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6645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docx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2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1、思想特征

①客观真实地再现社会历史画面,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社会认识价值。

②一方面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阴暗面,同情不幸者,提倡社会改良,另一方面关心被物质文明异化的人类的生存处境与前途命运。

2、艺术特征

①追求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力图使作品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

②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描写,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或典型人物)。

③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1、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生活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

2、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即地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3、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译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4、赫尔岑:

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文学批评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红与黑

·题目寓意

《红与黑》原名:

《于连》副标题“1830年纪事”。

“红”指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军装,代表资产阶级的力量。

“黑”指教职人员的黑教袍,代表封建社会反动力量。

书名象征:

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突出了小说的政治意义。

·于连形象分析

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1、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

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2、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

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

在贝尚神学院:

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

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

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

在木尔侯爵府:

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3、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

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

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

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思想内容

1、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

2、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

3、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巴尔扎克

世界观的复杂性:

唯心与唯物革命与反动王权与民主偏见与科学

·人间喜剧

约90多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

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集中表现在对典型的塑造上。

在《人间喜剧》中出现的2000多个人物中,性格鲜明的典型有数十个。

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符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原则。

①环境描写:

巴尔扎克认为,通过环境描写能再现时代的风貌,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精确细致的环境描写;与此同时,环境描写是同人物塑造紧密结合的,因此他确实写出了“社会的人”。

②人物描写:

善于作精细的外貌描写和性格化的对话,并以夸张的手法刻画性格特征。

高老头

·人形象物分析

1、伏脱冷

他以劝说青年堕落作恶的诱惑者的面目出现,他不是恶的抽象的化身,而是一个反映出社会本质的野心家。

一方面伏脱冷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无情的揭露;另一方面又力图使自己成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去剥削压迫,支配他人。

2、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经历了人生三课,最终由一个单纯而具有良知的青年堕落成一个冷酷的野心家:

首先是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教诲,然后是伏脱冷的说教,最后是高老头的悲剧。

拉斯蒂涅的所走过的道路及其心理变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人们灵魂的巨大腐蚀作用。

·艺术特色

1、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

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有次、多情节、多故事。

拉斯底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它人主要围绕他的性格形成而展开的。

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

2、从现实的精致观察进行精确生动的典型环境的描写。

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性格发展提供依据。

如伏盖公寓的颓废、寒酸与上流社会灯红酒绿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出拉斯底涅向上爬的野心,形成了典型环境相适应的典型性格。

3、广泛地运用了对比的原则。

如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高老头的痴情与女儿的绝情,从中引出抑恶扬善的教训。

(人物对比)

上流社会和伏盖公寓下层社会对比,刺激了拉斯底涅的野心,揭露了贵族表面兴盛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粗俗。

(环境对比)

4、语言多姿多彩、比喻深刻。

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

如伏脱冷语言锋利、充满强烈味、赤裸裸一针见血;高老头的语言中充满对女儿的痴情。

比喻:

高老头没钱是遭到女儿们的遗弃“就像柠檬榨干了”,她们“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

5、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高老头的父爱持久不变;同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事不深,伏脱冷老谋深算。

狄更斯

·《双城记》

(一)写作目的

《双城记》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历史小说。

作家创作此书的目的,在于借古醒今。

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的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但是,在这繁荣的外表之下,却掩盖着日益加剧的阶级冲突与贫富悬殊,作家深感不安。

1855年他在一封信中说:

“我认为国内没有爆发火焰而暗中燃起的不满情绪越发觉得可怕。

我们所发生的情况,使我记起法国第一次革命前夜的那种情绪,并可能从任何最不关重要的事故中引起突然的爆发。

”正是出于这种忧虑,他在反复阅读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史》和柯林斯的小说《玫瑰姐妹》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作品,希望以历史教训警醒当时的英国统治者及早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二)故事情节

小说故事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大都市。

梅尼特是一位善良正直的医生,因给大臣写信控告厄弗里蒙地侯爵残害农民而被投进巴士底狱。

18年后,他被仆人得伐石和友人劳雷搭救出狱,接到英国,在女儿露茜精心抚慰之下终于恢复记忆力。

这时,有两位青年成了他们的朋友,一个是代尔那.他是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侄子,但与家族断绝了关系,来到英国过自食其力的教书生活,后与露茜结婚;另一个是卡尔登,他暗恋着露茜。

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代尔那的老仆人被无辜抓入监狱。

为救老仆.代尔那毅然回到巴黎,却被侯爵当年所害农妇的妹妹得伐石夫人关进监狱。

梅尼特一家闻讯赶到巴黎营救未成,卡尔登利用相貌相似暗中换出代尔那,为露茜的幸福献出生命。

得伐石夫人为斩草除根,要杀死露茜母女,却于混乱中手枪走火自毙。

(三)主题思想:

1、对贵族阶级做彻底的否定。

小说通过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及被捕人狱18年之久的情节描写。

无情地揭露了腐败了的统治阶级专制政体、法律制度。

2、描写了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

3、生动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斯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反映了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斗争场面,准确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4、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自己结合着分析

果戈理

·《死魂灵》

·人物分析

乞乞科夫:

六等文官,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冷酷、贪婪。

五个地主:

1、玛尼罗夫:

精神空虚、性格懒惰、智力贫乏而又以良好素质自居的地主典型。

2、科罗皤契加:

一个愚蠢顽固而又贪财的地主婆,闭塞落后的乡村生活使她封闭、保守、粗鄙、迷信。

3、诺兹德辽夫:

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粗暴放荡、蛮横无礼的恶棍,是一个地主恶少式的人物。

4、梭巴开维支:

是一个貌如狗熊、粗野、狡猾、贪婪吝啬的农奴主。

他从外貌到内心都充满了动物性,没有任何高尚的精神需要,没有理想、热情。

5、泼留希金

泼留希金是果戈理《死魂灵》中的一个人物,是一个猥琐贪婪、吝啬到几乎病态的守财奴和吸血鬼。

1)强烈的积聚财产的欲望使他一天到晚为财产的积累而奔波。

2)由于贪婪他完全变成了财富的奴隶,受物质支配,变成了一个异化了的人。

3)吝啬的惊人,拥有上千农奴,却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

穿得象乞丐一般,以致乞乞科夫初次见到他时,把他当成一个穷老婆子。

4)果戈理说:

“一个人居然会堕落到这样卑微、悭吝、丑恶的地步”。

·艺术特色(具体内容看书)

1、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含泪的讽刺。

2、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和个性化。

作者从环境、肖像、语言、动作来突出人物的典型性。

3、广泛运用了议论和抒情手法。

屠格涅夫

·父与子人物形象分析

《父与子》的中心人物是平民知识分子巴扎洛夫。

巴扎洛夫是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是“新人”的形象,他性格的突出特征是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这表现在:

1、激烈地否定现存制度。

巴扎洛夫的否定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首先是历史进步的需要,其次才是革命者的版面认识和过激情绪。

作家对巴扎洛夫的这种精神特质虽不欣赏,但却作了真实的描述。

2、蔑视贵族阶级

这是平民觉醒的一个重要特征。

巴扎洛夫确信真理在自己手中,确信自己是时代英雄,有权蔑视贵族阶级。

他对于巴威尔的愤怒挑战始终从容对待,而且常常摆出一付不屑一顾的态度。

在论辩中,在决斗里,他老师崇高的胜利者。

最后巴威尔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光荣已成往事。

3、以平民身份自豪,跟人民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巴扎洛夫已经不同于巴西斯托夫,他不再是优秀贵族分子的追随者,他已经意识到,平民优于贵族。

这是平民势力兴起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同时,屠格涅夫也表现了巴扎洛夫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使他和人民隔膜起来的情形。

一个农民评论巴扎洛夫说:

“当然啦,他是一位少爷,他能懂得什么呢?

”这样的描述也是很深刻的,它揭示了巴扎洛夫高于普通农民和脱离人民的一面,在当时的平民知识分子中,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现象。

这正是后来的民粹主义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4、思想矛盾和性格缺陷

他主张彻底改造社会,但却仅限于客厅里的空谈,没有任何真正的改革实践。

他喜欢人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但却不乏轻视人民之处,甚至怀疑为人民奋斗的意义。

他鄙弃享乐、伤感的贵族文化,但却走向了夸大自然科学的作用、全面否定艺术和自然美的价值的极端。

他主张从感觉经验、理性至上和实际有用的角度看待一切,不免有生理感觉主义、唯理主义、实用主义和庸俗唯物论色彩。

这一切就决定了他在生活中必然要陷入情感与理智,个人与人民的矛盾之中。

他的忧郁、孤独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这种分裂性和盲目性。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站在自由贵族立场上,幻想以改良主义来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他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包括:

1、不以暴力抗恶。

2、道德的自我完善。

3、博爱思想。

这些是荒谬的在实际生活中不起作用。

·《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探索在农奴制下通过改善农民生活以协调地主和农民的关系的道路。

这也是他亲自观察所得,因此能够“钻到农民的心灵中去”(车尔尼雪夫斯基语)。

·(主题)《复活》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1、小说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勾画了国家机构中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

同时小说又大力宣传“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宽恕和爱等一整套托尔斯泰主义的思想。

2、小说还无情的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暴露了神父的市侩嘴脸和宗教仪式的荒谬无稽,表现了长期受教会欺骗和敲诈的农民对它的深刻仇恨。

另一方面又照抄《福音书》的“爱仇敌,帮助仇敌,为仇敌效劳”的教义。

3、小说还从经济制度上探究了人民痛苦不幸的根源,否定了土地私有制,提出了要解决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必须把土地归还农民的看法。

同时又宣扬了改良主义(空想)。

·(人物)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带有作者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烙印。

1、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

但是贵族家庭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

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

2、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

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广泛接触了社会合阶层,进一步认识了社会的弊病。

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地主阶级和社会造成的。

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3、上诉失败后,他在《福音书》中找到消灭恶势力的办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要宽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幸福而工作。

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一个从受欺凌的地位中逐步觉醒并走向新生的下层妇女的形象。

如果说与聂赫留道夫的重逢震颤了她麻木的灵魂的话,那么与政治犯的接触则使她开始了对新生活的探索。

玛丝洛娃形象已经越出了当时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下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而是深刻地表现了下层人民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

同时,《复活》也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

小说对沙俄的法律、法庭、监狱,以及整个国家机器和官方教会,都给予了无情的抨击。

·(人物)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

1、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她还是少女时,就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

卡列宁枯燥泛味,感情贫乏。

牢狱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隐伏的爱情。

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

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2、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执著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

当渥伦斯基明显表现出对安娜的冷淡时:

失去了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这使她对渥伦斯基的爱更加炽热真诚,发狂到了极点。

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安娜•卡列尼娜艺术特色

1、结构完整,拱形衔接天衣无缝两条线索互相呼应,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两条线索:

安娜的家庭悲剧、列文的农事改革。

严肃地对待人生,按照自己的理想选择生活道路,这是安娜与列文的共同之处,也是小说中两条主要情节线的一个内在联系点。

安娜的人生追求以实现个人的爱、幸福为目标,列文的生活道路则以普通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为目的。

在这种深层意义的对照上,列文的情节线可以说是安娜情节线的继续和延伸。

2、肖像描写富有独创性。

如安娜第一次在舞会上出现时,作者通过对她的穿着、佩戴的首饰、外貌等的描写来揭示她的内心被压抑的情感。

3、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辩证的过程。

(心灵辩证法)

(1)安娜和渥伦斯基相遇后,当卡列宁再次去车站接她时,安娜觉得他很丑陋。

(2)当安娜分娩时内心希望两个情敌能和好,以此来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

4、动人的景物描写

易卜生

·娜拉形象分析

主人公娜拉,是资本主义生活中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

1、剧中的主人公娜拉本是个善良、天真、纯洁而多情的少妇。

为了不让病中的父亲和丈夫担心,伪造父亲的签名借钱为丈夫治病,多年以来默默地忍受困苦,以丈夫的爱好为爱好,以丈夫的欢乐为欢乐,自以为丈夫是爱她的,自以为是幸福的,满足于当丈夫的“小宝贝”。

当债主发出威胁的时候,娜拉等待发生“奇迹”:

她的丈夫会勇敢地挺起宽阔的胸膛保护自己。

戏剧里不是表现娜拉的贤妻良母形象,他着力表现的是娜拉的精神觉醒即精神反叛。

2、娜拉的精神觉醒有个过程。

第一阶段:

丈夫生病,她为救丈夫,伪造父亲签字向柯洛克斯泰借钱。

柯洛克斯泰以娜拉“冒名借债”之事要挟娜拉的丈夫海尔茂不要辞退他。

这使娜拉的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平静的心中起了波澜。

第二阶段:

由烦乱到幻想。

她准备自己承担责任,牺牲自己,来保全丈夫的名誉。

同时她天真地认为,到时候丈夫会来“挑起那副担子”。

娜拉的幻想,表现出她的单纯和对丈夫的深情。

第三阶段:

当海尔茂看到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时,对她破口大骂。

娜拉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她完全醒悟过来,往日的欢乐都是假的,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她看穿了丈夫的伪善和自己的处境,她的心又平静了,毅然出走。

3、娜拉对资本主义法律、宗教、道德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如娜拉说:

“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

·玩偶之家艺术特色

1、对爱情题材的创新

突破门第观念造成的青年与守旧势力家长的传统矛盾,探索婚后爱情出现的鸿沟和家庭破裂的原因;突破传统描写格局,描写日常生活和平凡的事件。

2、情节单纯与集中

倒叙的手法和回顾式的结构

3、深刻的心理描写

愉快——惊惧——平静——愤怒

4、探索人生哲理

通过娜拉之口,表达对社会问题提出的哲理性思考

莫泊桑

·羊脂球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自然,结构紧凑严密

一辆马车,几天,10个人的旅途,按时间展开

2、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首先,羊脂球与其他人物的对比(身份和言行)

其次,众旅客前后言行的对比(正反面形象)

3、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4、环境典型,以一当十

普法战争的形式背景

马克·吐温代表作

前期:

《加利维拉县驰名的跳蛙》《傻子国外旅行记》《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中期:

《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傻瓜威尔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在亚瑟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

晚期:

《冉·达克》《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侦探汤姆年索亚》《使用私刑的合众国》《托钵僧和傲慢无礼的陌生人》《赤道环游记》《致坐在黑暗中的人》(反对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实行侵略的名篇)《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沙皇的自由》《莎士比亚死了吗?

·现当代文学

肖洛霍夫(诺贝尔文学奖)

处女作是杂文《考验》(1923)。

第一个短篇《胎记》(1924)。

1926年,他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后合为一集),史诗性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新垦地》)第一部(1932,第二部于1960年完成)。

1943年开始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未完成)。

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当代苏联军事文学新浪潮的开篇之作。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肖伯纳(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斯华绥(193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戈尔丁:

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亚克:

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罗歇·马丁·杜伽尔,一九三七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

·托马斯•曼:

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塞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伯尔(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刘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斯坦贝克(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喧哗与骚动》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追溯蓄奴制种植园制度的消极影响。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又一力作,写农妇艾迪·本德仑弥留至死后10天之内的事。

《八月之光》写一个在社会里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孤独者被不合理的社会法则支配,受到命运的播弄,终于悲惨地死去。

《押沙龙,押沙龙!

》通过几个人的叙述来表现庄园主汤马斯·塞德潘的兴衰史。

该作品是福克纳创作中最具史诗色彩的一部。

它跌宕多姿,有声有色,悲壮激越,从中可看到古希腊与莎士比亚悲剧的影响。

·奥尼尔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

·皮兰德娄193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迷惘的一代: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代美国青年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最终不过是列强间肮脏的交易。

他们觉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

出现于一战后的20年代,其鼎盛期在20年代下半期。

2、它既没有纲领,也没有宣言,不是一个严密的文学团体。

它只是一些带有同样“迷惘”的情绪,以同样的主题和差不多的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的一批作家的总称。

代表作家有海明威等。

冰山原理:

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他借助这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说明作家不仅必须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和生活积累,还要使自己的作品有含蓄简约、凝练深沉的艺术特征。

简而言之,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老人与海》(1952)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自己也认为:

“这是我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1、情节简介

小说结构朴素,平铺直叙式,情节也非常简单: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远海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二夜的激烈较量终于将鱼打死,在归途中,他遭到大群鲨鱼的袭击,等他拼命搏斗、驶近港湾,那条马林鱼被撕咬得只剥下一付骨架。

2、象征结构的意义

第一,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人与自然的对立,表达“你可以把他毁灭,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是一个完美崇高的象征

第二,宗教的象征意味

第三,桑提亚哥和马林鱼的关系象征艺术家和他的作品的关系

第四,桑提亚哥象征海明威本人

桑提亚哥:

典型的“硬汉性格”——“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是打不败他。

“硬汉子”的形象系列:

《打不败的人》:

斗牛士曼努埃尔《五万元》:

拳击手杰克《弗朗西斯•马康贝短暂的幸福》:

弗朗西斯•马康贝《丧钟为谁而鸣》:

乔丹

系列小说中的人物:

尼克•亚当斯

罗曼·罗兰1915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

·人物形象

克利斯朵夫的中心性格是他的反抗精神和奋斗精神。

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黑暗腐朽社会的反抗,以及他们个人奋斗道路必然失败的悲剧。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

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

1、克利斯朵夫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天才音乐家。

在他成才道路上受了两个人的影响:

祖父培养了他的音乐才能;舅舅教导他创作要要真诚,还引导他去野外聆听大自然的音乐。

2、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丰富而敏感的他。

逃亡法国后,他发现巴黎的文艺界像个杂耍市场,于是他对法国的文艺界、文学界乃至整个法国社会进行了抨击。

他要使自己的音乐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

他开始到民间去,和平民交朋友,还想办一所平民音乐学校。

3、奋斗失败后的克利斯朵夫认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惟一手段是艺术,惟一思想武器是“爱”。

他追求的艺术是一种“纯艺术”,他的这种认识基于博爱主义,但这又使他最终走向妥协。

晚年最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