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1.docx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1
内容简介:
一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学生王葆,一个是神奇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宝葫芦,一个偶然,一次奇遇,让他成了宝葫芦的主人。
他们一起腾云驾雾,危境中共同逃生;一次又一次冒险,一场又一场误会,是大大幸运,还是小小劫难?
要问什么是成功的秘诀,什么是幸福的真谛?
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嘘——这可是个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
一、 设计理念
儿童阅读被有声影像排挤。
学生过分地依赖诸如电视、电脑游戏等声像材料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的时间无从得到保证。
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
他们愿意看2个小时的电视,却不愿读20分钟的书。
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中高年级学生,大有人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阅读能力,这个学段,正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
因此,在这一学段中,指导孩子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朗读,往往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此时,作为我们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开展同一本书朗读,则效果会尤为突出。
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先推荐书目,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交流。
交流时,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彩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
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
即学生阅读前的“读前激趣课”,阅读中期的“指导课”,读完书后的“主题读书课”或称为“读后讨论交流课”
二、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读整本书书的基本方法:
看书名、看封面、猜情节等,学会独立读整本书的基本步骤。
2、通过对书中图文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二次阅读、深入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3.乐于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及人物的理解,初步理解 “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书——诵读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师说人物,生说名言)
高尔基说,书是知识的源泉!
雨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读书——名言
3、小结:
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让我们从故事中得到感悟,得到快乐。
最近我们读了一本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本书,好不好?
二、知识大比拼
1、交流书名、作者等
2、出示书本封面,介绍书的作者等。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图画由丁午绘制。
3.老师明确比拼要求:
全班分成AB两大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互相考书本的知识,每组出6道题,胜出的一队每人可获一颗星。
4. 必答题,
三|、走进主人公。
1.谁来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介绍故事梗概。
我相信你们现在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主人公。
你们知道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吗?
咱们把小手拿出来,一起写出他的名字。
(师板书“王葆”学生跟着书空。
)
2、请你们读一读书的第1-3面上文字。
思考:
那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
(同学们通过反复反复地研读文字,已经认识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小王葆了。
这种方法真好。
)
3、就是这样的一个整天都希望比别人优秀又不想努力的学生,有一天在钓鱼时却无意中得到了一件宝贝,大家一起呼唤一下宝贝的名字:
宝葫芦。
巧得宝葫芦
在机缘巧合之下,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轻轻读读这段话,看你能读出什么。
(大屏幕出示:
精彩的内心世界描写)
哈,这可好了,这可好了!
我在地下打了一个滚,我多快活啊!
……我于是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4、宝葫芦真是神通广大呀。
只要王葆想要的,宝葫芦都会给他变出来,如果你是王葆,你喜不喜欢宝葫芦。
是啊,王葆乐坏了。
5、不过,你再读读第141面的文字,边读边思考:
王葆这时候对宝葫芦是什么态度呢?
(讨厌、憎恶。
。
。
大家说的真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
6、此时此刻,你的肚子里一定装着许多问题吧,你想问什么呢?
四、感受快乐与烦恼
师:
王葆得到宝葫芦,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究竟宝葫芦给王葆做了哪些快乐的事?
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去说一说。
(为王葆钓鱼、给花草浇水、做弹射式飞机模型、做试卷等) 师:
宝葫芦带给王葆高兴的事太多了,宝葫芦带给王葆的都是快乐吗?
(不是)
它还给王葆带来了许多麻烦,让人看了啼笑皆非。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宝葫芦为王葆添了哪些麻烦?
2.生自由回答 生A:
钓鱼一事令王葆因撒谎而不安 生B:
乱插花草标签,令爸爸误解。
生C:
试卷的诡计,使老师和同学不信任。
生D:
电影票的风波,让王葆逃之夭夭。
„„
3.老师小结:
同学们,从你们的交流声中,老师发现读书可以采用议、品、演的方式。
五、精彩片断细细品
这本书的精彩片断非常多,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出示文段:
可是,王葆却越来越苦恼,见到同学绕着走,回到家里心乱跳。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生边说,老师边做读书笔记和眉批,个别读)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地描写,让一个高兴的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这就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书就是要读懂细节。
不动笔墨不读书。
看书的时候可以手上拿一支笔,看到精彩地方,或者有意思的内容,就在书上做做读书记号;也可以在书的边上随时写下你的思考。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的细节。
现在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拿起笔在书中找一找,画一画,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派代表反馈。
六、体悟道理
1.宝葫芦给王葆添了很多麻烦,最终他怎样做?
(怒劈葫芦)他为什么这样做?
(王葆本来是个好孩子,他虽然不肯动脑筋,但他绝不愿意享用偷来的东西。
所以,当他明白宝葫芦给他的东西都是怎样来的,他就气得拼命要把宝葫芦砸碎、烧掉,再也不要它了。
)
2.你希望得到这样的宝葫芦吗?
(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就行)
3.老师小结道理。
(出示道理,生齐读)
七、拓展延伸 1、师:
多么神奇的宝葫芦,多么有趣的故事,难怪《宝葫芦的秘密》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
八、布置作业
课后,我们可以再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领略这位童话大师的风采。
2017.3.
阅读理解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乏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
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他制成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器械。
只可惜这些精巧的器械,都没有流传下来。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分别概述了祖冲之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成就。
(2)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3)你还知道祖冲之哪些方面的发明创造?
写一写。
【答案】
(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
(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3)略
【解析】【分析】
(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一自然段。
(3)了解祖冲之的发明创造,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
故答案为:
(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
(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月食的探索和研究。
【分析】
(1)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
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体会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
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级)》2016年第2期)
(1)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
________
别具匠心:
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这和文章前面一句________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 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 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答案】
(1)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
(3)B
(4)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解析】【分析】
(1)声名狼藉:
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别具匠心: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引号的主要作用有:
表示引用。
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特殊含义。
表示讽刺和嘲笑。
突出强调。
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3)本题可以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判断。
(4)本题属于积累拓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⑵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⑶B;⑷示例:
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引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解答。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伦敦大雾的真相(节选)
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
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
浓雾从街上钻入窗户与办公室。
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无法行走。
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
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
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
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
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
有个研究团体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发表了研究报告。
在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
燃煤是致死元凶。
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擎车。
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
(选自《每天都是一份礼物》,北京燕山出版社)
(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消散________①由聚集而分离;②分发;分给;③排遣;排除。
确实________①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②真实;实在(跟“虚”相对);③实际;事实;④果实;种子。
(2)“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_______。
“那是一场灾难”的“那”指代的是________。
(3)“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倒装,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4)“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
”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因吧。
(5)伦敦大雾带给人类什么启示呢?
【答案】
(1)①;③
(2)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持续五天的伦敦大雾
(3)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
(4)因为燃煤造成的煤灰、源自柴油的许多微粒等都是大雾致死的因素。
(5)要从多方面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
(1)解答本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词义选择字义。
(2)理解词语时要结合语境。
恍然大悟:
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那”指代的内容可以从第一自然中总结。
(3)本句是一个倒装关系的因果复句,所以后半句是原因,前半句是结果。
(4)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意进行筛选概括。
(5)解答本题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主旨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①;③;⑵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持续五天的伦敦大雾;⑶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⑷因为燃煤造成的煤灰、源自柴油的许多微粒等都是大雾致死的因素。
⑸要从多方面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字义的理解能力。
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有所不同,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3)本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般这种代指内容都在代词的前面。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的阅读感悟。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呵护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进一座花坛时,有一个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
“叔叔,你不要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你不要惊吓了它。
”在我看来,这个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的世界。
在我们面对着自己时时接触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人以关爱?
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________斥责、________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如果任凭这些情绪流泻感染,就会使眼前的世界变得灰暗,没什么美好可言。
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所以这个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
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
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
“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
”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在接触那些容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声 一气 一脸 一片
________斥责 ________怒容
(2)从文中找出恰当词语填空。
例:
(呵护)世界 ________世界 ________世界
(3)此文告诉人们________的道理,并说明了理由________。
①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荚的景致;
②我们承受着压力;
③有人觉得眼前的世界是灰暗的;
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⑤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列举的两件事。
【答案】
(1)一声 ;一脸
(2)关爱 ;善待
(3)要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①④⑤
(4)花坛前小女孩让“我”不要走过去,怕惊吓了蝴蝶。
一位绅士请求把橱窗的花取出一部分,怕因拥挤压坏了花儿。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
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
一声斥责、一脸怒容。
(2)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关爱世界、善待世界。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课文内容,继而理解课文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短文列举的两件事:
花坛前小女孩让“我”不要走过去,怕惊吓了蝴蝶。
一位绅士请求把橱窗的花取出一部分,怕因拥挤压坏了花儿。
【点评】
(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