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6598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第七章.docx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七章

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他们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在经济生活中统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学重点自由竞争引起资本和生产的集中、金融寡头的统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什么时候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呢?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处于萌芽状态。

第二时期,1873年经济危机以后到19世纪90年代,垄断组织广泛发展,但是还不稳定。

第三时期,始于19世纪末,延续到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垄断组织和垄断资本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因此,可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以后,自身也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那么,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呢?

垄断资本主义具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经历了哪些变化和发展?

它的实质是什么?

这些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一、自由竞争引起资本和生产的集中

资本主义自由竞的结果,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原因是:

首先,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少数大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易于取得银行贷款,因而能够广泛地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生产专业化和协作,降低商品成本挤垮或兼并中小企业。

所以,竞争的结果,总是“大鱼吃小鱼”,从而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

其次,随着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广泛发展,通过发行股票把许多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巨额的资本,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一个大型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再次,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连续爆发了五次经济危机,造成了大批中小企业的破产和被大企业所吞并,推动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到大企业手中。

此外,大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纷纷联合。

“联合制”的出现也有力地促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联合制”是指在生产上有联系的、处在不同生产部门的一些企业,联合成为一个大企业,或者是生产主要产品的企业与辅助性企业联合成一个大企业。

“联合制”具有单个企业所没有的优越性,促使许多单个资本主义企业进行联合,使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促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大大地加快,集中的程度也大大地提高。

例如1909年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1%,而它们占有的工人数和产值,则分别为30.5%和43.85%。

亦即,仅占企业总数大约1%的企业,已控制了美国工业生产的将近一半。

1907年德国拥有工人1000人以上的企业就有586个。

它们的工人几乎占总数的10%,它们的汽车和电力几乎占总数的32%。

因此列宁指出:

“几万个最大的企业拥有一切,数百万个小企业无足轻重。

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生产和资本集中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

1.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2.为什么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必然引起垄断?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之所以必然引起垄断,这是因为:

首先,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

因为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已被少数大企业所拥有,少数大企业,相互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而且它们的实力雄厚,也有力量操纵和控制这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这就形成垄断的可能性。

其次,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又产生垄断的必要性。

因为企业的规模巨大,资本充足,实力雄厚,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必然使双方都受到受很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在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同时也为了操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这些大企业之间就有必要暂时达成协议联合形成垄断。

此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在一个部门中形成了少数大企业,这不仅使原有的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匹敌,而且使得能与之相互竞争的新企业难以产生,因为要建立能够同大企业抗衡的新企业,需要庞大的资本。

因此,少数大企业很自然地在本部门内居于垄断地位。

列宁指出:

“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趋势。

第二节垄断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垄断,垄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居于统治地位,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价格、垄断利润、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等。

一、垄断组织

1.垄断组织的形式

随着垄断的形成,便产生了垄断统治。

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占统治地位的大企业的联合。

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叫垄断资本。

垄断组织有多种形式:

(1)卡特尔(法语Cartel的音译)。

它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为了垄断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签定各种协定(如划分产销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销售价格等)所组成的垄断联盟。

参加卡特尔的企业,要受所订协议的约束,但各企业在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

卡特尔只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垄断组织,这种形式最早在1865年出现于德国。

(2)辛迪加(法语Syndicate的音译)。

它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几个大企业,为了高价销售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材料,通过签订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

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但丧失了商业上的独立性。

这种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比较流行。

(3)托拉斯(英语Trust的音译)。

它是由生产同类商品或者与该类商品有密切联系的许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参加托拉斯的各企业在生产、商业、法律上都不再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由托拉斯组织董事会及其委任的经理来统一全部经营活动。

它是比较稳定和比较高级的垄断组织形式。

这种垄断组织形式于1882年最先在美国产生,20世纪初迅速发展。

(4)康采恩(德语Konzern的音译)。

它是各种垄断组织形式中出现较晚,但更为复杂的一种高级垄断组织形式。

它是以一两个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把跨部门的、不同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垄断集团,居于统治地位的是作为核心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

康采恩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而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

随着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垄断组织形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占优势的形式是卡特尔、辛迪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采恩日益成为占优势的垄断组织形式。

(5)混合联合公司。

这种新的垄断组织形式在二次大战后得到广泛发展。

混合联合公司也是一种跨部门的多样化经营的垄断组织,它不同于康采恩之处在于,它没有固定的主体企业,所属企业之间没有多少生产或销售上的联系,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和流通的控制日益广泛和加强。

2.垄断组织的实质

不管是哪一种垄断组织形式,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为了垄断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工具,哪一种工具对他们有利,他们就采取哪一种形式。

二、垄断利润

1.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2.垄断利润的源泉

垄断利润的源泉,归根到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

第一,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第二,垄断组织以垄断低价购买非垄断企业的产品,并以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来掠夺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

第三,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

通过资本输出和掠夺性的商品输出、廉价购买国个的原材料等途径来榨取国外人民。

第四,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通过国家的军事订货、财政补贴、减免税款以及其他种种手段,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集团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把社会上其他各个阶层的部分收入转变为垄断资本家的收入。

三、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1.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由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构成。

具体可划分为两种:

⑴垄断高价,即垄断组织在销售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⑵垄断低价,即垄断组织向非垄断企业或小生产者购买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所规定的低于商品生产价格或价值的垄断价格。

2.垄断价格没有废除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第一,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开商品的价值,价值仍是价格的基础。

比如垄断组织决不能把一辆自行车的销售价格定得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

第二,垄断价格并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和。

某些商品的垄断价格,不过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具有垄断价格的商品上。

第三,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垄断利润,其来源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的一部分价值。

由此可见,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在发生作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四、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1.垄断为什么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但是,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其原因在于:

⑴垄断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这一基础,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⑵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仍然存在着不少没有加入垄断组织的“局外企业”,在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⑶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部门内,几个大垄断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2.垄断时期的竞争的类型

垄断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范围仅限于局外企业相互之间,占主要地位的是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它包括:

(1)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2)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3)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

3.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

垄断时期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具有其新的特点:

(1)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2)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垄断时期的竞争,除了继续使用自由竞争时期的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凭借垄断组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上的统治力量,采取各种强制手段,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来打跨竞争对手。

⑶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也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双方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而且这些垄断组织都有着强大的政治势力,这就使得竞争特别激烈和持久。

这种竞争造成的破坏作用更加严重。

⑷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时期的竞争范围已由国内扩展到国外,而且除了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外,在政治、军事、文化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4.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来的事实证明,垄断不仅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

正如列宁指出:

“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磨擦和冲突。

五、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随着工业资本的不断集中并走向垄断,银行资本也在不断地集中并走向垄断。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是形成银行业集中和垄断的基础。

没有工业资本的高度集中,就无法为银行提供大量的货币资本来源,也就不会有银行资本的高度集中和垄断。

银行垄断的产生,一方面使得工业垄断企业只能和少数几个大银行打交道,从而大工业企业与大银行之间的联系日趋固定;另一方面大银行掌握着大量的存款,可以向工业企业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巨额的贷款,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和盈利,开始关心和了解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及盈亏状况,对工业企业进行监督和干预,并采取各种信用手段影响工业企业经营的规模和方向,操纵着工业企业的命运。

工业企业也越来越依赖于银行。

银行也就由普通的借贷中介人转变为势力极大的万能的垄断者。

2.金融资本的形成

列宁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恰恰不是工业资本的统治,而是金融资本的统治。

金融资本──就是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溶合或混合生长的一种资本形式。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为:

首先是垄断的大银行通过贷款或购买股票来控制和支配大工业企业,或通过直接投资来创办工业企业。

其次是垄断的大工业企业渗透到银行业中去。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金融信贷对企业的存亡兴衰有着决定性作用,银行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垄断的工业企业必然千方百计地要控制银行,他们购买大银行的股票,或者自己创办新的银行。

再次是在大工业企业和大垄断银行之间的资本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事结合,双方的垄断资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双方的要职。

正是通过上述三个途径,使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实现了完全的溶合,形成了一种既控制了生产,又控制流通的万能垄断资本──金融资本。

3.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就形成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小撮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的上层建筑,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宰者。

金融寡头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

“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的办法,从而实现对其它企业控制的一种方式。

金融寡头首先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而控制一个大的企业,以它作为“母亲公司”,然后再用“母亲公司”的资本,购买另一批公司的股票,掌握这些公司的股票控制额,从而控制这批公司,作为其“女儿公司”,再用同样的办法通过“女儿公司”进一步控制更大一批“孙女公司”。

通过这种层层参与,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结构,金融寡头就是高坐塔尖的主宰者,支配比其自有资本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资本量。

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创办企业而掠取“创业利润”(是指股份公司创办人通过高价出卖股票所获得的发行股票的价格总额大于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的差额)、改组企业实行“资本掺水”(是指股份公司在扩大、改组或企业合并时,通过高估资产的虚假手段,使发行的股票金额超过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额)以及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从事各种金融投资和房地产买卖等,来谋取高额利润。

金融寡头为加强其经济上的统治,还组成垄断财团。

所谓垄断财团就是金融资本集团,它是由少数金融寡头控制的大银行、大保险公司、大工商企业所组成的垄断资本集团。

金融寡头实现了在经济上的统治,必然进而在政治上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自己的统治。

在这方面建立统治的手段,最突出的是通过“个人联合”,采用“打进来、拉出去”的办法,把自己的代理人打进政府机关担任要职,或者是把过去的国家军政要员聘请到自己的企业担任董事或经理,借以实现对国家政府机关的直接影响和控制。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

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控制报纸、出版、通讯、广播、电视等各种机构和企业,从而对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行全面的统治。

六、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经济实质

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列宁概括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至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②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③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已经形成;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在这五大基本经济特征中,垄断是最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2.为什么说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第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标志。

第二,20世纪初列宁曾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个。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基础,也可以说,五个基本经济特征都是垄断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的表现。

不管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如何变化发展,垄断的统治总是基础。

第三,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

第四,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

第五,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从而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控制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七、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的新变化

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变化。

(一)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

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空前发展。

与此相适应,生产集中和垄断的程度大大超过战前,呈现出规模大、程度高、范围广的特点。

第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巨型公司数目剧增。

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兼并从过去的数千家发展到现在的数万家,合并的资产日益庞大。

以美国为例。

美国市场从自由竞争到资本垄断,再到混合经济,曾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史。

期间先后发生了五次企业兼并浪潮。

第一次兼并浪潮是以大公司横向兼并为特征的规模重组。

从1893年到1904年,共发生了2864起兼并。

其中仅1898—1903年高峰期就有2653家企业被兼并,涉及资产总额63亿美元,典型案例是美国钢铁公司的重组。

第二次浪潮是以大集团纵向组合为主导的产业重组,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被兼并企业12000家,涉及公司、银行、制造业和矿业。

其中在1928—1929年高潮期间,被兼并公司达2300家,典型案例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重组。

第三次浪潮是以跨国公司多角产业扩张和品牌重组为主的兼并,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兼并规模之大是空前的。

1960—1970年间,就发生了25598起兼并。

仅1953年,工业中的兼并资产数量占全部工业资产的21%。

以金融运作为主的资本重组的第四次兼并浪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延续到80年代末。

1976—1981年兼并交易额分别为200、219、342、435、826亿美元,1985年兼并达到高潮,交易额高达1796亿美元,这次兼并规模大大超过前三次。

其典型案例是美国潘特里公司收购露华浓化妆品公司。

第五次兼并浪潮以“强强联合”为特征。

它始于1994年,当年兼并交易额达3419亿美元,1995年兼并数量9152起,涉及金额5190亿美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1996年兼并案达10200起,兼并金额达6588亿美元,再度刷新上一年刚创下的两项历史记录。

这次兼并的典型案例是摩根·土丹利—迪恩威特合并案。

   第二,垄断的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不仅大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企业资产规模愈来愈大,垄断程度增大。

据统计,美国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1901年只有1家,1972年为252家,1980年为522家。

而100亿美元资产以上的大公司1961年仅有1家(即埃克森公司的前身——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至1986年已达31家。

最典型的案例是,1996年12月15日,世界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位于美国西亚图的波音公司宣布兼并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美国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简称麦道公司。

通过兼并,波音公司拥有了500亿美元的资产和20万员工,成为占世界民用客机75%销售量的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

又如,1997年2月5日,摩根·土丹利—迪恩威特宣布合并。

此次合并创造了一个总市值达210亿美元的新型投资银行,其规模堪称华尔街之最。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投资银行与零售证券经纪行破天荒的结合,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的文化。

 第三,兼并的范围更加广泛,混合联合公司迅猛发展。

企业合并或兼并是生产和资本集中的重要途径。

“横向合并”和“纵向合并”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主要方式。

20世纪初,生产集中表现为“横向合并”,即部门内的生产上有关联的同类企业联合或兼并为一个大企业;20~40年代的生产集中发展为“纵向合并”,即供产销相互衔接的生产、流通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合并,这是由某一部门包括原材料开采,燃料动力的运输,产品各工序的制造,乃至副产品的加工等各个环节组成统一体系的联合体。

战后,不仅纵向合并进一步延伸到运输、销售以至金融等环节,而且更向其它业务和生产经营上毫不相关的各个企业联合,实行跨部门、跨行业的多类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组成庞大的混合联合公司。

例如,美国在1926—1930年(第二次兼并浪潮)期间,横向兼并占全部兼并次数的67.7%,混合兼并占27.6%,到了1966—1968年间,横向兼并只占7.6%,而混合兼并则占81.6%。

同时多部门、多行业的兼并公司日益突出。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本来专营电讯器材的有关业务,但自60年代以来,先后大举兼并了美国最大的面包、旅游公司和最大的木质化纤制造公司。

而且还经营建筑、军火、汽车零件、食品、地产、保险、银行信贷、医院、书籍出版等五花八门的业务。

它们的经营范围之广,可谓从“导弹到鸡蛋”无所不包。

   综上所述,生产和资本的加速集中特别是混合联合公司发展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其客观必然性在于:

它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中供产销过程紧密联结的客观要求;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合理利用资源,较易获得资金;可以节约管理费用,利用多行业经营可以分散风险,减轻经济危机的冲击,以保证垄断企业获得稳定的利润。

可见,生产集中和混合联合公司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而作出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自身范围内的进一步“扬弃”。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进一步加强。

在工业资本集中和垄断不断强化的同时,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的的统治也大大加强,成为战后世界兼并活动的一大主要特征。

首先,银行资本加速集中与垄断。

据美国银行协会报告,1994年全美有550家银行合并,到1995年8月底合并银行已达600家,超过1994年。

90年代以来进行了规模庞大的银行兼并,几乎每年都有两起以上。

银行兼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银行之间的兼并呈现明显趋势,使世界银行界的巨型航空母舰层出不穷。

最典型的例子是1995年3月8日,名列日本第六的三菱银行和名列第十的东京银行合并,成为东京三菱银行,总资产高达52.6万亿日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

在美国,1995年8月,排名第四的化学银行与排名第六的大通银行合并,成为总资产2970亿美元的美国第一大银行,在世界排名也由37位上升至14位。

1996年富国银行兼并第一联美银行,其兼并价值高达142亿美元,成为美国兼并史上第一大兼并案。

同时欧洲也不例外,如荷兰的ING银行兼并了破产的英国巴林银行,瑞士银行收购塞朗银行等。

其次,金融资本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由于生产日益社会化,因此任何单个家族的资本都无法独占一个大企业或一个大集团公司,这就导致垄断财团之间相互渗透,使金融资本集团变为由多个家族共同控制,这是资本进一步社会化的结果。

与此相适应,金融资本集团的内部组织结构由纵向控制转变为横向联合特征,由个人股东为主转变为法人股东相互持股。

战前,金融寡头是以某个家族为核心,采用“参与制”以金字塔式的层层控股来实现其统治。

战后,集团内的银行与企业之间越来越多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采取横向相互持股的办法实现相互渗透,财团与财团之间的关系变的模糊不清,错综复杂。

(三)资本输出呈现出新的特点。

1.资本输出的流向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