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835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docx

部编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成都市青白江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时间:

120分钟

A卷(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嗔怪(zhēn)怂恿(còng)坍塌(tān)怪诞不经(dàn)

B.啜泣(chuò)干涸(kū)热忱(chén)杞人忧天(qǐ)

C.窠巢(guǒ)庇护(bì)殉职(xùn)畏罪潜逃(qiǎn)

D.狭隘(ài)晕眩(xuàn)菡萏(hàndàn)哄堂大笑(hōng)

2、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花下成千成百的密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碟飞来飞去。

B.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绮斜。

C.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

D.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晰晰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B.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

李刚获得了全市作文比赛一等奖。

C.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D.小李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他都随声附和。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明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两个医学院的学生。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件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二、课内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12分)

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人舍然大喜舍:

舍弃

B.国人道之道:

讲述

C.其一犬坐于前犬:

像狗一样

D.尊君在不?

不:

通“否”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有闻而传之者

B.太丘舍去,过中乃至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其一犬坐于前

7、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像先前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

约好了和我一起去,现在他却不去了让我自己去。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这个故事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

B.《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C.《陈太丘与友期》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一下子就让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陈元方的形象跃然纸上。

D.《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之意。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默写。

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思而不学则殆。

(国学经典《论语》)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2)请在谭嗣同的《潼关》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任选一首,默写在横线上。

(4分)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10分)

剥 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

“想比赛?

“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

“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

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

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

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

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

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0、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4分)

①慢下来的原因是A:

B: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A:

B:

11、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

为什么?

(3分)

12、本文给了读者多方面的启示。

请结合社会现状,简单阐述一下你获得的启示。

(3分)

五、作文(60分)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

有时,朋友会给你带来快乐;有时,朋友会给你力量;有时;朋友会给你温暖……因为有了朋友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

朋友是我们一生值得托付和信任的人。

请以“朋友,你很重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

1.叙事具体,描写细致生动;2.写出真情实感,但不得写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字数在600以上;

B卷(50分)

1、诗歌鉴赏(4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

梁园:

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

极盛时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梁孝王曾在梁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到了春天,更见热闹:

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这首诗是吊古之作。

1、请写出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景象(2分)

2、请说一说诗歌三四两句有什么巧妙之处。

(2分)

2、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卖蒜老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Ù而揶揄¢Ú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

“叟能如是乎?

”叟曰:

“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

“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

”叟笑曰: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

“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Û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

¢Ù睨:

斜着眼睛看。

¢Ú揶揄:

出言嘲笑、讽刺。

¢Û纵:

放开。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绝:

停止

B.叟能如是乎如是:

像这样

C.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成:

完成

D.卒不肯告人姓氏卒:

最终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每小题3分,共6分)

(1)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5、读了本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分)

3、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1)名著阅读(4分)

6、《西游记》的作者是代小说家。

八戒和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

(2分)

7、《西游记》里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和(写两个)(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

姐姐比她漂亮。

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

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

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

她却嚷:

“凭什么?

要不就别生我!

”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

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

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

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

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

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

她说:

“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

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

冬天还好,馒头不馊。

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

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

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

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

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

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

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

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

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

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

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

是吗?

有这么严重吗?

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

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

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

“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

“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

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

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

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

第二天,又发呆。

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

多少年没有回家了!

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

一进门才发现:

家,破旧了。

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

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

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

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

”。

母亲哭着,抹着眼泪。

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

“孩子,回来啦!

”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

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

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8、请根据故事情节及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4分)

9、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6分)

(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茁壮”为何加引号?

有什么深刻含义?

)(3分)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

(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分)

10、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

为什么?

(4分)

1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4分)

4、语言运用(12分)

12、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2分) 

(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4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 

二是。

(2)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

现在请你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以“阅读”为对象,接着下句进行仿写。

(4分) 

答:

阅读是成长者的催化剂。

,;

,。

(3)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

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

反方认为没有必要。

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

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4分) 

正方:

 

参考答案

A卷

1、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D(A嗔、怂;B涸;C窠)2、C(A蜜蜂、蝴蝶;B敧斜;D淅淅沥沥)

3、A(B意为使人听后非常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C忍俊:

含笑;不禁:

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D和:

声音相应。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4、B(A“两个医学院的学生”有歧义;C“桃林”的修饰语不当;D“避免”“不再发生”连用使句意不合逻辑)

2、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

5、A(同“释”,解除、消除)6、B副词,可译成“才”(A助词“的”;代词,代这件事C替;做、当D引进对象,向、对;引进处所,在)7、D(与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8、C(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刻画的)

3、默写(共6分。

按中考要求批阅)

9、

(1)(每空1分,共2分。

任选2题。

三句全填则按前两句判分)

①古藤老树昏鸦②学而不思则罔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2)(每空1分,共4分。

按中考要求批阅。

题目用来帮助判断学生的选择,不计分)

谭嗣同的《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现代文阅读(10分)

10(共4分,一点1分。

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话写而是摘抄原句的,四点原因均准确摘抄原句4分,可以给2分。

三点原因及两点原因准确摘抄原句的,可以合并给1分。

但要给学生说明,只是因为是期末考试才这样,这是放松了标准的)

¢Ù慢下来的原因是A:

想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B:

怜爱(心疼)孩子。

¢Ú快起来的原因是A:

让儿子知道在社会中竞争是靠实力;B:

不给儿子虚假的胜利。

11、(共3分。

意思相同就可以)不能换(1分)。

因为用“瞻前顾后”表明母亲做事考虑周到谨慎(1分);如果换成“优柔寡断”,则变成母亲办事迟疑,没有决断,与文意不符(1分)。

12、(共3分。

只要扣住文本主旨,并有根据社会现状的阐释,即可给分。

如无阐述,最多只给2分)

启示观点(未含阐释)示例:

①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②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要从小经受锻炼;

③父母不应该为孩子营造虚假的生存空间。

生活是真实的,生命必须要经历磨难才能成长。

5、作文(60分)

说明:

本次作文意在引导学生珍视友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检测学生写人记事的水平。

检测的侧重点在叙事是否有条理,描写是否细致生动。

按中考作文阅卷规则,对七年级学生适度放宽,建议标准分为50分。

B卷

1、诗歌鉴赏(4分)

1、(共2分。

抓住“萧条”来描述即可,语言通顺)

示例:

曾歌舞升平的梁园笼罩着暮色,天空中稀疏地飞着几只乌鸦。

极目望去,萧条冷落中,远远近近的横陈着两三户人家。

2、(共2分。

意思接近即可)反衬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用盛开的春花反衬梁园的萧条(或将庭树拟人化,说它不明白梁园已经物是人非,还在尽力绽放)(重点是答出反衬或拟人,1分),含蓄地表达诗人沉痛(痛惜等)的心情。

(1分)

2、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3、(3分)C(成全)

4、(共6分)

(1)(共3分。

“以”、“成”落实各1分,全句大意1分)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我是一个快死了的老头子),如果用我的性命能成全您的名声,我死而无憾。

(2)(共3分。

“徐”、“负”落实各1分,全句大意1分)老人慢慢地背着他的蒜回家去了,最终也没有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5、(共3分。

能归纳出道理,1分;道理扣题、非常准确,1分;陈述流畅,没有语病1分)

道理示例:

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技艺无止境,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②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苦心研习,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大家。

3、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1)名著阅读(共4分)

6、(2分。

对两个、三个都只得1分,不设0.5分)明,吴承恩。

钉耙、禅杖。

7、(2分。

对一个得1分。

指出故事就可以,不要求字数、文字与参考答案一致)示例:

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智取芭蕉扇。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8、(共4分,每一小点1分。

意思对了并用了四+四这种结构就行)

参考示例:

拼命读书,疏远亲情;医生指点,唤醒亲情

9、(共6分)

(1)(共3分)褒义贬用,表明作者的态度,表达了一种否定的意思(2分);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1分)。

(2)(共3分)渲染了一种熟悉、亲切(温馨)、清新的气氛(2分),暗示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开始解冻,亲情将重新回归(1分)。

10、(共4分)不能删去(1分)。

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了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2分);若删去,文章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1分)。

(意思相近即可)

11、(共4分。

意思相近即可)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2分)。

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2分)

4、语言运用

12、(共12分)

(1)(共4分。

意思相近即可)

一是:

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整体的计划(1分),随意性比较强(1分);

二是:

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1分),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1分)。

(2)(共4分。

每个句子2分。

其中结构仿照成功1分,两个分句文意符合逻辑1分)

示例:

童年缺少阅读,就犹如种子缺少沃土;少年缺少阅读,就犹如禾苗缺少雨露。

(3)(共4分。

总观点,1分,针对反方每一点1分。

意对即可)

示例:

我认为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1分)。

首先,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设置“图书角”能够便于我们利用机动时间进行阅读(1分);其次,合理而有序地摆放完全可以让“图书角”有一席之地,而且增设“图书角”更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1分);至于遗失和损坏,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