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40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

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拆分诸侯王的封地

D.盐铁专卖

2.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王势力时手段高明。

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

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

C.加强中央集权

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3.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D.唐玄宗

4.“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提到了汉武帝,他统治的核心思想是(  )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5.汉武帝时,一个人如果想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应该到(  )

A.大学B.国子监C.郡国学D.太学

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7.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有(  )

①颁布“推恩令” ②兴办太学 ③统一铸造五铢钱 ④盐铁官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____”……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

(1)请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写汉武帝削弱封国势力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这是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

“敦煌的郡守有欺瞒中央的行为,司隶校尉奏报给汉武帝”这一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实行这些措施的作用。

 

1.C [解析]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的是秦始皇,B是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D是汉武帝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2.C [解析]汉初诸侯王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地位,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就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4.A [解析]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术”即儒家思想。

5.D

6.C [解析]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这是他最主要的功绩。

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政策的识记。

“推恩令”是政治上的措施,兴办太学是思想上的措施,铸造五铢钱和盐铁官营是经济上的措施,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

8.[答案]

(1)推恩令

(2)加强监察制度。

不正确。

郡守是地方官员,由刺史负责监督,而司隶校尉负责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3)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知识。

(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问除了读懂材料反映的措施外,还要根据材料分析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责。

第(3)问从材料一、材料二措施的性质分析其作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

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拆分诸侯王的封地

D.盐铁专卖

2.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王势力时手段高明。

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

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

C.加强中央集权

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3.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D.唐玄宗

4.“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提到了汉武帝,他统治的核心思想是(  )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5.汉武帝时,一个人如果想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应该到(  )

A.大学B.国子监C.郡国学D.太学

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7.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有(  )

①颁布“推恩令” ②兴办太学 ③统一铸造五铢钱 ④盐铁官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____”……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

(2)请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写汉武帝削弱封国势力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这是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

“敦煌的郡守有欺瞒中央的行为,司隶校尉奏报给汉武帝”这一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实行这些措施的作用。

 

1.C [解析]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的是秦始皇,B是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D是汉武帝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2.C [解析]汉初诸侯王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地位,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就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4.A [解析]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术”即儒家思想。

5.D

6.C [解析]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这是他最主要的功绩。

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政策的识记。

“推恩令”是政治上的措施,兴办太学是思想上的措施,铸造五铢钱和盐铁官营是经济上的措施,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

8.[答案]

(1)推恩令

(2)加强监察制度。

不正确。

郡守是地方官员,由刺史负责监督,而司隶校尉负责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3)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知识。

(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问除了读懂材料反映的措施外,还要根据材料分析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责。

第(3)问从材料一、材料二措施的性质分析其作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七年级历史学科备课

课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王朝

课型

知新课

课时数

1

总课

时数

授课

时间

主备人

李慧敏

使用人

李慧敏

组长

签字

曾秀秀

教材解读

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三目:

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

这三目内容共同构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行政方面的措施表现为推恩令的实施,思想方面的措施表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盐铁专卖等则是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经济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背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知道主父偃和董仲舒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将复杂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的措施,用图片表达出来,使之具体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汉武帝巧妙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各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使学生懂得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强盛的重要基础,进而在生活中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统一。

教学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及影响

教学难点

“推恩令”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具准备

历史教科书、《自主学习指导课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

教师提问:

大家认识这几张图片吗?

学生回答:

汉武帝。

教师接着讲述: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和现固了大一统局面,这就是汉武帝。

我们今天就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设计意图:

果用图片和学生示的影视人物图片导入,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同时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第一篇汉武帝的忧愁(原因)

教师展示史料,提问:

通过史料,得出汉武帝的三个忧愁。

政治方面:

材料一:

金缕玉衣图片

材料二:

(豪强地主)“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思想方面:

材料三:

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家几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一些学派用自己的观点议论天子,宣扬和汉武帝不一样的治国策略。

经济方面:

材料四:

富商大贾,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注:

鬻:

学生通过史料得结论:

忧愁一:

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

忧愁二:

士人依附诸侯王,对抗朝政,思想不统一。

忧愁三:

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二篇为汉武帝解忧(措施及作用)

请学生通过的预习案学习,完成表格填空。

背景措施作用

政治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

思想士人依附诸侯王,对抗朝政

经济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在这部分设两个探究题,同学们小组讨论,小组展示。

互动探究一:

分封制和“推恩令”一样吗?

哪个好。

为什么?

互动探究二:

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呢。

第三篇汉武帝的喜悦(最终成效)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三、小结

1、用带领学生一起书写板书的方式来回顾本科知识。

2、用一首歌颂汉武帝的歌曲《最后的倾诉》结束本课。

看图分析记录有关数据,根据图例分析西汉汉后期政治形势的变化。

 

首先统一思想,表明中央政府是受命与天,君临万邦,有权利和义务统治所有的诸侯国,做到名正言顺。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用推恩的计谋,通过一层层的分封,使得诸侯国越来越小,它们再也没有能力同中央对抗。

 

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无法垄断经济,失去了势力膨胀的经济基础。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探究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梳理课本结构的能力。

感知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和西汉的鼎盛局面。

以及唤醒青少年学生共筑中国梦的责任感。

 

 

 

板书

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汉初形势

2、汉武帝的措施---政治、经济、思想

3、产生的效果

作业

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