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6456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讲稿.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讲稿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理想信念对于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仅要有个人理想,还要有社会理想,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理想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以及理想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从而把握和创造理想实现的条件和途径。

教学内容: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首小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人生在世,谁不想成功?

而时光如逝,青春有限

要想成功必须要有理想与信念

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

如同草木已秋,匆匆枯槁

没有理想信念的青春

犹如大海迷航的孤舟

无望且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也许你们会认为你们已经上了大学,你们的理想已经实现了,还需要什么理想信念呢。

确实应该祝贺你们,时代的幸运儿。

但是当上大学已不再是你们的理想,而是摆在你们面前的一个真实目标。

那么读完大学以后干什么?

你们应当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从上大学的这一天起,你们已经踏上了人生新的起点,未来就在你们不断的思索中,展开了腾飞的翅膀。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我国诗人流沙河这样写道。

的确,理想是人生不竭动力的源泉,而信念又给追求理想提供了认识和情感的基础。

理想和信念共同构成人的动力系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看看这些名人名言:

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为之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灵魂。

——李大钊

我相信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找精神的力量,这种理想主义要能够不使我们骄傲,而又能够使我们的希望和梦想放得更高。

——居里夫人

不要认为取胜就是一切,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念。

倘若你没有信念,那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

——美国政治家柯克兰

那么,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第一节要学的内容。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ia”,意思是人生奋斗目标。

我国古代人们把理想叫做“志”。

《尚书》中有“射之有志”之句,“志”好象射箭的靶子,它是人们的奋斗目标。

《辞海》中说,理想“是同奋斗目标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

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拥有理想,理想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简单地说,想干什么?

追求什么?

为了什么?

就是理想问题。

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们在干今天的事情的同时,总是会想到明天或者将来要干什么;人们生活在今天的社会中的同时,总是会想到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人们在创造今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会想到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和物质精神财富状况,等等,这些都属于理想。

有的人理想高远,有的人理想贫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但都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第一,现实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人生观等影响着人的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它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否则就是空想和幻想。

第二,时代性。

理想不是人们头脑里面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只能把争取获得较多的劳动产品、克服生活的极端困难作为自己的理想,不可能产生用电脑控制生产的理想。

同样,在奴隶社会,奴隶有反抗奴隶主的压迫、向往人身自由的理想,而不可能产生共产主义的理想。

第三,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理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

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是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出发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各个阶级都信奉的超阶级的社会理想。

如资产阶级的理想是尽可能多地攫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追求资本主义制度的永世长存。

无产阶级的理想则是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

第四,超前性。

理想源于现实、产生于实践,它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

是以预见的方式朝前地反映未来的。

这就是说,理想所描绘的内容不是现实,而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这种想象是以对现实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为根据的,它高于现实、超过现实,它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对人们有鼓舞作用。

第五,实践性。

一定的理想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

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

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的要求以及所追求的理想也就不一样。

理想图式一旦形成,就会作为认识的初步结果参与实践过程。

它一方面给人生的进取提供一个导向,另一方面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

理想不能在单纯的观念形态的范围内实现,也不能依靠单纯的思想力量来实现,而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3、理想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理想可以分为许多类型:

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信念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阶梯。

有理想的同时也应该具备坚定的信念。

虽有理想没有信念,也就像一只船,虽有自己的方向,但碰到海上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时,在行驶中也可能翻转,到达不了胜利的岸边。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信念。

没有坚定的信念,做什么事情可能会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

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说过:

“理想的琴键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最美妙动听的乐章。

”说得就是信念。

    说到信念,首先我们来说一下“苏格拉底的冤死”。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午)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敢犯众怒的煽动性演说家,他通过长期不懈的追求,对公元前五世纪盛行于古希腊的文化自由精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众所周知的。

    当时,希腊人盲目的信仰宗教,这种偏激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苏格拉底看到这一点,他声称:

“决定人类命运的不是神,而是人类自己。

    由于苏格拉底太具有煽动性,以至于他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他被捕了,当时希腊人信仰宗教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就连审判苏格拉底的人也是个不识字的文盲,他只懂得神的旨意。

    有趣的是在这种环境之下,苏格拉底仍以其雄辩的口才为自己辩护。

他煽动性演说甚至达到使陪审团中的大部分成员赞成释放他,他们建议,只要苏格拉底放弃争辩,不再干涉教会,他就会得到释放。

但是,苏格拉底听不进去,他声称:

“不行,只要我的良知不灭,我就会给人们指引真理的方向,我会对每个人宣传我的思想、不顾后果。

”这说明苏格拉底对真理的追求有执着的信念。

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拼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

当然,结果大家都想的到,苏格拉底被判了死刑,到牢中,他还在不断完善自己的逻辑系统,尽可能多的将自己的真知灼见留给后人。

然而,一杯毒酒下肚,这位伟大的雄辩家永远停止雄辩了。

    通过对苏格拉底的认识,大家应该了解到这位老人对真理的追求有着多么坚定的信念。

说了这么多关于信念的问题,大家能否告诉我,什么是信念?

1、信念的含义:

你信什么?

对什么东西坚信不移?

就是信念问题。

信念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不同的人生追求,就有不同的精神状态。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2、信念的特征:

第一,稳定性。

信念一旦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信念同观点、观念、思想等其他精神现象相比较,在人们的头脑中更稳固。

第二,执著性。

信念具有浓厚的意志色彩,体现人们对理论主张持之以恒的追求。

正因为信念具有执著性的特征,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也因为这个特征,它才促成人们事业的成功,得到人们的青睐。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信念执著性的光辉体现。

第三,多样性。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和具体经历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截然相反的信念。

同一个人,在生活的不同方面都可能产生相应的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道德、理想、科学、审美、真理、事业的信念以及其他人生信念,因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其信念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都是信念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第四,自觉性。

信念的确立最终是主体的自觉选择,任何强迫、压服都是无济于事的。

信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对理论主张与现实的比较,然后经过理性的思索和价值判断,最终作出明确的选择。

第五,亲和性。

这是信念在感情上的反应。

一个人对于增加信念相近相同的观点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志同道合就是信念的亲和性的表现。

而相异或相反信念则可能导致人们之间关系上的疏远和情绪上的对立。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生命有意义,就必须使人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这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目标的追求。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倡导人们要“立大志”、“修人品”,并强调“志当存高远”。

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有理想作为指引的航标,他们的生命之舟便可以乘风破浪,中流击水,朝向人生的目标航行。

而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像大海中航行的小船失去了航标灯,容易迷失方向。

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世界能前进、社会能发展、事业能繁荣,都是有意识的人创造的,而创造事业的人必定是有志向、有理想的。

理想是激励人们向这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杨朔文选》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是要靠理想才能生活的,没有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力量。

饥饿里盼望的是丰收,战争里盼望的是和平,灾难里盼望的是幸福,夜晚盼望黎明。

正是对未来抱着理想,我们的人民才能有那么饱满的战斗力量。

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既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又需要充实而高尚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的充实,主要表现在有崇高的理想,这是人生精神支柱。

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任何艰难险阻,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奋斗;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不竭的勇气,永不停息地奋斗向前;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攀登得更高,从而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案例:

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这番话有种直指内心的力量,那是他回首二十多年生命历程所做的最后感悟,每一字都显得格外的沉重。

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家爵一个人。

在分析前些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学生深陷传销事件时,专家指出,这与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有所缺失有很大关系。

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家是否认同马加爵关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浑浑噩噩过日子这样的言论?

有没有想过读大学是为什么?

今后的人生是否有明确的信念与追求?

一位来自水木清华的网友认为,上大学是实现理想的第一级台阶。

虽然也觉得有些大学生的生活是浑浑噩噩的,但大学生活不可多得,还是应该珍惜。

理想不必总挂在嘴边,但心中还是应该有这样一份热情的。

“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

”这是马家爵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

新浪网上一名广州网民对此发表看法说:

这是整个社会的教训,失去信念的教训!

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没有信念的根源在哪里?

信念在哪里?

不知我们每个人的心是否都能经受得住这样的拷问。

为此我们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意义表现在: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指导大学生走什么路。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坚定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未来生活目标上的向往和追求。

共同理想,则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目标和共同奋斗目标。

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共同理想是包含并反映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的。

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集中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而总结出来的,共同理想是根植于个人理想之中的,没有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失去了基础。

从根本上说,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是相一致的。

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只要祖国强大了、富裕了,我们每一个人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我们的好日子才可能是稳定的、持久的。

其次,共同理想又制约着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待于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成现实。

如果个人的理想不顾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甚至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其最终的结果总是要碰壁的,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相违背的事情,最后都不会成功。

再次,共同理想要依赖于个人理想的实现才能算得真正的实现。

社会理想是反映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的,没有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的实现,社会理想的实现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我们要把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社会创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我们个人理想的实现,如我国在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地实现个人理想的契机和条件;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推动着社会理想的早日实现。

那种把个人理想同社会共同理想机械地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而只一味地“自我设计”,却不顾国家、社会、人民群众需要的观点是带有很大片面性的。

有一首诗这样写到: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去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辨证统一起来,就应该“敲碎黄金梦”、“洗去自私心”,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才有可能树立起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个人的理想都不能与社会规律相违背。

社会是决定个人理想能否实现的大环境。

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总要使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变为大人物。

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不少被贵族视为下贱人的演员、小贩、理发师变为将军、元帅。

在中国革命中有多少放牛娃、矿工、普通农民变为政治家、军事家,变为各级领导。

可是,如果站在历史规律的反面,就可能断送个人的前途和理想。

我们现在每个人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在这样的社会理想的前提下,崇高的个人理想的实现就有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胜利的强大的精神武器。

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为此要做到: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说过,“使人生具有意义的不是权威和表面的显赫,而是寻求那种不仅满足一己私利、且能保证全人类幸福的完美理想。

马克思个人的理想信念对我们的启示: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

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

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1835年夏天,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他的一篇作文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文中有几段这样写道: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克思从此把为全人类谋幸福作为自己的理想,并具有着坚定的信念,一生不为艰辛,努力奋斗,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今天中国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

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说过:

“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为之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灵魂”。

在那个满是屈辱和血泪的年代,有多少满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生命,以热血呼喊着心中的渴望。

正是有了像李大钊一样无数先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奋斗不息,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发展的大好时代。

不是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执着的信念,奋斗的目标,没有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拼搏的精神,那么,他最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我们的时代不再需要我们流血牺牲,不再需要我们吃糠咽菜。

但是,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广大的党员和青年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重大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始终遵循着那条不变的信念——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得好:

“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唯有实践才是连接两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光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不够。

最重要的还是付出实践。

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增长了才干。

实践是通向理想的桥梁。

立志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理想的实现却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立竿见影的,往往都会遭遇困难和坎坷,它需要辛勤的汗水去浇灌。

首先,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说来,理想的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越长。

作者

著作

所用时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司马迁

《史记》

30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7年

谈迁

《园榷》

20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个人的远大理想是这样,社会的理想更是这样。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曲折和坎坷。

历史上,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经历了上千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经历了五六百年,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经历了200多年。

从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到法国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经历了235年。

就英国来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查理一世发动2次内战导致克伦威尔军事独裁,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两度复辟,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成功,其间斗争了48年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法国时间更长,资产阶级于1789年7月14日攻战巴士底狱建立共和国后,先后发生拿破仑两次次政变建立两个帝国,路易·波拿巴又发动两次政变建立两个王朝,直到1875年通过新宪法,建立第三共和国。

经历86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大体上确定资产阶级的统治。

至今,英、日等国仍残留着封建皇权的尾巴。

    资本主义经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血腥的殖民掠夺和灭绝人性的贩卖黑奴运动,才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此后,资产阶级又发动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新教运动、启蒙运动,才逐步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经历了孕育萌芽阶段、自由竞争阶段、私人垄断阶段。

目前,资本主义社会正处在国家(国际)垄断阶段,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或叫社会资本主义。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主义萌芽因素在逐步增长。

比如,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条件;合作、股份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的消极扬弃;社会福利政策和保障制度的完善,高额累进税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两极分化;企业管理共决制、监事会的建立,使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计划调节有效遏制了经济危机,三大差别也在渐渐“弱化”等等。

虽然如此,但就整体而言,资本主义还能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消亡。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实现“四大根本变革”。

    其一,在政治制度方面,要实现由人民当家作主,消灭压迫剥削制度代替少数人专政的压迫剥削制度的根本变革。

剥削制度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存在又是生产力发展不够的结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不存在剥削制度,但存在剥削现象,允许合法剥削,取缔非法剥削。

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度时,我们才能最终消灭剥削。

其二,在所有制方面,要实现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根本变革。

公有制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但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必须允许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还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其三,在社会形态方面,要实现由无阶级社会代替阶级社会的根本变革。

在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阶级概念逐渐被模糊、淡化,向着无阶级社会进行缓慢的过渡。

其四,在意识形态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代替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变革。

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是单一的,但任何社会都必须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同传统观念实现最彻底的决裂要比同所有制实行彻底决裂漫长得多。

    总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具有特殊的长期性、曲折性、艰险性。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而是难以想象的复杂”。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说过,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样远大的理想的实现,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其次,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理想的实现是充满坎坷曲折的。

也正如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实现就是一个奋斗的历程。

理想实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坎坷的。

理想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