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647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鄂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

3.“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愿与我国人共勉之.”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  )

A.

B.

C.

D.

4.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

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6.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A.1953-1957年B.1957-1965年C.1966-1976年D.1978-2000年

7.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  )

A.袁隆平B.邓稼先C.焦裕禄D.钱学森

8.莎士比亚说过: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

A.理性主义B.启蒙运动C.人文主义D.民主共和

9.九年级一班张超同学在学完一章节历史课后,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表).根据卡片可知,张超同学这一章节历史课的专题应是(  )

内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作用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资本主义的发展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C.西欧走出中古时代D.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0.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11.李琳在“XX”搜索引擎中输入:

“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  )

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

12.有学者称:

20世纪最大的反危机经典案例“罗斯福新政”表明,任何危机中都可能孕育着新的“机遇”.罗斯福新政的“机遇”是(  )

A.遏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崩溃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C.颠覆了资本主义制度D.铲除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二、非选择题历史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我国何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据材料三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

在这场社会变革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分别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材料三:

曾国藩说:

“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忘务?

…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生产部门?

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1人物的成就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图2所示内容的发明者是谁?

图3所示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哪种机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曾国藩等人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作了哪些尝试?

这场运动最终目的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15.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斯大林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为确立“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

(2)材料二中的两次“战争”分别指什么?

(3)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方面突出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

(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0

1.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联系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2.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

【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19世纪中期侵略中国的国家中获利最多的国家.

故选D.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

1858年的《瑷珲条约》、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其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瑷珲条约》,达到60多万平方千米.

3.“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愿与我国人共勉之.”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  )

A.

B.

C.

D.

【考点】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李宗仁可知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C选项有台儿庄字样.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

4.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

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的内容.

【解答】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从材料“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可以看出是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一新了.

【点评】熟记中共一大的内容和意义.

5.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考点】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重点理解它们的历史意义.

【解答】“中国新生”是指1949年新中国诞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始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伟大转折”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故选B.

【点评】要熟记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重点理解它们的历史意义.

6.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A.1953-1957年B.1957-1965年C.1966-1976年D.1978-2000年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指宝成铁路、鹰厦铁路,“三藏”指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四厂”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均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一五”计划的时间是l953~1957年.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7.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  )

A.袁隆平B.邓稼先C.焦裕禄D.钱学森

【考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分析】以中国现状为切入点,考查了袁隆平的主要贡献.

【解答】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