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639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docx

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

附表:

投资估算表(近期)

总估算表

附件:

1、《山东省燃气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005年11月21日

2、《关于做好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淄博市公用局文件淄公燃发[2007]13号

3、《沂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建设局关于编制和修订专业规划的意见的通知》

源政办发【2002】101号

4、关于对《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的评审意见

附图:

附图1沂源县城中压燃气管网及场站规划图

附图2沂源CNG储配站平面布置方案图1(LPG-AIR)

附图3沂源CNG储配站平面布置方案图2(LNG)

附图4CNG汽车加气站工艺流程图

附图5CNG汽车加气站典型平面布置图

附图6门站平面布置图

附图7城区中压管网水力计算图(近期)

附图8城区中压管网水力计算图(远期)

编制背景

沂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淄博市,以山水、生态、旅游城市而著名,也是医药与医用玻璃、建材化工的生产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发展迅速,GDP年增长率达12%,但燃料结构还一直没有大的改观,煤炭消耗量仍占主导地位,因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与全县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极不适应,也是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发展管道燃气,推进能源结构向燃气化转变,已成为沂源县城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我国的西气东输为山东及淄博地区提供了长期丰富的天然气气源,管道燃气工程已成为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实现燃气管道化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淄博市所辖的5区3县中,目前只有地处山区的沂源县,由于地理因素限制,管道燃气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而发展管道燃气是大势所趋,沂源县建设燃气工程的外部条件也已具备。

为规范城市燃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沂源县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发展建设的需要,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发展,编制《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用以指导沂源县的燃气事业建设,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保障城市能源供给;并通过规划来培育和规范市场,提高城市燃气发展速度和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受沂源县建设局的委托,编制《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

经大量的调查研究、现场踏勘等准备工作后,在沂源县政府、城市建设局、淄博市煤气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密切协助下,于2007年4月形成专项规划文件的初稿,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并于2007年6月21日由淄博市公用局组织召开了《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的专家评审会,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1总论

城市燃气专业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等,合理地制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燃气发展的目标。

城镇燃气专项规划中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绝大部分设施埋设于地面以下,属于城市地下基础工程;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影响面广等特点,在建成后的较长时期内,较少扩建和改建。

因此,为避免盲目性,城市新建燃气输配系统,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城市燃气建设与发展的长期规划,是作为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主要依据。

城市燃气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子项,专业性强,安全要求高。

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其编制的依据、原则、范围、年限、内容以及规划的着重点,使城市燃气专业规划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沂源县城是淄博市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南部地区重要城镇,是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区域之一。

考虑到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和呼应淄博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本规划认为,应从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角度去理解规模问题;所以对城镇燃气专业规划规模的确定也应因地制宜,立足现状,科学合理地加以分析预测和统筹安排。

按照沂源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燃气工程建设的特点,本规划重点为县城区域内燃气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采取集中型辐射发展的布局形态。

即中心区、南部工业开发区、东部经济技术开发区。

1.1规划编制依据

沂源县建设局与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签订的《沂源县城燃气专业规划设计合同》

《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文本)

《沂源县城总体规划》(2000-2020)(文本、说明书)

《沂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建设局关于编制和修订专业规划的意见的通知》源政办发[2002]101号

《山东省燃气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005年11月21日

《关于做好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淄博市公用局淄公燃发[2007]13号

煤气规划设计手册

市场调查有关资料

1.2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

1)在《沂源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城市燃气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的确定燃气专项近、远期规划规模;

2)服从淄博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并与沂源县城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道路图相协调。

并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使燃气专项规划与城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3)燃气专项规划着重研究县城发展区域内的气源、用气规模、储气及供气方式等问题;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建立一个适度超前的燃气供应系统,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

4)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及节能方针,与我国能源的整体发展相结合,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近期计划和远景目标相符合;燃气专业规划要从实际出发,远近期结合、统筹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要满足沂源县城区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

5)贯彻城市燃气是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发展生产服务,为改善城市环境服务,所以在编制燃气专业规划时,要合理确定用气发展指标及供气比例;坚持科学态度、运用确实的资料,深入分析和研究,要提出实施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6)城市燃气供气的原则是:

应优先发展城市居民用气户,合理发展商业用气户;以及高、精、尖工业和生产工艺必须使用燃气,且节能显著的工业企业用气户等;

7)城市燃气工程建设资金,可考虑多种渠道解决;贯彻城市燃气为人民服务、为各行各业服务、为发展生产服务的方针来确定合理的供气比例及燃气价格。

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8)基本参数确定要科学化,耗热定额、不均匀系数、储气系数、压力级制等参数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综合效益,参数的确定力求科学、准确;技术上应力求高起点,适应未来燃气事业的发展。

9)燃气工程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供气方案要做到安全、稳定、可靠,同时又要经济合理,以减少投资和占地。

10)贯彻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的发展方针,优先使用天然气,合理利用液化石油气等其他气源。

11)、城市中压燃气管网的规划要做到远近结合,要适应不同气源的变化与转换;

12)、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注重安全、节能、环保及土地的合理使用。

1.3规划面积、人口

县城:

本规划根据《沂源县城总体规划》(2000-2020)确定的县城区域面积和人口发展规模:

2007年建成区面积:

12.6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2.1万人;

2010年建成区面积:

17.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6万人;

2020年建成区面积:

22.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1万人。

县域13个乡镇,规划总人口:

2010年59.25万人;

2020年63.53万人。

1.4规划编制年限

根据《沂源县城总体规划》(2000-2020)的截止时间,本规划的截止时间到2020年,本规划的分期划分按如下年限:

近期:

2007年~2010年

远期:

2011年~2020年

1.5规划范围和编制内容

1.5.1规划范围

根据“沂源县城燃气专项规划设计合同”的约定和规划初稿的“评审意见”,以及上级部门对规划的编制要求,本规划覆盖范围为沂源县县域,以县城城区为主,兼顾其它乡镇。

县域:

县城以外各乡镇,以发展液化气为主;

县城城区即南麻镇老城区和东西部的新区、以及已纳入县城总体规划的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具体区域为:

北到历山北麓,南至沂河南1500米,西至刘家大峪岭,东到石臼,规划区域面积约22.3平方公里。

以发展管道天然气为主。

1.5.2规划内容

根据燃气规划的编制规定、政府部门和燃气开发企业的要求以及沂源县城区的具体情况,本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 用气规模的规划,包括:

气源选择、用气对象、指标及供气量。

2. 工程建设规划,包括:

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工程方案的规划。

3. 燃气过渡期方案规划。

4. 工程项目关于消防、环保、安全、卫生、节能等方面的措施。

5. 项目需要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管理等方案规划。

6. 工程建设工期规划。

7.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8. 规划图纸。

1.6主要规划指标

根据目前沂源县周边城市的燃气发展情况,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县城区的燃气气源以“西气东输”的管道天然气为主,以CNG、LNG、液化石油气作为辅助气源。

根据可供气源条件,近期采用压缩天然气(CNG)过渡,远期引进管道天然气。

县城以外的12个乡镇,以发展瓶装液化石油气为主。

本规划主要制定县城区的管道燃气发展规划,主要指标见下表:

 

主要规划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近期

(2010年)

远期

(2020年)

备注

1

CNG储配站

2

含备用气源

2

CNG汽车加气站

3

2

合计5座

3

门站

1

4

高中压调压站

1

5

中低压调压站

12

13

合计25座

6

高压燃气管道

km

50

7

中压主管网

km

16.4

8.6

8

中压支线管道

km

12

18

合计30km

9

居民用户

万户

2

5

共5万户

万米3/年

334

638

合计972

10

商业用户

万米3/年

100

192

合计292

11

工业用户

万米3/年

850

950

合计1800

12

天然气供应量

万米3/年

1310

1612

合计2922

13

规划投资

万元

6653.10

11018.20

计17671.30

14

液化气站

4

7

已有8座

新建11座

共19座

2城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地理气象:

沂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东靠临朐,西依莱芜,南邻蒙阴,北连博山,东面与沂水毗邻,西南和新泰接壤。

地理座标:

北纬35°55'20"~36°23'34",东经117°48'38"~118°31'00"。

东西长约55.6公里,南北宽约52.2公里,总面积1635.66平方公里。

县内辖6镇7乡,即南麻镇、土门镇、鲁村镇、悦庄镇、东里镇、西里镇、徐家庄乡、大张庄乡、燕崖乡、中庄乡、张家坡乡、石桥乡、三岔乡,633个行政村,985个自然村,2001年底总人口55.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050人。

其中南麻镇为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约有人口12万人,已建城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

沂源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境内年平均气温11.0℃,年平均降水量698.4毫米,境内历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579.1小时,境内常年盛行西风,另有南西南风(SSW)为其次,北风、北北东风最少。

水文地质:

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等几种。

全县制高点在鲁山山顶,海拔1108.3米,最低点在东里镇李家沟村,海拔203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是沂河、弥河、汶河发源地。

沂源县属淮河流域水系,分属沂、汶、弥三大流域,整个水系呈树枝状,多为季节性河流,丰水期水位暴涨,径流快,枯水期河流量小,甚至断流。

境内以沂河水系最大,流域面积达1451平方公里。

沂河支流螳螂河由北向南穿越县城,在城区南部汇入沂河。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752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总量约5.0815亿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3.6712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656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022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0.6342亿立方米。

全县人均水资源仅为299.7立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00.3立方米,属缺水地区,因此保护利用好水资源十分重要。

城区水文地质分为两个区域,即冲积松散孔隙富水区和石灰岩裂隙岩富水区。

沂源县城规划区内土层主要是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物,局部有更新世的残破积物,包括人工填土、粉质黏土、轻亚黏土、细砂岩、砾砂、淤泥层。

城区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古生代的奥陶纪石灰岩,页岩地层,石炭纪石岩层,中生代的白垩纪长石砂岩、粉砂岩及砾砂岩浆,新生代第四纪冲积、冲洪积松散岩层。

抗震设防:

根据1991年新公布的《鲁南地震区划图》,确定沂源县为7°设防区。

一般建筑物按7度设防,城市供水、供电、燃气、通讯、油库等生命线工程设施,城市主要道路、桥梁、医疗单位、政府机关等重要建筑可考虑提高设防标准,按8度抗震设防。

资源:

沂源县域内可利用土地面积240.17万亩,其中耕地52.36万亩,林地150.75万亩,山丘地占99.3%,耕地有效面积18.7万亩。

主要经济作物有苹果、葡萄、桃、板栗、大枣、花椒、烤烟、花生等。

县域内有木本植物56科,200多种,野生草本植物60余科,200余种,野生药材128种。

县域内野生动物兽类60余种,鸟类100余种。

鲁山风景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仅鸟类就有79种,素有“山东鸟类王国”之美称,生态环境良好

境内矿藏资源较多,已查明的有铁、金、煤、铝矾土、石灰石、石膏、钾长石、方解石等十几种,有开采价值主要矿种:

铁、煤、金、石膏、铝土、石灰石、钾长石。

沂源县是鲁中地区旅游业开发起步较早的县之一,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较高,在全国和山东居重要地位。

主要有以下四类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洞穴生态旅游资源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交通:

沂源县境内没有铁路,远离机场、港口、码头,公路是唯一的交通运输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沂源县境内现有公路通车里程为607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7公里,通达度为通乡镇100%,通行政村97%。

从技术等级来看,二级公路226公里,占37.4%;三级公路47.2公里,占7.8%;四级公路330.5公里。

占54.8%;高级、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有203.7公里,占33.8%;而低级路面400公里,占66.2%。

2.2历史沿革

沂源历史悠久。

“沂源猿人”头骨化石证明,早在40—50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自夏朝起,沂源就属不同州、县,至中华民国时期,沂源地域仍分属沂水、蒙阴、临朐3县。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分属新蒙、博莱、沂北、沂中、蒙阴、新泰、沂水、临朐、益都等县。

1944年春,成立中共沂源县委,至此,沂源始为行政区,因沂河发源于此而得名,隶属中共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

1950年5月改属沂水专区,1953年8月改属临沂专区,1978年7月,隶属临沂地区行政公署,1990年1月1日,沂源县由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划归淄博市。

2.3社会经济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沂源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86亿元,2005年达到45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2%,但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全县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还比较低。

沂源县总体规划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沂源县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2%,现已基本实现,2010年达到72亿元,年均增长11%,2020年达到186.7亿元,年均增长10%;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2005年为20.9:

40.2:

38.9,2010年为20:

40:

40,2020年为18:

32:

50。

全县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所带动。

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医药与医用玻璃、包装材料、皮革、建材、化工、机械、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纺织服装、能源电力等十大支柱产业,其中多数工业企业集中在县城,故县城的市政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的加速进行,是保证本县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

2.4县域规模结构

现状情况:

沂源县现有13个乡镇,2000年总人口为31.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74万人,除县城外,其余县辖各镇的城镇化水平较低,见下表:

 

2000年沂源县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指标

土地面积

(K㎡)

总人口

(万人)

人口密度

(人/K㎡)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水平

(%)

总计

31.23

11.74

37.59

县城

11.17

9.77

8747

7.13

72.98

土门镇

120.2

2.3

191

1.0

43

悦庄镇

161.6

6.0

371

1.1

20

东里镇

73

3.2

438

1.2

37.5

西里镇

123

4.9

398

0.73

14.9

鲁村镇

122

5.06

415

0.58

11.46

规划发展:

根据沂源县城总体规划,预测到近期(2010)和远期(2020),全县总人口将达到59.25万人和63.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将达到26.66万人和33.04万人,见下表:

沂源县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规划

规划期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

59.25

26.66

45

远期(2020)

63.53

33.04

52

城镇规模结构如下表:

等级

人口规模

城镇个数

城镇名称

≥10

1

县城(南麻)

≥2

3

悦庄东里鲁村

≥1

2

土门西里

1万以下

4

大张庄中庄石桥张家坡

根据沂源县总体规划,对大张庄乡、中庄乡、石桥乡、张家坡乡等,近期将全部实现乡改镇,远期进行乡镇合并,提高总体的城镇化水平。

2.4县城区结构与人口

沂源县城形成以南麻老城为核心,逐步向外扩展的“集中型”总体布局形态。

形成“一个中心,一条公建带,四个综合区,两条绿轴”的规划结构布局。

一个中心:

商贸金融服务中心,位于振兴路、工业路、泰薛路、沿河东路之间。

一条公建带:

沿鲁山路形成行政、办公、综合商贸带。

四个综合区:

河西综合功能区、泰薛路南工业区、历山脚下办公居住综合区、东部综合功能区。

两条绿轴:

鲁山路绿化景观大道,形成东西向绿带;沿螳螂河两岸形成贯穿南北绿带。

县城街道采取方格网布置,主要骨架为南北路5条(沿河东路、沿河西路、历山路、健康路、胜利山路),东西路3条(振兴路、鲁山路、泰薛路)商业服务中心位于城中振兴路至泰薛路之间,工业主要分布于县城南部,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区已初见规模,随着各类设施的完善,县城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楼房林立、道路纵横、城镇综合功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秀丽山城。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以现在建成区的基础上,向东、东北为主,其次跨河向西发展。

200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6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达到11万人;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7.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达到16万人;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达到21万人。

2.5城区能源供应及消费状况

传统的燃煤方式不仅劳动量大,也会给城市带来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正在逐步被洁净能源所替代。

由于沂源县城周边为山区,本地没有天然气资源,外来天然气目前还没有到达沂源,故液化石油气还是本地主要的洁净燃气气源。

县城区域内现有4座液化气站,城区居民用户燃气普及率已达75%,供气方式主要是钢瓶装液化气,只有500余户居民住宅楼采用了LPG瓶组气化管道供气,而其余居民及工业、商业用户日常的燃料仍采用燃煤或重油等高污染的燃料。

特别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性低,成本高,质量不稳定,居民的经济负担较重,并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给城市经济也带来一定影响。

故改善能源结构,引进新的洁净气源,实现城区燃气管道化,已成为沂源县城区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

目前各乡镇和农村地区的燃料结构仍以燃煤和烧柴为主,液化气的普及率只有10~15%左右。

2.6环境状况

沂源县地处山区,境内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但县城区域内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对环境产生了很大威胁,特别是近年来,环境污染的的指标逐年上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以保护环境不被破坏。

沂源县城区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冬季与春季重于夏秋两季,其中废气中含有大量烟尘、二氧化碳及工业粉尘,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属良好,但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负荷较大。

县城目前未统一铺设暖气、燃气管线,相当一部分家庭仍将煤做为采暖、烧饭的主要燃料,汽车摩托车数量骤增,尾气排放量相应增加,使城市的环境日趋恶化。

通过调整燃料结构,用管道燃气等洁净燃料替代燃煤,特别是工业企业,商业饮服单位等,可以有效减轻二氧化硫及粉尘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保护旅游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3气源规划

3.1我国能源与城市燃气

我国是居世界第二位的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费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19位。

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1%、石油占24%、天然气占2.7%、水电占2.1%、核电占0.2,这与世界平均煤炭占27%、石油占39.5%、天然气占23.5%、水和核电占10%的消费结构距离较大。

天然气是优质能源,优质能源应首先供给城市,现已被人们所共识,目前中央和各界人士对天然气的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城市能源结构正在向清洁、高效、无污染方向转换。

城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大气质量与城市使用的能源都有直接关系,所以城市燃气是城市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然气则是城市燃气的最理想气源。

提高城市利用天然气水平,对改善大气质量是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城市中以气代煤、以气代油、划定无煤区等政策,将进一步得到实施。

城市人民要提高生活质量,群众要享受现代化城市设施,对服务水平、服务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所以管道天然气在城市中必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国天然气资源与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据1993年第二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认为:

我国常规天然气的资源总量约为38×1012立方米,其中陆上30×1012立方米、海域8×1012立方米,如按现有技术水平和勘探经验,最终可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可达13.2×1012立方米,这次资源量的80%以上集中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川渝四个国家级的天然气气田及东南海域。

另外,我国的煤层气远景资源量为30~35×1012立方米,大体与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相当,其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华北地区占大部分。

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因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所以,21世纪煤层气工业在我国也将有一高速发展。

对于天然气,现我国已探明的储量约是资源总量的7%,据报导去年底达到8%,这与世界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的42.6%相比,说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是具有巨大的潜力。

故城市燃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3.2气源种类及我国的发展政策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方针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目前可供选择的管道燃气气源主要有:

管道天然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以及天然气利用的认识加深,我国已经确定在21世纪内把天然气开发利用作为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西气东输”已建成供气,经济、丰富的管道天然气惠及到广大的东部地区,悄然改变着东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