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005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最新】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欧洲人的白皮肤与黑眼睛B.家鸡的芦花和铁脚

C.泰迪狗的无尾与卷毛D.美国人的黑与白

2.非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将纯合的糯性、非糯性水稻杂交。

如果取所有的F2花粉加碘液染色观察统计,结果呈橙红色的花粉占()

A.1/4B.1/2C.3/4D.1

3.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d豌豆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其中“演绎”指的是()

A.F1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B.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C.预期F1测交的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

D.完成测交实验且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

4.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

已知一对夫妇中男性为蓝眼、女性为褐眼(这位女性的母亲是蓝眼),这对夫妻生下的女孩为蓝眼的可能性是()

A.1/2B.1/4C.1/8D.1/6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出现了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重组类型

B.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

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受精时不同的雌雄配子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受精卵

6.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分别控制不同性状,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B.1∶1∶1∶1C.1∶3∶3∶1D.3∶1

7.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型种类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B.WWdd、WWdd

C.WwDd、wwDDD.WwDd、WWDD

8.下列在有丝分裂中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有纺锤体形成

C.形成四分体D.着丝点分开

9.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10.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测定的结果。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B.该染色体中碱基A与T不一定相等

C.朱红眼与深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11.正常情况下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

A.0B.1/8C.1/4D.1/2

1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控制白化病的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分别是

A.1/4,分离定律B.1/4,自由组合定律

C.3/8,分离定律D.3/8,自由组合定律

13.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Z的卵子∶含W的卵子=1∶1

C.含Z的精子∶含W的精子=1∶1

D.含Z基因的配子∶含W基因的配子=1∶1

14.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一个家系系谱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B.Ⅲ—10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C.Ⅲ—11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其母亲

D.Ⅱ—4与Ⅱ—5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15.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后搅拌不充分将导致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后搅拌不充分将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较高

C.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时间太短导致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

D.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时间太长导致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

16.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胸腺嘧啶的数目分别是()

A.1000个和400个B.1000个和800个

C.2000个和800个D.2000个和400个

17.将DNA分子小片段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酶是()

A.DNA连接酶B.DNA酶

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

18.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上有1个或者2个DNA分子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等位基因在DNA双链上成对存在

D.人体DNA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占比不到2%

19.已知部分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GUA—缬氨酸;AUG—甲硫氨酸;CAU—组氨酸;UAC—酪氨酸。

下图中tRNA可携带的氨基酸是()

A.缬氨酸B.甲硫氨酸

C.组氨酸D.酪氨酸

20.蛋白质的合成是细胞内重要的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过程中形成了蛋白质—核酸复合物

B.一个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开始合成肽链

C.一个DNA上所有基因转录的模板链都是同一条链

D.大肠杆菌中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后再翻译

21.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生物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控制

D.蛋白质的功能不影响性状

2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B.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将会改变

C.没有紫外线灯外界条件影响时基因不会突变

D.科学家常常诱导基因定向突变来培育优良品种

23.下列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正常家庭中出现的白化病

B.染色体加倍后的四倍体西瓜

C.头发由黑色染成金黄色

D.双眼皮父母生下的孩子单眼皮

24.低温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抑制着丝点分裂B.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促进着丝点分裂

25.以下关于人类遗传病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方式一般在家族内进行

C.“21三体综合征”中的“三体”指三个染色体组

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非同源染色体的DNA序列

二、综合题

26.献血是我国年满18—55周岁公民的义务,献血时需检验血型。

人类血型中的ABO血型由红细胞上的抗原物质——凝集原决定,如A型血的人有A凝集原;B型血的人有B凝集原;AB型血的人有两种凝集原;O型血的人没有A、B凝集原。

凝集原是由9号常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其中IA、IB对i为显性,IA、IB共存时为AB型。

(1)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推断:

一对丈夫是A型血,妻子是B型血的夫妻,其子女最多有__________种表现型;写出人群中A型血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2)如果丈夫是B型血,妻子是AB型血,那么他们一般不会生出____________型血的孩子,他们生下B型血孩子的概率_______________。

(3)假如夫妇两人都是A型血,且生下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理论上他们后代的血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后代中与父母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____。

27.烟草体细胞染色体为2n=48;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是花叶病,它是由于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引起的。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经过彻底水解后得到的是:

___________。

(2)从组成与结构上看__________的双链DNA热稳定性较强。

(3)经过提取、处理得到烟草细胞的某个基因,假设其有1000个碱基对,腺嘌呤为400个,将其体外扩增若干次,消耗了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8600个。

该DNA复制了____________次。

(4)将一个烟草根尖分生区细胞所有的DNA用15N标记,然后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连续分裂2次,结果有______________个细胞被15N标记;在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每个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被15N标记。

28.【最新】5月14日开始,武汉给1100万居民检测新冠病毒,规模与速度无与伦比,这是举世无双的壮举。

武汉卫健委6月8日发布,在对排查中发现的300名无症状感染者和1174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进行了痰液和咽拭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充分说明了“健康武汉”经得起检验。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蛋白质包裹的单股正链RNA病毒。

下图表示病毒侵染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增殖过程。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RDRP的作用是参与过程③④,推测它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酶。

(2)由图可知,能够与病毒+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核酸是_______________。

(3)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______(填“能”或“不能”)治疗该病,由此及据图提出一种类似的治疗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

29.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某些片段的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等手段,可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3)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次,此时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0.科学的发展是曲折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需要科学工作者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无数次的实验,从复杂、繁琐的数据中提炼出科学结论。

他们这种坚忍不拔的品质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下面两位生物学家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研究就是最好的例证。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萨顿根据__________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这种科研方法属于___________,其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2)摩尔根对萨顿的假说持怀疑态度。

后来他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将其与多只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且雌果蝇都是红眼。

据此他提出假说: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是在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现有纯合的红眼、白眼雌雄果蝇若干只,为了证明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请你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其遗传图解(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为A/a)_______________。

31.某实验室保存有一些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

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黑檀体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白眼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

(2)同学以用焦刚毛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雄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

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

A、欧洲人的白皮肤与黑眼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家鸡的芦花和铁脚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泰迪狗的无尾与卷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美国人的黑与白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2.B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用纯种的糯稻和糯稻杂交,得到F1,则F1的基因型为Aa,能产生A和a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且比例是1:

1;子二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A:

Aa:

aa=1:

2:

1.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所以F2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多个视野,两种颜色的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1:

1。

【详解】

由分析可知:

子二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A:

Aa:

aa=1:

2:

1,由于未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故子二代能产生A和a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且比例是1:

1,根据题意,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所以F2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多个视野,两种颜色的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1:

1。

故选B。

3.C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

A、F1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这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

B、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这是实验现象,B错误;

C、预期F1测交的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这是演绎,C正确;

D、完成测交实验且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这是实验验证,D错误。

故选C。

4.A

【分析】

人眼的虹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由于蓝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由于褐眼女人的母亲是蓝眼,所以褐眼女人的基因型为Aa。

【详解】

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其后代aa×Aa→1/2Aa(褐眼):

1/2aa(蓝眼),所以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1/2。

故选A。

5.C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染色体上的控制生物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故选C。

6.B

【分析】

A(a)基因与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详解】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可以分解成Aa与aa杂交,以及Bb与bb杂交。

Aa与aa杂交后代表现型为A_:

aa=1:

1,Bb与bb杂交后代表现型为B_:

bb=1:

1.因此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1:

1)×(1:

1)=1:

1:

1:

1。

故选B。

7.A

【分析】

题中提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表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此时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此处要求表现型种类最多的一组,可以先用分离定律对基因逐对分析,然后利用乘法法则计算结果即可。

【详解】

A、WwDd×wwdd子代有2×2=4种表现型;

B、WWdd×WWdd子代只有1种表现型;

C、WwDd×wwDD子代只有2×1=2种表现型;

D、WwDd×WWDD子代只有1种表现型;

故选A。

8.C

【分析】

有丝分裂的过程特点:

分裂间期:

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

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

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

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详解】

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

B、有丝分裂前期有纺锤体形成,B错误;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形成四分体,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形成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9.A

【分析】

分析题图,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

该图也有可能是第一极体,故A错误。

因为该个体基因型是AA,故a基因应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故B正确。

此细胞可能会形成2种精子或者是一种卵细胞,故C正确。

此动物正常体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在有丝分裂后期可以有4个染色体组,故D正确。

答案选A。

10.D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这些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隐性基因不一定能够表达。

【详解】

A、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若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在后代中不一定能表达出来,A错误;

B、该染色体中碱基A与T一定相等,B错误;

C、朱红眼与深红眼基因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因此朱红眼与深红眼不是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D。

11.A

【分析】

1、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Y,雌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

2、男性的X染色体,其特点是可以传给女儿。

【详解】

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伴性遗传,该男子会把他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给他的女儿,不会传递给他的儿子,因为儿子得到的性染色体Y,故选A。

【点睛】

12.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该夫妇均为杂合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3/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性别无关,生男生女的几率各一半。

【详解】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说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都是杂合体,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2=3/8,因为白化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判断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需要注意的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要用正常的概率乘上生男孩的概率。

13.B

【分析】

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能产生2种类型的雌配子,Z、W,且比例为1:

1;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只能产生1种雄配子,即Z,含有Z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含有W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

1。

【详解】

A、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含Z的卵细胞:

含W的卵细胞=1:

1,与含Z的精子结合,子代性别比例为1:

1,B正确;

C、含W染色体的属于雌配子,C错误;

D、在ZW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

故选B。

14.D

【分析】

II-5和II-6均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6肯定是携带者,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6肯定不是携带者;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3和II-4所生孩子,男孩女孩发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3和II-4所生孩子,女孩、男孩均有1/2概率患病,发病率也相同;无论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X隐性遗传病,III-8都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详解】

A、II-5和II-6均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0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0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B错误;

C、若该病是长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1的致病基因是由母亲和父亲一起提供的,C错误;

D、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4与Ⅱ5的基因型为Aa,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他们都表现为正常,因此基因型是XAY,D正确。

故选D。

15.B

【分析】

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该实验的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

A、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后搅拌不充分,则放射性蛋白质外壳附着在宿主细胞外面,将导致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A正确;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后搅拌不充分,则放射性蛋白质外壳附着在宿主细胞外面,将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较低,B错误;

C、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时间太短,还有部分噬菌体还没有来得及侵染细菌,导致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C正确;

D、被32P标记的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时间太长,细菌裂解后释放出噬菌体,导致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D正确。

故选B。

16.C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

(1)一个脱氧核苷酸含有1个碱基,因此DNA分子中碱基数目与脱氧核苷酸数目相同。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这个DNA分子含有2000个脱氧核苷酸;

(2)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的一半。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00个,则胸腺嘧啶的数目为1000-200=800个。

故选C。

17.A

【分析】

1、DNA连接酶能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

2、DNA酶是催化DNA水解的酶。

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使碱基间的氢键断裂,从而使双链DNA分子解旋为单链。

3、DNA聚合酶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详解】

将DNA分子小片段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酶是DNA连接酶。

故选A。

18.C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