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761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docx

安徽中考专题复习四实验探究题

题型复习(四) 实验(探究)题

题型之一 基础实验题(中考第12或13题)

                   

解题技巧:

基础实验题,主要以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等为情景,结合平时实验训练中对重要仪器的认识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进行解答。

 (2014·安徽)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3)丙中CO2气体被吸收时,装置内压强减小,内部的气球就会胀大,据此分析。

针对训练

1.(2015·宣城二模)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喷泉”实验,两套装置如下图:

(1)A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②圆底烧瓶中是二氧化碳,将胶头滴管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后,发生了“喷泉”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了产生“喷泉”现象外,还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

①在图B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

A.浓硫酸B.硝酸铵

C.生石灰D.烧碱

②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蜀山区模拟)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C优于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已集满;

(3)取一朵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装置E中镁条能在CO2中剧烈燃烧,由此,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合肥五十中模拟)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小刚同学欲在实验室中以此方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1)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用氯酸钾制备氧气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小强同学欲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然后利用氢气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发生反应)。

选择氢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接下来连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D1→C→D2→D3。

(已知:

Fe2O3+3H2

2Fe+3H2O;其中D1、D2、D3为三个浓硫酸洗气瓶)

(3)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在装药品之前,检查仪器A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强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测算氧化铁样品中含有Fe2O3的质量分数。

实验中,在其他操作正常的条件下,若装置中不连接D1,则测算结果将________(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

4.(2015·厦门)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_(填编号)。

(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

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5·乐山)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编号),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再移开酒精灯。

(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5·北京)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A               B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__________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B中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5·福州)实验室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甲、乙的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___(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8.(2015·益阳)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

A.①与③B.①与④

C.②与③D.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5·益阳)下图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若A装置内药品为Zn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正放桌面,用于收集A生成的O2,则a接____(填“b”或“c”);若B装满水,用于收集A生成的H2,则a接____(填“b”或“c”)。

(3)如果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2,需要在A装置之后连接两个B装置,则在前一个B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

10.(2015·合肥38中一模)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科学实验,请你跟他一道探究。

(1)指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记录反应的时间,还需要采集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

(5)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利用收集到的CO2的质量计算样品CaCO3的质量。

该装置收集到的CO2中混有大量空气,对测定结果________(填“造成”或“不造成”)影响。

 

题型之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中考第14题)

                   

解题技巧:

此类试题常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设计实验去对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只要能掌握一些重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反应中的现象,另外读懂命题者的考查意图,此类试题便容易得分了。

 (2014·安徽)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

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

剩余固体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当然需要H2O作为反应物;有爆鸣声、密度小,说明是H2;能被磁铁吸引的只有Fe与Fe3O4,则猜想一Fe与Fe3O4;又不可能只有Fe没有其他反应产物,猜想二是Fe3O4;验证猜想一与猜想二,关键是验证是否含有Fe。

根据“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和猜想,书写化学方程式;熟记常用物质的性质:

如Fe2O3红棕色粉末。

针对训练

1.(2012·安徽)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

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

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有____,肯定不含________;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2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_。

(2)小明思考:

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利用化学反应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

2.(2015·安庆一模)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脱氧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脱氧剂封口打开,将其倒在滤纸上,观察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可能含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红色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铁、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脱氧剂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粉末几乎全部溶解,只有少量黑色粉末未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黄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②可知,脱氧剂中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_________。

脱氧剂中的红色粉末肯定不含________,肯定含___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小明认为铁生锈时会消耗氧气,因此可用此脱氧剂(实验室可滴几滴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右图所示。

集气瓶的实际容积是150mL,量筒内盛100mL的水。

当量筒内水面不再变化,且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3mL刻度处。

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本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不一致,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2014·巢湖模拟)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

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4.(2014·南昌)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干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剥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异味?

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网络搜索】干电池的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质。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______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Ⅱ.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粉,他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实验Ⅲ.小明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静置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

________________

有气体生成

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________

据此小明认为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

【交流讨论】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结论反思】

(1)干电池中一定含有铵盐,可能含有二氧化锰,一定不含有铁粉。

(2)面对网络信息,我们要去伪存真。

下列网络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用大米制作的南昌特色小吃——“南昌炒粉”,可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

B.某公司找到了“只用水就能变成汽油”的方法,解决了能源危机

C.涂抹呈碱性的肥皂水可减轻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造成的皮肤痛痒

5.(2015·合肥四十二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剩余固体成分为:

A.全部是碳酸钙

B.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

C.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震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

(2)再取少量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实验结论】该化学兴趣小组得出的结论是:

剩余固体成分与【猜想与假设】中的____(填“A”“B”或“C”)相符合。

【交流与反思】实验操作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剩余固体的成分若与C相符,则两步操作的实验现象与________[填“

(1)”“

(2)”或“

(1)

(2)”]不同。

写出操作

(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5·资阳)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

由此猜测:

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溶液。

【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

(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_______溶液。

(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②静置后,倒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

【实验结论】

(3)这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4)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

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7.常温下碳酸氢钠很稳定,但加热时,碳酸氢钠可以发生分解。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

碳酸氢钠分解的产物。

(1)加热一会儿,干燥的试管口内壁有小水珠出现。

(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3)反应完全后,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初步验证】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剩余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

剩余固体是碳酸钠。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反应后固体物质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酚酞不变色

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

【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

请你写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性。

8.(2015·南昌)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

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

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___________,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

①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____(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和偏铝酸钠(Na2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