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535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x

预防医学试题库

预防医学试题库

试卷一

一.选择题A型题(40×1分)

1.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当是总体中            A.任意一部分

B.的典型部分       C.有价值的一部分      D.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2.某研究者准备通过分析800人的血压资料以评价当地高血压患病情况,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值按哪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以上均可

3.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有          A.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4.单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SS组内<SS组间              B.MS组间<MS组内   

C.MS总=MS组间+MS组内         D.SS总=SS组间+SS组内

5.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则          A.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B.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D.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6.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7.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96σ的面积为    A.95%  B.45%   C.97.5%   D.47.5%

8.平均数表示一组性质相同的变量值的  A.离散趋势  B.分布情况   C.集中趋势   D.精确度

9.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以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百分位数        D.中位数

10.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总体和样本           B.总体均数和样本均数  

C.总体标准差和样本标准差             D.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11.在t检验中,当P≤0.05时,说明  A.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12.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分别用u检验和χ2检验,则求出的u值和χ2值的关系有:

A.χ2检验比u检验准确    B.u=χ2        C.u=

   D.χ2=

13.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     A.均数   B.中位数   C.变异系数   D.几何均数

14.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如果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A.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B.负秩和的绝对值大于正秩和的绝对值

C.正秩和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D.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15.欲分析肺活量和身高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身高值预测肺活量值,则应采用

A.秩相关分析   B.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多元回归分析

16.对两个数值变量同时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   A.b有统计学意义    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b无统计学意义     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B.正态分布资料只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C.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D.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18.某地某年心血管.脑血管.恶性肿瘤死亡率的资料,用何种统计图  

A.普通线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圆图

19.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下列哪个指标为好  A.全距  B.四分位数间距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20.P<0.05时,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只会犯I类错误      B.只会犯II类错误

C.I及II类错误都可能会犯             D.I及II类错误都不可能会犯

21.用于表示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的是  A.

  B.

  C.

 D.

22.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需要考虑样本的同质性  

B.“正常”是指健康,无疾病       C.“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或因素的人

D.对于某些指标,组间差别明显且有实际意义的,应先确定分组,再分别确定参考值范围

23.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和σ,用于表示曲线的形状越扁平的指标是

A.σ越大     B.σ越小      C.μ越大     D.μ与σ越接近于0

24.测某校学生的血型所获得的资料是属于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非连续的资料

25.统计上常将P≤0.05的事件称为   A.小概率事件   B.必然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随机事件

26.对于抽样调查下列哪项错误          A.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B.工作容易做得细致

 C.容易产生抽样误差          D.适合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

27.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先选择肺癌组与非肺癌组作为研究对象,此研究是属于: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性研究

28.现况调查是属于: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以上都不是

29.某四格表资料用χ2检验的基本公式算得为

,用专用公式算得为

,则

A.

     B.

      C.

     D.

准确

30.在队列研究中最容易出现哪种偏倚  A.回忆偏倚  B.选择对象偏倚  C.失访偏倚  D.分析偏倚

31.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队列研究不适合发病率低的疾病研究   B.队列研究可以计算RR值

C.病列对照适合发病率低的疾病研究      D.病列对照研究也可以计算RR值

32.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较小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33.某医师欲比较三种疗法治疗某病的效果,中药加针灸组治疗20例,其中有15例好转,单纯中药组治疗21例,其中有12例好转,西药组治疗23例,其中有18例好转。

若对该资料进行χ2检验,自由度应为     A.61    B.1      C.2     D.4

34.中位数计算公式为M=L+i/fm(n/2-C),其中C是表示  A.为中位数所在组段上一组段的累计频数

  B.为中位数所在组段的下限值  C.为中位数所在组段的累计频数 D.为中位数所在组段的上限值

35.计算某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一般宜选择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36.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极差  C.标准差 D.四分位数间距

37.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则理论上应该  A.F<1.96  B.F<1  C.F=1  D.F>1

38.非参数统计进行假设检验要求的条件是        A.样本例数大           B.两总体分布相同    

C.不依赖总体的分布型         D.若两组比较,要求两组的总体方差相等

39.进行四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如χ2>

   A.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40.若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39,P>0.05,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     A.有伴随关系

  B.有因果关系       C.有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二.选择题(X型题2’×10)

41.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A.设计 B.资料收集 C.资料整理 D.资料分析

42.使用相对数时应注意         A.各相对数的指标不能大于100%   

B.不要把构成比当作率来分析           C.比较率的差别要有可比性

 D.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

43.标准误的应用包括             A.估计正常值范围         B.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C.估计观察值的频数分布情况          D.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

44.t分布曲线的特点有    A.两侧对称    B.曲线的以0为对称   C.曲线形态与样本自由度有关

D.自由度无限增大时,t分布就趋近标准正态分布

45.为缩小抽样误差,使样本指标更好地反映总体,应注意          A.应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B.遵循随机原则        C.增大样本含量        D.尽量控制系统误差

46.队列研究的优点是  A.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B.适合患病率较低的疾病

C.可以了解一种疾病与多个研究因素的关系            D.验证病因的能力比病例对照研究要强

47.临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   B.对照   C.盲法   D.以上都不是

48.关于筛检说法正确的是        A.筛检的疾病是当前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B.筛检的疾病应能简便经济有效的检测方法    C.筛检阳性的人群应有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D.筛检的疾病有足够长的潜伏期

49.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宜于   A.不同指标,单位不相同    B.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C.相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D.相同指标,标准差相差较小

50.相关系数r的数值       A.可以为负值     B.可以为正值    C.可等于1     D.可大于1

三.填空题(10空×1分)

1.用样本率作为总体率的点值估计,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            

2.四格表的χ2检验的较正公式使用条件为    、       

3.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的T检验公式为                。

4.描述疾病的时间分布的常用述语为短期波动、      、    、     

5.实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最本质的区别是                   。

6.在筛检试验中采用串联实验可以提高             降低              。

四.名词解释:

(5×2分)

1.分层抽样                                                        

2.人时                                                            

3.抽样误差                                                        

4.I类错误                                             

5.移民流行病学                                                       

 

五.名词解释:

(20分)

1.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例,甲方法的检出率为60%,乙方法的检出率为50%,甲、乙两方法一致的检出率为35%,问两种方法有无差别?

(8分)

2.某医生选择高盐饮食与正常盐量饮食各5000人,随访5年后,发现高盐饮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正常盐量饮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试对其资料进行分析。

(12分)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40×1.5=60分,请按题号答题在卷末表格中)

1某些污染物可以在生物中浓缩,从而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显著高于原环境介质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

     

A.富营养化       B.生物转化  C.生物富集      D.环境自净

2.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

 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         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 

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3.下列哪项是属于环境污染引起的慢性危害:

    A.光化学烟雾事件    B.水俣病、痛痛病 

  C.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D.伦敦烟雾事件

4.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

A.HOCl     B.Cl-    C.CA(OCl)2    D.OCl-

5.饮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的安全是为了:

 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     B.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C.不发生食物中毒      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

6.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指标是:

 A.余氯      B.加氯量      C.有效氯    D.细菌学指标

7.职业病的诊断以下哪项最重要  A.了解生产劳动条件   B.有害因素的测定   C.明确职业史  

D.临床检查

8.铅冶炼工人出现有神经衰弱症状,食欲下降,有腹绞痛,尿铅高,可诊断为:

   A.铅吸收 

B.轻度铅中毒      C.中度铅中毒      D.重度铅中毒

9.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疾病称为:

 A.铝尘肺  B.硅酸盐肺   C.棉尘沉着症   D.矽肺

10.下列哪种疾病是属于食物中毒:

 A.消化不良    B.菌痢     C.毒蕈中毒     D.急性胰腺炎

11.食物中毒与其它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A.潜伏期短      B.短时间内很多人发病

  C.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     D.病人曾进食同一批食物

12.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是:

   A.动物性食品      B.海产品      C.奶制品

  D.家庭自制发酵食品

13.具有严格地方区域性特征的疾病称为:

  A.公害病   B.职业病   C.地方病    D.医源性疾病14.某乡村人群中出现多例成年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发育迟滞且聋哑,甲状腺未见肿大,该村流行

的疾病最有可能是:

   A.地方性克山病       B.地方性甲状腺肿       C.地方性克汀病  

D.地方性大骨节病

15.社会文化因素不包括:

   A.文学艺术    B.科学技术    C.宗教信仰    D.地质环境

16.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    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17.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A.统计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18.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概率通常用P表示         B.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指小于0.05或0.01       D.必然发生事件的概率为1

19.下列指标中属于参数的是:

 A.μ、σ     B.S、

     C.P     D.Sp

20.以下哪项越小表示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A.CV    B.S    C.

   D.极差

21.变异系数越大,表示:

A.变异程度越大    B.平均数越大   C.标准差越小   D.样本含量越大

22.常用的平均数指标不包括: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23.某病患者5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8、5、10、>13,则平均潜伏期为

   A.5天     B.8天     C.6~13天      D.11天   

24.在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A.二者均反映抽样误差大小

B.标准差增大时,标准误会减小         C.样本例数增大时,标准差与标准误都减小

D.标准差一定时,增大样本例数会减小标准误

25.从同一正态分布总体中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下述范围内  A.

 B.

        C.

      D.

 

26.两样本比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27.男性的肺癌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该指标属:

 A.相对比   B.流行率   C.构成比   D.定基比

28.两组计数非配对资料比较,每组分阳性和阴性两部分,当n>40,有一个理论数1<T<5,用哪个公式计算检验统计量:

A.(b-c)2/(b+c)        B.∑(|A-T|-0.5)2/T      C.∑(|A-T|-1)2/T

  D.(|b-c|-1)2/(b+c)

29.三个样本率作比较,

,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30.配对t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一般可表示为:

A.

  B.

 C.

   D.

31.对于统计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标题应说明表的主要研究内容

B.有纵、横标目,纵标目在表的左侧,横标目在表的上方     C.通常只有顶线、底线和标目线

D.表内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不能留空格

32.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的高低与年龄有关,据调查,3~8岁儿童是发病的高峰,为反映患者年龄的频数分布规律,统计图应选用:

    A.条图      B.直方图      C.圆图      D.线图

3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是: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以上均是

34.疾病分布是指:

    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35.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进行假设检验    B.是否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D.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

36.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治愈率

37.疾病与暴露因素的联系强度,最好由以下哪一项指标来反映      A.总人群中该病发病率

  B.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       C.相对危险度      D.p值

38.欲调查我校教职工与学生的健康状况,最好的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39.调查阴道腺癌病因,选择阴道腺癌病人,记录并研究其自身及母亲怀孕期间的各种危险因素,并与对照组作比较分析,此研究方法是: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临床试验

40.将研究对象分为323例输血组和195例非输血组,观察输血后一段时间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此研究方法为: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临床试验

二、是非题(1’×15=15分,请按题号答题在卷末表格中,正确打√,错误打×)

4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42.矽肺的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

43.饮用高氟水是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

44.WHO建议的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吸烟、不酗酒、平衡膳食、坚持锻炼。

45.食物中毒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流行。

46.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唯一病因。

47.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急救治疗早期以催吐、洗胃、导泻为主,及早排除毒物。

48.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肿瘤的二级预防措施。

49.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50.直方图适用于无连续性变量的资料。

51.临床试验是以临床病人为实验对象。

52.现况调查又称回顾性研究,是对某人群在过去时间分布情况进行的调查。

53.卡方检验常用于两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不能用于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

54.标准差表示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55.统计学中的频率就是指概率。

三、简答题(3’×5=15分,请按题号答题在试卷的背面)

1.总体                                                                

2.抽样误差                                                                                    

3.统计描述                                                                               

4.食物中毒                                                                                   

5.职业病                                                                                   

四、计算题(10分,请将计算过程与结果写在试卷的背面)

1.某医师用中西药结合法治疗腰肌病,治疗35例其中28人好转,用单纯西药治疗22人,其中12人好转,请问:

(1)该资料为何种类型的资料?

可用何种假设检验方法?

(2)中西药结合法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是否有差异?

 

(注意:

选择题与是非题答案请按序号填写在下表,简答题与计算题请答题在试卷背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