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血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974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篇 血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篇 血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篇 血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篇 血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篇 血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篇 血液.docx

《第三篇 血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 血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篇 血液.docx

第三篇血液

第三章血液

教学任务

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知血液的基本组成、主要理化特性。

2.掌握对血细胞的正常值、特性,血液的基本功能。

3.明确血量的一般概念及运动时的变化,明确血液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

教学重点

血细胞的正常值、特性,血液的基本功能。

教学难点

血液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授课过程:

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新课引入:

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血液是在心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的液体组织,它对内环境某些理化因素的波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且可及时地反映内环境的微小变化,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系统提供反馈信息。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一种粘滞的液体,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也称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是血细胞以外的液体部分。

血浆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抗体和激素等。

血细胞内的物质不断地透过细胞膜而与血浆中的物质进行交换。

                水:

占90%以上

 血 浆(50-60%)无机物:

电解质(Na、K、Ca等)

                 有机物:

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血清:

不含有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红细胞(男:

40%-50%女:

37%-48%)

 血细胞(40%-50%)白细胞

                   血小板(1%)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一)血浆

1、水和电解质

血浆中含有大量水分,它是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因素,水是血浆中各种物质的溶剂,参与维持渗透压等理化特性,实现血液与其它体液间的物质交换;水的比热大,可以吸热、散热,有助于正常体温的维持;水还与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有关。

血浆中所含的无机物,大部分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电解质。

其中正离子主要是Na+,负离子主要是Cl-。

这些离子的主要功能是:

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度和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2、血浆蛋白

血浆中含有多种分子大小和结构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其中白蛋白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原最少。

正常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简写A/G)约为1.5—2.5。

由于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及部分球蛋白均由肝脏合成,故肝病患者A/G比值会下降甚至倒置。

血浆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作为多种代谢物质和激素的载体;

(2)缓冲内环境的PH值;

(3)免疫球蛋白等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4)参与生理止血;

(5)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等。

3、非蛋白氮及其他

非蛋白氮(NPN)是指血浆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包括尿素、尿酸、肌酐、氨基酸、多肽等。

血液中还含有葡萄糖、乳酸及脂类等有机物。

血脂通常与血浆蛋白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

(二)血细胞

1、红细胞

(1)红细胞的形态、常值和功能

   正常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大多呈双凹圆盘形,周边稍厚。

其直经约为6-9um,红细胞在全身血管中循环运行时,常要挤过口经比它小的毛细血管,这时红细胞将发生变形,在通过之后又恢复原状。

红细胞的这种双凹圆盘形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它和周围血浆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多的一种,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平均数约5.0×1012个·L-1,范围(4.0-5.5)×1012个·L-1,女性平均约为4.2×1012个·L-1,范围(3.5-5.0)×1012个·L-1。

新生儿的红细胞数较多,可超过6.0×1012个·L-1,随后,由于体重增长速度超过红细胞生成速度,在儿童期,红细胞数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到青春期才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睾酮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故男性红细胞数多于女性。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Hb),它是运输O2和CO2的重要载体。

我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1,平均140g·L-1,女性为110-150g·L-1,平均130g·L-1。

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数成正比。

长期居住高原者,红细胞数及Hb增多,运动训练也会对红细胞数和Hb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运动员在疲劳或过度训练早期常见运动性贫血,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因此,血红蛋白值可以作为运动员机能评定的生理指标之一。

(2)血型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类型,称血型。

人类红细胞膜上含有多种抗原物质,有A、B、M、N、Rh等,共有25个血型系统,最常用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人类红细胞上存在一种特殊的抗原-Rh抗原,含有这种抗原的为Rh阳性,不含这种抗原的为Rh阴性。

在白种人中Rh阴性者较多,占15%,我国汉族人中绝大多数为Rh阳性,Rh阴性者不足1%。

防止Rh血型系统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Rh阴性患者如输入Rh阳性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就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Rh阴性妇女曾孕育过Rh阳性胎儿,当输入Rh阳性血时亦可发生溶血反应。

所以需要输血的患者和供血者,除检查ABO血型外,还应做Rh血型鉴定,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膜上有A、B两种抗原,又称凝集原,相应血浆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抗体,即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根据不同个体红细胞膜上是否含有A、B两种抗原,把人类的血型分为四种类型:

(1)含有A抗原的是A型,含有B抗原的是B型,两种抗原都有的是AB型,两种抗原均没有的是O型。

在同一个体的血浆中,不会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抗原相对抗的凝集素。

A型血的血浆中只有抗B,B型血的血浆中只有抗A,AB型的血浆中两种抗体都没有,O型血的血浆中两种抗体都有。

若相对抗的红细胞抗原与血浆抗体相遇,则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

(2)输血时,必须首先审慎检查供血者与受血者双方血型,同时,还应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观察有无红细胞凝集反应。

在应急情况下要进行异型输血时,应注意主侧发生凝集反应是绝对不允许输血的,若只有次侧发生凝集反应,只能少量缓慢输入,并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在已知ABO血型相同的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进行输血,也应再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以防因其它血型系统不合,或者有ABO血型的亚型存在而发生输血反应。

 

2、白细胞

①形态:

白细胞无色,有核,体积较红细胞大,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根据细胞浆中嗜色颗粒的特性,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②数量:

健康成人安静时,白细胞总数在4~10×109个·L-1范围内。

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最多,为50~70%,淋巴细胞次之,占20~40%,单核细胞占2-8%。

白细胞总数会出现一定生理变动,以中性粒细胞数的变动最为明显。

如饭后、运动时、女子月经期、分娩时等白细胞都会增多。

白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较短,几小时~几天。

③生理机能:

白细胞的重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保护及防御反应。

3、血小板

①形态:

血小板体积很小,直径约2-3um。

由骨髓中巨核细胞产生。

寿命8—12天。

②数量:

健康成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约1-3×1011个·L-1。

三分之一贮存于脾脏。

③生理机能:

在止血、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保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

血小板数在运动时增加,妇女分娩、组织损伤时暂时增多,月经期减少。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量:

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或每公斤体重70—80ml。

一般,男性高于女性,幼儿高于成人,新生儿可达100ml·kg-1,体格健壮者高于瘦弱者。

2、比重和粘度

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4,红细胞比重约为1.090。

血浆的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红细胞的比重与其所含的血红蛋白量成正比。

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时,由于液体内部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较大的粘度,全血的粘度约为水的4-5倍,血浆的粘度为水的1.6-2.4倍。

全血的粘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

长时间剧烈运动,由于大量出汗,引起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相对增大,血液比重及粘度增大,外周阻力增加。

例:

登山→缺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性高;

长跑→出汗→血液浓缩→血液粘滞性高→血流阻力大→血压高;

大量饮水→血液稀释→粘滞性降低→流速快。

3、血浆PH值

   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

静息时,动脉血浆PH约为7.40,静脉血浆约为7.35。

当剧烈运动时,大量酸性物质(如乳酸)进入静脉血,使血液中H+浓度升高,静脉血浆PH可降至7.30。

血浆PH值是经常变动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血后,由于血液中的缓冲体系及肺、肾共同作用,可排出体内过多的酸和碱,故正常人体血浆PH值的波动范围极小。

4、血浆渗透压

   半透膜两侧为不同浓度的溶液,水分将从溶质少的稀溶液向溶质多的浓溶液渗入,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渗透压指溶液具有吸入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在渗透现象中,高浓度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称为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颗粒数目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L-1(708.9KPa),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称为。

另一部分来自于血浆蛋白,称为胶体渗透压。

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晶体渗透压约为300mOsm·L-1,这些物质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从而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极为重要。

血浆蛋白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故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血浆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仅为1.5mOsm·L-1,但对于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若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少,则会形成水肿。

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主要为NaCl)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运动时,由于大量排汗,乳酸等代谢产物进入血液,血液渗透压暂时升高,运动后,通过饮水和肾脏的排泄,可调节渗透压,使其恢复正常。

三、血液的功能

(一)运输作用

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血液可将O2、营养物质运至组织细胞,供其利用;同时,又将细胞产生的CO2和其它代谢产物(如尿酸、尿素、肌酐等)运至排泄器官(肝、肾、肠管及皮肤等)排出体外;血液中的载体转运系统可将激素、酶、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载运到需要的部位,以实现人体的体液调节。

(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血液能维持水、渗透压和酸碱度平衡等。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血液中含有大量水分,水的比热大,可大量吸收机体产生的热量,并通过血液循环将深部的热量运送到体表散发,例如,运动时,骨骼肌大量产热,就是通过血液运至全身,使热量均匀分布于全身各处,并于体表散发,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三)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1、血浆的酸碱度用PH值表示。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

这是机体代谢和各种酶活动所要求的适宜条件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浆的PH值会经常变动,但变动的幅度很小。

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值变动范围约为6.9-7.8。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

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机体内主要依靠无氧代谢供能,会产生大量较强的酸性物质—乳酸,这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就会产生较多的H+,使血液变酸,PH值下降。

机体代谢过程中亦会产生碱性物质,人体从饮食中也会摄入碱性物质,它们进入血液后,解离出OH-,使血液变碱,PH值升高。

2、正常人体内环境PH能保持相对恒定,血液是调节酸碱平衡的第一道防线。

代谢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首先进入血液,被血液中的缓冲对缓冲。

缓冲对是由弱酸和它的盐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具有中和酸和碱的能力。

3、血浆中的缓冲对:

NaHCO3/H2CO3;Na—蛋白质/H—蛋白质;Na2HPO4/NaH2PO4等。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

KHb/HHb;KHbO2/HHbO2;KHCO3/H2CO3;K2HPO4/KH2PO4等。

缓冲对中血浆中的NaHCO3/H2CO3的缓冲效率最高,血浆PH主要取决于NaHCO3/H2CO3的浓度比,当二者比值维持20∶1时,血浆PH值即可维持在7.4,如果该比值改变,血浆PH值就会发生变化。

4、由于血浆中的NaHCO3是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物质,称其为碱储备。

       肌肉运动乳酸进入血液

     当碱性物质(主要来自食物)进入血浆后与弱酸发生作用,形成弱酸盐,降低碱度。

经过这两方面的调节,血液的酸碱度就能维持相对恒定。

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大大胜于碱性物质,所以,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抗酸的能力远远大于抗碱的能力。

5、血液PH值恒定的意义:

保证酶的正常活性,维持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和器官的正常机能,如紊乱,则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四)防御和保护作用

机体能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害,对自身进行保护及防御,这是由血液中的白细胞通过吞噬和免疫反应来实现的。

血液的保护和防御功能还表现在当机体因损伤而出血时,出血能自行制止,避免过度失血。

因此,止血、凝血过程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功能,是由血小板实现的。

第二节血液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

(一)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1、失血:

 人体血量的大部分是在心血管中迅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还有一部分血液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血浆量较少,称为贮存血量,在机体运动时,被动员加入循环血量中。

一次失血﹤总血量的10%,对生理可无明显影响,失血可分别从组织液、血浆、红骨髓处补充;如超过30%,可出现血压降低,需及时输血补充血量。

运动对血容量的影响:

2、一次性运动对血容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强度、持续时间、项目、环境温度及湿度、热适应、训练水平。

运动状态时:

总血容量增加,骨骼肌血容量增加。

原因:

贮存血量释放;

全身血管口径变化:

骨骼肌(血流量增加4—20倍)、心肌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3—5倍),泌尿、消化等系统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2—5倍)。

(1)耐力性项目(长时间,强度较低):

血量增加最为显著。

变化亦最为显著。

增加:

贮血库释血。

变化:

血管内与组织间水分转移、排汗散热增加(摄氏35度:

0.58/1克汗,体重下降3%——8%,则血浆容量减少6%——25%)引起的血浆容量变化。

一次性长时间运动可使体重下降10%。

运动中应注意充分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脱水可造成心输出量↓→机体供血供氧↓→有氧能力↓,代谢产物↑→疲劳→运动能

(2)速度性项目(短时间,大强度):

贮血库紧急动员,血量增加,但血液相对浓缩,血细胞量和血浆量均增加,但前者增加尤为明显。

(二)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1.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运动可使红细胞数量发生变化。

影响因素:

运动种类、强度、持续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即刻:

10%,运动后30分钟:

5%)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中,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主要受血浆相对或绝对的减少的影响。

①耐力性运动:

红细胞数量增加

排汗、呼吸、不显蒸发↑→血液浓缩

肌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内渗透压↑→水分向胞外液转移→血液浓缩。

胞内K离子进入胞外液使肌肉毛细管舒张→水分向胞外转移→血液浓缩。

②速度性运动:

红细胞数量增加

贮血库释放→血液循环血量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加。

③短时间静力性或动力性运动:

红细胞数量增加。

肌肉持续收缩→静脉受压→血液流向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压↑→血液水分渗出→血液浓缩。

运动中红细胞增加为暂时性,运动停止后1——2小时可恢复到正常。

(2)长期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运动性贫血:

血容量增加,血浆量增加较多,红细胞数量增加较少→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相对降低。

原因:

运动中红细胞破坏增多

生理意义:

安静状态下降低血黏度,减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荷;运动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保证血红蛋白量相应提高,为优秀运动员有氧工作机能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红细胞压积(比容):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

37%—50%,女性低于男性。

生理意义:

影响血黏度(带氧能力)的主要因素。

正常黏度范围内红细胞数量、压积增加可使红细胞功能增强;

如大于50%则血黏度与红细胞压积呈指数关系上升时:

单位体积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黏度↑→循环阻力↑→血液流速↓→运输能力↓、调节能力↓、清除能力↓→运动能力↓

与训练水平的关系:

耐力性运动训练水平低者红细胞压积增加明显,血黏度增加,心脏负荷重,易疲劳,运动能力下降。

为耐力运动员机能评定指标

4.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红细胞流变性的概念:

在血液中流动的红细胞,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变形,以减少血流的阻力。

使红细胞在比容较高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发生轴流现象,顺利通过小于自身直径的微血管和狭窄部位,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提高氧气的运转效率。

红细胞流变性下降→红细胞聚集→血黏度↑→血液流速、氧运输↓

测定指标: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悬液黏度、滤过率、压积、电泳率等

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

强度、持续时间、训练水平的关系

一次性最大强度、持续时间长、训练水平低: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持续1小时。

影响因素:

红细胞表面积/容积比值、红细胞内部黏度、红细胞膜弹性

红细胞变形能力↓→血液流变性↓→供氧↓心脏负荷↑运动能力↓恢复↓

无训练者不宜进行一次性高强度极限运动。

有训练者安静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

新生红细胞↑细胞膜脆性↓弹性↑

(三)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1.运动时白细胞变化的三个时相

肌动白细胞增多:

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

三个时相:

(1)淋巴细胞时相:

总数增多,始动时或赛前状态出现,贮血库及淋巴结释放增多,淋巴细胞为主。

(2)中性粒细胞时相:

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大强度或长时间运动时出现。

(3)中毒时相:

为无训练者进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时,造血系统机能下降的表现。

再生阶段白血病总数大大增加,噬酸性细胞消失;变质阶段白细胞总数下降。

2、运动时白细胞的变化

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与运动时间负相关;

30分钟内的一次性运动,无论强度如何,主要是淋巴细胞增加。

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

恢复速度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负相关;

如白细胞在运动中变化幅度大,恢复慢,将会明显影响到免疫功能。

(四)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运动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1、血小板数量的增加与负荷强度高度正相关。

2、一次性激烈运动后即刻:

血小板数量、平均容积增加,活性增强。

(肾上腺素、ADP、血小板激活因素增加有关)

运动后血小板黏附率、最大聚集率明显增加,血小板活化。

原因:

(1)运动中血细胞破坏增加,使诱聚剂释放增多,

(2)运动处于机能应激状态,

作用:

可修复微血管损伤和调节血管壁通透性。

(五)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1、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的评定

正常值:

14克%(血黏度4单位)——小于20克%(血黏度6单位)

过高:

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机能紊乱;

过低:

贫血,供氧不足,机能能力下降。

血红蛋白半定量分析法进行个体具体分析,可了解个体正常范围,通过正常范围的观察,可掌握机能状况,调整身体机能,预测运动成绩。

注意:

(1)冬季、女性月经期正常值可稍低。

(2)注意季节和生物周期的个体差异。

(3)一般标准:

男﹤17克%,女﹤16克%;

最低值>本人全年平均值的80%。

(12月值/12*80%)注意个体相差较大的平均值。

(4)身体机能最佳期:

大运动量的调整期,血红蛋白值由低向高恢复时,运动成绩最好。

(5)为训练周期和阶段的评定指标,不能用于评定每次训练课的情况。

(6)应结合无氧阈、尿蛋白、心率、自我感觉等分析血红蛋白指标变化。

(7)针对有氧项目的评定指标。

2、运动员选材

(1)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分类:

理论分型:

偏高型、偏低型、正常型——波动大、波动小之分。

实际分型:

偏高波动小型、偏低波动小型、正常波动大型、正常波动小型。

最佳(差)类型:

偏高波动小型佳,偏低波动小型差。

前者可耐受大运动量训练,适宜从事耐力型或速度耐力型项目。

(2)检测:

每周或每隔一周测定一次血红蛋白,1-2个月左右可判定类型。

结合运动训练实际情况,队员之间横向比较。

思考(作业)题:

1、血液的组成、主要特性。

2.血细胞的正常值、特性,血液的主要功能。

3.血量的概念及运动时的变化。

4、运动对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值变化的主要影响。

课后小结:

1、血液的组成(血细胞和血浆)、主要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特性,血液的主要功能。

3.血量(贮存血量、循环血量)的概念及运动时的变化。

4、血液pH的相对稳定。

5、运动对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值变化的主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