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760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

《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开题报告新.docx

综合开题报告新

山区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目录

开题报告

1.选题的依据

1.1选题的目的

1.2选题的意义

2.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2.2国内研究状况

3.拟解决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3.1拟解决关键问题

3.2创新点

4.研究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4.1研究的可行性

4.2研究的合理性

5.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6.1研究的思路

6.2研究的方法

6.研究计划及步骤

7.预期成果

8.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9.课题经费预算

10.参考文献

1.选题依据

1.1选题的目的

自从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股教育体制改革浪潮。

各地普通高中学校纷纷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忽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以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真正建立起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这种教育模式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使高中生能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这也就是我们讲得素质教育。

作为“新课改”的一个关键部分,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各级普通高中学校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综合素质评价”直接以“单纯学术能力评价”(学科成绩)为矛头,是对我国传统高中考试制度的重要突破。

目前,这一评价改革正在全国广泛而迅速地开展。

但是,由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才刚刚开始在全国各级普通高中学校得以开展,社会各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实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综观当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各地的实施现状,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弊端和不足之处。

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相关的理论研究缺乏,“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术界对“综合素质”这一个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缺乏,这些都是制约“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的因素。

此外,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的方法、手段、标准、程序和步骤等相关配套设施尚未形成系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

二、对评价主体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

当前,虽然各地普通高中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者(以教师为主)都开展了一些培训工作,但是培训的内容过于简单,也多流于形式。

培训工作往往局限于宣传和动员方面,缺少评价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详细指导,达不到培训的的真正目的。

三、对评价活动重视不够,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

目前,尽管各地都广泛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活动,但是在当前高中“应试教育”倾向还相当明显,把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许多学校对开展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重视程度不高,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使得这项活动的开展失去了意义。

四、诚信缺失,评价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

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获取关于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情况的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来为教育教学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参考。

但是,当前大多数地方招考部门把综合评价的结果和升学“挂钩”,在这种关乎学生切实利益的情况下,很多老师怕担上“骂名”存在集体造假的现象,诚信问题突出。

五、评价目的不端正,评价效果甚微。

当前,不少学校领导和老师对评价目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评价只是为了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在开展评价活动时,学校方面总是习惯在期末或高三阶段搞“突击”,平时并不认真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和记录,所以在对学生评价方面往往得到的是“千人一面”的结果,评价结果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起不到实际作用。

针对目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密切关注学术界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在认真反思各地区各学校在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的成败得失的前提下,作者认真调查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素质的实际状况,结合本校在开展评价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力图从实践层面为克服目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2选题的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是完善考生评价体系,避免把考试分数作为录取的惟一尺度的重要举措,代表了我国学校招生选拔方式的发展方向,必将对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奠定良好的基础。

(1)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目的在于构建和完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

并为全面了解和检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更好地组织开展德育序列化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

(2)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和诊断功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功能表现在可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有更加明确的工作方向,也可以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对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加以肯定、否则给矛否定,这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起到社会导向作用。

(3)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学校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检验和改进,借助评价,学校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行为情况,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为进一步检验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教育学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有利于提高日常教学水平和教师自身水平,有利于在教育改革中建立诚信文化和制度创新,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时缺乏一套符合地方实际状况的评价体系,往往存在照搬照抄发达地区普通高中学校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素质存在地域性的差距,因此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往往过高,学生难以达到要求,所得到的评价结果难以对本地区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帮助。

本文在研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时首先是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素质的实际状况,在对本地区本校的高中生进行普遍的摸底调查,收集学生全面信息后,以真实可靠的调查结果为参照,制定出一套符合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生源状况的切实有效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生的评价问题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西方国家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面比国内早,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国内学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具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在国内,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的研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改”的实施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学术界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在广泛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认真思考,汲取其合理成分,同时也注意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予以补充和纠正。

2.1国外研究现状

教育评价的研究与发展以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系统科学、脑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鉴于国外在上述教育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优势,现代国外的教育评价研究相对我国的研究而言发展较快。

就教育评价而言,目前己经是第四代了。

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教育评价专家比贝(c.E.Beeby)、斯塔克(R.E.Stake)、古巴(E.G.Guba)和林肯(Y.S.Lincoin)等。

他们根据他们各自的研究成果,对教育评价的内涵不断丰富,在教育评价的工具、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进行学生评价的改革和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引用了它们当中的理论。

2.2国内研究状况

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重视教育评价的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和不断深化,对教育评价的研究也发展迅速。

我国普通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的。

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等四个省(区)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江苏参加新课程实验;2006年,福建、浙江、安徽、辽宁和天津等五个省(区)参加新课程实验。

2008年,按照国家部署,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

至此,许多省份己经结合自己本省的实际,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陆续有适合各自省情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出台。

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进行了一段实践,探索出不少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如深圳市在中考录取中设计的对“审美与表现”的评价就很有参考价值。

国内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纯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现简介如下:

(1)研究对象绝大多数文章都是选取了国内综合大学多个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也有的选取了某个特定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也有的以国内和国外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分析。

(2)分析方法部分文献是研究学者从纯理论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大部分是通过设计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对调查项目进行一般统计学描述,更进一步是运用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如U检验或者V2检验,方差分析等对调查指标进行简单比较分析;V2只有极少的文章运用了较复杂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如:

彭美云、李素贞等运用了较复杂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从而得出相对比较准确的结论。

(3)内容及其内涵方面

因为文献作者的研究方向和专业不尽相同,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和内涵的理解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

卫荣凡认为21世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应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等,是它们的有机统一。

诸峰等认为主要包括德育素质、智育素质、身心素质和发展性素质这四个方面。

李兵宽,李国涛认为学生综合素质有思想道德素质。

3.拟解决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3.1拟解决关键问题

本文立足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教育现状,对本地区高中生的素质情况及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进度进行实地调研,找出本地区与主城区在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存在的地域性差距,思考本地区教育教学特色。

既要借鉴当前学术界在研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又要克服当前学术界在研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时所陷入的一种抽象说理,忽视实践的误区。

既要研究各地区开展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时所共同面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又要研究本地区在开展评价活动方面的所具有的特色和面临的特殊情况。

拟构建一种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可操作强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期为本地区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

3.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目前国内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成果甚少,本文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出发,研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地区差异,构建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状况的评价体系,具有本民族特色。

2、以往学者在研究高中生综合素质研究时仅从理论的层面就事论事,忽视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活动,既要讲究其理论性,更要讲究可操作性。

本文在开展这方面研究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3、目前学术界普遍把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划分为六个维度: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但是这六个维度对于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仅具有方向引导的作用,如果不将每一个维度再细分为若干可操作的指标,那么评价活动本身就会因其评价内容的模糊性和笼统性而牺牲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背离了开展评价活动的初衷。

所以,本文在界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面将做详细的规定说明。

4.研究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4.1研究的可行性

在开展这项研究之前,作者对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中生的素质情况和各普通中学在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教师、学生、家长等对开展这项评价活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为彭水第一中学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作者亲自参与了本校开展的这方面的活动。

同时,作者也走访了主城区的一些重点高中了解它们开展学生综合评价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

通过各种调研活动,作者已经收集了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所必须的第一手材料。

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收集了目前国内外开展这方面研究的最新动态以及所取得研究成果。

这些都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使本文的研究具有可行性。

4.2研究的合理性

由于高中生的素质和对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状况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国内学术界在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时似乎忽视了这方面的特殊情况,企图追求一种面面俱到的评价方式方法,因此很难形成一种因地制宜的在教学和评价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

为了能够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所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的指导下,积极研究本地本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设计科学可靠的而又易于操作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

本文的研究着眼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教育教学现状,虽然要借鉴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但是不照搬照抄他人的模式,一切立足于本地实际。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课题的合理性还在于,在彭水一中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作者已为此研究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的材料,亦为此研究课题在人力物力上做了充分准备。

5.研究思路及方法

5.1研究思路

(1)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摸清综合素质及评价理论内涵与渊源。

正是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进步,综合素质及评价才从模糊走向明晰,从简单粗疏走向完善细致,从随意性较大的主观评价走向科学成分不断增加的真实性、发展性评价。

新近逐步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更是理解综合素质及其评价的一把钥匙。

(2)研究探讨国内外相关教育评价理论,学习和借鉴当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评价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体系,完成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指南。

(3)了解目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资料收集、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掌握目前各省各地区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认真收集和研究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反思它们的不足和缺陷。

同时结合自己在彭水县第一中学的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本地区在实施学生综合评价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好调研工作,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4)思考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所具有的特殊性,正视城乡在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地区差异性,既要思考两者实施评价活动的一些共同做法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又要注重比较两者的差距和区别。

尊重地区差异、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地制宜地实施本地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5)建立符合本地区教育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本课题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为例)的教育实际情况,根据本地区学生素质情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强调该评价体系的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可操作性,力图为本地区本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6)具体探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和建议,结合目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思考少数民族地区在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时所面临的特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7)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展望,对可能面临的困境做出预测。

同时,根据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与时俱进地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力图使这一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5.2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一些:

(1)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收集整理对课题实施的反馈意见,有效调控实验进程。

(2)个案分析法:

建立班级、学生发展档案,并进行分析、跟踪了解。

(3)经验总结法。

(3)观察法。

(4)访谈法等。

6.研究计划及步骤

6.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09月至2011年12月)

(1)调查分析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确定研究内容、落实课题任务,制定研究目标。

(2)组建研究班子,确定实验班级和实验人员,制定研究计划与方案,分工落实研究实验任务。

(3)预备研究交流,准备开题。

6.2研究启动阶段(2012年01月至2012年02月)

(1)开展学生综合素质预培养;

(2)研究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探讨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6.3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02月至2012年09月)

(1)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介实践;

(3)用学生已有的现实表现记录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并进行实效性评估。

6.4研究总结阶段(2012年09月至2013年01月)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实验研究报告、经验总结、专题论文等成果材料,举办观摩研讨会等,准备结题。

7.预期成果

(1)科学把握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和理论;

(2)构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3)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实践,揭示本地区本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其潜在演变趋势;

(4)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路径体系。

项目完成时,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以上发表研究论文3篇以上,提交研究报告1部。

8.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本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如下表所示:

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表

编号

姓名

工作单位

项目分工

1

张兰久

彭水第一中学校

项目统筹管理与实施

2

王新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与实效性检验

3

赵兴林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4

罗光斌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效性检验

5

陈媛媛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理论梳理

6

耿传信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7

覃业群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8

徐刚

彭水第一中学校

项目统筹管理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9

姚龙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10

万里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11

冉骁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12

王解

彭水第一中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9.课题经费预算

课题经费预算表如下表所示:

课题经费预算表(金额单位:

元)

科目

经费预算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一、科研经费

1.科研业务费

(1)资料文献查阅、复印费

500

资料检索、查阅、复印

(2)会议费/差旅费

1500

参加调查、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与合作

(3)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事务费

2000

研究论文编制、打印、发表版面费

2.研究室设备改装费

2000

水、电能源等,计算机等设备。

三、劳务费

1500

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劳务费

四、管理费

500

按规定提取

合计

8000

10.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69

[2]朱步楼.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N].人民日报,2002

[3]《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音序,三卷本)[C],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出版.

[4]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M]周祖达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第1版.

[5]夏英男.《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

[6]麦克利兰.《测量能力特征而非智力》[J].《美国心理学家》,1973.

[7]马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D].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2008.

[8]陈福华.教育评价的概念、分类、步骤和基本模式.[EB/OL]

[9]AlmaHarris&DanielMuijs.ImprovingSchoolsThroughTeacherLeadership[M].London:

OpenUniversityPress.2005.

[10]NatalieOgrodiuk-Whaley.BuildingSchool-BasedProfessionalLearningCommunitiesThatWork[D].UniversityofAlberta.1998.

[11]Dunford·J.Thefutureforsecondaryeducation.Forum,2001,(43):

131-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