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二上学期火箭班开学检测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二上学期火箭班开学检测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二上学期火箭班开学检测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二上学期火箭班开学检测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二上学期火箭班开学检测(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K+、血浆蛋白、抗体B.唾液淀粉酶、呼吸氧化酶、抗利尿激素
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
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
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
CO2、水分、尿素等。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道中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也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解旋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细胞外,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物体内常见的化合物和不存在的化合物,明确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必须存在于生物体以内、细胞膜以外。
2.备战21届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运动员刻苦训练脚上经常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
【详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
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水泡中液体的成分及其去向,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
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A正确;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B错误;钠离子在细胞膜上有相应载体,它不断地把细胞内的钠离子运出细胞,造成细胞外的钠离子总是高于细胞内,CD错误。
【考点定位】无机盐的作用
4.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导致代谢的紊乱,A错误;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当温度、pH都在适宜的范围时,酶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B正确;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错误。
5.暑假期间,小王每晚跑步约5000m,小王运动时大量出汗且锻炼后肌肉感到酸痛,但休息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下列有关该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王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大量出汗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
B.小王感到肌肉酸痛的原因是肌细胞无氧呼吸,引起乳酸积累
C.小王在5000m跑步过程中,肌肉所需的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
D.小王维持内环境pH稳定起主要作用的是HCO3-、HPO4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小王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大量出汗后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A正确;小王感到肌肉酸痛的原因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乳酸积累,B正确;小王在1 500 m跑步过程中,肌肉所需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C错误;小王维持内环境pH稳定起主要作用的是缓冲物质,如HCO3-、HPO42-,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及产物、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特性,明确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且跑步过程中仍然以有氧呼吸为主。
6.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答案】D
【解析】
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项正确;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该降低,所以图中清水组的结果不合理,B项正确;从坐标曲线可以看出,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血浆组还是缓冲液组,都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项正确;据图可知,缓冲液组的曲线比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项错误。
【考点定位】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
【名师点睛】1.缓冲物质
①概念: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如NaHCO3/H2CO3、Na2HP04/NaH2PO。
②组成:
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③作用:
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调节机制
2.知识拓展:
(1)人体血液中的NaHCO3为缓冲物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在一密闭容器内放一盛有NaHCO3溶液的小烧杯,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植物提供稳定的C02,并非调节pH。
7.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到高海拔地区旅游时,容易出现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补救措施是针对性输液、吸氧和强心治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乳酸含量的调节,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参与完成
B.出现肺水肿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多
C.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减轻脑水肿的原因是葡萄糖提供的能量增加
D.人体具有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因此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血浆中乳酸含量是通过缓冲物质调节的,属于体液调节,A错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液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输入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以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从组织液中吸收水分,可减轻脑水肿,C错误;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较大,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范围时,稳态将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明确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引起的。
8.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详解】排尿反射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望梅止渴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A错误;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具体信号刺激下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条件反射,随信号的刺激或消失而改变,B正确;非条件发射也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只不过是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C错误;高级中枢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反射的类型,明确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9.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③上有神经节,因此③是传入神经,④是感受器,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A错误;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导,B错误;I处为突触小体,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C错误;神经递质能作用于Ⅱ上突触后膜上,是因为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D正确。
考点: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0.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的电信号,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方式传播到肌纤维内部,A错误;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与钠离子内流有关,C错误;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K+溶度急性降低,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的理解,弄清楚钾离子浓度与膝跳反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11.如图为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中的内含物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B.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②上的特定受体有关
C.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结构①和②实现相同的信号转换
D.结构①和②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
【答案】C
【解析】
图中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后膜,③是突触小泡;③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A正确;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②上的特定受体有关,B正确;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结构①进行电信号→化学信号转换,结构②进行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C错误;结构①和②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D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在突触的传递
【名师点睛】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区别:
①组成上的不同:
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②信号转变的不同:
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种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
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神经递质传递的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答案】B
【解析】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A错误;B、一种麻醉剂只能阻断一种神经元间的神经递质,而不影响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元间的递质,这就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B正确;C、一种麻醉剂只能阻断一种神经元间的神经递质,而不影响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元间的递质,这就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错误;D、麻醉剂一般不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
B.
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此反射活动能准确、快速完成
C.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突触小泡在运输时所需的能量由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提供,A正确;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前膜上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
【名师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
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14.给某一神经纤维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电位差,结果如图,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静息状态,2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4是恢复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外为正电位
B.2主要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
D.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下移
【答案】D
【解析】
1状态下神经元为静息状态,细胞膜外为正电位,A正确;2是去极化过程,是由于Na+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属于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单位时间内的钠离子内流数量增加,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C正确;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钾离子在单位时间内外流减少,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上移,D错误.故选:
D.
【点睛】
1、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关系:
正常情况下,不管是静息状态还是受刺激后,膜外钠离子浓度都高于膜内,膜内钾离子浓度都高于膜外.因此,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钾离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钠离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钾离子进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是否消耗ATP过程的判断:
(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这个过程钾离子是通过钾离子通道出去的,不耗能,所以是协助扩散.
(2)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是通过钠离子通道(相当于载体)进入膜内,不耗能,所以这个过程也是协助扩散.
(3)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这个过程需要钠钾泵向外泵钠离子向内泵钾离子,需要耗能,是主动运输.
15.图中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
甲乙表示两个电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可在d点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
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
错误。
B.有三个完整突触,d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错误。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引发甲所在的突触释放递质,引起f所在神经元兴奋,则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正确。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只有在突触部分才会用于只有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单向传递;错误。
考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
点评:
本题考查相对综合的考查了神经调节,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16.如图表示对一个神经细胞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
C.在S1~S4,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答案】A
【解析】
由图中曲线可知,刺激强度低时,膜电位无变化,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膜电位发生改变,说明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虽然刺激强度不断增强,但兴奋强度不再增强,B错误;在S1~S4期间,神经细胞表现为静息电位,此时K+外流,所以细胞膜上有离子的进出,C错误;在S5~S8时期,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知识点拨:
1、在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在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2、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生物电变化。
3、判断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的方法已知突触结构图时,膜内有突触小泡,则该膜为突触前膜,否则为后膜。
4、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
促进或抑制。
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糖蛋白识别。
17.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刺激C处,兴奋由C→D要经过突触结构,速度慢,C→A是同一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A处比D处要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A错误;刺激D点,但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不能由D→C,肌肉和F不会兴奋,线粒体活动不会增强,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不能由E→F,也就不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属于胞吐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D正确。
考点:
本题意在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特点和过程。
1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巴甫洛夫发现并命名的
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详解】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是由斯他林和贝丽斯发现并命名的,A错误;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B正确;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C正确;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类对激素的发现过程,明确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并区分清楚发现过程中各个科学家做的实验和做出的贡献。
19.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到
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
C.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
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答案】B
【解析】
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蛋白酶,用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胰岛素会被胰蛋白酶分解,不能获得胰岛素,A错误;下丘脑通过产生相应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进而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属于分级调节,B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新陈代谢减弱,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减少,C错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不能证明与神经无关,D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
【名师点睛】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蛋白酶,用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胰岛素会被胰蛋白酶分解,不能获得胰岛素;下丘脑通过产生相应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进而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属于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新陈代谢减弱,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减少;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不能证明与神经无关.
20.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