醒悟写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
比如:
围绕话题“幸福”,可以自问“什么是幸福?
”、“幸福在哪里?
”;“怎样获得幸福”、“有了钱就一定幸福吗?
”。
从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
其次,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提取带有典型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非常重要。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在教学生作文前,我们就必须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
要明确,作文不是目的,作文只是一种形式或手段,目的在于通过作文训练,使学生从中去发现、挖掘、领悟做人的准则,从思想上得到净化,心灵上得到熏陶,情感上得到感染,从而提高对做人与作文的认识。
避免片面地追求作文的词藻华丽,把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把做人的道理体现在作文训练之中。
才能更好地写出情感真实,具有内涵的好文章。
总之,教师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要想让学生学到写作的方法技与巧,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如果教法不更新,备课不充分,即使上了较多作文课,收到的只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者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恨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