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47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0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docx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

 

化工原理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

 

班级:

卓越11-2班

姓名:

1.化工行业能源现状简介

1.1中国石油化工发展概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石油化工的生产规模已逐渐扩大,自动化水平也有较高发展,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重要要素之一。

但是由于在研发新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有所欠缺,石油化工产品结构不合理,发生供过于求或资源浪费的现象,针对目前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情况,需要掌握更多先进生产技术,优化生产设备的配置,提高产品的产出率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文就石油化工行业中最为常见的设备——换热器来探讨一下能量的利用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其利用率。

1.2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了改善我们的环境,需要我们节能减排,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减少,而整个石化行业又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耗能大户,所以我们需要对整个化工生产中的热量进行合理配置。

这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

强化传热技术是采用强化传热元件,对换热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同时提高余热利用率,以期达到最优生产目的先进技术。

换热器是保证石油化工生产和石油炼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能正常进行的重要设备之一。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余热产生,通过应用强化传热技术,使换热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达到最大量,这就可以高效回收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并且加以充分利用,达到循环利用资源的目的。

2.换热器强化传热的途径

2.1理论依据

根据总传热速率方程Q=KAΔtm可知,要想强化换热器的传热过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传热系数K,提高传热推动力Δtm,增大传热面积A。

2.2换热器结构的改进

2.2.1传热管的表面结构处理

2.2.1.1无相变传热

无相变传热是指在对流换热中不发生蒸汽凝结或液体沸腾的换热过程。

工业生产中,主要应用的异形管有:

螺旋槽管、旋流管、波纹管、缩放管、横纹管、螺旋椭圆扁管、变截面管、内肋管等。

这种传热管的特点是: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热面积增加,传热效果大大增强,换热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投资,节约成本。

(1)螺旋槽管

螺旋槽纹管是表面具有螺旋形凹槽的一种强化传热管,传热管内外表面的凸起或槽纹,干扰了管内流体的流动,破坏了层流边界层,流动状态达到充分的湍流,产生的漩涡又不断地扰动边界层的流体,促进了传热管同流体间的热交换。

湍流度的增加也有助于避免污垢在传热管壁面的沉积,提高传热系数,增强了管内外流体的换热。

螺旋升角对换热的影响很大,大螺旋升角更有利于换热。

研究表明,螺旋槽管换热器比光管的传热系数提高了2-4倍,在阻力损失和换热面积相同时,换热量可增加30%-40%。

(2)旋流管

旋流管是螺旋槽纹管的衍生品,也叫异型螺旋槽管。

其槽纹是半流线的勺形或W形,流体在其内流动呈波状特性,它的传热机理与螺旋槽管大体相同。

这种传热管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大大增加,传热系数比光管提高3􀀁5倍,并且,在相同传热量下旋流管的换热系数比螺旋槽管高3%-8%,而压力损失低5%-10%。

(3)波纹管

波纹管是表面有波纹状突起的强化传热管,由于波纹管的壁很薄,传热管可以自由伸缩。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截面不断的变化,扰动流体,破坏层流边界层,以强化传热。

波纹管的传热效率通常是光管的2-4倍,同时还具有除垢能力强,温差应力小,结构紧凑轻巧等特点。

波纹管的壁薄,有波纹突起,可以有效地消除纵向应力,但是波纹管的强度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4)横纹管

横纹管由光管的外表面被滚压成一圈圈有序的环形凹槽而成,与管子轴线成90°角。

影响横纹槽管综合传热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为肋节距和肋形,而肋高影响较小,并且传热综合因子随流动Re数增大而迅速降低。

横纹抗垢能力要优于光管,渐近污垢热阻值约为光管的0.83,污垢状态下横纹管的强化比约为1.4,说明横纹管其性能比光管要好,也比螺纹管好,在同样传热效果下,阻力增加比螺旋槽管少。

(5)螺旋椭圆扁管

螺旋椭圆扁管是把圆形光管压成椭圆形,然后扭曲而成,流体在管内处于螺旋流动状态,因而破坏了管壁附近的层流边界层,提高了传热效率。

这种管束结构的特点是:

两个并行排列的相邻管子的椭圆长轴相互接触,互相支撑,应用这种管的换热器取消了附加的管束支撑物,节约了材料和成本。

研究表明,螺旋椭圆扁管换热器具有较好的强化传热性能,管径大小和螺旋导程对传热和阻力性能均有影响。

从综合性能来看,大管径优于小管径;对于相同规格的管子,导程增大,传热性能降低,流动阻力减小。

这种结构的换热器与光管换热器相比,热流密度高50%,容积小30%。

2.2.1.2有相变传热

有相变传热是指在对流换热中发生蒸汽凝结或液体沸腾的换热过程,有相变传热常用的异形管有:

锯齿形翅片管、花瓣形翅片管、T形管和表面多孔管(麻坑管)等。

(1)冷凝传热的锯齿形翅片管和花瓣形翅片管

锯齿形翅片管是一种新型传热管,其翅片外缘有锯齿缺口,加强了流体的扰动,促进对流换热,换热面积增大,增强了换热量,锯齿管的传热系数是光管的6倍,是低肋管的1.5-2倍。

花瓣形翅片管是一种特殊的三维翅片结构强化传热管,从截面上看,各翅片像花瓣状而得此名。

花瓣形翅片管既能显著地强化低表面张力介质及其混合物和含不凝性气体的水蒸气的冷凝传热,又能显著地强化空气和高粘性流体的冷却传热,有研究表明:

自然对流条件下,其传热系数比锯齿形翅片管提高了8%-10%,在强制对流下,是光管的5-6倍。

(2)强化沸腾传热的T形管和表面多孔管

T形翅片管是由德国的Wieland公司于1978年开发的,管子的外表面具有多条螺旋的T形翅片,以增加汽化核心,并显著的增大了传热面积,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

表面多孔管同T形管的传热原理相同,它是北京化工设计院在1978年通过烧结法试制的,实验用丙酮作工质,测定了在以烧结法制成的表面多孔管上沸腾时的给热系数,约为光滑管的7-8倍。

尽管这种表面结构具有很好的换热特性,但是,这种管的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并不普遍。

2.2.1.3新型传热元件

(1)斜针翅管

斜针翅管是中国石化建筑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这种传热管的优点是扩大了二次传热面积,保持较小的管距,利用流体的不断扰动,破坏流体的层流边界层,增加了紊流度,使得传热效率提高,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它主要应用于壳程为油介质的换热器中。

流体流经换热管壁面时总存在一层滞留内层,该层传热仅为热传导,导热热阻很大,流体的流速和温度分布都属于抛物线形,只有使滞留层消除或变薄才能够减小热阻,加强传热。

斜针翅管强化传热的机理是在扩大二次传热面的同时,利用流体的扰动,提高湍流度,破坏了边界层,也阻止了污垢的积累,强化了传热。

研究表明,壳程的流体纵向流动,有效的避免了流体诱导振动的发生,防止管子的振动破坏,具有折流杆换热器的特点;这种传热元件的换热面积能够有效地被利用,不存在换热死区,并且增加了换热面积,同等条件下,换热面积可提高10%以上。

(2)新型钉翅管

新型钉翅管的结构是在光管的外表面交错的排列一个个钉翅。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这种新型钉翅管的传热效果明显增强,传热效率大大提高,与光管相比它所消耗的比功并不大,但其传热系数是普通光管100倍左右,是翅片管的10倍左右,是百叶窗翅管的5倍左右,努塞尔数Nu是光管的65-105倍。

可见,这种传热元件与其它翅片管相比传热效果是最好的,其开发和应用潜力巨大。

2.2.2传热管内插件改造

管内插入物可以扰动管内的流体,增强湍流度,有效地清除污垢,提高传热系数;形成旋转流和二次流;插入件在管内扰动流体,破坏了层流边界层,加快了流体同传热管的换热。

常用的内插件有:

扭带、间隔扭带、错开扭带、螺旋片、螺旋线、静态混合器等。

2.2.3管束支撑结构

管束支撑是管壳式换热器的重要原件,主要起到支撑管束,减小管束振动和引导壳程流体流向的作用,一种好的管束支撑,能够强化壳程热交热,因此开发新型的管束支撑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中应用的管束支撑主要有:

弓形折流板、折流栅、螺旋隔板、空心圆环和螺旋折流片等。

(1)弓形折流板

弓形折流板包括单弓形折流板和双弓形折流板。

双弓形折流板由双弓形隔板和中心隔板

组成。

两种隔板沿管束方向交替排列,引导流体波浪式前进。

双弓形隔板换热器与间距和缺口相同的单弓型隔板换热器相比,虽然其压降为后者的0.3-0.5,传热系数为后者的0.6-0.8,但总体的传热性能是提高的。

(2)折流杆支撑结构

折流杆纵流式换热器是1970年美国菲利浦石油公司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折流板换热器中管子与折流板的切割破坏和流体诱导振动,这种结构是将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折流板改成杆式支承。

折流杆式换热器压降很低,低于弓形隔板的1/4,传热特性比也高,在相同设计条件下,双壳程折流杆换热器的壳程流速提高了1倍,壳程的给热系数可提高52%-74%

另外,折流杆与换热器的接触面积很小,传热面积得到充分利用,消除壳程滞留区,改变了壳程流场的温度分布。

(3)螺旋隔板支撑

壳程流体作螺旋运动可以有效地清除污垢死角、强化换热器壳程传热,其壳侧支撑结构是用一系列的扇形面,相间连接,从而在壳侧形成近似的螺旋面,亦称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这种换热器折流板形成一种特殊的螺旋形结构,与常规折流板的布置方式不同,它使得壳程的流体做螺旋运动。

(4)空心圆环支撑结构是采用小直径金属短管以一定间隔布置在换热管束之间,起到支撑传热管和导流作用。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

壳程间隙率

大,流阻小,流速变化小,流体在空心环处可以充分形成湍流,增强传热;节约钢材,减轻设备重量,钢材的消耗量大大减少,所以,与传统换热器相比,空心圆环换热器在投资费用方面有很大的竞争力,可节省25%。

(5)螺旋折流片

螺旋片传热管是在光管上均匀布置螺旋片,有左旋片管和右旋片管之分。

换热器的换热管布置情况是螺旋片管与光管交错排列,左右两根管是螺旋片管,螺旋方向分别是左旋和右旋,上下两根管是光管,放置在螺旋片上,不需要附加管束支撑。

螺旋片能诱导生成涡旋流体,形成二次流,增强流体的湍流度,强化流体微团混合,使壁面附近的流速梯度增大,从而减薄粘性边界层底层的厚度,有效地提高传热系数。

同时螺旋片形成的通道还增加了流体的流动路径,提高了流动速度。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螺旋片管的传热系数随着螺旋角的增大而平缓增加,流动阻力损失加大,传热性能明显优于光管,传热系数可提高40%-100%。

2.3换热器传热介质的改进

2.3.1增加传热介质扰动

主动式强化传热需要消耗外部能量,如采用电场、磁场、光照射、搅拌、喷射等手段。

2.3.1.1机械振动

包括用机械方法搅动流体、旋转传热表面和表面刮削。

带有旋转的换热器管道的装置目前已用于商业应用。

表面刮削广泛应用于化学过程工业中黏性流体的批量处理,如高黏度的塑料和气体的流动,其典型代表为刮面式换热器,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2.3.1.2表面振动

无论是高频率还是低频率振动,都主要用于增强单相流体传热。

其机理是振动增强了流体的扰动,从而使传热得以强化。

虽然振动本身对强化传热有不小的贡献,但激发振动所需从外界输入的能量可能会得不偿失。

为此,山东大学研究表明,可利用流体诱导振动来强化传热,依靠水流本身激发传热元件振动,会消耗很少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