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391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docx

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试

2001年10月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局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功能属于 【 】 

A. MAC子层 

B. LLC子层 

C. 物理层 

D. 高层 

2. 在OSI参考模型中,网桥实现互联的层次为 【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 

3. 四个集线器采用叠推技术互连,则任意两个端口之间的延迟为【 】 

A. 一个集线器的延迟 

B. 二个集线器的延迟 

C. 三个集线器的延迟 

D. 四个集线器的延迟 

4. 在采用光纤作媒体的千兆位以太网中,配置一个中继器后网络跨距将【 】 

A. 扩大 

B. 缩小 

C. 不变 

D. 为零 

5. 路由选择协议位于 【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6. 全双工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 【 】 

A. 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B. 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C. 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D. 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7. 快速以太网的帧结构与传统以太网 (10BASET) 的帧结构 【】 

A. 完全相同 

B. 完全不同 

C. 仅头部相同 

D. 仅校验方式相同 

8. 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 【 】 

A. 10 

B. 15 

C. 16 

D. 32 

9. ATM支持Web浏览器查询信息的业务类型是 【 】 

A. CBR 

B. VBR 

C. UBR 

D. ABR 

10. 能完成VLAN之间数据传递的设备是 【 】 

A. 中继器 

B. L2交换器 

C. 网桥 

D. 路由器 

11. ATM网络中用于局域网仿真的AAL协议是 【 】 

A. AAL1 

B. AAL2 

C. AAL3/4 

D. AAL5 

12. 具有隔离广播信息能力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 】 

A. 网桥 

B. 中继器 

C. 路由器 

D. L2交换器 

13. 下列不属于电子邮件协议的是 【 】 

A. POP3 

B. SMTP 

C. SNMP 

D. IMAP4 

14. 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 【 】 

A. 中继器 

B. 调制解调器 

C. 交换器 

D. 路由器 

15. 基于TCP/IP协议集的Internet体系结构保证了系统的 【 】 

A. 可靠性 

B. 安全性 

C. 开放性 

D. 可用性 

16. 令牌环网中某个站点能发送帧是因为 【 】 

A. 最先提出申请 

B. 优先级最高 

C. 令牌到达 

D. 可随机发送 

17. FDDI标准规定网络的传输媒体采用 【 】 

A. 非屏蔽双绞线 

B. 屏蔽双绞线 

C. 光纤 

D. 同轴电缆 

18. 下列局域网标准中,在采用了全双工技术后能扩展网段距离的是【 】 

A. 100BASETX 

B. 100BASEFX 

C. 10BASET 

D. 10BASEFL 

19. 采用“一次路由,随后交换”方式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是【 】 

A. FastIP 

B. NetFlow 

C. Tag Switching 

D. FIRE 

20. 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 【 】 

A. 争用带宽 

B. 预约带宽 

C. 循环使用带宽 

D. 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错填或不填均无分。

) 

21. 网络互联时,中继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____________层。

 

22. 千兆位以太网在不改变传统以太网最小帧长的情况下,为扩大网络系统跨距和提高传输效率,采用了____________技术和帧突发技术。

 

23.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中,异步方法可进一步划分为____________、循环和预约。

 

24. 使用路由器组网的特点是网络互连、____________和流量控制。

 

25. 由于各种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 (MTU) 不同,用路由器互联时必须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和____________。

 

26. 共享型以太网采用____________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27. 局域网系统中典型的L3交换技术有____________和NetFlow。

 

28. ATM是一种____________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29. L3交换技术解决方案有基于____________模型和基于边缘多层混合交换模型两种类型。

 

30. 国内最早的四大网络包括原邮电部的ChinaNet、原电子部的ChinaGBN、教育部的____________和中科院的CSTnet。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 略。

 

32. 画出传统以太网 (10BASET) 功能模块的示意图,并简述帧发送和帧接收过程中各模块的主要作用。

 

33. 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以太网交换器最主要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为什么?

 

34. 试画出ATM协议参考模型图。

 

35. 什么是B/S计算模式?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36. 综合布线系统由哪几个子系统组成?

 

四、综合题 (本大题共2小题,37题6分,38题14分,共20分) 

37. 假设光速C = 3×108m/s,物理层延迟tPHY = 0.15×10-5s,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0.7C,最小帧长Lmin = 64字节。

 

在无中继器和集线器的情况下,请计算快速以太网网络系统跨距的近似值。

 

38. 中学校园网方案设计 

校园网组环境与要求 

一幢教学楼:

20个教室,每个教室连一台计算机; 

2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连20台计算机; 

一幢办公楼:

10个办公室 (或教研室),每个办公室连5台计算机。

 

两幢楼之间相距105米。

每幢楼内有一个设备间,所有房间到设备间的距离均小于90米。

 

根据需求,采用100BASET组网技术,请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并完成设计。

 

具体要求如下:

 

(1) 画出整个校园网的网络结构图,并注明网络设备和传输媒体的名称、规格 (速率、端口数); 

(2) 为实现办公信息发布、文件共享、师生交流、网上讨论和多媒体教学,应配置什么服务器; 

(3) 校园网椄入Internet还要添加什么设备?

 

(4) 为监控网络的运行,还应该配置什么功能模块?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A 

4. B 

5. C 

6. A 

7. A 

8. B 

9. D 

10. D 

11. D 

12. C 

13. C 

14. D 

15. C 

16. C 

17. C 

18. B 

19. A 

20. A 

二、填空题 

21. 物理 (或第一) 

22. 帧扩展 

23. 竞争 (或争用) 

24. 网络隔离 

25. 重组 

26. CSMA/CD 

27. FastIP 

28. 面向 

29. 核心 

30. CERnet (或中国教育科研网) 

三、简答题 

31. 略。

 

32. 略。

 

33. 最主要的优点是:

帧的可靠传输 

原因是:

进行两次链路差错检验 

第一次是帧从源站到交换器输入端口 

第二次是帧从交换器输出端口至目的站的链路上 

最主要的缺点是:

有较长的延迟时间 

原因是:

输入端接收帧后,需进行帧的串一并行转换,输出时又需进行帧的并一串行转换。

 

34. 略。

 

35. 基于浏览器、WWW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计算结构称为B/S计算模式。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与软硬件平台的无关性。

 

36. 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为六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配线 (水平) 子系统; 

干线 (垂直) 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四、综合题 

37. 解:

slottime≈S/0.7c + 2tPHY 

Lmin/R = slottime 

S ≈ (Lmin/R - 2tPHY) × 0.7 × C 

= (512/108 - 2×0.15×10-5) ×0.7×3×108 

= 445.2 (m) 

答:

网络系统跨距约为445.2米 

38. 略。

 

 

2001年10月全国计算机网络本科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局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功能属于 【 】 

A. MAC子层 

B. LLC子层 

C. 物理层 

D. 高层 

2. 在OSI参考模型中,网桥实现互联的层次为 【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 

3. 四个集线器采用叠推技术互连,则任意两个端口之间的延迟为【 】 

A. 一个集线器的延迟 

B. 二个集线器的延迟 

C. 三个集线器的延迟 

D. 四个集线器的延迟 

4. 在采用光纤作媒体的千兆位以太网中,配置一个中继器后网络跨距将【 】 

A. 扩大 

B. 缩小 

C. 不变 

D. 为零 

5. 路由选择协议位于 【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6. 全双工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 【 】 

A. 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B. 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C. 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D. 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7. 快速以太网的帧结构与传统以太网 (10BASET) 的帧结构 【】 

A. 完全相同 

B. 完全不同 

C. 仅头部相同 

D. 仅校验方式相同 

8. 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 【 】 

A. 10 

B. 15 

C. 16 

D. 32 

9. ATM支持Web浏览器查询信息的业务类型是 【 】 

A. CBR 

B. VBR 

C. UBR 

D. ABR 

10. 能完成VLAN之间数据传递的设备是 【 】 

A. 中继器 

B. L2交换器 

C. 网桥 

D. 路由器 

11. ATM网络中用于局域网仿真的AAL协议是 【 】 

A. AAL1 

B. AAL2 

C. AAL3/4 

D. AAL5 

12. 具有隔离广播信息能力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 】 

A. 网桥 

B. 中继器 

C. 路由器 

D. L2交换器 

13. 下列不属于电子邮件协议的是 【 】 

A. POP3 

B. SMTP 

C. SNMP 

D. IMAP4 

14. 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 【 】 

A. 中继器 

B. 调制解调器 

C. 交换器 

D. 路由器 

15. 基于TCP/IP协议集的Internet体系结构保证了系统的 【 】 

A. 可靠性 

B. 安全性 

C. 开放性 

D. 可用性 

16. 令牌环网中某个站点能发送帧是因为 【 】 

A. 最先提出申请 

B. 优先级最高 

C. 令牌到达 

D. 可随机发送 

17. FDDI标准规定网络的传输媒体采用 【 】 

A. 非屏蔽双绞线 

B. 屏蔽双绞线 

C. 光纤 

D. 同轴电缆 

18. 下列局域网标准中,在采用了全双工技术后能扩展网段距离的是【 】 

A. 100BASETX 

B. 100BASEFX 

C. 10BASET 

D. 10BASEFL 

19. 采用“一次路由,随后交换”方式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是【 】 

A. FastIP 

B. NetFlow 

C. Tag Switching 

D. FIRE 

20. 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 【 】 

A. 争用带宽 

B. 预约带宽 

C. 循环使用带宽 

D. 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错填或不填均无分。

) 

21. 网络互联时,中继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____________层。

 

22. 千兆位以太网在不改变传统以太网最小帧长的情况下,为扩大网络系统跨距和提高传输效率,采用了____________技术和帧突发技术。

 

23.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中,异步方法可进一步划分为____________、循环和预约。

 

24. 使用路由器组网的特点是网络互连、____________和流量控制。

 

25. 由于各种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 (MTU) 不同,用路由器互联时必须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和____________。

 

26. 共享型以太网采用____________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27. 局域网系统中典型的L3交换技术有____________和NetFlow。

 

28. ATM是一种____________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29. L3交换技术解决方案有基于____________模型和基于边缘多层混合交换模型两种类型。

 

30. 国内最早的四大网络包括原邮电部的ChinaNet、原电子部的ChinaGBN、教育部的____________和中科院的CSTnet。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 略。

 

32. 画出传统以太网 (10BASET) 功能模块的示意图,并简述帧发送和帧接收过程中各模块的主要作用。

 

33. 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以太网交换器最主要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为什么?

 

34. 试画出ATM协议参考模型图。

 

35. 什么是B/S计算模式?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36. 综合布线系统由哪几个子系统组成?

 

四、综合题 (本大题共2小题,37题6分,38题14分,共20分) 

37. 假设光速C = 3×108m/s,物理层延迟tPHY = 0.15×10-5s,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0.7C,最小帧长Lmin = 64字节。

 

在无中继器和集线器的情况下,请计算快速以太网网络系统跨距的近似值。

 

38. 中学校园网方案设计 

校园网组环境与要求 

一幢教学楼:

20个教室,每个教室连一台计算机; 

2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连20台计算机; 

一幢办公楼:

10个办公室 (或教研室),每个办公室连5台计算机。

 

两幢楼之间相距105米。

每幢楼内有一个设备间,所有房间到设备间的距离均小于90米。

 

根据需求,采用100BASET组网技术,请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并完成设计。

 

具体要求如下:

 

(1) 画出整个校园网的网络结构图,并注明网络设备和传输媒体的名称、规格 (速率、端口数); 

(2) 为实现办公信息发布、文件共享、师生交流、网上讨论和多媒体教学,应配置什么服务器; 

(3) 校园网椄入Internet还要添加什么设备?

 

(4) 为监控网络的运行,还应该配置什么功能模块?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2. B 3. A4. B 5. C 6. A 7. A8. B 9. D 10. D 11. D2. C 13. C 14. D 15. C 

16. C 17. C 18. B 19. A20. A 

二、填空题 

21. 物理 (或第一) 

22. 帧扩展 

23. 竞争 (或争用) 

24. 网络隔离 

25. 重组 

26. CSMA/CD 

27. FastIP 

28. 面向 

29. 核心 

30. CERnet (或中国教育科研网) 

三、简答题 

31. 略。

 

32. 略。

 

33. 最主要的优点是:

帧的可靠传输 

原因是:

进行两次链路差错检验 

第一次是帧从源站到交换器输入端口 

第二次是帧从交换器输出端口至目的站的链路上 

最主要的缺点是:

有较长的延迟时间 

原因是:

输入端接收帧后,需进行帧的串一并行转换,输出时又需进行帧的并一串行转换。

 

34. 略。

 

35. 基于浏览器、WWW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计算结构称为B/S计算模式。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与软硬件平台的无关性。

 

36. 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为六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配线 (水平) 子系统; 

干线 (垂直) 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四、综合题 

37. 解:

slottime≈S/0.7c + 2tPHY 

Lmin/R = slottime 

S ≈ (Lmin/R - 2tPHY) × 0.7 × C 

= (512/108 - 2×0.15×10-5) ×0.7×3×108 

= 445.2 (m) 

答:

网络系统跨距约为445.2米 

38.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