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6418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docx

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2019年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一、词语:

款待 羞惭 理睬 措手不及 依草附木 押解 较量

二、多音字。

 hái             jiě            jīn           zhāo

 还(还有)     解(理解)  禁(禁不住)  朝(朝阳)

 huán            jiè            jìn           cháo

 还(还书)   解(押解)   禁(禁止)      朝(朝代)

三、课文链接。

1、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施耐庵。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林冲是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逊有礼的人,洪教头是个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目中无人、自不量力的人。

2、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

《林冲雪夜上梁山》《误闯白虎堂》 

3、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

洪教头表面上气势汹汹,傲慢无礼,其实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自不量力的家伙。

林冲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在双方交战时并不急于出手,而是沉着应付,等待机会,看洪教头“脚步已乱”时变守为攻,只是巧妙地“抡起棒一扫”便大获全胜。

四、解释词语。

发配:

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

在罪犯的脸上刺字,然后押送到边远地方去服劳役。

也称“流配”。

非比他人:

不比他人,与其他人不同。

八十万禁军教头:

禁军原指侍卫皇帝的亲兵。

在宋代,禁军指朝廷的正规军。

其士兵是从各地招募选拔上来的。

当时东京(今河南开封)号称禁军有八十万。

教头是负责教练士兵武艺的军官。

就是负责训练八十万朝廷正规军的军官。

依草附木:

指依赖有权势的人。

文中指依赖柴进。

乃是:

就是。

权且:

暂且,姑且。

五、拓展练习。

1、中国四大名著作者及主要人物: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人物有鲁智深、林冲、李逵等;《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有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

2、《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

小旋风--柴进   智多星--吴用   黑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玉麒麟--卢俊义及时雨--宋江霹雳火--秦明行 者--武 松

青面兽--杨志九纹龙--史进母夜叉--孙二娘鼓上蚤--时 迁

3、水浒人物故事

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拳打镇关西。

林 冲:

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棒打洪教头

武 松: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宋 江:

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浔阳楼题反诗

李 逵:

浪里斗白条探穴救柴进中州劫法场

4、水浒成语:

哀鸿遍野妻离子散逆来顺受官逼民反忍无可忍逼上梁山

劫富济贫铤而走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替天行道志存高远

(梁山好汉打出的旗号:

替天行道)

 

24、少年王冕

一、词语:

耽误 晶莹 孝敬 隔壁 明媚

二、课文链接。

课文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吴敬梓。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

他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赞扬了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三、成语积累。

1.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

鞠躬尽瘁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不屈不挠 拾金不昧

2.表现优美风景的: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桃红柳绿 风光旖旎 美不胜收

 3.表现热爱祖国的:

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

4.描写场面的: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热火朝天

5.关于勤奋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孜孜不倦囊萤映雪程门立雪卧薪尝胆

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分秒必争只争朝夕悬梁刺股

四、读一读,背一背。

墨 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五、苏东坡称赞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和文中“人在画图中”的意思相近,请写出一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5、黄鹤楼送别

一、词语: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誉满天下 依依惜别 暂时 暮春烟雾迷蒙

二、课文链接。

1.课文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2.课文二、三自然段写"话别"。

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两人间的深厚友情,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这是一篇"文包诗",前三段写李白在黄鹤楼饯行的情景,后两个自然段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描写送别的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四、表示“看”的词语:

仰望(抬头向上看)远眺(向远处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俯视鸟瞰注视观望浏览端详打量盯瞪瞅瞥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虎视眈眈面面相觑目不转睛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高瞻远瞩瞻前顾后察颜观色一览无余望眼欲穿

 

26、清平乐   村居

一、背诵并默写《清平乐 村居》。

 

二、课文链接。

1、《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词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

菩萨蛮、如梦令、西江月等,辛弃疾的词还有《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解释加点字,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彼此之间很亲热】

句意:

那酒后微醉,操着吴地乡音,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聊天的白发老夫妇,是谁家的呀?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无赖:

顽皮,是对小儿子的爱称,无贬义。

卧剥:

躺卧在地上剥(莲蓬)。

“卧”字表现了小儿子的天真烂漫,调皮可爱。

句意: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的顽皮可爱,他横卧在溪头草丛里,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三、诗词赏析:

1.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词: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描写不同季节的风的诗词: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练习七

一、写出跟《水浒传》有关的四条成语。

二、背背朝代歌。

三、写出下列人物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吴王夫差(  ) 林则徐(  ) 王勃( ) 苏轼(   )

越王勾践(  ) 诸葛亮(  ) 李白( ) 刘备(   )

四、有一些姓氏,读音和我们通常的读法不一样,你能读对吗?

任达华(rén) 华国锋(huà) 冼星海(xiǎn)解东(xiè)

单田芳(shàn) 朴诗礼(piáo) 燕子平(yān)应强(yīng)

五、拓展练习。

1、熟记成语。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焕然一新 百废俱兴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2、读一读,背一背。

再写出几条春联。

山河增秀色,大地浴春晖。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附送:

2019年小学五年级第九册语文总复习练习卷(I)

1改错字

1.小红底着头走出书店。

()

2.大榕树象一位慈详的老人。

()...

3.“夹丝玻璃”非常艰硬,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

4.我绝定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做和出售时装。

()

5.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仅的变化,或挺拨如峰,或青亮如溪......()

6.我即腼腆又得意杨杨,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在次拥抱了我。

()

7.在奇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了。

()

8.爸爸鼓历我在接在励争取第一名。

()

9.同桌向老师反应我的情况,老师急时帮我解决了困难。

()

10.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克分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挖起来才知道。

()

11.爸爸以不容争辨的口气回答了我,我顿时陷入了决望之中。

()

12.待一会儿,回头竞看见小鸟扒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

()

13.他正再池塘边专心至志地掉鱼。

()

二.选词填空

羡慕爱慕.

1.看看我,爸爸()地说:

“你们这一代人太幸福了。

2.花生不像那些石榴,苹果那样开出鲜艳的花,叫人顿生()。

感受感觉

1.他深深()祖国的伟大,那真是莫大的幸福。

2.他()到山洞似乎要压下来。

继续陆续连续

1.我会在脑海中()编故事,给人物的命运安上不同的结局。

2.年级()三个月获得流动红旗。

3.同学们()回到班级,等待老师的到来。

维护保护

1.为了()自己的孩子,老麻雀从树上石头似的落下来。

2.他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寒风凛冽,都在十字路口()交通。

强烈猛烈激烈

1.()的阳光刺得孩子们睁不开眼睛。

2.时间一到,战士们便向敌人发起了()的进攻,喊杀声惊天动地。

3.经过()的辩论,A组胜出,A组的同学欢呼雀跃。

不但……而且……既然……就……如果……就……

1()明天不下雨,我们()去爬山。

2.地道战()保护了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3.你()来到学校学习,()要努力学好功课。

三.为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临:

A靠近B到,来C对看D将要,快要

1.五壮士居高临地打击敌人。

()

2.今天,我们身临其境才知道当年红军过雪山的艰难。

()

3.面对敌人,李大钊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

4.临考前几天,小明发高烧。

()

好:

A使人满意B友好,和睦C易于,便于D很,甚

E完成F示赞许G,喜欢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

2.小东连连点头说:

“这件事好办。

”()

3.今天好热啊!

()

4.叶公好龙的一个成语故事。

()

5.“好,你真行!

”老师表扬了我。

()

却:

A表示转折B再C推辞

1.草色遥看近却无。

()

2.小溪泛尽却山行。

()

3.一位先生却以为我住在那里不相宜。

()

4.好意难却我只得另寻相宜的住处了。

()

绝:

A断绝B完全没有;穷尽C走不通;没有出路

D独一无二的E极,最F绝对G绝句

1.斩尽杀绝。

()2绝处逢生。

()

3.络绎不绝。

()4绝大多数。

()

尽:

A完B迁到极端C全部用出D用力完成E所有

1.竭尽全力()2山穷水尽()

3无穷无尽()4尽量帮忙()

望:

A向远处看   B探望   C望,希望 

D名望     E怨    F对看

1一望无际(  )    2喜出望外(   )

3德高望重(  )    4看望病人(   )

透:

A渗透,穿透  B暗地里告诉  C透彻

D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E稍稍喘一口气

1.小草的芽向地面透,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   )

2.一亩田多收三五斗,谁都以为该透一透气了。

(    )

3.果园里的苹果熟透了。

(   )

伏:

A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 B低下去 C伏天,夏季最热的 D隐藏

1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在我的肩膀上。

(   )

2三伏天他仍然关在房间里苦读。

(   )

3他昼伏夜出,像个夜猫子。

(   )

4望着起伏翻滚,伸向天边的麦浪,他满心欢喜。

(   )

昂:

A仰,抬  B高,贵  C情绪高

1这件衣服也要三百多快,太昂贵了。

(   )

2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     )

四.解释词语

(一)1.他成功的打破了跳高记录。

()

2.杯子不小心被打破了。

()

3.这个秘密被老农说破了。

()

4.李明已完成破门动作。

()

(二)1.爷爷冲了一杯茶。

()

2.战士们发起冲锋。

()

3.神舟飞船直冲云霄。

()

(三)1.家里的东西一直闲置着。

()

2.星期天我闲着,你来吧。

()

3.万水千山只等闲。

()

(四)1.这是一场攻城略地的激战。

()

2.这是一位拥有雄才伟略的将军。

()

3.我略略说了几句,他就明白。

()

(五)1.人们胸前都佩着小白花。

()

2.杨利伟是我最敬佩的人。

()

(六)1.人们挤下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

2.天不亮,一条条鱼船就张帆起航了。

()

(七)1.勤俭节约是美德。

()

2.大家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子。

()

(八)1.治标不治本。

()

2.货品上标好价了吗?

()

3.树立标兵,是为了让人学习。

()

4.标本兼治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

(九)1.爸爸到户籍处办理户口。

()

2.这个凶恶的罪犯终于受到了严办。

()

3.陈先生艰苦地创办嘉庆学院。

()

(九)填空

1.“不求甚解”的“甚”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字典里的解释有:

1大;2厉害;3表示程度深;4超,应取()解释。

2.“不言而喻”的“喻”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再查音序()。

字典里的解释有:

1说明;2明白,了解;3打比方,应取()解释。

3.“颜色各异”中的“异”的音序是(),部首(),再查()画,在字典中的意思:

1分别,不同的;2奇异,特别;3另外的,别的;4分开;5惊奇,奇怪。

应选()解释。

4.“丸”的部首是(),再查()画。

“丸”是()结构,第一笔是

5.“赴”的音序是(),音节(),()结构,部首(),共(),“奔赴”中的“赴”是()意思。

6.“碾”是(),()声()形,共(),第十三画是(),组词

7.“帐”字共有()画。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在()里找;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音节()。

是()结构。

8.“践”字部首是(),再查()画,音序查(),音节(),“践”在字典中解释有1踩、踏;履行,实行。

根据这两种字义分别组词为()()。

句子

2缩写句子

1.慈祥的老师为我们全班同学作了演讲。

()

2.悠闲的我们可以听到船上传出悠扬的歌声。

()

3.岸边的高楼大厦飘着五颜六色的旗子。

()

4.他的报告很生动,赢得一阵阵热情的掌声。

()

5.我贪婪地欣赏着两岸的风光。

()

6.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队伍。

()

7.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

8.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十分熟练地操纵着鱼杆。

()

9.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10.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见这幅梅花图就会想起我的外祖父。

()

11.抗战胜利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

()

6.父亲得意的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

12.《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行径的仇恨。

二.扩写句子

1.教学楼变成了废墟。

()

2.雪花飘起来。

()

3掌声响起来。

()

4.风儿飘来,吹着小路。

()

5.广场上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

()

三.改错

1.电视对我特别感兴趣。

()

2.这篇课文对我的印象很深刻。

()

3.春天的杭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

4.老人大约五十左右,身体还算硬朗。

()

5.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

6.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大雨。

()

7.我猜明天肯定会下雨。

()

8万里长城的世界的八大奇迹。

()

9.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

()

9.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

10.抱起负伤的欧阳海,痛哭失声。

()

11.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

()

12.他和小明之间建立了。

()

13.通过这部电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14.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要努力学习。

()

15.这个地方将要改建后,环境变得更加优美了。

()

16.夕阳的朝晖洒满湖面。

()

17.春天来了,各种花草竞相开放。

()

18.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有刻苦攻关和不怕困苦。

()

19.我们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

20.随地吐痰的人的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

21.他虽然接受了批评,但是改正了错误。

()

22.校园节日的喜庆气氛。

()

23.母亲喋喋不休地照顾我。

()

24.开学了,我定了这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决心。

()

25.今年的产值比去年减少了一倍。

()

26.王彤表示一定克服困难。

()

27.《咏梅》一词的作者是陆游写的。

()

四.改写句子。

(一)将下面句子改成陈述句

1.这本字典难道不是你的吗?

()

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

3.这里的桂花再香,怎么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

4.这难道不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吗?

()

5.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

6.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

7.书籍难道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吗?

()

8.对呀!

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

9.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

(二)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

2.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

3.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

()

4.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局面。

()

5.看病不用学。

()

6.遇到一点困难,不能灰心丧气。

()

(三)改双重否定

1.我只能这么做。

()

2.他爱惜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

()

3.雪白的细亚麻布的手帕绣着血色的梅花。

()

4.他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

()

5.别人能办的事,我一定能办到。

()

6.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

(四)改成感叹句

1.玉兰堂庭院的海棠花开得很旺。

()

2.《慈母情深》深深地打动了我。

()

3.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4.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

5.他的一个好人。

()

6.这是强烈的民主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

()

(五)改成比喻句

1.珍珠鸟很肥。

()

2.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非常美好。

()

3.夜晚天空中挂着弯弯的月亮。

()

4.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

(六)改成拟人句

1.小鸟在树枝上叫。

()

2.苹果树被果实压弯了枝头。

()

3.只要大鸟一叫,它就立即飞回笼子里去。

()

4.稻田里的水稻迎风摇摆。

()

(七)改成夸张句

1.家乡的桂花可真香呀!

()

2.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很远。

()

3.这里真安静呀!

()

4.圆明园可真大呀!

()

(八)改成转述句

1.哥哥对妈妈说:

“我把作业写完了。

”()

2.父亲说:

“对不起,我自己会断的。

”()

3.妈妈早晨临走前告诉我:

“今天我来学校接你放学了,我要开会。

()

4.老师说:

“我今天下午要听写,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

()

5.鲁班说:

“我的技艺还不行,我还要学习三年。

”()

(九)合成句子

1.花生不好看。

花生很有用。

()

2.明天不下雨。

明天去春游。

()

3.我看见了一位挑山工。

挑山工慢慢地走来。

()

4.我考试得了一百分。

妈妈不会给我买自行车。

()

5.我看见了小红。

小红在花园里浇花。

()

6.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

毛主席送到她们母女手里。

()

(十)下面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3.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能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

()

4.松鼠不象山鼠那样,到了冬天就蛰伏不动。

()

5.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

6.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象。

()

7.我国发现过一头鲸,一条舌头就有几十头大肥猪那么重。

()

8.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多的动物,就是鲸。

(十一)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2.我家的白杨树像一位战士。

()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4.天色入暮,贪玩的小鸟才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回笼里。

()

5.桂花开了,香飘十里,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

6.春天的雨若珠帘,轻柔飘逸;若牛毛,随风飘扬;若传说,迷惘动人。

()

7.难道鲸不是最大的动物吗?

()

8.花生不像桃子、石榴一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课文内容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代文学家(),诗中强烈抒发作者的()之情,体现这种情感的诗句是()。

2.鲸是()动物,一是因为(),二是因为()

3.《圆明园》由圆明园、()和()组成。

它不仅是()的瑰宝,还是()的精华,()年被()放火烧毁,造成祖国()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和()。

文章是按照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5.《最后一分钟》写的是()年()月()日,我国政府收回()的事。

6.《难忘的一课》写的是()以后,“我”在()经历的难忘一课。

难忘是因为()。

7.《七律长征》的作者是(),这首诗写于()年()月。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和()精神。

8.长征开始的时间是()年()月,期间经过()个省,翻越()座大山,跨过()条河,行程约()里,于()年()月到达陕北。

课内阅读

3阅读1课《窃读记》3——4自然段:

1.把描写“我”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