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754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docx

专题05考前必做基础30题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或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B.好氧细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C.大肠杆菌的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D.叶绿体中的ATP除用于暗反应外还可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脂质合成的场所,也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A项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等膜结构细胞器,B项错误;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项正确;叶绿体中的ATP除用于暗反应外还可用于叶绿体内的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D项正确。

2.下列关于提出假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有关遗传因子的假说

B.萨顿通过对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欧文顿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提出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D.格里菲思发现S型死菌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提出DNA是遗传物成的假说

【答案】D

3.生物学实验中,对实验材料或试剂进行适当处理,可更有利于实验的开展。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研磨的花生种子匀浆做鉴定脂肪的材料,有利于直接观察细胞中的脂肪粒

B.取煮熟的鸡蛋白作鉴定蛋白质的材料,有利于实验后试管的清洗

C.用添加了适量石蜡油液封的酵母菌培养液,有利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D.添加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有利于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

【答案】A

【解析】花生种子在研磨过程中细胞已被破坏,脂肪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无法观察细胞中的脂肪粒,A错误;鸡蛋煮熟后只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肽链中的肽键未被破坏,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且有利于实验后试管的清洗,B正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可用适量石蜡油液封酵母菌培养液,以设置无氧条件,C正确;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色素含量较少,可用添加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处理,使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充满红色的蔗糖溶液,有利于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D正确。

4.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一般低于青少年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B.基因突变都改变DNA的结构,基因重组都不改变DNA的结构

C.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D.染色体变异必然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答案】A

5.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玻璃罩A、B中,甲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遮光(黑暗)处理,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玻璃罩中的CO2含量将持续降低

B.B玻璃罩中植株的干重将持续降低

C.甲、乙两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均不同

D.甲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会等于乙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

【答案】B

【解析】在适宜强度的光照下,A玻璃罩中的植物甲,初始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CO2含量逐渐降低,当CO2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玻璃罩中CO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A错误;B玻璃罩中的乙植株进行遮光(黑暗)处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B玻璃罩中植株的干重将持续降低,B正确;甲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乙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因此二者形成ATP的场所不完全相同,C错误;在某一时刻,甲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会等于乙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D错误。

6.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B.RNA的生成需经历转录和翻译过程

C.ATP是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

D.NADPH是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

【答案】C

【解析】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A错误;RNA的生成需经历转录或RNA复制过程,B错误;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因此ATP是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C正确;NADPH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产物之一,D错误。

7.乳酸菌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的细胞中一定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B.乳酸菌可用来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C.乳酸菌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可用龙胆紫染液染色来观察乳酸菌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答案】A

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实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父母正常,其后代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白化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

C.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D.正常双亲生出患病女儿是所含致病基因重组造成的

【答案】A

9.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均发生渗透作用

B.丙溶液浓度>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

C.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相等

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涨破的乙细胞的膜由一层单位膜组成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甲维持红细胞原有形态,乙吸水涨破,丙红细胞失水皱缩,在甲中没有发生渗透作用,因为红细胞内溶液和外界溶液没有浓度差,A错误。

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失水皱缩,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时会保持原有形态,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时会吸水涨破,所以丙溶液浓度>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B正确。

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内外水分子数的相对数不相等,细胞内水分子数比细胞外少,C错误。

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涨破的乙细胞膜的组成,D错误。

10.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材料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用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成的不同浓度的A溶液中(实验组)。

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应选用胚芽鞘尖端,因为该处细胞分裂旺盛

B.本实验应设6组,其中用蒸馏水组作为对照组

C.振荡培养液的目的是增加溶液的溶氧量以满足细胞呼吸需要

D.若某一实验数据与其他差异较大,在进行原始记录时应舍去

【答案】C

【解析】验证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应是生长素类似物的不同浓度,胚芽鞘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影响自变量的控制,A项错误;对照组应用含糖但不含生长素类似物的磷酸盐缓冲液,B项错误;振荡培养液可以增加溶液的溶氧量,以满足细胞有氧呼吸需要,C项正确;若某一实验数据与其他差异较大,在进行原始记录时应记录,D项错误。

1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等碱性染料

D.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也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D

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通过合成相应激素调节水盐平衡

B.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D.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答案】B

【解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等神经中枢,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A正确;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沿着反射弧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B错误;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有识别、呈递抗原的作用,在细胞免疫中有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与靶细胞接触使之裂解死亡的作用,C正确;血浆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引起垂体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强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

1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的是

A.在蛙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仅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形成2n种卵细胞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D.果蝇精子含4条染色体,则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仅有1个染色体组、8条染色单体

【答案】C

14.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往返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可逆的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都是呈负相关的

D.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答案】A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属于物质循环,A正确;能量只能单向流动,只能从低营养及向高营养级流动,B错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一般是呈负相关的,但是也有两者都很低的情况,比如沙漠和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的演替过程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可能相同,也可能是相反,D错误。

1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录和翻译场所不可能相同

B.RNA既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能储存或传递遗传信息

C.DNA复制时,先解旋为两条单链,再以两单链为模板进行复制

D.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和RNA相同

【答案】B

【解析】转录和翻译场所也可能相同,例如原核细胞内转录和翻译都在细胞质中进行,可以边转录边翻译,A项错误;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过程中需要以mRNA为模板、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也能储存或传递遗传信息(如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项正确;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C项错误;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细胞中的mRNA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

16.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

B.植物体内某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含量的变化

C.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只能由植物细胞分泌产生

D.生长素的成分为吲哚乙酸,它的合成不受基因组的控制

【答案】B

17.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

A.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丙数量增加

B.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就会降低甲种群的丰富度

C.丁的数量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

D.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由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为:

丙→甲→乙→丁。

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因天敌(乙)的增加而导致其数量下降,丙因天敌(甲)的减少而导致其数量增加,A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则会降低甲种群的个体数量,而不是降低丰富度,B错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丁的数量发生变化,说明乙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C错误;甲的数量增加会引起乙的数量增加,而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的数量减少,说明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

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主要场所

B.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能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线粒体的外膜上不存在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

D.睾丸中的细胞在着丝点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一定是92条

【答案】C

1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相关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在细胞核中进行

B.R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在细胞核中进行

C.肽链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在细胞质中进行

D.在翻译过程中,一个mRNA一定与一个核糖体结合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中,D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也可以在叶绿体与线粒体中合成,A错误;真核细胞中,R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合成,也可以线粒体与叶绿体中合成,B错误;肽链的合成过程即翻译过程,一定以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在细胞质中进行,C正确;蛋白质合成即翻译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肽链,D错误。

20.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

1比值的是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答案】C

21.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提出了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后S型菌失去毒性的原因是DNA失活变性

D.细菌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只能是DNA→RNA→蛋白质

【答案】B

【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来遗传因子一词,但并没有发现基因,A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同时提出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B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后S型菌失去毒性的原因是蛋白质失活变性,而其中的DNA在温度降低后可以恢复活性,C错误;细菌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除有DNA→RNA→蛋白质,还有DNA→DNA,D错误。

2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B.同一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基因存在较大差异

C.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D.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答案】C

23.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

现有五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1为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品系2-5都是由野生型品系突变而来,且突变品系各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

下表是各隐性性状及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请回答:

品系

2

3

4

5

性状(控制基因)

残翅(v)

白眼(a)

毛身(h)

黑身(d)

基因所在染色体

第Ⅱ染色体

X染色体

第Ⅲ染色体

第Ⅱ染色体

(1)若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已经选择品系2作为一个一方亲本的前提下,品系___________均可选作为另一方亲本。

(2)现用品系2个品系4果蝇杂交,其F1代果蝇随机交配得F2代,F2代中的纯合长翅正常身果蝇在F2代所有长翅正常身果蝇中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现用品系3和品系5果蝇随机杂交,其F1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其F1代果蝇随机交配得F2代,理论上F2代中的纯合黑身白眼雌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

再取F1代中的雌果蝇和品系1杂交,后代发现一只白眼的XXY果蝇,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配子所致,其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

【答案】3或4  1/9  31/32  母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析】

(1)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至少需要同时研究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1号和2号只有一对相对性状不同,2号和5号控制的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以上两种组合都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做亲本组合有2(5)和3、2(5)和4、3和4。

因此在已经选择品系2作为一个一方亲本的前提下,品系3或4均可选作为另一方亲本。

(2)只考虑翅形和毛身、正常身,品系2基因型为HHvv,品系4基因型为hhVV,其F1代果蝇基因型为HhVv(正常身、长翅)随机交配得F2代,F2代中的纯合长翅正常身果蝇基因型及概率为1/16HHVV,F2代所有长翅、正常身果蝇基因型及概率为9/16H_V_,故F2代中的纯合长翅正常身果蝇在F2代所有长翅、正常身果蝇中的比例是(1/16)÷(9/16)=1/9。

24.黑藻是一种沉水单子叶植物。

实验人员将黑藻放入装满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培养,培养装置如图1.先经黑暗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充足光照。

实验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取水样测量溶氧量,实验结果如图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黑藻与颤藻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黑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光照开始的时间为_________,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ATP/ADP的比值将_________(答“增大”、“不变”、“减少”)。

(3)t2—t3时段,溶氧量增加减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3—t4时段,黑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此时段单位时间黑藻有氧呼吸产生的CO2_________(答“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固定CO2。

【答案】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t1  增大  二氧化碳不足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等于

【解析】

(1)黑藻属于真核生物,颤藻属于原核生物,所以黑藻与颤藻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黑藻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实验中先经黑暗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充足光照,说明一旦给予光照,则黑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密闭容器中的溶氧量会增多。

据图分析可知,t1时溶氧开始增多,可推知光照开始的时间为t1;从黑暗到给予充足的光照,短时间内光反应产生的ATP会迅速增多,所以叶绿体中的ATP/ADP的比值将增大。

25.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典型的森林一草原交错带,公园内既有森林,又有草原。

研究发现,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鼠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不同(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若要预测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通常要调查鼠种群的___________,但决定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

若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倍,则为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

(2)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如果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答案】标志重捕  年龄组成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大于  二者呈负相关  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趋于稳定

【解析】

(1)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种群的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的数量,一般根据鼠种群的年龄组成预测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鼠种群数量变化。

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为大于1的定值。

(2)据图可知,鼠种群数量越大,鹰攻击的成功率越小,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呈负相关;如果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由于被捕食机会的减少种群数量先表现为增加,通过反馈调节使鼠的数量趋于稳定。

26.果蝇长翅(A)对短翅(a)为显性,卷翅(B)对直翅(b)为显性。

已知B和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第2号常染色体上,且显性纯合子具有胚胎致死效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为探究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现选择一对果蝇进行杂交实验。

若子代中雄果蝇均为长翅,雌果蝇均为短翅,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由此两亲本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已知A和a位于常染色体,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雄果蝇交配,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卷翅:

长直翅:

短卷翅:

短直翅=____________,则A和a这对等位基因不在第2号常染色体上。

【答案】个体小,易饲养;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雌雄果蝇均为长翅  雌果蝇为短翅,雄果蝇为长翅  AaBb  6:

3:

2:

1(或“aabb1:

1:

1:

1”)

【解析】

(1)果蝇常用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因为果蝇体积小,繁殖速度快、饲养容易,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现已知A和a位于常染色体,若其不在2号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让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理论上为A_B_:

A__bb:

aaB_:

aabb=9:

3:

3:

1,由于BB胚胎致死,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该是长卷翅:

长直翅:

短卷翅:

短直翅=6:

3:

2:

1。

27.在人体中,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如图1所示,糖皮质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该过程体现了糖皮质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调节。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随

___________流到全身。

当机体注射大量糖皮质激素后,图1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会导致上述三种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需要与___________结合,才能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过程。

这些特异基因表达后,—方面使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抗体减少,从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功能;另一方面会导致血糖浓度___________,进而引起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答案】分级  血液  (负)反馈  减少  受体  浆  体液  升高   胰岛素

【解析】

(1)由图1可知,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当机体注射大量糖皮质激索后,通过(负)反馈调节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同时抑制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减少。

28.下图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过程而实现的。

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

(2)纤维素酶在[]_____________中合成,随后在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