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839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森林的价值、分布及破坏后导致的环境问题。

2.分析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后果。

4.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基本情况,掌握热带雨林开发性保护措施。

【重点难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2.对雨林生态脆弱性的理解。

【学法指导】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应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知识链接】

一、森林资源及现状

1.森林既是重要的①__________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其主要作用有:

(1)调节②____________,稳定大气成分。

(2)涵养水源,保持③__________。

(3)繁衍物种,维护生物④__________。

(4)净化⑤__________,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减少导致的问题:

全球⑥__________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

主要分布在⑦__________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

(2)集中分布区:

⑧__________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其中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最大分布区。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向大气释放⑨____________,深刻影响着大气中的⑩____________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2)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通过蒸发和蒸腾返还到大气中,形成云雨,促进全球⑪____________、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势:

⑫________作用强烈、⑬________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2.雨林的脆弱性

(1)原因:

雨林群落生产力高,⑭________旺盛。

(2)表现:

雨林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⑮____________,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所以⑯____________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但也是最容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根本原因:

人口增长和①____________导致发展需求。

人类的开发是直接原因:

过度的②____________;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城建、水利和公路建设。

2.亚马孙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

(1)历史原因:

③____________;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2)自然原因:

丛林的阻隔和④__________的环境。

(3)社会经济原因:

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⑤__________农业为生,人口很少,影响不大。

3.开发原因:

亚马孙地区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增长;实行⑥____________的发展政策;内陆高原建都。

4.开发计划及影响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新建了⑦____________,河川沿岸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

(2)⑧__________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而巴西东北地区贫民集中,大量东北部移民迁入。

(3)借助外资、鼓励⑨______________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开发与保护: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应该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从尽快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来看,⑩__________是最方便的收入来源。

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把⑪________放到第一位。

2.保护措施:

鼓励⑫__________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⑬______________;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⑭________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3.保护亚马孙雨林,整个国际社会应对此负责,尤其是⑮__________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学习过程】

探究点一 森林资源及现状

【探究材料】

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减少,目前

全世界森林消失速度最快的是亚洲,最慢的是北美洲,如图所示。

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

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多样性面临毁灭性威胁,还会使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为此,必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采伐时应不超过其生长量。

1.森林是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它的资源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2.人们为什么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3.森林的破坏造成哪些危害?

探究点二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探究材料】

这样的“发财(伐采)”要不得!

——过度砍伐加剧荒漠化

1.全球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有哪些?

3.如何理解热带雨林别称的含义?

探究点三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探究材料】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它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通过观察养分循环示意图,怎样理解雨林生态脆弱性?

3.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土壤贫瘠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点四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探究材料】

材料 巴西的人口分布图。

1.为什么巴西的北部人口很少?

2.为什么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探究点五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探究材料】

材料一 教材图2.25 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

材料二 雨林的前途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态度、当地政府的政策和当地民众的观念的影响,因为是开发还是保护完全受人的操纵。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除了要通过“宣言”“议定书”之类的东西加强对当地政府的压力之外,还应伸出援助之手,切实帮助解决当地国家的困难,例如贫困问题、债务问题等。

作为当地政府要切实认识到雨林保护的重要性,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

作为当地的公民要形成保护意识,凡是不利于雨林保护的事不做。

这样三方形成合力,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财富——亚马孙雨林,这样,雨林的前景是光明的。

反之,不论在哪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给雨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雨林的前景将是不容乐观的。

1.“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其暗含的寓意是什么?

2.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前提和契机是什么?

3.热带雨林被毁后,给全球带来的生态危害有哪些?

4.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热带雨林?

【基础达标】

1.(2012·淄博期中检测)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是雨林分布区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2~4题。

2.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雨林中养分储量最大的是(  )

A.生物B.土壤

C.枯枝落叶D.水体

4.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5.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

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

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6.读“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与A处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

(3)目前A地植被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破坏A地区植被的人类活动方式有哪些?

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拓展提升】

一、选择题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据此回答1~3题。

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对全球环境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4~5题。

4.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③④

5.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  )

①热量充足 ②水分丰沛 ③生长季节连续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6~7题。

6.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7.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

A.非洲大陆B.大洋洲C.亚欧大陆D.南美洲

(2012·苏州模拟)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B.密C.中密D.稀疏

9.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10.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所示地区的气候与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相比,不同之处是(  )

A.全年高温B.有明显的旱季

C.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D.充足的热量

12.图中生态农业主要充分利用了(  )

A.生物资源B.光照资源C.水资源D.土地资源

二、综合题

13.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下面为“2009年世界原木消耗量最大的五个国家原木消费量、自给率及中国原木进口主要来源图。

材料2:

下表为“五个国家的人口、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木材蓄积量资料表”。

国家

美国

加拿大

中国

芬兰

瑞典

人口(万人)

30406

3331

133474

531

922

国土面积(万

平方千米)

963.20

998.47

959.81

33.81

45.00

森林覆

盖率(%)

33.1

34.1

20.4

71.0

54.0

木材蓄积

量(108m3)

243.0

172.3

137.2

20.2

24.0

材料3:

下图为“1993~2009年中国原木生产量、消费量变化曲线图。

(1)材料1中原木自给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中国原木进口最大来源国的森林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林。

(2)自________年以后,我国原木进口量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在东北、西南林区加强了对________的保护工作。

(3)森林的过度砍伐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芬兰、瑞典两国森林覆盖率高,人均木材蓄积量很大,但两国仍需大量进口木材,简述其原因。

(5)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4.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根据图示信息,玛雅文明衰落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热带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

C.修路D.城镇建设

(5)从玛雅文明的消失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一~三:

①自然 ②气候 ③水土 ④多样性 ⑤空气 ⑥气候 ⑦赤道 ⑧东南亚 ⑨氧气 ⑩碳氧 ⑪水循环 ⑫光合 ⑬生物循环 ⑭生物循环 ⑮淋洗 ⑯地上植被

四~五:

①贫困 ②迁移农业 ③开发较晚 ④湿热 ⑤迁移 ⑥人口均衡 ⑦城镇居民点 ⑧移民 ⑨跨国企业 ⑩开发雨林 ⑪保护 ⑫保护性 ⑬自然保护区 ⑭缓冲区 ⑮发达 

[学习过程]探究点一

1.森林的资源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教材重点介绍了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现将两者总结如下:

资源类型

具体体现

别称

自然资源

木材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环境资源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人类的保护伞”

2.森林的生态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

“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对应的意思是:

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

3.破坏森林引起的环境问题:

主要有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森林破坏之所以能够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关。

保护森林和破坏森林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探究点二

1.雨林的集中分布区为: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主要是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二是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雨林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环境效应,关键在于它是全球最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

3.

雨林别称

别称含义

“绿色腰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像翡翠串成的地球的“绿色腰带”;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之肺”

雨林植被有强大的生命活动,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地球储水库”

雨林可以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还大气中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探究点三

1.热带雨林地区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生物循环旺盛导致:

一方面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且最易受人类破坏;另一方面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导致土壤贫瘠。

3.养分:

生物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气候:

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导致土壤贫瘠。

探究点四

1.北部为繁茂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晚;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2.亚马孙河流域周围的国家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由于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浓密雨林中的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不会对雨林系统造成太大影响。

3.根本原因:

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

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等。

探究点五

1.雨林的两种前途: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应当保护;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考虑,应开发。

2.框图分析如下:

3.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毁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

(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变暖。

(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

4.热带雨林保护的计划和措施

三保二设一结合——“三保”是加强环保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设”是设立国际基金,加强缓冲区的建设。

“一结合”是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基础达标]

1.B2.D 3.A 4.C5.D

6.

(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2)刚果盆地 东南亚

(3)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

过度的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城镇建设和公路建设。

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有: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

[拓展提升]

1.B 2.D 3.A4.B 5.A6.D 7.C8.C 9.A10.A11.B 12.B

13.

(1)美国 亚寒带针叶(或针叶)

(2)1997(或1998) 天然林(或森林)

(3)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增强) 生物多样性减少(或大量物种灭绝)

(4)①木材加工业发达(或木材消费量大);②保护本国森林资源;③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或本国森林生长较慢)。

(5)①大力植树造林;②提高木材利用效率;③开发木材替代品;④从国外进口木材。

14.

(1)②①③⑤④或①②③⑤④(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20

(3)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4)A

(5)保护森林,植树造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育林结合;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依法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等。

(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