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228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docx

石家庄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

中医学专业建设总结

重点学科情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龙头,医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对我院的学科建设工作非常重视。

我院现有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建设学科3个。

医院近年通过学科建设,深深体会到学科建设是人才队伍的培养、学术水平提高的好方法,因此全院上下形成重视学科建设的良好局面。

局级重点学科:

中医儿科: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创建于1958年,1979年被国家教育部确立为中医儿科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被确立为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小儿肺炎医疗中心,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儿科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本学科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该学科带头人王雪峰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秘书长。

主要从事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并有多项成果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在王雪峰教授的带领下,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建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唯一一所中医病毒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一个集科研与临床为一体的开放型实验室;在教学上,承担了辽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中医儿科硕士、本科、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为国内中医儿科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儿科专业人才;具有稳定的学术发展方向,主要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哮喘等疾病的研究;始终将中医特色和提高临床疗效作为学科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建立了一系列专病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促进了临床诊疗的客观化和标准化。

目前,该学科在学科带头人王雪峰教授带领下,不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将对全国中医儿科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重点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医儿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省级重点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是我省实力雄厚的学科。

50年代末期我院汇集了一大批国内名老中医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西学中人才;60年代中期西学中研究生班高级学员毕业后,全部充实到我院临床各科,成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的学术带头人,使我省中西医结合临床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80年代后被批准为硕士点学科,首批省级重点学科,97年再次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学科,90年代与上海、北京等联合培养博士生,2001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博士授权学科。

该学科带头人杨关林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名中医。

在他的带领下,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确立稳定的研究方向,现有六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该学科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将继续提高课题水平,以临床观察与实验相结合,中医理论与

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进一步从细胞、受体、分子、基因水平探讨中药制剂防治各种疾病的作用机理,深入开展中药药效学、药理学、毒理学研究,为中药创新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突破,创新,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采用多种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手段,筛选出稳定、可靠的中药制剂。

进一步提出新理论、新疗法、新制剂,应用于临床,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也力争使本学科达到国内一流的科研、临床水平。

校级重点学科

内分泌科:

该学科在2004年为校级建设学科,2005年通过评估为校级重点学科。

内分泌科是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

该科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中、西医并重,使内分泌代谢病的综合防治水平处于省内领先。

先后承担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为糖尿病、甲状腺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内分泌科拥有雄厚的人才基础,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科内拥有博士学位4人,博士在读1人,拥有硕士学位4人。

在省及国家级期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主编中医内科学英文教材一部。

内分泌科现运转省,市级课题8项。

获省及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

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DNA损伤和富碘中药对甲状腺损伤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涉及国内,国外相关领域的前沿,在辽宁省及国内内分泌界有一定影响,拥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内分泌科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辽宁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多年来,该科不断总结和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名符其实的纯中药制剂,在治疗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病,肾上腺及垂体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省内外内分泌代谢病患者的康复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科带头人于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指导教师,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

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辽宁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沈阳分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耳鼻咽喉科:

该学科在2004年为校级建设学科,2005年通过评估为校级重点学科。

耳鼻喉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现有三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并有与本学科研究方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及成果支撑,并有计划的开展了本学古今有关耳聋耳鸣、慢性扁桃体炎及慢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研的新观点及方法学。

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中、初级人员12人,建立了完整而详实的学科管理制度以及人才规划。

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梯队清楚,培养方式较为丰富,导师队伍强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学科带头人孙海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已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

科室拥有日本成像纤维鼻、咽、喉、气管镜、丹麦电测听仪、美国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仪、美国鼻窦内窥镜等大型诊疗设备。

科内既具有中医药的特色治疗,又可开展耳鼻喉科常规和急诊手术。

在完成医疗任务的同时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及临床带教任务,能够将研究成果充实到教材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不断达到医教研一体化运行,保证了学科的良性发展。

消化科:

该学科在2004年被确定为校级建设学科,2005年通过评估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

1999年被辽宁省卫生厅首批命名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消化病重点专科,2002年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命名为中医消化病重点专科。

本学科现有研究方向4个:

1.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2.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3.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4.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研究。

学科带头人王垂杰教授,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免疫化学实验室主任。

自1983年本科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消化专业的医疗教育科研工作,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医硕士学位获得者”光荣称号,1995年被国家青联、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2003年被辽宁省卫生厅命名为“辽宁省名中医”。

科内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师18人,其中:

60岁以上2人;51-60岁3人;41-50岁4人;31-40岁7人;30岁以下2人。

60岁以上都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造诣,是消化重点学科建设的学术带头人。

诊疗技术精湛,结合篝理化设备,突出传统中医特色,集名老专家验方与现代中医药学研究于一体,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中西医相结合的诊疗方案,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疗效显著,取得可喜成果,为广大患者解除了常年困扰的顽疾。

该科作为辽宁中医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留学生的临床学习基地,同时承担国内消化专业进修生的培养任务。

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八五”、“十五|攻关课题在内的各种省级上中医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十余项。

曾获辽宁省政府一、二、三等奖多项,主编消化病中医药治疗相关专著多部,为祖国中医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中医外科:

2004年被确定为校级建设学科。

本学科主要由血管外科、肛肠科2个临床科室构成。

本学科确定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一效膏治疗各种慢性溃疡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个研究方向针对三种疾病均是临床中的多发病、难治病,本学科以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为指导,申报了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获得各类课题资助经费近30万元,已结题7项,在研3项。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及省科持进步奖三等奖一项。

 学科带头人吕延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评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科成员共13名,副高职以上8名,硕士以上学历6名,学术梯队整介,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神经内科:

2004年被确定为校级建设学科。

本学科点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单位。

针灸科是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辽宁省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治疗中心,全国针灸临床辽宁治疗中心。

目前有稳定的研究方向6个:

眼针疗法的应用及机理研究;脑及实验研究;帕金森血管病的针灸及中药治疗研究;痴呆的针灸及中药治疗研究;抑郁症的针灸及中药治疗研究;项丛刺疗法的机理及临床研究。

科研方面中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省教寻、省科委课题多项,专著3部,发表学术文30余篇。

教学方面积极开展教研究,重视教材和教参的层次和特色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了近40余名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

学科带头人王健教授,主任医师辽宁省卫生系列评委,辽宁省血栓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康复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辽宁省针灸学会理事,全国脑病学术委员会委员。

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

学科队伍合理,

中医妇科:

2004年被确定为校级建设学科。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是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

学科有3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

中医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

科研:

《复方坤草汤治疗ABO血型不合》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白斑Ⅰ、Ⅱ、Ⅲ号方治疗女阴营养不良》获“九五”期间科学技术成果,《调经冲剂治疗皮下埋置避孕剂导致月经紊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科带头人陈莹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中医药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学科有学科成员19人,正高职11人,副高职4人,学经纬度结构比较合理,职称队伍整齐,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位点情况

我院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内科、中医儿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率100%。

硕士点情况:

硕士点名称

成立时间

建设情况

中医诊断学

1995年

研究方向: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中医对情感障碍的诊治研究;中医诊断学网络教学研究

科研及教学成果:

2004年,教研室制作的《中医诊断学》CAI教学课件,荣获全国中医药教育技术教学软件评比三等奖,荣获辽宁中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

中医内科学

1998年

本学科点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单位,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合理的老、中、青学术梯队,教学、临床及科研硬件环境先进,中西医医疗技术精湛,研究生培养计划周密严谨。

涵盖肾脏病、呼吸、中医急症、内分泌、肿瘤、血液、消化、风湿免疫等研究方向。

科研及教学成果:

目前中医内科学位授权学科点所有专业均为省级以上重点专科,具有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多项科研课题,能满足研究生所需病毒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实验,可以从多角度、多程次进行学术研究。

目前已经取得多项科研教学成果。

中医外科学

1993年

涵盖周围血管病、疮疡病、肛肠疾病、泌尿及男科疾病。

科研工作:

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项,正在运转中3项。

科研及教学成果:

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中医骨伤科学

1990年

涵盖骨关节创伤、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创伤、痛风性关节炎

科研:

《简明生理学》获省科学进步三等奖、《创建骨伤专业培养专科人才》1989年获辽宁省教委二等奖1989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称号

中医妇科学

1984年

涵盖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治疗妇科炎症,中医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

科研及教学成果:

《复方坤草汤治疗ABO血型不合》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白斑Ⅰ、Ⅱ、Ⅲ号方治疗女阴营养不良》获“九五”期间科学技术成果,《调经冲剂治疗皮下埋置避孕剂导致月经紊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医儿科学

1984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小儿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小儿脑系病证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中医药防治肾系病证的研究

科研及教学成果:

1、小柴胡汤防治柯萨奇B3病毒感染及免疫损伤机理研究

辽宁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2001年

2、抗心肌炎冲剂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辽宁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2002年

3、心炎宁颗粒剂新药开发研究

沈阳市科技成果2004年

4、新世纪全国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西结合儿科学》主编2005年

中医五官科学

1986年

耳鼻喉科:

辽宁中医耳鼻喉科教研室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我国中医院校最早的硕士点之一。

拥有日本OLYMPUS呈像纤维鼻咽喉气管镜、丹麦OB922电测听仪、美国COBLATOR低温射频冷凝治疗仪及美国STYKLE鼻窦内窥镜等大型诊疗设备合人民币约100余万元。

科内既具有中医药的特色辨证论治又可开展常规和急诊手术治疗。

日均门诊量约100余人次,现有病床20张。

曾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的主编单位。

现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课题三项。

辽宁中医耳鼻喉科为慢性扁桃体炎及耳聋耳鸣的专病基地。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我院应用该疗法已有40余年历史,前期工作证实了中医烙法具有疗效可靠,施治时毫无痛苦,不出血,患者易于接受。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及老年性聋取得显著疗效。

近10年来我院病房、门诊治疗耳聋耳鸣千余人,其范围已辐射东三省。

每年创效益数十万元。

研究方向:

耳鼻咽喉科的中医药治疗

科研及教学成果:

泻火治聋冲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整理与研究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眼科:

眼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科研及教学成果:

1.“猪鬃针治治疗青少年近视511例”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2.糖视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省教委课题

中西医结合临床

1984年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是我院重点学科。

本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学科内拥有周学文、张静生等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合理。

学科涵盖各省重点学科,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

本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学科内拥有周学文、张静生等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现有较多的具备博士与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学术梯队合理。

学科涵盖各临床专业,尤以心血管、内分泌、消化、肿瘤、血液科较强。

该专业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且成果突出,近年来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有较大贡献,先后中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课题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紧密相连,部分研究已属国内领先水平。

学院为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创立了良好的条件,自96年以来利用地方及院内投资,建成了病毒实验室、SPF动物实验室等,各种实验设备近2000万,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自学位点建成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临床医疗、科研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学科有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国内外有较强的学术支持和合作单位。

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外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培养高层次医疗人才的理想基地。

博士点情况:

博士点名称

成立时间

建设情况

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0年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是我院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是我省重点学科,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

本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学科内拥有周学文、张静生等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现有较多的具备博士与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学术梯队合理。

学科涵盖各临床专业,尤以心血管、内分泌、消化、肿瘤、血液科较强。

该专业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且成果突出,近年来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有较大贡献,先后中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课题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紧密相连,部分研究已属国内领先水平。

学院为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创立了良好的条件,自96年以来利用地方及院内投资,建成了病毒实验室、SPF动物实验室等,各种实验设备近2000万,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自学位点建成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临床医疗、科研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学科有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国内外有较强的学术支持和合作单位。

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外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培养高层次医疗人才的理想基地。

中医内科学

2000年

本学科点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单位,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合理的老、中、青学术梯队,教学、临床及科研硬件环境先进,中西医医疗技术精湛,研究生培养计划周密严谨。

涵盖肾脏病、呼吸、中医急症、内分泌、肿瘤、血液、消化、风湿免疫等研究方向。

培养热爱中医事业,具有比较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坚实的中西医基础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参与国际医学科学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中医人才。

目前中医内科学位授权学科点所有专业均为省级以上重点专科,具有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多项科研课题,能满足研究生所需病毒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实验,可以从多角度、多程次进行学术研究。

目前已经取得多项科研教学成果。

中医儿科学

2005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小儿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小儿脑系病证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中医药防治肾系病证的研究

科研及教学成果:

1、小柴胡汤防治柯萨奇B3病毒感染及免疫损伤机理研究

辽宁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2001年

2、抗心肌炎冲剂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辽宁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2002年

3、心炎宁颗粒剂新药开发研究

沈阳市科技成果2004年

4、新世纪全国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西结合儿科学》主编2005年

博士后流动站1个。

重点专科情况

附属医院现有中管局重点专科2个,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11个。

目前附属医院以2个中管局重点专科为龙头,以11个省级重点专科为主线,带动医院专科建设水平,突出中医特色,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诊疗水平,打造更多的名医、名药,为医院打造标志性中医院奠定坚实基础。

肾内科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是辽宁省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

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由门诊、病房、血液透析中心,中医内科教研室四部分组成。

门诊设有三个诊室,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常年出诊,并设有专家门诊。

病房设有50张床位;血液透析机6台,并有一支高水准的技术队伍,科内现有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硕士学位占多数。

作为辽宁中医大学博士,硕士,本科,护理专业人员的实习基地,为中医肾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治疗特色]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

有许多患者因慢性肾衰苦于没有办法治疗,又没有经济能力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倍受折磨。

我们科运用中药“降氮煎剂”保留灌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86%,为众多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此项科研成果以通过省科委鉴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扬长避短

肾病综合征临床比较常见,但患者病情经常反复,很是无奈。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办法,取西药激素起效快的优点;采中医治疗疗效稳定同时可相应减少西药副作用的长处,使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下降,疗效稳定。

中药加仪器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理想

慢性肾炎病程较长,如不能很好的治疗,最终发展成慢性肾衰尿毒症。

我们运用中药口服加肾病治疗仪穴位导入治疗,使病人蛋白尿程度减轻,同时保护肾功能,延迟肾衰出现,提高病人的自下而上质量。

中西药结合治疗反复发作尿路感染防止复发

有些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由于长期反复发作,大量应用抗生素治疗,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菌耐药,甚至出现霉菌感染,是治疗中的难关。

我科采用中药针剂及西药抗生素共同抗炎治疗的办法,减少了细菌耐药及临床反复复发的机率,使患者减少了疾病的痛苦。

中药加透析治疗尿毒症特色突出

尿毒症的患者,体质比较虚弱,由于长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大都营养不良,表现出正气不足的一派虚象。

运用中药扶助正气,使患者体质增强,配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有效清除体内毒素,效果更理想。

血液科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是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是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血液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协建单位,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华医药》栏目及省市多家媒体曾多次对该科进行介绍。

该科现门诊设有2个诊室,1个微波治疗室,病房开放床位50张,并有无菌层流床两张。

设备先进,专业力量雄厚,诊疗技术精湛,在以中医药为主,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中西医结合,千方百计提高临床疗效。

其治疗理念是:

让病患获最大效益,最小风险,享受高效,优质服务,充分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同时,承担辽宁中医大学本、硕、博及留学生的教学、临床培养任务,为祖国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肿瘤科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是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是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学科——中医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协建单位。

门诊设有2个诊室,一个微波治疗室,病房开放床位50张,建有肿瘤射频治疗中心,并有无菌层流床两张。

设备先进,专业力量雄厚,诊疗技术精湛,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突出传统中医特色,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还其健康的人生。

◆预防:

一次预防:

提供正确的运动、饮食及调和心态的指导方法及改正不良生活习惯的方法;治疗食道炎的民型增生、慢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乳腺增生及腺瘤、甲状腺瘤等癌前病变。

二次预防:

胃癌,大肠癌,乳腺癌,肺癌,食道癌,贲门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等早期肿瘤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根治。

中医药在预防肿瘤术后复发上有较好作用。

◆根治:

通过化疗能够治愈绒毛膜上皮癌,霍奇金氏病,非霍厅金氏淋巴瘤(中高恶性度),睾丸癌;通过放疗能够治愈某些鼻咽癌,食道癌,子宫颈等。

中医药配合放疗,化疗可以明显减轻对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的毒性,并增加疗效。

另外,中医在治疗晚期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前裂腺癌,软组织肉瘤,头颈部癌,膀胱癌,胃癌,大肠癌,脑瘤,恶性园素瘤,肾癌,胰癌,胰腺癌,肝癌,甲状腺癌等均有相对较好的疗效。

◆康复:

中医药在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结束后,在机体状态的恢复上有明显疗效。

◆安乐(临终关怀):

恶性肿瘤终末期的各种病症造成患者的极大痛苦,如疼痛,咳嗽,胸水,出血,腹水,黄疸,排尿障碍,脑转移,食欲不振,恶心等,中医药在治疗这些合并证上有明显疗效,并已建成无癌痛病房。

心血管内科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是辽宁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

全科现有床位50张,拥有先进的心脏监护系统及各种检查手段。

门诊设有三个诊室。

科室有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全科共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