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51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docx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ZhejiangHuankeEnvironmentConsultancyCo.,Ltd

国环评证:

甲字第2003号

二○一二年八月

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环评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各测点SO2、NO2小时、日均浓度、TSP和PM10日均浓度占标率相对较低,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中的二级标准。

⑵地表水环境质量

项目纳污水体常山港及厂址附近山塘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根据常山港水质现状监测结果,常山港水质监测指标PH、DO、CODcr、BOD5、氨氮、总磷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可以满足Ⅲ类功能区要求;根据项目厂址附近山塘水质现状监测结果,项目附近山塘水质监测指标除CODMn、BOD5、总磷超标外,其余监测指标PH、DO、氨氮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CODMn、BOD5为Ⅳ类水质,总磷为劣Ⅴ类水质,受农业面源的影响,山塘现状水质不能满足Ⅲ类功能区要求。

⑶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标准,除朱家坞地下水水质PH监测指标超标外,其余水质指标均可以达到Ⅲ类标准要求。

分析原因,酸性土造成的。

⑷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拟建地无民居,离最近村庄鲁里村敏感点约397m。

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拟建项目厂址及附近的2个村庄敏感点目前昼、夜间噪声值均较低,厂址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和4a类标准,村庄敏感点满足2类标准。

2.工程分析结论

2.1工程规模

根据《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2010~2025年)》,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

工程选用先进高效的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热定电、适度规模”的原则确定装机容量。

本期工程装机规模为1套4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装机方案采用“1+1+1”,由1台9F型燃气轮发电机组、1台余热锅炉、1台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组成。

机组设计燃料为天然气,同时配套建设2台50t/h天然气锅炉。

本项目包括3条供热管线,总长25.5km。

本环评报告不包括取水工程。

特殊说明:

本项目天然气燃机一般仅在白天运行,夜间不运行;夜间由于热负荷需要较低,由一台50t/h的燃气锅炉(一用一备)提供;白天在天然气燃机检修或故障时,企业将开启两台50t/h的燃气锅炉进行应急。

机组运行规律说明:

根据向企业了解,本机组为天然气发电调峰供热机组,一般日开夜停,白天燃汽轮机运行发电兼供热,夜间燃汽轮机停运,由燃气锅炉向用户供热。

早晨燃机接调度指令开始启动,启动10分钟后燃气锅炉开始停止运行,20分钟后燃机开始供热,燃气锅炉停止运行;夜间燃机接调度指令开始停机,10分钟后燃气锅炉开始启动,燃气机组20分钟后停止运行,燃气锅炉正常供热。

2.2工程污染源强结论

项目三废排放源强汇总见表1。

表1项目污染物排放源强汇总表

污染物

种类

污染物

发生量(t/a)

处理方式

排放量

(t/a)

备注

废气

SO2

12.5

采用清洁的天然气作燃料,燃机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12.5

NOx

508.3

508.3

烟尘

47.1

47.1

废水

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

50.05万

部分作为清下水排入雨水管网,部分做为汽机直流冷却水的补充水

/

以供热工况废水排放量计,项目COD、氨氮排环境量分别为11.524t/a和0.397t/a。

锅炉汽机直流冷却水

8.4万

作为清下水排入雨水管网

/

酸碱废水

12.08万

中和池中和处理后纳管

12.08万

锅炉排污水

2.1万

降温、沉淀处理后纳管

2.1万

生活污水

0.288万

化粪池处理后纳管

0.288万

噪声

dB(A)

燃气轮机

92

布置在厂房内,主厂房采用砖混结构,设置隔声窗、设置进风消声器

主厂房>30

隔声门窗>30

进风消声>30

蒸汽汽轮

92

发电机

92

余热锅炉本体

80

隔声、消声器

隔声间>30

烟囱消声后<65

天然气调压站

85

隔声

隔声量>20

自然通风冷却塔风机

88

85

循环水泵

90

隔声、减振

隔声量>30

综合给水泵

90

隔声、减振

隔声量>30

空压机

90

隔声、减振

消声量>30

主变压器

88

减振

天然气锅炉

77

布置在厂房内,主厂房采用砖混结构,设置隔声窗、设置进风消声器

隔声消声量>30

蒸汽放空

95

消声

消声量>30

固废

污泥

100

综合利用

0

100%安全处置

生活垃圾

36

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

0

3主要污染防治对策

本工程的污染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废气处理、噪声治理、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绿化措施、风险事故防范措施等,主要污染防治对策及处理预期效果见表3。

表3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分类

措施名称

主要内容

预期防治效果

废气

燃机烟气

①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

②采用三菱公司最新的干式低氮燃烧器(M701F4型),NOx排放浓度控制在48mg/Nm3以内。

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燃气锅炉烟气

①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

②燃气锅炉烟气NOx排放浓度控制在200mg/Nm3以内。

环评建议燃气锅炉也应该采用低氮燃烧器,NOx排放浓度控制在50mg/Nm3以内。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粉尘

采用天然气作燃料,不存在煤场、灰场和渣场的扬尘污染。

-

废水

冷却水排污

部分作为清下水排入雨水管网,部分用作直流冷却水。

重复利用

直流冷却水

部分作为清下水排入雨水管网

酸碱废水

中和处理,纳管送常山县天马污水处理厂处理。

锅炉排污水

经降温、沉淀处理后,纳管送常山县天马污水处理厂处理。

生活污水

厂内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纳管送常山县天马污水处理厂处理

其它

雨水总排口及废水总排口按规范设置标准排放口

噪声

主厂房

(1)采用轻质多层复合墙体结构,在满足荷载要求的同时保证墙体的隔声要求。

(2)燃机进风口(面对厂界)设置隔吸声屏障。

(3)燃机罩壳通风机及管道采取降噪措施(隔声间、消声器)(4)门、窗采用隔声门窗。

(5)主厂房进风口设置进风消声器,屋顶风机设置排风消声器。

(6)墙体、门窗及进排风消声器隔声量充分匹配。

综合降噪>35dB

厂界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和4a类区标准或无噪声扰民情况

余热锅炉

(1)锅炉本体、水泵区域、天然气前置模块区域采取隔声措施,采用轻质多层复合墙体和屋面结构。

(2)门、窗采用隔声门窗。

(3)通风系统的进风口设置进风消声器,屋顶风机设置排风消声器。

(4)烟囱设置消声器,同时考虑高温、阻力、气流再生噪声等问题。

(5)针对锅炉排汽(气)放空,设置专门的消声器进行降噪。

综合降噪>30dB

天然气调压站区域

通风系统进风口设置进风消声器,屋顶风机设置排风消声器。

综合降噪>25dB

天然气锅炉区域

(1)采用轻质多层复合墙体和屋面结构。

(2)门、窗采用隔声门窗。

(3)通风系统的进风口设置进风消声器,屋顶风机设置排风消声器。

(4)烟囱设置消声器,同时考虑高温、阻力、气流再生噪声等问题。

(5)排汽(气)放空,设置消声器。

综合降噪>30dB

冲管、排汽

噪声

设置消声器,并向环保主管部门备案,并告示周边民众。

其它

(1)其它区域包包括循环水泵房、综合水泵房、化水车间等土建结构内的声源区域。

(2)该类区域降噪措施为设置隔声门、窗,通风系统设置进、排风消声器。

固废

水处理污泥

由城市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处置。

各类固废均能得到妥善处理,处理率达100%

生活垃圾

环境监理

及时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项目环境监理

绿化

搞好厂区绿化。

厂区绿化美观

4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4.1环境空气影响

4.1.1项目正常工况预测结果

燃机

①地面小时平均浓度

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1台9F燃机建成后,燃机烟气污染物排放对地面NO2小时浓度的贡献较大,叠加背景值后,能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但占标率较高。

本项目位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所在区域地势较高,东南面为山丘地带,因此电厂排放烟气的输送、扩散受到地形的影响。

从最大落地浓度出现(2011/12/24/18)所对应的气象条件看,该时刻感热通量为负值,M-O长度为正值,空气呈向下运动,大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将高空排放的烟气污染物带到地面,在地面形成高浓度。

②地面日平均浓度

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建成后,燃机烟气排放对预测范围内的NO2和PM10日平均浓度的贡献均相对较低,最大贡献值占标率分别为17.15%和0.91%,叠加背景浓度后日均浓度占标率分别为54.65%和61.58%,均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贡献值所占比值相对较小。

本项目采用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有利于降低区域燃煤的消耗比例,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③地面年平均浓度

根据预测可知,燃机烟气排放对预测范围内预测点的NO2和PM10年平均浓度贡献值较低,最大贡献值占标率分别为2.82%和0.161%。

由年均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可以看出,受项目所在区域年风频的变换,浓度分布呈现一定的年特征(等值线分布曲线与风频玫瑰图相似)。

④敏感点预测结果

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燃机烟气污染物排放对各敏感点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NO2小时浓度和日均以及PM10日均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均可知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其中敏感点NO2小时浓度最大贡献值为古井岗村,占标率为7.72%,叠加背景值最大为古井岗,最终占标率为32.22%;NO2和PM10日均浓度贡献值最大均为上周庵村,贡献浓度分别为9.35%和0.50%,叠加背景值后NO2最大值为过坑村,最终占标率为59.75%,PM10最大值为分别为上周庵村,最终占标率为77.83%。

燃气锅炉

①地面小时平均浓度

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建成后,夜间正常工况下运行1台锅炉时,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对地面NO2小时浓度的最大贡献值占标率为35.85%,叠加背景浓度后占标率为59.35%,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②地面日平均浓度

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建成后,燃气锅炉烟气排放对预测范围内的PM10日平均浓度的贡献均相对较低,NO2和PM10最大贡献值占标率分别为18.45%和1.50%,叠加背景浓度后日均浓度占标率分别为55.95%和62.17%,均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本项目采用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有利于降低区域燃煤的消耗比例,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⑶地面年平均浓度

根据预测,锅炉烟气排放对预测范围内预测点的NO2和PM10年平均浓度贡献值较低,最大贡献值占标率分别为5.63%和0.491%。

由年均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可以看出,受项目所在区域年风频的变换,浓度分布呈现一定的年特征(等值线分布曲线与风频玫瑰图相似)。

④敏感点预测结果

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燃气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对各敏感点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NO2小时浓度和日均以及PM10日均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均可知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其中敏感点NO2小时贡献值最大值为大麦淤村,贡献浓度占标率为3.74%,叠加背景值后最大也为大麦淤村,最终占标率为28.24%;NO2和PM10日均浓度贡献值最大均为鲁里村,贡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2.71%和0.22%,叠加背景浓度NO2最大值为登丰村,占标率为56.15%,叠加背景浓度PM10最大值均为上周庵村,占标率为77.54%。

4.1.2项目非正常工况预测结果

本项目燃汽轮机白天运行,夜间燃汽轮机停运,由燃气锅炉向用户供热。

燃机在开机启动升负荷、停机降负荷时,燃烧方式为多喷嘴+预混模式,燃烧时空气量过剩,因此NOx排放浓度会有明显的增加。

本报告对燃机、锅炉启停交替阶段工况时的烟气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

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燃机、锅炉启停交替时,敏感点贡献值和叠加背景值后最终浓度占标率也均能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标准。

敏感点最大贡献值为古井岗,占标率为13.67%,叠加背景值最大也为古井岗,占标率为38.17%。

本项目当1台燃机故障检修,由2台燃气锅炉供热时,敏感点贡献值和叠加背景值后最终浓度占标率也均能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标准,敏感点最大贡献值位于大麦淤村,占标率为7.55%,叠加背景值后最大也为大麦淤村,占标率32.05%。

综上所述,本项目燃机、锅炉昼夜间交替阶段及燃机轮流检修,昼间由2台燃气锅炉供热时,对区域大气环境和周边主要敏感点的影响可以满足《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考虑到减少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本报告建议企业应尽量减少燃机、锅炉交替的时间和频次。

4.2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实施后,新增纳管废水量总计约753.6t/d,送常山天马污水处理厂处理,仅占该厂现有水力负荷处理能力的3.8%,且本项目纳管废水水质简单,COD等主要纳管指标远小于三级纳管标准。

本项目废水产生量较小,水质较为简单,废水可以满足纳管要求,且不会对常山县天马污水处理厂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项目废水送常山县天马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对水环境应可以接受范围内。

4.3声环境影响

由预测结果可知,昼间燃机在采取噪声治理措施条件下,西、南厂界噪声贡献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

贡献值最大点位于南厂界,噪声值为68.8dB(A),昼间超标3.8dB(A),将对厂界以及外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敏感点贡献值和叠加背景值昼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二级标准,叠加背景后最大值为鲁里村,为57.6dB(A)。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拟建冷却塔目前未考虑安装噪声防治措施,建议企业找专业的噪声治理单位对本项目进行噪声治理,出具噪声达标治理方案。

根据预测结果,夜间正常工况下,各厂界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二级标准。

敏感点贡献值和叠加背景值昼间也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二级标准,叠加背景后最大值为鲁里村,为46.3dB(A)。

昼间燃机检修,2台锅炉运行在采取噪声治理措施条件下,根据预测结果,各厂界噪声贡献值均能达标。

贡献值最大点位于南厂界,噪声值为57.3dB(A)。

敏感点贡献值和叠加背景值昼间也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二级标准,叠加背景后最大值为登丰村,为57.3dB(A)。

燃机、锅炉昼夜间交替工段,在采取噪声治理措施条件下,根据预测结果,西、南厂界噪声贡献值超标,贡献值最大点位于南厂界,噪声值为73.8dB(A),超标8.8dB(A)。

敏感点贡献值和叠加背景值昼间也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二级标准,叠加背景后最大值为鲁里村,为58.1dB(A)。

根据预测,项目需设置防噪声距离(厂界外环境噪声不变的情况下)为:

东厂界外260m,南厂界外380m,西南厂界外380m,西厂界外370m,西北厂界外220m。

据现场踏勘,现声防护距离内无民居,要求规划部门严格控制声防护距离内用地性质,不得在声防护距离内新建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项目。

4.4环境风险影响

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来自液氨钢瓶、贮氢钢瓶泄漏以及废气的非正常排放,根据风险识别,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且项目位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鲁里地块,地处非环境敏地区,项目建设区厂界离最近敏感点为397m鲁里村,因此不会对周边产生较大的环境风险隐患,且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可以满足控制环境风险的要求。

5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

(1)清洁生产水平

本项目拟建设的机组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洁高效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并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

工程采用9F级重型燃气机组,主体设备均由三菱公司进口,9F机组热效率明显要高于B、E级燃机。

项目能耗、水资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等指标基本能达国内电力行业中较先进水平。

因此,项目生产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2)总量控制

本项目选用1台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采用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

根据工程分析结论,本工程SO2排放较少,约12.5/a;采用三菱公司最新的干式低氮+多喷嘴燃烧器,燃机出口NOX排放浓度可控制在48mg/Nm3以下(按50mg/Nm3计),燃气锅炉采用富尔顿JOHNSON燃烧器,NOX排放浓度可控制在100mg/Nm3以下,本项目新增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08.3t/a。

根据常山县环保局总量平衡方案,新增SO2排放量由浙江常山金雄有限公司2011年关停的普通轻钙生产线目削减SO2总量40.5t/a中予以平衡,新增NOX排放量由常山南方水泥脱硝改造工程减排NOX总量1000t/a中予以平衡,见附件。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有锅炉排污水、化水车间酸碱废水和生活污水,各类废水经预处理后纳管。

本项目年外排废水新增量为19.202万t/a,COD、氨氮新增排放量分别为11.524t/a和0.397t/a。

根据常山县环保局总量平衡方案,浙江天子果业有限公司胡柚柑桔罐头生产线关停,削减化学需氧量145.2吨,本项目COD11.524t/a在削减量中平衡。

新增氨氮由衢州市巨鼎化工有限公司2011年关停削减的氨氮排放量予以替代。

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衢州市巨鼎化工有限公司氨氮排放量为22.4吨。

6公众参与

建设单位分别于2011年8月8日~8月20日和2012年5月28日~6月8日在常山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陈家村、大麦玗、登丰村、鲁里村和朱家坞村进行张贴公示。

第一次公示主要内容为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介绍和公众反馈意见的方式等,第二次公示主要内容建设项目规模、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以及公众反馈意见的方式和途径等内容。

两次公示期间当地环保部门、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均未收到任何公众的意见,当地环保部门证明见附件。

7综合结论

浙能常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采取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洁高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采取热电联产,属国家鼓励建设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极少,采用最先进的低氮燃烧器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同时采取了其它一系列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清洁生产工艺,各项污染物的排放均能满足国家的有关排放标准。

项目选址符合新一轮《常山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常山县生态功能区规划》,项目建设符合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要求。

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消除和减小本工程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