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6510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广东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湛江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N)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力学基本单位B.加速度(a)是矢量

C.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D.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牛顿(N)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力学导出单位,选项A错误;加速度(a)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B正确;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同样快,选项C错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D错误;故选B.

2.“物理思维”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维”描述不合理的是

A.“质点”模型的建立是一种“抽象思维”过程

B.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常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C.“力的合成与分解”采用“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根据大量实验验证基础上提出的

【答案】D

【解析】“质点”模型的建立是一种“抽象思维”过程,选项A正确;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常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选项B正确;“力的合成与分解”采用“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选项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选项D错误;此题选择不合理的选项,故选D.

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不能被视为质点

B.在体操比赛中,裁判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D.质点就是把一个有形的物体浓缩成一个很小的微粒

【答案】B

【解析】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以被视为质点,选项A错误;在体操比赛中,运动员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故裁判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体积质量大小无关,故CD错误;故选B.

点睛: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4.如图所示,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电视机所受的重力

B.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

C.水平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压力和重力时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只能说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电视机所受的重力的大小,选项A错误;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电视机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选项B错误;水平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正确;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选项D错误;故选C.

点睛:

此题关键要搞清楚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不同性质的力的区别,例如:

重力和弹力.

5.以下几个图象哪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A.

B.

C.

D.

【答案】D

点睛:

本题关键抓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特征进行选择,注意s-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不能混淆.

6.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相互作用产生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平衡的

B.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合力永远大于分力

D.手推桌子没推动是因为手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答案】B

【解析】物体间相互作用产生力,这种作用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于作用在两物体上,故不是平衡的,选项A错误;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也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选项B正确;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等于分力,选项C错误;手推桌子没推动是因为手的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选项D错误;故选B.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则

A.物体的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对斜面的压力,为mgcosθ

B.物体受到下滑力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mgsinθ

D.地面对斜面有向左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物体的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mgcosθ,选项A错误;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力,选项B错误;由平衡知识可知,沿斜面方向:

f-mgsinθ=0,即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mgsinθ,选项C正确;由整体法可知,对斜面和物块的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力为零,此时地面对斜面无摩擦力,选项D错误;故选C.

8.如图所示,沿着水平直轨道匀变速运动的火车,车厢顶上用轻线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球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合力为

B.小球所受的合力为

C.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D.火车的加速度为gsin

【答案】A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线的拉力和重力作用,选项C错误;小球所受的合力为mgtanθ,选项A正确,B错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θ=ma,解得:

a=gtanθ,所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选项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列式,也可以根据正交分解法求解.

二.多项选择题

9.围绕“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认识与研究,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根据“用力推车,车子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这一现象,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推车问题”时,只强调了推力,而忽视了摩擦力的作用,因而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ABD

【解析】亚里士多德根据“用力推车,车子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这一现象,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A正确;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推车问题”时,只强调了推力,而忽视了摩擦力的作用,因而得到了错误的结论,选项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BD.

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空中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9.8m/s2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CD

【解析】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度等于9.8m/s2由静止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B错误;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C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故选CD.

点睛: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

11.下列关于图中M点的坐标(t0,s0)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0~t0时间内,Q的位移比P的位移大

B.t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同

C.0~t0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0~t0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

【答案】BC

【解析】0~t0时间内,Q的位移等于P的位移,选项A错误,C正确;s-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t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同,选项B正确;根据

可知,0~t0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BC.

12.如图所示,用竖直挡板将重为10N的小球夹在挡板和光滑斜面之间,斜面倾角为30°,则

A.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B.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20N

C.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动到水平过程中,挡板对球的弹力将变大

D.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动到水平过程中,斜面对球的弹力将变小。

【答案】AD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挡板支持力,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如图所示:

小球对挡板压力等于分力N1,对斜面压力等于分力N2,故:

N1=mgtanα=

N;N2=

N;选项A正确,B错误;使挡板从图示竖直位置缓慢的顺时针转为水平,分解重力,如图所示:

使挡板从图示竖直位置缓慢的顺时针转为水平,小球对挡板的压力是先减小后增加,对斜面的压力是逐渐减小;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D.

点睛:

本题是动态分析问题,关键是明确重力不变,对斜面压力的方向不变,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即可.

13.在静止的电梯里,质量为m的某人站在测力计上,当电梯以大小为

g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小于测力计对他的支持力B.测力计示数为

mg

C.测力计示数为

mgD.此人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CD

【解析】人对测力计的压力与测力计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则人对测力计的压力等于测力计对他的支持力,选项A错误;电梯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解得F=

mg,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mg,故选项CD正确,C错误;故选CD.

点睛:

注意加速度向上物体超重,加速度向下物体失重;分清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不同.

14.如图所示,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且

在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

时,两物体间的相互压力的大小为N,则

A.

受三个力的作用B.

C.

D.

的加速度为

【答案】AC

【解析】当用F向右推m1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1+m2)a;解得

;对m2:

受m1的弹力N,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则有:

N=m2a=

F;因m1=2m2,得:

N=

F,故选项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点睛: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在连接体模型中的应用,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结合应用,整体法可以求出整体的加速度,若要求内力则必须采用隔离法.

三、实验题

15.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 

A.本实验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提供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要求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使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所受的重力。

B.本实验应该把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一端抬高来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

C.通过增减砝码改变小车质量时,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来平衡摩擦力

D.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拉力大小不变。

(2)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C.当小车逐渐接近滑轮一端时,应控制小车,以防滑落到地上

D.用钩码代替沙和沙桶的实验效果会更好

(3)不改变拉力,只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如表所示几组数据,其中第三组数据还未算出加速度,但对应该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各点为每5个点选出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还有4个点未画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小车质量(g)

200

300

400

500

600

1000

小车加速度(m/s2)

2.00

1.33

0.79

0.67

0.40

小车质量的倒数

(kg-1)

5.00

3.33

2.50

2.00

1.67

1.00

①由纸带上的数据,算出缺少的加速度值并填入表中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请在图丙中建立合适的坐标,作出a-

图象______。

③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同学在实验中作出的a-F图象如图丁所示,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C

(2).

(2)A(3).(3)①0.99(4).②见图;

(5).③在拉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6).(4)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解析】

(1)本实验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提供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要求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使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所受的重力,选项A正确;本实验应该把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一端抬高来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选项B正确;通过增减砝码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来平衡摩擦力,选项C错误;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拉力大小不变,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2)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以减小试验的误差,选项A正确;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开小车,选项B错误;当小车逐渐接近滑轮一端时,不应控制小车,以免小车的加速度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用钩码代替沙和沙桶的实验效果一样,选项D错误;故选A.

(3))①根据△x=aT2,利用逐差法,

②图像如图;

③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在拉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4)由图像可知,当F=0时就已经有了加速度,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中的两个认为,1、认为绳子的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2、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知道这两个认为所满足的条件.以及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16.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

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N/m。

【答案】

(1).

(1)刻度尺

(2).

(2)CBDAEFG(3).(3)200

【解析】

(1)实验需要测弹簧的长度、形变量,故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刻度尺

(2)实验中要先组装器材,即CB,然后进行实验,即D,最后数据处理,分析解释表达式,最后整理仪器;即AEFG.所以先后顺序为CBDAEFG;

(3)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形变量,则k=

=200N/m;

点睛:

本实验的目的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由给出的F-x图象,可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明确实验方法,从而得出实验步骤.

四、计算题

17.让一石子从某楼顶由静止释放,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经过4s后落地,求楼房的高度和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

【答案】80m;35m

【解析】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h=

得楼房的高度为h=80m

所以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为Δs=h-s=35m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对物体施加20N的斜向上的力F,F与水平面夹角为α=370,物体开始运动,已知g=10m/s2,sin370=0.6,cos370=0.8。

求:

(1)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1)14N

(2)0.5m/s2

【解析】对物体进行物体受力分析,并对力F进行分解,如图所示

则,Fx=Fcosα=16N

Fy=Fsinα=12N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平衡,可知Fsinα+FN=mg

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FN=28N

物块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为f=μFN=14N

1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2kg的可视为质点小物块从倾角为θ=370、高为h=0.6m的斜面顶端A处无初速自由滑下,经过斜面底端B后立刻滑上正在以v=3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上,滑上传送带时无能量损失,已知物块与斜面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传送带两轮之间的距离为s=1.2m,g取10m/s2,sin370=0.6,cos370=0.8,求:

(1)物块下滑到斜面底端B处的速度大小;

(2)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和物块运动到C处的速度大小;

(3)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要使物块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传送带的最右端C处,传送带的速度至少为多大?

【答案】

(1)2m/s

(2)5m/s2;3m/s(3)4m/s

【解析】

(1)设物块从斜面顶端A滑到底端B处的速度为vB,斜面长为s1

mgsinθ-μmgcosθ=ma1

vB2=2a1s1

得vB=2m/s

(2)物块滑上传送带后,设加速度为a2,加速运动位移为s2,则

μmg=ma2

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先加速后匀速,物块运动到C处的速度大小为3m/s

(3)当物块一直加速到C处时所用时间最短,则

vC2-vB2=2a2s

传送带的最小速度为vC=4m/s

点睛:

此题是关于传送带问题,关键是分析物块在传送带上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知道当物块一直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到达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最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