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880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

《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稳定脱硫岗位.docx

第三章稳定脱硫岗位

第三章稳定脱硫岗位

稳定脱硫岗位操作任务:

把自压缩机C-1501来的焦化富气,用焦化汽油、柴油吸收,去除焦化富气中C3以上组分,然后脱除焦化干气、液化气里的H2S、硫醇,使汽油、焦化干气、液化气产品符合质量指标。

第一节岗位操作法

一、吸收稳定部分的操作

1、T-1201液面控制

(1)影响因素

1)吸收塔压力变化。

2)粗汽油和补充吸收剂流量变化。

3)塔底液控失灵。

4)吸收塔底泵故障。

(2)调节方法

1)正常时采用塔底液控阀自动调节富吸收油量,控制T-1201液面40%~60%。

2)注意T-1204压力变化。

3)联系分馏岗位平稳粗汽油量,并根据情况及时调节补充吸收剂量。

4)如液控阀失灵,立即改手动或付线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5)切换至备用泵,联系维修修泵。

2、T-1202液面控制

(1)影响因素

1)解吸塔压力变化。

2)V-1201底富吸收油流量变化。

3)T-1202底温度变化。

4)塔底液控失灵。

5)E-1201管束漏。

(2)调节方法

1)正常时采用解吸塔底液控阀调节,控制T-1202液面40%~60%。

2)塔顶压力用塔顶压力控制阀进行控制,保持平稳操作。

3)V-1201底富吸收油流量大幅变化时,调稳富吸收油量,若是控制阀问题,及时联系仪表处理。

4)在保证液化气质量的前提下,保证T-1202底温平稳。

5)如塔底液控阀失灵或仪表指示失灵,立即改手动或付线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6)如果V-1201底富吸收油流量平稳,T-1202液面、温度、压力均大幅变化,则需要检查判断E-1201管束是否泄漏,若泄漏应及时检修。

3、T-1203液面控制

(1)影响因素

1)柴油吸收塔压力变化

2)贫吸收柴油量变化

3)塔底液面失灵

4)贫气带油

(2)调节方法

1)正常时,通过T-1203底液控阀自动调节,控制T-1203液面40%~60%。

操作中严禁出现液面超高瓦斯带油或液面压空瓦斯串至分馏引起超压事故。

2)注意T-1301压力变化。

3)协调分馏岗位调稳贫吸收柴油量。

4)如塔底液控阀失灵,立即改手动或付线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5)平稳T-1201操作,若发生冲塔引起贫气带油,则提大补充吸收剂量。

若塔盘堵塞贫气带油,则停工处理。

4、T-1204液面控制

(1)影响因素

1)T-1204压力、塔底温度变化。

2)脱乙烷汽油量变化。

3)外送出装置过程受阻。

4)塔顶回流量的变化。

5)塔底液面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时,通过T-1204底液控阀自动调节稳定汽油出装置量,控制塔底液面40%~60%。

2)脱乙烷汽油流量变化大时,调稳脱乙烷汽油量并及时调整塔底温度,平稳T-1204压力。

3)汽油出装置后路受阻,及时联系调度处理。

4)根据液化气质量,控制好回流比。

5)如液控阀失灵,立即改手动或付线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5、稳定塔顶回流罐V-1202液面控制

(1)影响因素

1)T-1204压力波动。

2)A-1207冷却效果不好,液面下降,压力上升。

3)液化气外送不畅。

4)P-1205AB抽空或故障。

5)V-1202液面控制阀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时,通过V-1202液控阀和液化气出装置流控阀串级调节,控制V-1202液面40%~60%。

2)保持稳定塔压力平稳,调节A-1207冷却效果。

3)液化气外送不畅,检查外送流程,与调度协调处理。

4)切换备用泵,处理泵抽空问题。

5)如液控阀失灵,立即改手动或付线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6)界面过高,就地切水,严禁带水和跑油事故发生。

6、柴油吸收塔压力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柴油吸收塔T-1203塔顶压力由压控阀控制

(1)影响因素:

1)气压机出口富气流量及压力的变化。

2)吸收塔中段回流量、温度的变化。

3)吸收塔吸收剂流量及温度变化。

4)解吸塔压力、温度变化。

5)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控制平稳气压机出口流量、压力。

2)调整好吸收塔中段回流量、温度。

3)平稳控制吸收剂流量及温度。

4)调稳解吸塔重沸器出口温度,控制好解吸塔温度、压力。

5)塔顶压控阀由自动切换至手动或付线控制,联系仪表处理。

7、吸收塔T-1201顶温度的控制

(1)影响因素:

1)吸收剂量或温度的变化。

2)焦化富气量和温度的变化。

3)中段回流量和回流温度的变化。

5

4)吸收塔压力的变化。

(2)调节方法:

1)吸收塔顶温度高时,可增大补充吸收剂量或降低吸收剂温度来调节。

2)焦化富气量小或温度降低,适当降低塔顶温度。

3)调整E-1205AB冷后温度和中段回流量,保证塔顶温度不超高。

4)注意T-1201压力。

8、T-1204压力控制

(1)影响因素:

1)塔底温度变化。

2)塔顶温度变化。

3)T-1204进料量及组成变化。

4)A-1207冷却效果。

5)V-1202液面超高。

6)T-1202底温变化。

7)压控阀失灵。

(2)调节方法:

1)正常时,T-1204压力通过热旁路控制。

压力高时关小压控阀,压力低时开大压控阀。

2)若塔底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塔内压力变化时,则根据稳定汽油10%点情况调节塔底温度。

3)因回流量波动引起顶温变化、压力波动,调稳顶回流量。

4)当A-1207冷却效果不够压力无调节余地时,V-1202顶放不凝气,V-1202压力下降,T-1204压力随之下降。

5)V-1202液面超高时,加大外送量。

6)根据液化气质量和干气质量分析调节T-1202底温度,减少带不凝气。

7)压控阀失灵,改手动或付线控制,保证压力平稳。

9、干气中C3含量控制

干气中C3含量越低越好,要求含量≯3%(体)

(1)影响因素:

1)富气量增大,粗汽油、补充吸收剂量小,液气比小,吸收效果差。

2)富气、吸收剂入塔温度高、中段回流取热量小造成吸收塔温度高。

3)T-1201压力低或波动大。

4)T-1202底温高,过度解吸。

5)再吸收效果。

(2)调节方法:

1)适当加大补充吸收剂量,增加液气比,提高吸收效果。

2)通过增开A-201台数、调整扇叶角度,提高冷却效果,降低压缩富气入塔温度。

3)加大中段回流量或循环水量,增加中段回流取热。

4)降低吸收剂和补充吸收剂入塔温度。

5)在气压机背压允许的的前提下,适当提高T-1201操作压力。

6)在保证液化气质量前提下,适当降低T-1202底温,防止C3、C4过度解吸。

7)平稳操作柴油吸收塔,提高柴油吸收塔吸收效果。

10、干气带油的控制

(1)影响因素:

1)T-1201气相负荷大、液相负荷小,产生雾沫夹带,甚至冲塔。

2)T-1203液面过高。

3)贫吸收油量过小。

4)T-1203压力波动。

5)塔盘堵塞。

(2)调节方法:

1)T-1201保持合适液气比,平稳操作,防止大幅波动。

2)降低T-1203液面,保持40%~60%。

3)提高贫吸收油量,增加液气比,保证吸收效果。

4)注意T-1203压力并保持平稳。

5)若塔盘堵塞,则停工处理。

11、稳定汽油蒸汽压控制

(1)影响因素:

1)稳定塔底温度。

2)稳定塔压力。

3)稳定塔顶温度。

4)进料口位置变化。

5)换热器漏。

6)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适当调节稳定塔底温度,塔底温度高,稳定汽油蒸汽压低。

2)压力过低或过高时,微调压控阀。

T-1204压力高,稳定汽油蒸汽压高。

3)适当调节T-1204顶回流量,塔顶回流量大,塔顶温度降低,汽油蒸汽压高。

4)随季节变化改变进料口位置,夏季开下进料口,冬季开上进料口。

5)若由于换热器漏造成稳定汽油蒸汽压不合格,则检修换热器解决。

6)仪表问题及时联系处理。

12、液化气中C2含量控制

液化气中C2含量控制≯2%(体)

(1)影响因素:

1)T-1202底温度。

2)T-1202压力,压力低利于解吸。

3)T-1201吸收过度。

(2)调节方法:

1)在保证干气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T-1202底温度,提高解吸效果。

2)T-1202压力要求略高于吸收塔压力,一般不作为调节手段。

3)根据富气量及组成变化,调节吸收剂或补充吸收剂量,改变操作条件防止吸收过度。

13、液化气中C5及C5以上含量控制

C5及C5以上含量控制≯3%(体)

(1)影响因素:

1)稳定塔底温度。

2)稳定塔顶回流量变化。

3)稳定塔压力。

4)稳定塔进料口位置。

(2)调节方法:

1)在保证稳定汽油蒸汽压合格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稳定塔底温度。

2)适当增加回流量,保持一定的回流比,降低塔顶温度。

3)适当提高稳定塔顶压力,并保持平稳。

4)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进料口位置,采用下进料口,精馏段长有利于液化气精馏,降低液化气中C5含量。

二、脱硫系统操作法

1、干气脱硫塔T-1302底液面的控制

(1)影响因素:

1)脱硫塔贫液量的变化,贫液量大,液面升高。

2)脱硫塔贫液温度的变化,温度高,液面降低。

3)富液后路不畅,液面升高。

4)吸收塔顶压力波动的影响。

5)仪表失灵。

(2)调节方法:

1)稳定脱硫塔贫液量。

2)贫液温度发生变化,及时联系硫磺装置进行处理。

3)查明富液后路不畅原因,及时处理。

4)稳定干气脱硫塔塔顶操作压力。

5)调节阀失灵,改手动或付线控制,联系仪表处理。

2、干气脱硫塔T-1302顶温度的控制:

(1)影响因素:

1)贫液量或温度的变化。

2)干气量和温度的变化。

3)脱硫塔顶压力的变化。

(2)调节方法:

1)脱硫塔顶温度高时,可增大贫液量或降低贫液温度来调节。

2)干气量大或干气温度高,降低塔顶温度有利于脱硫反应。

3)控稳T-1301压力。

3、干气脱硫塔T-1302压力控制

(1)影响因素:

1)干气来量波动大。

2)脱后干气去管网压力控制阀卡。

3)管网压力。

(2)调节方法:

1)联系焦化平稳干气进料量。

2)如果压力高可开付线控制,同时联系仪表处理。

3)联系调度协调平稳管网压力。

4、液化气脱硫塔T-1301压力控制

(1)影响因素:

1)脱硫醇系统操作失误,造成憋压。

2)原料来量过大,或原料温度高,造成体积膨胀。

3)液化气罐过满,压力较大。

(2)调节方法:

1)联系脱硫醇尽快恢复操作。

2)稳定原料来量,降低进料温度。

3)与调度联系,切换液化气储罐。

5、脱后液化气中H2S含量的控制

(1)影响因素:

1)原料气中H2S含量增加。

2)原料气量大,不稳定。

3)原料气带油。

4)原料气入塔温度高。

5)胺液浓度太低。

6)胺液循环量过小。

7)胺液再生效果差,贫液中H2S含量较大。

8)胺液使用周期长,降解物增加。

9)贫液温度高。

10)胺液发泡,冲塔。

11)脱硫塔填料段脏,汽液接触不好。

12)溶剂分配盘堵,造成溶剂分配不匀。

(2)调节方法:

1)适当加大贫液量。

2)联系平稳原料来量,如原料来量波动太大,应暂时从脱前改走。

3)干气在V-1302处加强排凝;若液化气带油,稳定从脱前将液化气改走,保持系统压力,继续循环。

4)稳定降低原料气温度。

5)联系调度、硫磺提高胺液浓度。

6)适当加大胺液循环量。

7)联系调度、硫磺提高胺液再生效果。

8)联系调度、硫磺加强胺液置换。

9)联系硫磺降低贫液温度。

10)适当降低塔内液面,置换掉塔内起泡胺液。

11)停塔冲洗填料段。

12)停塔清洗分配盘。

第二节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处理

一、稳定系统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处理

1、粗汽油中断

(1)影响因素

1)分馏系统冷回流调节幅度过大。

2)粗汽油泵抽空或故障。

3)V-1103液面过低或液控失灵。

4)仪表失灵。

5)分馏切进料。

(2)处理方法

1)降低稳定汽油出装置量,增加补充吸收剂量。

2)适当降低T-1202、T-1204底温度,防止过量汽化。

3)调小冷回流量,保持粗汽油流量平稳。

4)若粗汽油泵故障,则切换备用泵,尽快平稳粗汽油量。

5)V-1103液控失灵,改手动或付线控制,保证至稳定粗汽油量平稳,联系仪表处理。

6)分馏切进料,气压机停机,停止稳定汽油、液化气出装置,关干气进管网控制阀手阀,维持三塔循环,保持系统压力。

2、T-1202、T-1204热源中断

(1)影响因素

1)分馏中段泵或重蜡油泵抽空或故障。

2)仪表失灵。

(2)处理方法

1)联系分馏岗位切换备用泵,处理仪表失灵,尽快恢复。

2)若较长时间不能恢复,粗汽油直接出装置,气压机出口放火炬。

3)关干气外送控制阀手阀,保持系统压力≮0.6Mpa。

4)保持各塔、容器液面正常,维持三塔循环。

3、压缩富气中断

(1)影响因素

1)气压机本身发生故障而停机。

2)其它岗位发生问题。

(2)处理方法

1)停富气注水,粗汽油继续进T-1201保证汽油蒸汽压合格。

2)保持系统压力,适当降低T-1202、T-1204温度,防止过量汽化。

3)粗汽油、稳定汽油按正常循环进出稳定。

4)保持好系统压力和各塔、容器液面。

5)保证V-1202液面和塔顶回流,必要时停液化气外送。

6)若富气长时间不能恢复,吸收稳定按停工操作。

①粗汽油直接出装置。

②停稳定汽油外送,维持三塔循环。

③关干气外送控制阀手阀,保持系统压力。

系统压力无法保证时,可引瓦斯充压,必要时可停三塔循环。

④调整T-1202、T-1204塔底重沸器,防止超温超压。

⑤甩T-1203,贫吸收油改走付线,直接返回分馏。

7)压缩富气恢复正常后,重新调整操作。

4、稳定塔压力超高

(1)影响因素

1)解吸塔底温度过低,使大量不凝气带入稳定塔。

2)稳定塔顶回流量过大。

3)A-1207冷却效果不好。

4)稳定塔底重沸器温度过高。

5)稳定塔顶压控阀、热旁路阀、不凝气阀失灵。

6)汽油带水。

(2)处理方法

1)根据情况,开不凝气去瓦斯管网或去气压机入口控制压力。

2)适当提高解吸塔底温度。

3)调整顶回流量、稳定塔底温度和A-1207冷却效果。

4)仪表失灵,改手动或手操控制,联系仪表处理。

5)分析带水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5、粗汽油带水操作大幅波动

(1)影响因素

1)V-1103界面控制过高或控制阀失灵。

2)V-1201界面高。

3)富气空冷注水控制阀失灵。

(2)处理方法

1)联系分馏岗位降低V-1103界面,联系仪表处理。

2)联系压机降低V-1201界面,加强脱水。

3)适当降低T-1202、T-1204液面,提高各塔底温度,尽快蒸出塔内存水。

4)加大汽油外送量,带走塔内存水。

5)稳定塔压力因带水大幅波动时,可用不凝气去瓦斯管网或去气压机入口控制压力。

6)加强V-1103,V-1201切水。

7)若长时间带水不断时,可先将粗汽油切出,稳定维持三塔循环蒸净存水,分馏粗汽油不带水后再改进稳定,尽快恢复平稳操作。

8)注水控制阀失灵,造成注水量过大,则改用手阀控制并联系仪表处理。

6、停循环水

(1)影响因素

循环水场出现问题。

(2)处理方法

1)启动全部空冷,冷却效果太差时,粗汽油改出稳定。

2)降低解吸塔、稳定塔底温度,保住各塔压力,维持三塔循环。

3)如长时间停水,可按正常停工处理。

7、停电

(1)影响因素

变电站出现故障。

(2)处理方法

1)短时间停电,应立即关闭各机泵的出口阀,来电后重新启动;仪表改手动控制;减少各塔热源,保持各塔压力,粗汽油直接出装置。

2)长时间停电,可按紧急停工处理,保持系统压力、液面,关各液控、界控手阀以便供电恢复后转入正常生产。

二、脱硫系统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处理

1、干气脱硫塔带胺液

(1)现象:

脱硫塔底液面波动。

(2)原因:

1)溶液过脏或溶剂溶解了过量的烃类而发泡。

2)进料量突增或脱硫塔压力突然下降。

3)贫液量猛增。

4)塔盘堵塞严重。

5)瓦斯大量带油。

6)脱硫塔底液面控制阀失灵,液面超高。

(3)处理方法:

1)如果带胺严重,立即切断进料进行处理。

2)如果带胺不严重,可将原料气部分改出、降低胺液循环量。

3)将富液控制阀改付线,保证液面不超高。

4)查处瓦斯带油的原因,及时压油。

5)平稳进料量。

6)洗塔1301或塔1302。

7)针对胺液发泡原因,消除胺液发泡。

2、胺液发泡

(1)原因:

1)溶液脏,并含有大量悬浮物。

2)胺液浓度过大。

3)气体中C5组分溶解在胺液中。

4)原料气量突然增大,线速增大。

5)溶液中降解物积累过多。

6)油类进入胺液系统。

(2)现象:

1)脱硫塔内液面波动剧烈。

2)玻璃板内发现大量泡沫。

(3)处理方法:

1)联系调度、硫磺降低胺液浓度。

2)加强T-1203操作,注意V-1302及时压油。

3)脱前改出部分原料气。

4)将塔内油拿走。

5)将发泡部分胺液拿走。

3、瓦斯带油

(1)原因:

1)原料气流量大且不稳,凝缩油来不及分离。

2)脱前干气温度高。

3)T-1203液面失灵。

4)V-1302凝缩油液面过高。

(2)处理方法:

1)脱前将原料气部分改出。

2)V-1302要及时压油。

3)稳定T-1203液面,保证液面不超高。

4、贫液中断

(1)原因:

1)硫磺贫液泵出现问题,不能开启。

2)贫液管线中途出现漏项,胺液大量泄漏。

(2)处理方法:

1)通知调度,并及时寻找贫液中断原因。

4)如果管线泄漏则需要关闭进塔最后一道手阀,听从车间统一安排。

5)如果长时间中断,塔1301和塔1302保持液面,将干气、液化气脱前改出系统。

5、原料气中断

(1)原因:

1)焦化操作发生问题。

2)压缩机发生故障。

3)稳定液化气泵P-1205故障。

(2)处理方法:

1)如果气压机停机,将进料入口阀关闭,防止气体倒流,开机时再将此阀打开。

2)T-1302继续保持系统与高压管网相连,保证胺液循环。

6、停循环水

(1)原因:

1)循环水场发生故障。

2)循环水上、回水管线破裂。

(2)处理方法:

1)通知调度循环水中断,及时恢复供水。

2)脱前干气和液化气改出系统,液面保持静止。

7、仪表风中断

(1)现象:

1)风开阀全关,风关阀全开。

2)贫液流量突然增加。

(2)处理方法:

1)到现场首先把贫液控制阀上游阀截流,富液控制阀付线开保证塔内液面不超高。

2)将脱后干气去管网压力控制阀、脱后液化气去脱硫醇控制阀的上游阀截流。

3)将各参数调节到正常位置。

8、停电

(1)现象:

1)室内机泵显示灯由绿变红。

2)贫液流量回零。

3)塔1301、塔1302压力下降。

(2)处理方法:

1)如果是晃电,到现场启运各机泵,调节相关参数。

2)如果是长时间停电,联系硫磺停止送胺液,现场关闭泵的出口阀,各塔富液控制阀上游阀。

3)干气、液化气脱前改出。

4)各塔、容器液面静止。

5)来电后,通知硫磺送胺液。

6)调节贫液流量、塔底液面控制阀等相关参数,恢复平稳操作。

9、DCS停电

正常DCS停电后,UPS电源可持续放电30分钟

(1)处理方法:

1)通知硫磺停止送胺液。

2)塔301塔302保持液面,严禁塔1301、塔1302出现压空现象。

3)干气、液化气脱前改出。

(2)DCS黑屏处理方法:

1)联系硫磺停止送胺液。

2)干气、液化气脱前改出。

三、脱硫醇系统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处理

序号

问题

操作条件

问题的可能原因

建议处理方法

1

液化气流量慢慢下降或系统压力上升

过滤器差压高,过滤器差压不应超过0.1MPa。

过滤网被堵。

切换备用过滤器,清洗堵塞的过滤器。

反应器压差高,各段压差不应超过0.02Mpa。

碱循环量太高。

降低循环量,如合适重新标定控制系统。

由于脱水,容器中碱的浓度过高或循环碱的浓度太高,再生系统温度太低导致碱液粘度增加。

加水稀释或降低新鲜碱补充速率,提高处理装置温度。

纤维液膜反应器被堵

如果碱的浓度,循环速率以及处理温度正常,则需要临时停车,将碱置换为清水,大流量清洗反应器。

2

不能维持碱的循环速率

循环泵出口压力稳定。

泵P-1306AB的出口流量低或发生波动。

循环泵吸入口过滤器被堵。

更换至备用泵,清洗堵塞的泵入口过滤器。

反应器中碱分配器被堵。

清洗所有过滤网,可能需要临时停车,将碱置换为清水,大流量清洗反应器。

泵吸入口缺少碱,各级分离器界面液位低,V-1314的正常液位600mm,V-1315为1300mm。

检查泵的入口阀的开度是否正常,入口管线是否清洁。

如必要,关掉进入分离器底部的循环物流,确认破涡器未受到影响。

液位控制阀故障,检查该阀或进行系统调节。

循环泵P-1306AB流率及循环泵出口压力均不稳定。

液化气速率超过系统设计能力。

如可能,降低流率。

3

精制液化气钠含量高

某一级ΔP高。

反应器被堵。

见问题1。

碱溶液的循环速率超过系统能力。

降低循环速率。

过滤器和容器中ΔP正常。

分离器中碱液位太高。

使液位降至正常。

分离器中碱的液位太低。

使液位提高至正常。

装置温度太低。

使装置温度提高至正常。

碱的浓度高。

碱脱水和/或碱的初始浓度太高。

加水稀释和/或降低新鲜碱添加速率。

碱的废液含量高。

更换碱。

循环流率太低。

增加循环速率。

4

精制后液化气中硫含量高。

液化气流率和ΔP正常。

碱被消耗或其浓度太低。

碱液消耗太快。

增加碱液流量。

 

碱循环速率低。

如可能降低流率,增加碱液添加速率。

液化气流率超过设计值。

系统ΔP高(见问题1)--温度正常。

提高碱液循环速率。

温度及压力分布曲线正常。

温度、压力及循环速率正常;在异常短的时间内碱完全被消耗掉。

碱浓度低,碱液完全没用了。

新鲜碱浓度太弱,或硫醇或H2S浓度超过设计值。

增加碱添加速率。

增加碱的添加速率。

注意:

监测碱夹带现象。

见问题3。

1、紧急停车

(1)当生产状况异常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而尽快地立即停止生产。

(2)关闭通向加热器的蒸汽。

(3)关闭碱液加热器E-1306的温度控制器。

(4)系统迅速降量。

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能直接关闭来关闭控制阀,彻底阻断液化气来管线,液化气直接走液化气脱硫醇跨线出装置。

(5)停掉并隔离碱液循环泵。

(6)应继续通入氧化空气以避免空气分配器的堵塞,除非情况要求将其停掉。

只要仍在继续通入氧化空气,就应继续加入燃料气。

(7)按照操作步骤的要求,关闭系统中其余的阀门。

将液化气流量控制器和尾气压力控制器切换到手动位置,并打开相应的阀门,让每个阀门随下游压力浮动。

(8)如果抽提反应器的温度将降至20℃以下,则必须将碱液排空。

2、正常停车

(1)在不准备打开容器进行检查、而且预计会在几天内恢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停止生产,就可以正常停车。

(2)慢慢将碱液的循环量降低到零(时间最少不应该低于5分钟),停掉所有的碱液循环泵、水循环泵以及溶剂循环泵。

(3)继续让液化气流经接触器达至少10分钟,置换净接触器内的碱液。

对于溶剂抽提汽油也采取和液化气相同的技术。

(5)隔离系统,关闭系统各点的界区阀。

(6)如果准备将氧化塔倒空,则阻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