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6285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docx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

重要性

英文题目BriefAnalysisontheImportanceof

RaisingCapitalSufficiencyRatioof

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of

China

毕业论文《选题报告》

院(系):

商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

题目来源及意义

1.题目来源:

自选

2.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牵动着政府和广大储户的各个层面。

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的全方位开放成为必然。

国外银行加入竞争对于我国资本充足率尚未达到较高水准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挑战性。

工商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其资本充足率的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其抵抗风险能力和扩张能力,研究提高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监管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论文题目研究领域状况

根据中国银监局公布的相关数据估算:

2003年底,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5.75%左右,其中,我国的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包括浙商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6.0%、5.3%和7.4%,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6.13%,而2003年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5.52%,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监管要求,2004年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8%,与国际活跃银行通常12%左右的资本充足率相比,更是相距甚远。

国内对资本充足率的研究始于1998年协议出台之后,与国外相比,我国学者主要集中于巴塞尔旧议的诠释,资本充足性管制在我国的适应性以及我国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等方面。

章彰,2005年对新资本协议的内容进行了解读,重点研究的是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

就目前我国来说资本充足性的管制处于比较低层。

内容提要或实施方案

本文通过将围绕题目阐述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充足率的概述。

二、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

三、中国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必要性

四、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主要观点或主要技术指标

经过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研究,我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接受新资本协议,并创造条件较为高级的风险管理技术。

2.降低不良资产能使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得到提高。

3.调整银行的资本结构,减少市场风险资产,同时也降低了工商银行不良资产。

4.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能有效提高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

5.强化对工商银行信息批露的制度。

6.健全风险监控核心指标,及时发现,检测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J.Mukuddem-Petersen,M.A.Petersen.OptimizingAssetandCapitalAdequacyManagementinBanking[Z].SpringerNetherlands.30 November 2007

[2]EvaCatarineu-Rabell,PatriciaJackson,DimitriosP.Tsomocos.ProcyclicalityandtheNewBaselAccord–banks′choiceofloanratingsystem[Z].SpringerBerlin/Heidelberg.Volume26,Number3/October2005

[3]巴曙光、刘清涛.基于资本充足率银行风险监管[J].武汉金融.2004,(11)1~4

[4]姜波.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1)

[5]梁媛.论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5)76~79

[6]魏灿秋.资本配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J].财经科学.2004,(3)37~40

[7]王冬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补充途径[J].经济论坛.2006,(13)110~112

[8]蔡瑞琪.配股——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的途径选择[J].市场论坛.2005,(Z1)

[9]洪菲.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现实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03)45~48

[10]胥晞.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思考[J].西安金融.2005,(04)44~46

[11]袁旭.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瓶颈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5,(09)137~140

[12]章彰.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03)

[13]陈红卫.浅析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现状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2,(3)124~126

[14]张文红.2003年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J].中国金融.2004,(3)

[15]张丽华.加强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探讨[J].中国金融.2004,(6)39~41

浅析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与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高水平管理手段的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如何增强以工商银行为首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尤为重要。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公认的国际标准,也是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尺度。

本文首先概述了资本充足率,其次分析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再次介绍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必要性,最后介绍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途径

BriefAnalysisoftheImportanceofRaisingCapitalSufficiencyRatioof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ofChina

Abstract

WithChina'saccessiontotheWTO,thefullliberalizationofChina'sbankingindustry,andcompetingagainstforeignbanksthathavestrongeconomicstrengthandhigh-levelmanagementtools,how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ledbythe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capitaladequacyratiobecomesparticularlyimportant.Capitaladequacyratioisrecognizedtheinternationalstandardthatmeasuresindividualbanksandeventheentirebankingsystem,andalsotheimportantyardstickformaintainingfaircompetitioninthebankingindustry.

Thispaperfirstlyintroducesanoverviewofthecapitaladequacyratio,thenanalyzesthestatusquoofthe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andagainintroducesnecessityofimprovingcapitaladequacyratio,lastmakessomechannelsforimprovingcapitaladequacyratio.

【KEYWORDS】The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OfChina,CapitalAdequacyRatio,TheStatusQuo,Channels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资本充足率的概述2

1.1资本充足率的概念2

1.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2

第二章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7

2.1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7

2.2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7

2.3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产生的原因9

第三章中国工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必要性12

3.1国内环境的要求12

3.2国外环境的要求13

第四章提高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15

4.1资本金筹集与补充渠道15

4.2提高资产质量16

结束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前言

我国己经加入WTO,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国内的商业银行即使仍可以依靠国家信誉的支持来经营发展,但也会受到外资银行的强烈竞争冲击。

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国的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目前所进行的银行业的改革起到指导作用,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充足的资本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屏障,是银行经营行为的权益基础。

充足的资本金一方面使银行在某些风险资产不能及时收回而成为坏账时,具有冲抵资产损失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变银行所有者的动机,使其监督银行经营者从事风险较低的经营活动。

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在融资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资本率。

因此,基于对银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考虑,几乎所有国家都从法律、法规上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管理。

第一章资本充足率的概述

1.1资本充足率的概念

资本充足率是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是衡量一个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能力的综合指标。

资本充足率的分子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重估储备、一般储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构成;分母是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资产配之以不同风险权重加总后得到的风险资产总额。

资本充足率在并表基础上考核,即对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金融企业,将其全部资产负债合并后考核其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以资本总量约束金融企业风险资产扩张的监管办法,对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保护存款人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建立金融企业走向激励机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1.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对于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为8%,这个标准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发展而发展,而且不同国家对资本充足率的实行标准也是不一样。

下面就分别介绍新旧巴塞尔协议中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

1.2.1旧巴塞尔协议的计算方法

1988年7月,由于跨国银行的扩张和放松金融管制的浪潮使得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巴塞尔委员会通过《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标准的协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巴塞尔协议》),在该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是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即资本充足率等于(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加权风险总资产。

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来规定了资本的组成和风险权重的确定标准。

(1)资本的定义

巴塞尔委员会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种,“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的准备金,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

而“附属资本”则包括未公开的准备金、资产重估准备金、普通准备金或呆帐准备金、带有股本性质的债券和次级债券。

(2)资产的风险数

风险加权计算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它们不同的加权数,即0%、20%、50%和100%,风险越大,加权数就越高。

银行的表外业务应按“信用换算系数”换算成资产负债表内相应的项目,然后按同样的风险权数计算法计算(见表1-1)。

表1-1:

《旧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主要资产的风险加权系数

风险权重

对应资产负债表内资产内容

对应的表外项目内容

0%

现金、对本国中央银行的债权、对其他OECD国家(或中央银行)主权担保债等

初始期限在一年期之内的,或者是可以在任何时候无条件取消承诺

20%

由多国发展银行担保的债权、由OECD国家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债权、由OECD国家的公共部门、非OECD国家中央银行、银行担保不超过一年的债权、在途现金等

与贸易有关的短期债权(如有担保的信用证)

50%

有完全资产抵押担保的房地产或者个人零售贷款等

履约担保书、即期信用证、证券发行便利、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信贷额度

100%

其他(如对非公共部门的债权、对非OECD银行、国家超过一年的债权等)

直接付款的替代方式。

例如,起担保作用的即期信用证等

注:

1、资料来源:

BaselCommitteeOnBankSupervision《InternationalConvergenceCapitalMeasureandCapitalstandards》

(3)资本比率的标准。

该协议规定,到1992年底,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其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应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

该协议规定,至1992年底为实施过渡期,1992年底必须达到8%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目标。

1.2.2新巴塞尔协议的计算方法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协议》)是在对《旧巴塞尔协议》的完善,它包含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三大支柱。

《新协议》在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时候,考虑到了银行的主要风险。

其计算公式是:

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

对于信用风险,《新协议》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theInternalRatings-Basedapproach,IRB)两种;对于市场风险,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theInternalModelapproach,IM);对于操作风险,提出了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测量法(theInternalMeasurementApproach,IMA)。

以信用风险的标准法为例,《新协议》取消了对非OECD国家的歧视,对于银行资产,按其是否有外部评级,以及外部评级机构对资产评级结果给予一定的风险加权系数(见表1-2)。

表1-2:

《新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主要资产的风险加权系数

评级对象

AAA到AA-

A+到A-

BBB+到BBB-

BB+到B-

低于B-

未评级

主权评级

0

20

50

100

150

100

银行和证券机构

方法1

20

50

100

100

150

100

方法2

20

50

50

100

150

50(长期)

20

20

20

50

150

20(短期)

其他

公司

AAA到AA-

A+到A-

BBB+到BBB-

低于BB-

未评级

20

50

100

150

100

资料来源:

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CapitalMeasurementandCapitalStandards,ARevisedFramework

注:

方法1下使用的是金融机构所在国家的评级来确定风险权重,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评级不能超过国家主权评级;

方法2下使用的是对金融机构本身的评级确定风险权重;这里短期是指到期时间小于等于3个月。

1.2.3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

2004年3月1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首的国有四大银行根据《办法》在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时候,比《旧巴塞尔协议》多考虑了市场风险。

其计算公式是:

资本充足率=(资本-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

(1)资本的构成

《办法》将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储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资本扣除项包括商誉、商业银行对未并表的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以及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2)风险系数的确定

《办法》在确定风险系数比较审慎。

对《旧巴塞尔协议》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改正。

《办法》在主权评级的基础上,考虑到市场的评级(见表1-3)。

表1-3: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关于信用风险权重的规定

风险权重

对应的资产负债表内资产内容

对应表外项目内容

0%

现金、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负债、对评级为AA-及以上国家和地区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债权;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债权;对我国中央政府投资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对我国商业银行原始期限四个月以内的债权等

原始期限不足1年的承诺;原始期限超过1年但可随时无条件撤销的承诺

20%

对我国商业银行原始期限四个月以上的债权;对评级为AA-及以上国家或地区注册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的债权

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负债

50%

对评级为AA-及以上国家和地区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债权;对我国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债权;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与某些交易相关的或有负债

100%

对评级为AA-以下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的负债;对评级为AA-以下国家和地区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债权

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资产销售与购买协议

注:

资料来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年第2号)《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第二章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2.1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

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它是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部分,全面承担办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1985年到1993年中国工商银行为了打破银行间业务的限制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改革。

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中国工商银行为了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2005年和2006年对于中国工商银行都是浓墨重彩的一年。

中国工商银行于2005年股份制改革成功,正式改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2480亿元,全部资本划为等额股份,股份总数为2480亿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各持1240亿股。

然而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开先河,发行了A+H股票。

公开上市后,中国工商银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总股本334018850026股。

它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向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性跨越。

到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总市值升至3389.34亿美元,增长35%,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银行。

2.2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1)对资本充足率的分析。

《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根据《办法》规定,我国核心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项;附属资本主要包括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风险投资准备金以及5年以上(包括5年)的长期债券.

为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2005年4月21日中央汇金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注入了新的资本金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40亿元);2005年6月30日向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二次剥离不良资产,剥离可疑类贷款共计4590亿元。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2005年年报披露的数字,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9.89%,已超过《新巴塞尔协议》的最低标准。

2006年1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高盛集团、安联集团、美国运通公司3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获得投资37.82亿美元。

2006年6月19日,工商银行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社保基金会将以购买工商银行新发行股份方式投资180.28亿元人民币。

2006年10月16日,中国最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实现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开始向香港公众人士公开发售H股股份。

集资额逾1400亿港元。

中国工商银行通过以上措施,将资本充足率提升到14.05%。

2007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市值因股票上涨增加到2540亿美元,2007年资本充足率提到13.67%。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制度越来越重视。

中国工商银行在解决资本短缺问题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不能说明工商银行就要放松警惕,提高资本充足率仍然是中国工商银行今后必须的工作。

(2)对资本结构的分析。

通过《办法》对管部门对银行资本构成的规定看,与《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几乎一致。

在现实中,以中国工商银行为首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较为单一,结构不合理。

表2-1反映了中国工商银行和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2005年的资本结构状况。

表2-1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2005年)

单位:

亿元人民元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金额

占资本(%)

金额

占资本(%)

金额

占资本(%)

金额

占资本(%)

资本总额

2131.56

2428.65

3521.42

核心资本:

1629.83

76.46

2319.77

95.52

2875.79

81.67

实收资本/股本

1606.64

75.37

2094.27

86.23

2246.89

63.81

资本公积

15.24

0.71

39.78

1.64

420.91

11.95

赢余公积

147.81

6.93

59.87

2.47

65.01

1.85

未分配利润

-139.86

-6.56

125.85

5.18

142.98

4.06

附属资本:

501.73

23.54

108.88

4.48

245.63

6.98

各种风险准备

501.73

23.54

108.88

4.48

245.63

6.98

债券

400.00

11.36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5)》,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资本总额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之和。

各种风险准备包括:

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

2005年农业银行围公布。

通过对表2-1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中国工商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实收资本。

这一点是国有银行的共性,从表2-1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的实收资本(或股本)1606.64亿元,占比75.37%。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是最低的。

这说明资本总量增加对实收资本的依赖性很强。

(2)中国工商银行的核心资本占资本构成的主导地位,附属资本比例太低,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

从表2-1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附属资本占资本总额比例为23.54%,落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