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103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考试时间:

2017.08.29下午3:

00-4:

30

(共4页;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

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B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D.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2.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礼乐制度的破坏D.等级制度的颠覆

3.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

4.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

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A.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B.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D.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

5.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SiegfriedLauffer)曾强调:

“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

从古代到现代,它们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过去的政治形式。

”下列说法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B.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

C.民主是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D.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自由民的特权民主

6.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

A.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7.张鸣在《中华帝国:

制度的断想》中写道:

“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B.铁犁牛耕的出现C.礼乐制度的崩溃D.宗法关系的疏远

8.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

“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

……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

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

”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

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

9.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

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

此次改革()

A.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0.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11.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12.2017年3月2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其中有如图这件绘制于20世纪早期的展品。

瓷盘中央是一座冒着白烟的红色工厂,周围放射出的光芒驱散了过去专制社会的黑暗。

一名男性(工人)从左侧走进,他手里举着的锤子,脚边有一个齿轮。

他马上就要踏上一片在石间散落着单词KAPITAL(资本)的地方。

这件展品宣传的是(  )

A.英国革命B.明治维新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

13.中国近代有学者提到:

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

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

”这一观念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A.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起B.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

C.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D.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

14.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

这说明()

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15.荣德生等刊登宣言:

“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

”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17.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B.体现了总统与内个之间权限不明

C.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18.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1972年中美在①签署《联合公报》

B.1978年在②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97年我国正式对③恢复行使主权

D.1980年④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19.下面几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A.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B.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

C.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D.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

20.下列日程是周恩来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

这次会议:

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中午11点40分,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4点50分,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这次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反映中美关系的缓和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迈克尔•部德森在《金融帝囯:

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中认为“‘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田的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

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竟赛中胜出。

”而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胜出的原因不包括()

A.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B.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在金融領域的支配地位

C.通过关贸总协定,主导国际贸易

D.建立北约组织,发动针对苏联的冷战

22.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C.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23.如表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宗旨)的演变概况(节选).由此可知该组织(  )

时间

章程(宗旨)

1959年

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

1962年

首次对欧洲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1988年

与欧洲共同体签署联合声明,双方相互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

1991年

成立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取代目前的经互会

A.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

C.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D.后期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弱化

24.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了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B.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

C.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D.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7题--第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本指疾病从人体的一个部位转移至另一部位。

“染”本指人际交往的影响,与疾病无关。

魏晋时期,“传”或“染”开始具有疫病传播的意义。

人们相信,生病是因为“自作不仁”,所以病人死后,疾病还会转移至家人甚至后代。

宋代学会使用药物、咒语处理死者的用品,以防传染。

朱熹认为,个人的心术正与不正决定得病与否,而照顾患病的亲人不会得病。

明清时期,传染成为说明疫情传播的主要用语。

医生认为兵灾之后,大量死尸产生的疫气导致人们生病。

民间助葬组织大量出现,地方士绅和政府出资安葬弃尸以减少疫气

——梁其姿《“传染”概念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古罗马灭亡后,欧洲文明大都不关注公共卫生问题。

19世纪末期,传染病在世界肆虐了12年之久,霍乱连续18年侵袭美国。

欧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控制疾病传播。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地方区域实验室、公共教育项目以及大学和其它机构的研究,法律强制公民接种疫苗。

白喉、痢疾、猩红热和伤寒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日益降低,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977年随着索马里治愈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人类

消除了第一种恶性传染病。

——(美)丽贝卡·弗格森《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人对“传染”认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传染病肆虐的原因及人类战胜天花的条件。

(13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要求: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春秋初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创建了慈善性的医院,收容各种残疾人集中治疗,此后便历代相传。

公元六年,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一带瘟疫横行,汉平帝下令在当地建造一些房屋,里面放置各种药品,并配有专职的医生,给患病的人给予及时医治,这便是我国第一批公立的临时医院。

公元491年,吴兴一带大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住宅拿出来,设医置药,收养贫病,这可能是中国私立慈善医院的最早形式。

隋唐时期,具有一定收容能力,并制定有相关管理制度的医院便初步产生。

到了宋代医院规模空前扩大,门类更加齐全,设备完善,而在北宋末年,全国各地也相继建成一些为贫困人治病的“安济坊”,既救济穷人的生活,又给他们治病。

明清时期州县官办医院就较为普遍了。

——摘编自张赫《我国古代医院的诞生及演变》

材料二:

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

在近代之前能请得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

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

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

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

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

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

……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摘编自赵秀荣《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原因。

(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

(6分)

2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纪泽(1839年—1890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

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国相通,商釉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

“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

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

“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希者也”。

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岐而视之。

”“欲拒绝通商,屏斥洋货,言中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与事情者也。

”为改变中系统上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

——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

(1)根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

(7分)

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DCDBC6-10ABCAC11-15ADBAC16-20CACCB21-24DADA

25.

(1)认识:

人们发现传染现象较晚;受到宗教影响;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有一定科学道理,或者科学性与迷信交织);受道德影响明显

影响:

迷信使人们长期以来无法科学认识传染现象;一定程度上推动人们采用防疫措施;增强了道德的约束力;推动了早期公益事业的产生

(2)原因:

政府没有及时关注公共卫生事业;世界市场的形成(或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城市化加深,人类居住密集。

条件:

政府的关注和支持;现代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人们卫生观念的加强;世界性卫生协调组织的成立。

26.示例:

信息1:

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信息2: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信息3:

在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秦为郡,汉为郡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

信息4:

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信息5: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27.

(1)特点:

历史悠久;举办主体多元,以政府兴办为主;规模不断扩大,设备日趋完善。

原因:

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或答防止疫病的蔓延,危害社会);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

(2)不同:

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官办,而英国医院主要由社会机构创办;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医疗机构,英国医院兼有医疗、教育和科研等职能;中国古代对医生没有统一分类管理,英国对医生进行了严格类别划分管理。

28.

(1)主张:

反对闭关锁国;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主张团结一致,与外商争利。

背景: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

(2)评价:

体现了曾纪泽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但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从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