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867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

《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讲化学初步.docx

第一讲化学初步

第一讲化学初步

[学习目标]

1.能对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等信息的提取、分析和辨别,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与联系。

2.知道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会分析托盘天平和量筒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能对一些简单事故进行全面原因分析,如试管破裂、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测定。

3.会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4.能通过实验的手段整理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从氧气的制备中延伸出其他常见气体的制备,掌握几种装置的使用方法。

5.知道微观分子、原子和离子基本知识

6.理解原子结构、离子的形成与化合价的关系,会利用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7.能根据化学式进行六类基本计算。

[知能概述]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从微观上分子原子的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三个阶段。

近代化学提出: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实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间的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2、探究: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气体含量比呼出的气体有何关系?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3、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

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

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

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

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

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

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

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4、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

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

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

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

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如何放置?

(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5、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原因是什么?

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6、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

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7、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8、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

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

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

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为什么?

结束时,如何操作?

为什么这样?

9、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

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

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10、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要学会区别?

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11、探究分子、原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

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12、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

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5)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应如何防治?

13、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14、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和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

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15、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6、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如:

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

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17记忆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18、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并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M有机物=MH+MC不含有O元素;

大于MH+MC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19、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点拨提高]

1.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引擎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2.判断镁条燃烧发生了化学的变化的现象是()

A镁条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B产生白色固体物质C燃烧放放出了大量热D镁条颜色发生了改变

3.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与化学制备无关的是(  )

A.石器B.青铜器C.铁器D.高分子材料

4.在探索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S.Millte)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模拟原始大气的成份将甲烷、氨、氢和水蒸气混合,放入真空的玻璃仪器中进行实验。

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果然有数种氨基酸生成。

你从米勒的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5.能证明晶莹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A、用放大镜或是显微镜观察B、将矿泉水通直流电

C、把矿泉水滴在玻璃片上蒸发D、向矿泉水中滴加无色酚酞

6.下列情况下,水分子间的间隔最小的是(  )

A.-1℃的水B.4℃的水C.沸腾的水D.水蒸气

7.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体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

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8.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A.重水B.氨水C.水银D.水晶

9.1999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氮气和氮5的异同点

氮气

氮5

不 同 点

分子构成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相 同 点

(2)请你想象一下N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

(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它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后度数,初次俯视液面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为11ml,则实际该学生倒出液体体积为()

A大于8mlB=8mlC小于8mlD无法确定.

12.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

A.8.3gB.7.7gC.3.3gD.2.7g

1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

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红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右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红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良好;

(2)若不使用弹簧夹,开始时活塞位置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活塞前沿最终稳定在约_____mL的刻度线上.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为什么?

①乙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15.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量取9.3mL盐酸B用过氧化氢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除去H2中的水蒸汽

16.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甜菜的生长b汽油中加入乙醇c乙醇燃烧d蔗糖的发酵

17.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试写出下列几种情况的“先”与“后”。

(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

(2)实验室制取气体:

(3)点燃可燃性气体:

(4)稀释浓硫酸:

(5)实验室制取气体:

18.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上方无臭氧层,大气中95%为CO2,O2和H2O的含量极少.火星目前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理由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万超同学说:

“选择A与_______组合成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琦同学说:

“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___的发生装置,但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渊同学说:

“D装置装满水后可以收集并储存氧气,需要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填a或b)____端通入。

(4)东升同学说:

“我看到课外资料上介绍,实验室可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H2S)。

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根据以上知识,我现在明白了: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收集装置是___。

(5)在实验中实验操作要正确。

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只写一项)

20.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21.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  )

 

22.根据以下A、B、C、D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______;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______;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______;

(4)分布在丙氨酸(C3H7O2N)中的是____.

2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浓氨水_____具有挥发性.

24.对右图示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25.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A.2,8,18,32,32,18,8  B.2,8,18,32,50,8  

C.2,8,18,32,18,8    D.2,8,18,32,50,18,8

26.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

B.带电荷的原子团一定是酸根

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28.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

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

A.⑤④①③②B.④⑤①②③C.④⑤①③②D.⑤④①②③

2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染

B.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

C.向一杯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D.把磨得很光的铅板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

30.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下列有关Na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一种氧化物B.NaNO2由三种元素组成

C.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D.NaNO2中Na、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31.氢气的下列用途中,利用氢气还原性的是(   )

A、切割金属;B、冶炼金属;C、填充探空气球;D、驱动火箭。

32.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由于操作不当,常会看到下述现象,黑色氧化铜变为亮红色固体,后来又变为暗红色。

你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过早的撤去酒精灯;B、开始通入氢气量不足;

C、试管中空气未排尽;D、撤灯后,没有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

33.关于氯化钠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D、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4.下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l~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Ar

(填元素符号).

(2)He和B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有2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3)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5.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如水--过氧化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A.Ba2OB.BaO2C.Ba2O2D.BaO3

36.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台成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O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

C.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5H4

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

37.锆(Zr)的一种氧化物是耐高温的新型陶瓷材料,经测定,锆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核外有40个电子,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若锆钻氯化物和这种氧化物中的化合价相同.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Zr2OB.ZrOC.Zr2O3D.ZrO2

38.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

1,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X、Y元素的质量比为2:

3,且其中Y的化合价为-n价,则此化合物中X的化合价为(  )

39.有A、B、C、D四种微粒,核外电子总数均与氖原子相同.A微粒失去两个电子后呈中性,B微粒比A微粒的质子数多4,C、D微粒的质子数和所带的电荷数均相等,且C微粒中含有比A微粒少一个质子的原子,则A、B、C、D微粒可能是(  )

A.O2-、Mg2+、NH4+、Na+B.O、Mg2+、OH-、Na+

C.O2-、Mg2+、N、Na+D.O、Mg2+、NH3、Na

40.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今有H2和CO混合气体VL,当其完全燃烧时,需要同温同压下的O20.5VL,则混合气体中H2与CO体积比是

A.1:

1B.1:

2C.1;3D.不能确定

41.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

A.NO和O2+B.CO2和O3C.NO2和CO2D.SO2和ClO2

42.已知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

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C.每个N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

43.金属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0,它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已知它的磷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它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等于166B.等于236

C.等于428D.不知化学式无法计算

44.某元素R的化合价无变价,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R的化合价可能性()

A.2(m-n)/55B.2(n-m)/55C.(2m-n)/55D.(2n-m)/55

45.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6.有一可能含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物质是(括号内的数据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

A、(NH4)SO4(21%);B、NH4HCO3(18%);C、CO(NH4)2(47%);D、NH4Cl(26%)。

47.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

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Na2SeO3;B、Na2SeO4;C、NaSeO3;D、Na2SeO2。

48.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8%,则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氮原子的个数为(   )

A、4;B、3;C、2;D、1。

49.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它(   )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D、可能是化合物。

50.下列化学符号:

①2Fe ②2CO ③2Na+ ④Fe2+ ⑤FeO ⑥H2O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均填序号):

(1)离子个数______;

(2)原子个数_______;(3)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_____;(4)物质中某元素化合价数值______。

51.下表是某市场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配 料

含碘量

保质期

食用方法

贮藏指南

氯化钠 碘酸钾

20mg-40mg/kg

18个月

勿长时间炖炒

避热、避光、密封

请回答:

(1)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的化合价为______;

(2)上述“含碘量”中的碘是指(填序号)_____;A、碘酸钾 B、碘元素 C、碘单质 D、碘分子 

(3)由上述“文字说明”可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4)碘酸钾中碘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上述“加碘食盐”1000g中含碘酸钾的最低质量为______mg(保留一位小数)。

52.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废液中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