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933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docx

湖北民族学院天然产物化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天然产物:

是指由动物、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

2.天然产物化学(NaturalProductsChemisty):

是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

3.先导化合物(Leadcompound):

是指具有特征结构和生理活性并可通过结构发放造优化其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4.核磁共振:

当电磁波的能量与核自旋能级的能量差相等时,处于低能态的自旋核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跃迁到高能态上去的这种现象就叫核磁共振。

5.化学位移:

由于感应磁场的屏蔽或去屏效应,使得化学环境不同的质子在不同的磁场强度下发生共振吸收的现象就叫做化学位移。

V样:

样品的共振吸收频率

VTMS:

标样四甲基硅烷的共振吸收频率(四甲基硅烷(TMS)的δ=0ppm(仪器的零点))

V0:

所有仪器的频率

6.自旋—自旋偶合:

在外磁场作用下,相互邻近的碳上质子自旋产生的小磁场,通过键的传递产生的相互影响叫自旋—自旋偶合。

7.自旋—自旋裂分:

由于自旋偶合而引起吸收峰数目增多的现象叫自旋—自旋裂分。

8.偶合常数:

两裂分峰之间的距离(J)叫偶合常数。

9.生物碱:

是含负氧化态氮原子的存在于有机体中的环状化合物。

10.糖类:

又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生产物,通过它们进一步合成了植物中的绝大部分成分。

11.单糖(monosaccharides):

是多羟基醛和酮,是组成糖类及其衍生物的基本单元。

12.苷类:

又叫配糖体或糖杂体等。

是糖或糖的衍生物(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物质(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故有α-苷和β-苷之分,天然界常见的多为β-构型。

13.原生苷:

是指天然产物中原始存在状态的苷,也称第一苷;

14.次生苷:

是指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也叫第二苷。

15.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则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16.萜类化合物:

凡是由甲戊二羟酸(Mevalonicacid,MVA)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17.挥发油(volatileoils):

又称精油(essentialoils),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汽蒸馏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18.皂苷:

由皂苷元和糖、糖醛酸或其他有机酸所组成。

19.单萜类:

是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典型单萜的分子式为(C5H8)2

20.倍半萜类(sesquiterpenoids):

是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

21.二萜类(diterpenoids):

是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通常可以用(C5H8)4为通式来表示。

22.三萜类:

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分子中有6个异戊二烯单位,通式(C5H8)6。

23.甾体皂苷:

具有螺甾烷类化合物结构母核的一类皂苷。

24.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

是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是由强心苷元与糖缩合的一类苷。

25.醌类化合物(quinonoids):

是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26.蒽醌类(anthraquinones):

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由于整个分子形成一共轭体系,C9,C10又处于最高氧化水平,比较稳定。

(成分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

27.香豆素:

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

环上常有取代基。

28.木脂体类(lignans):

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

通常指其二聚物,少数为三聚物和四聚物。

29.木脂素:

两分子苯丙素以侧链中碳原子(8-8’)连结而成的化合物。

组成木脂素的单位有四种:

桂皮酸,偶为桂皮醛;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

新木脂素:

非碳原子相连(如3-3’、8-3’)。

重点知识

1、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提取:

从自然界的生命体中提取生命有效成分、分离、提纯

结构阐明:

用各种化学及仪器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功能:

结合结构与天然产物的性能比较,得出其生理功能

合成:

用有机合成手段合成该结构的化合物

生源:

了解、探讨该物质的生物来源,即原料来源

应用:

将该物质应用到所需领域中去

2、用结晶法分离纯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时,在操作上有何要求

(1)对所需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热时溶解,冷却即析出”。

对于杂质,不溶或难溶。

(2)与被结晶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

(3)溶剂的沸点适中,若沸点过高,则附着于晶体表面不易除去,过低又不利于晶体析出。

3、DEPT谱(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法):

通过改变照射1H核的脉冲宽度(θ)或设定不同的弛豫时间,使不同类型的13C在图谱上呈现单峰并分别呈现正向峰或倒置峰。

常用于碳原子的级数确定。

4、二维核磁共振谱:

是有两个时间变量,经两次傅利叶变换得到的两个独立的频率变量的谱图。

一般用第二个时间变量t2表示采样时间,第一个时间变量t1则是与t2无关的独立变量,是脉冲序列中的某一个变化的时间间隔。

5、小分子化合结构解析的主要策略

a)通过1H-NMR确定氢质子类型。

b)通过13C-NMR确定碳原子数目。

c)通过DEPT谱把13C共振信号分类为CH、CH2、CH3和季碳原子。

d)通过1H,13C-COSY(HMQC)建立C-H组合单元。

e)通过1H,1H–COSY谱解析分子内的H自旋偶合骨架,并把它进一步转变为碳骨架部分构造。

f)通过异核多键远程相关谱HMBC,将可能的单元连接

g)采用NOE差谱或NOESY(ROESY)谱解决分子的相对构型或构象问题,得到分子的三维结构。

h)对分子结构进行全面确认。

6、结构鉴定的步骤

1)初步判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状态

3)确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判断或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立体结构(构型、构象)

7、不饱和度计算:

u=Ⅳ-Ⅰ/2+Ⅲ/2+1

Ⅰ、Ⅲ、Ⅳ分别代表一、三、四价原子的数目。

     例:

当N为三价时:

C12H17O2Nu=5

当N为五价时:

CH3CH2NO2u=2

8、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而呈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

 酸性强弱顺序:

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此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

9、挥发油是一类混合物,大体可分4类:

a)萜类化合物: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和它们含氧衍生物

b)芳香族化合物:

如桂皮醛、茴香醚、丁香酚等

c)脂肪族化合物:

主要是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如正癸烷存在于桂花的头香成分中);小分子醇、醛及酸类化合物(如正壬醇存在于橙皮挥发油中)。

d)其它类化合物:

除上述三类化合物外,还有一些挥发油样物质,如芥子油、挥发杏仁油、大蒜油等,也能随水蒸气蒸馏,故也称之为“挥发油”。

10、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德国学者Ruzicka于1938年提出了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萜类化合物是由甲戊二羟酸(MVA)衍生途径衍生而来。

少数萜类结构不符合异戊二烯法则,是因为在转变过程中产生异构化或发生降解反应的结果

11、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一)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和.纸色谱法

(二)谱学法: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

UV——反映分子中所含共轭系统情况;

IR——利用特征吸收峰,鉴定结构中主要官能团;

NMR——各种技术图谱测定结构;

MS——依据文献,结合主要生物碱类型的质谱特征进行解析。

(三)化学方法:

Hofmann降解反应:

反应条件要求必须有ß-H。

反应过程:

A:

全甲基化生成季铵盐

B:

转成季铵碱

C:

加热发生β-H消除反应

e)Emde降解反应:

主要用于无ß-氢的生物碱中C-N键的断裂

12、生物碱检识:

沉淀反应:

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性条件下,能和某些酸类、重金属盐类以及一些较大分子量的复盐反应,生成弱酸不溶性复盐或络合物沉淀。

这些能与生物碱产生沉淀的试剂称为生物碱沉淀试剂。

鉴别时每种生物碱需采用三种以上的生物碱沉淀试剂

若直接采用中草药的酸浸液来作沉淀反应,则得出的:

阳性结果≠判定Alk的存在;

阴性结果可判断无Alk存在。

显色反应

13、三萜皂苷其常见苷元有四环三萜、五环三萜。

四环三萜类:

羊毛脂烷、达玛烷、葫芦烷、甘遂烷、环阿屯烷(环阿尔廷烷)、楝苦素型和原萜烷型三萜类。

五环三萜类:

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木栓烷型、何伯烷型和异何伯烷型

14、甾体皂苷的皂苷元基本骨架属于螺甾(spirostane)的衍生物,依照螺旋甾烷结构中C25的构型和环的环合状态,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a)螺旋甾烷类(spirostanols)C25为S构型。

b)异螺旋甾烷类(isospirostanols)C25为R构型

c)呋喃甾烷类(furostanols)F环为开链衍生物

d)呋喃螺旋甾烷类(pseudo-pirostanols)F环为五元四氢呋喃

15、强心苷类的两种分类方法:

1)按其苷元的C-17位上的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而进行分类

A、甲型强心苷元,此类苷元在其甾体母核部分的C-17位上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内酯。

在已知的强心苷元中,绝大多数属于此类。

B、乙型强心苷元,此类苷元在其甾体母核部分的C-17位上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δ-双烯-δ-内酯。

其C-17侧链亦为β-构型。

天然界中仅少数几种强心苷元属于这一类型。

2)与苷元C-3位羟基直接相连接的内端糖的种类的不同分为:

Ⅰ型强心苷:

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

Ⅱ型强心苷:

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Ⅲ型强心苷:

苷元-(D-葡萄糖)y

16、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鉴定:

a)浓H2SO4-醋酐反应,甾体皂苷颜色变化快,在颜色变化的最后呈现蓝绿色;而三萜皂苷颜色变化稍慢,且不出现蓝绿色(红或紫)。

b)与五氯化锑反应,三萜皂苷在紫外灯下显蓝紫色荧光,甾体皂苷则显黄色荧光。

c)与三氯醋酸反应时,三萜皂苷三氯醋酸加热到100度显色,而甾体皂苷加热到60度就显色(红或紫色)。

17、天然醌类主要有四种类型:

a)苯醌化合物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

邻苯醌结构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化合物多数为对苯醌的衍生物。

b)萘醌化合物分为α(1,4),β(1,2)及amphi(2,6)三种类型。

但天然存在的大多为α-萘醌类衍生物,它们多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少数呈紫色。

c)菲醌分为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分得到的多种菲醌衍生物,均属于邻菲醌类和对菲醌类化合物。

d)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由于整个分子形成一共轭体系,C9,C10又处于最高氧化水平,比较稳定。

ɑ位——1,4,5,8β位——2,3,6,7meso(中位)——9,10

18、蒽醌类(anthraquinones)成分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

1)单蒽核类

根据取代基在蒽醌母核上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一取代蒽醌(取代基多在β-位)、二取代蒽醌(取代基在同一个环上)、三取代蒽醌(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位置不同,可将三取代蒽醌分为两大类:

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类呈黄色;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化合物多数为橙红色)、四取代蒽醌、五取代蒽醌、六取代蒽醌和七取代蒽醌等。

2)双蒽核类

二蒽酮类:

二蒽酮类是由两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通过碳-碳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二蒽醌类:

为两分子蒽醌通过碳-碳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去氢二蒽酮类:

中位二蒽酮再脱去1分子氢即进一步氧化,两环之间以双键相连者称为去氢二蒽酮(暗紫红色)

日照蒽酮类:

去氢二蒽酮进一步氧化,α与α′位相连组成一新六元环,其多羟基衍生物也存在于金丝桃属植物中。

中位萘骈二蒽酮类:

这一类化合物是天然蒽衍生物中具有最高氧化水平的结构形式,也是天然产物中高度稠合的多元环系统之一(含8个环)。

19、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㈠简单香豆素类:

只有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

取代基:

羟基、烷氧基、苯基、异戊烯基

㈡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线型和角型):

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常与邻位酚羟基(7-羟基)环合成呋喃或吡喃环,前者称为呋喃香豆素。

㈢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线型和角型):

香豆素C-6或C-8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2,2-二甲基-α-吡喃环结构,形成吡喃香豆素。

㈣其他香豆素类:

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

还包括二聚体和三聚体。

C3、C4上常有取代基:

苯基、羟基、异戊烯基等。

20、香豆素类颜色反应:

a)异羟肟铁酸-----香豆素内酯环

b)三氯化铁反应----酚羟基(绿色至墨绿色)

c)Gibb’s反应----香豆素对位(酚羟基对位/C-6位)无取代基存在,可与Gibb’s试剂反应产生蓝色

d)Emerson反应----(C-6位)无取代基存在生成红色(C6是否有羟基)

21、木脂体类类型:

(一)二芳基丁烷类由两分子苯丙素仅通过β位碳原子连接而成.

(2)二芳基丁内酯类

(三)芳基萘类:

这类木脂素有芳基萘、芳基二氢萘和芳基四氢萘(aryltetralins)三种结构.常以氧化的γ碳原子缩合形成内酯.内酯环羰基在上面的称为正式,向下的称为反式。

(四)四氢呋喃类:

因氧原子连接位置的不同,可形成7-O-7′,7-O-9′,9-O-9′三种呋喃结构。

(5)双四氢呋喃类:

细辛脂素

(六)联苯环辛烯类:

这类木脂素的结构中既有联苯的结构,又有联苯与侧链环合成的八元环状结构,主要来源于五味子属植物.

(七)苯骈呋喃类:

海风藤酮(八)双环辛烷类(九)苯骈二氧六环类

(十)联苯类:

厚朴酚(十一)倍半木脂素:

拉帕酚

书上简答:

2-4、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哪些?

它们都适合哪些溶剂的提取?

A、浸渍法:

水或稀醇为溶剂。

B、渗滤法:

稀乙醇或水为溶剂。

C、煎煮法:

水为溶剂。

D、回流提取法:

有机溶剂为溶剂。

E、连续回流提取法:

有机溶剂为溶剂。

2-6、聚酰胺吸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a)与溶剂有关:

一般在水中吸附力最强,有机溶剂中最弱,碱性溶剂中最弱。

b)与形成氢键的基团多少有关:

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羧基、醌或羰基越多,吸附越牢。

c)与形成氯键的基团位置有关:

一般间位>对位>邻位。

d)芳香核、共轭建越多,吸附越牢。

e)对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吸附力减弱。

2-8、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前,如何检查其纯度?

1)性状观察:

观察外观颜色是否均一,晶型是否一致。

2)物理常数测定:

熔点(熔程应小于2-3℃),比旋光度,沸点等。

3)色谱方法检查。

TLC:

选择三种不同类型的展开剂进行TLC检查,经自然光下观察、紫外线下观察,两种不同显色试剂显色(其中必须有一种通用性的显色试剂),均应为单一而圆整的斑点。

HPLC或GC:

在两种不同色谱条件下,均为单一色谱峰。

必要时应进行色谱峰纯度检查,符合要求。

2-9、用结晶法分离纯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时,在操作上有何要求?

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

溶剂对结晶成分热时易(可)溶,冷时析出(冷时难溶)对被结晶成分的溶解度随浓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别;与待提纯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沸点适中。

3-2、苷键具有什么性质,常用哪些方法裂解?

苷键是苷类分子特有的化学键,具有缩醛性质,易被化学或生物方法裂解。

A.酸催化水解反应:

苷键为一缩醛链,故对碱、氧化剂较稳定,但易被稀酸所水解。

B.乙酰解反应:

乙酰解法可以开裂部分苷键而保存另一部分苷键,从而在水解产物中得到乙酰化的低聚糖,由此经TLC、GC分析获得糖种类及其连接方式的部分信息。

C.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反应:

苷键为缩醛型醚键,理当对碱稳定,但若苷元中成苷羟基的β位有负电性取代基时,苷键便具有一定的酯的性质,能被碱催化水解。

D.酶催化水解:

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E.过碘酸裂解反应:

用于割裂具有1,2-二元醇糖苷键的温和反应,该方法又称Smith裂解法。

3-4、写出Smith裂解反应的反应式。

Smith裂解反应分为三步:

第一步在水或稀醇溶液中,用NaIO4在室温条件下将糖氧化裂解为二元醛;第二步将二元醛用NaBH4还原为醇,以防醛与醛进一步缩合而使水解困难;第三步调节pH2左右,室温放置让其水解。

5-4、使用化学方法鉴定黄酮和二氢黄酮。

1)-吡喃酮上的1-位氧原子上有未共用电子对,表现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如浓硫酸,盐酸生成烊盐,但极不稳定,加水即可分解。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硫酸中生成的烊盐常表性特殊的颜色,可用于鉴别:

黄酮呈黄~橙色,并有荧光;二氢黄酮呈橙红(冷)、紫红(热)。

2)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红~紫色。

其他黄酮化合物均不显色。

3)利用碱性试剂反应鉴别:

二氢黄酮在碱性中开环转为异构体-查耳酮,显橙~黄色;

黄酮类有

或3,4’-二OH,碱液颜色为黄色-深红色-绿棕色↓

5-7、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颜色反应?

分别用于鉴别哪些结构?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

样品溶于1ml甲醇或乙醇,加镁粉少许,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1-2分钟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

B环引入-OH,-OCH3,颜色随之加深。

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会呈现红色至紫色,但查尔酮、橙酮类则无显色反应。

2、NaBH4反应:

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红~紫色,其他黄酮化合物均不显色。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反应官能团:

3-OH,4-C=O、5-OH,4-C=O邻二酚羟基)

1、铝盐:

试剂:

1%AlCl3或硝酸铝溶液

现象:

络合物为黄色,UV(λ415nm)灯下有荧光。

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

2、锆盐:

(锆—枸橼酸反应)用来检查和区分黄酮分子中3、5-二OH

试剂:

(1)2%二氯氧锆甲醇液(ZrOCl2)

(2)2%枸橼酸甲醇液

褪色:

含5-OH

样品+试剂

(1)鲜黄色络合物试剂

(2)

不褪色:

含3-OH

3、氯化锶(SrCl2)反应

在氨性甲醇溶液中

SrCl2

邻二酚羟基OH-绿色~棕色~黑色沉淀

(三)硼酸显色反应

凡具有结构,在无机酸或有机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

草酸存在下,显黄色并带绿色荧光,枸橼酸丙酮存在下则显黄色而无荧光

(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1、日光及UV下,通过纸斑反应,样品用碱性试剂处理后的颜色变化来鉴定黄酮类化合物。

常用碱性试剂:

氨蒸汽,Na2CO3水溶液

2、利用碱性试剂反应鉴别分子中某些结构特征

1)二氢黄酮在碱性中开环转为异构体-查耳酮,显橙~黄色

2)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呈黄色,通入空气变为棕色,可与其他黄酮类区别

3)

黄酮类有或3,4’-二OH,碱液黄色-深红色-绿棕色↓

(五)与五氯化锑反应(SdCl5)

查尔酮类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与五氯化锑作用生成红或紫红色沉淀,而黄酮,二氢黄酮及黄酮醇类显黄-橙色,这可用于区别查尔酮类或其他黄酮类化合物。

(六)Gibbs反应

检查5-OH对位未被取代的黄酮。

将样品溶于吡啶中,加入Gibbs试剂显蓝或蓝绿色。

7-3、为什么用常法酸水解皂苷有时得不到真正的苷元?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皂苷元?

并说明其简单原理。

常法酸水解有时会使苷元发生脱水、环合、双键转位等变化,故得不到真正的苷元。

采用Smith降解法可得到真正的苷元。

Smith降解法是先采用过碘酸氧化,使糖开环,再用硼氢化钠还原,然后在温和的条件下(室温,与稀酸反应)水解。

8-5、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中哪些因素有关?

其酸性大小有何规律?

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羧基,故具有一定的酸性。

醌类化合物因分子中羧基的有无和酚羟基的数目以及位置的不同,酸性强弱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规律:

1)含有羧基的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于不含羧基者。

2)醌类化合物母核上β-羟基的酸性强于α-羟基。

3)酚羟基数目增多,酸性增强。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将按下列顺序排列:

含-COOH>2个以上-OH>1个-OH>2个-OH>1个-OH)

9-3、为什么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分类?

分析说明提取分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香豆素具有内酯或酚羟基,可溶于热碱液中,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后又重新环合成内酯而析出;在提取分离时必须注意所加碱液的浓度不宜太浓,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内酯环。

碱溶酸沉淀不适合于遇酸、碱不稳定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

9-7、简述异羟肟酸铁反应的原理、现象及用途。

原理:

由于香豆素具有内酯环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可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成异羟肟酸,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盐络合成盐而显红色。

现象:

红色;用途:

可用于羧酸、酯、内酯和香豆素类成分的检识和含量测定。

尤其多用于香豆素类成分的预试和检识。

1、一次代谢:

指在植物、昆虫或微生物体内的生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柠檬酸代谢,生成生物体生存繁殖所必需的化合物的过程。

2、一次代谢产物:

由一次代谢所产生的产物,如糖类、氨基酸、脂肪酸、核酸、及其聚合衍生物(多糖类、蛋白质、脂类、RNA、DNA)、乙酰辅酶A等。

3、二次代谢产物:

对生命体的生命活动起辅助作用,保证生命体的某些生命活动特征的化合物。

例如生物碱、激素、萜类等等。

第一章

选择题

(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2)采用铅盐沉淀分离化学成分时常用的脱铅方法是通入硫化氢

(3)化合物进行反向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极性大的先流出

(4)天然药物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透析法

(5)在硅胶柱色谱中(正相),哪种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甲醇

(6)测定一个化合物分子量最有效的实验仪器质谱仪

(7)在苯环分子中,两个相邻氢原子之间的偶合常数为7~9Hz

(8)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从下列哪种溶液中分离低极性化合物(水)

填空

1●吸附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等

2●聚酰胺吸附色谱柱的原理为利用氢键吸附,适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等)

3凝胶色谱柱法是以葡聚糖凝胶为固定相,利用化合物中各组分(分子量)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分子小的后被洗出,分子大的先洗出。

(4)●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较新的方法,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实际应用较多,适合于提取(温度低,热敏性、易氧化分解)的成分

第四章生物碱

选择题

(1)属于异喹啉生物碱的是:

小檗碱

(2)●生物碱的薄层色谱和纸色谱法常用的显色剂是:

碘化铋钾

(3)莨菪碱碱性强于山莨菪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