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中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九年级.docx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中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九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中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九年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中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九年级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2.12
命题人:
邢俊英审核人:
楼舰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页,有5大题,23小题。
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
步入风景秀丽的绣湖公园,走过那千迂百徊的清幽小径,在绿树红花清水掩映下,大安寺塔昂然矗立,此时总会让人感到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她饱经岁月的cāng桑,见证了义乌宋明清数百年风云历史的变迁,目睹了义乌从一个内陆小城蜕变成一个xiǎng誉全球的小商品名城的风雨历程。
她也必将会和义乌人民一起分享新时代繁荣、富强、和谐的喜悦。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①矗(A.chùB.zhù)立②蜕(A.duìB.tuì)变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分)
①cāng()桑②xiǎng()誉
(3)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画横线部分。
(1分)
此时总会让人感到
2.根据语意,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
。
。
。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
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从,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
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
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主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①②D.②④①③
3.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
古代文人常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浊酒一杯家万里,
(1)。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表达诗人思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
(2),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哀愁;“(3),。
”(温庭筠《商山早行》)以乐景反衬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以及对家乡杜陵的深切思念;“(4),。
”(《鱼我所欲也》)表达作者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
4.名著阅读。
(3分)
(1)“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干净?
日常琐事要做得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
”这段文字中的你是。
(填人物)
(2)《水浒》中,林冲因为刺配沧州(填情节)。
后来林冲上梁山,却不受王伦的欢迎,被百般刁难,王伦要求林冲入伙之前先。
(填情节)
5.综合性学习。
(6分)
近段时间,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损失。
随着冬至的来临和新年的临近,限制燃放烟花炮竹又成了消防宣传工作的重点。
(1)义乌胜利小区的宣传栏上摘抄了一个因鞭炮而引发的事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
(2分)
2012年大年初二8时许,某县幸福家苑小区的雷达(化名)和几个小同学在小区院子里放鞭炮,没想到一不留神把自己的左眼给炸伤了。
记者在明水县人民医院急诊室看到,13岁的雷达躺在病床上休息,他的左脸上全是血,眉毛被烧焦了。
医生清洗伤口时,他疼得不停抽搐身体,刚换上药,站在一旁的奶奶心疼极了。
(2)请你为胜利小区设计一条限制燃放烟花炮竹的宣传语。
(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3)小明同学非常喜欢乱放鞭炮,别人指出他的错误后,他依然我行我素,你如何用得体的语言劝说他?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
认真阅读下面两篇,完成6—14题。
(一)母亲(14分)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
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
大家都学得很像。
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这情景被我爷爷看到,他非常生气,当场就狠狠地骂了我。
回家后,父亲又严厉地批评了我:
。
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
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
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6.文章③-④叙述了家人对自己的哪些教育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
7.根据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8.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3分)
9.根据文意,请在第④段的横线上补写出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
(不少于30字)(2分)
10.文中的父母和爷爷他们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作者深受启发。
读了本文后,你感悟到了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3分)
(二)缺少阅读的民族,“穿越”不远(12分)
姜泓冰
“五一”小长假,你是怎么过的---是宅在家里看“宫斗”连续剧,还是赶在门票继续上涨之前去了某个热门景点去扎堆儿?
每次长假、短假,总有许多人会选择出游。
在“黄金周”缩水之后,每每也总有人精心计算、早早在网上发布攻略,怎样利用上双休日和一点带薪休假,让假期延长,以便可以将游程安排得更远,欧美、东南亚、非洲,如今在每个中国的节假日里几乎满眼皆是令当地笑逐颜开的中国观光客们。
“行万里路”,对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以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而言,渐渐成了现实,甚至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这固然意味着进步,值得激赏。
但这一句话的另一半,“读万卷书”的现实反应,却着实令人忧虑。
几天前的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有一项权威性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显示高达九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一般”,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九成国民不读书或很少读书,这样的调查结果,相信不会是“自谦”,而是现实读书状况的真实反映。
环顾我们周遭,甚至就是我们自己,除了在某些特殊时期,为了应对考试或工作之需而紧急“恶补”读书之外,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究竟有多少时间花在了阅读上?
还有,有多久没有进书店买过一本书了?
答案恐怕多少有些令人沮丧。
原本遍布各大街区的“新华书店”已逐渐收缩远去,即使留下,也大多蜕变成了中小学生教辅书的专卖店;虽然中国国民手机消费世界领先,公共场所专注盯着手机方寸天地的人越来越多,但据调查,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读者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电视荧屏上,胡乱穿着历史衣服、满眼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的“穿越剧”走红,恰与这种阅读取向相应和。
除了教导“办公室政治”和人际权谋之外,既逃避现实,又缺乏基本历史常识,更多低俗、不健康内容,这样的网络阅读即便呈上升之势,也不能带来欣悦。
“读书日”一时的热闹已成过去,国民的不读书、浅阅读仍在继续。
当我们慨叹一些国民精神世界贫瘠苍白、缺少理性思考能力,身在价值多元、信息混杂的环境中很容易陷入偏激、盲从、冲动时,我们是否想到,它可能正是缺少了静心阅读的结果。
在全社会重新倡扬读书风尚,尤其是重视低端大众性读物的内容质量,将全年都当成读书日而不是某一天,认真策划一些贴近大众的阅读活动,应该被放到关乎民族未来、关乎社会建设根本的高度上去认识和重视。
一个民族的精神要由贫瘠入富足,一个社会要重建起理性秩序、理想信念和稳定价值观,培养阅读习惯,无疑都是一条便捷而有效的路径。
对于中华民族、中国社会,这正是当务之急。
没了书香与理性的时代,纵然可以凭着孤勇或幻想暂时“穿越”,终究也只能在现实功利念头里盘桓,行之不远。
朋友,在忙着“行万里路”之余,还请稍读几本书。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12.文章开头例举“五一”小长假的事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3.文中说:
“据调查,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读者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电视荧屏上,胡乱穿着历史衣服、满眼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的“穿越剧”走红,恰与这种阅读取向相应和。
这句话中的“这种阅读取向”指什么?
(2分)
14.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联系文意,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
以色列有句老话:
“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
”这句话出自《圣经》,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
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
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新华网)
材料二:
“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做斗争,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遥控器做斗争。
”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说。
(2012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指出:
“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
”“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
每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
这一重复,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
(2012年1月6日《人民日报》)
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2题。
(一)(4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4分)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这句诗写景极为生动,请加以鉴赏。
(2分)
(2)后两句采用了景中寓理手法,蕴涵着怎样的哲理?
(2分)
(二)(8分)
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
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B.公输盘诎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C.公输子之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虽杀臣,不能绝也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7.下列句中加点的“然”与“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C.然而不胜者D.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19.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分)
(三)(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
“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
“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
纸币。
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
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③目:
名词作动词,看待。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4分)
(1)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
(2)读书不辍()
(3)及()选授堂邑县尹(4)民甚快()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2分)
五、写作(48分)
23.按要求作文。
(48分)
生活中,人们习惯说“再玩一会儿”“再吃一口”“再睡十分钟”……然而,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首战失利,你是否有勇气说“再试一次”。
或许再试一次,你的眼前便会柳暗花明;再试一次,你可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再试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呈现七彩斑斓。
只要心中不放弃信念,收获总会来到你的面前。
要求:
(1)请以“再试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答题卷2012.12
(学校、考号、姓名请写在左上角)
1、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
(1)(2分)①()②()
(2)(2分)①②
(3)(1分)
2.(2分)()
3.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
(1)
(2)
(3),
(4),
4.名著阅读。
(3分)
(1)
(2)
5.综合性学习(6分)
(1)
(2)
(3)
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母亲(14分)
6.(2分)
7.(4分)
(1)
(2)
8.(3分)
9.(2分)
10.(3分)
(二)(12分)
11.(3分)
12.(3分)
13.(2分)
14.(4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
15.
(1)(2分)
(2)(2分)
16.(2分)()
17.(2分)()
18.(2分)
19.(2分)
20.(4分)
(1)遗()
(2)辍()(3)及()(4)快()
21.(2分)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2分)
五、作文(48分)
参考答案
一、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
要求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1)①A.②B.
(2)①沧②享(3)心旷神怡(5分,每空1分)
2.B(2分)
3.
(1)燕然未勒归无计
(2)只恐双溪舴艋舟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6分,每空1分,不能出现错别字)
4.
(1)傅聪
(2)误入白虎堂;纳投名状(下山杀人)。
(3分,每空1分,答案中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5.
(1)某县一少年因放鞭炮不小心炸伤左眼。
(2分,意思基本对就给分)
(2)示例:
杜绝非法烟花爆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分,没有修辞手法扣1分)
(3)例:
小明,限制燃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和噪声。
如果大家都随便燃放爆竹的话,容易引起火灾或伤害他人。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希望你不要随便乱放鞭炮了。
(称呼1分,内容符合要求1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14分
6.(2分)
(1)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
(2)我的父亲和爷爷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
7.(4分)
(1)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地面对困难的精神。
(2)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写我找不到母亲而担心(焦急)的情形,表现出我对母亲的关爱之情。
(方法分析1分,内容上作用1分)
8.(3分)参考实例:
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
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更好地升华文章主旨。
3)为最后一段的议论抒情作了铺垫(引出下面的议论抒情)。
(每点1分))
9.(3分)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10.(3分)感悟围绕“在磨难、困难前要乐观、坚强,活得要有尊严……”展开。
结合生活实际略(感悟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二)12分
11.(3分)缺少阅读的民族,“穿越”不远(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合乎文章内容,也可)
12.(3分)作者用这个事例,具体说明“行万里路”已经渐渐成了现实,继而引出了作者的忧虑——“读万卷书”的现实反应,着实令人忧虑,引出本文论题;自然真实,引发读者的思考(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作为论据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论点。
13.(2分)网络阅读(手机阅读,浅阅读)
14.(4分)略(合乎文意题意,情感健康即可)示例:
阅读有利于个人的精神成长,更有利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培养和一个社会重建理性秩序、理想信念和稳定价值观,然而中国的国民阅读现实,令人忧虑,培养中国的国民阅读,对于中华民族、中国社会,正是当务之急。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一)4分
15.(4分)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含雨的暮云低垂并缓慢移动的情景,突出了天气的阴晴不定。
(修辞1分,作用1分)
(2)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寄寓人生感悟:
不甘屈从阴暗,不怕青山阻隔,便能得到千帆竞渡的开阔心境,就能战胜眼前的迷茫与困难。
(答“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也可)(2分)
(二)8分
16.(2分)C17.(2分)B
18.(2分)我也知道您用来抵御我的方法,可是我也不说
19.(2分)一靠锋利巧妙的言辞,二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这个实力作后盾.
(三)8分
20.(4分)
(1)遗(遗失,丢失)
(2)辍(停止)(3)及(等到、到……的时候)(4)快(以……为快乐)
21.(2分)
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2.(2分)
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2点.每一点1分)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
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
(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
“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
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五、写作(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