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3336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

  第二十五课《有的人》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写作?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修改专题训练

  综合实践活动?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第五单元(下)目的要求]

  .领会诗歌揭示出的深刻人生哲理。

  2.学习对比的表现手法、首尾呼应的结构技巧。

  3.品味生动、含义丰富的语言。

  《有的人》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含义丰富的词语,如“活”“死”“地下的火”等,理解寓意丰富的诗句。

  ③体会语言朴实而又生动,饱含鲜明爱憎情感的特点。

  ④学习诗中对比说理的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⑤感知主旨: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地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表达出来的爱憎分明的感情。

  ②理解鲁迅先生伟大精神的实质。

  ③理解对比的表现手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④结合思路,把握结构,便于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生活中的美丑善恶要认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

  

(2)立足平凡,乐于奉献,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不追名逐利,不损人利己,思想境界高尚,树立朴素、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4.课文简析

  这首诗是臧克家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在正题下加了个副题: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是个引人深思的题目:

指的是什么人?

这些人怎样?

诗中举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

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评价。

  这是全诗的总起。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开头就突出两种完全对立的人。

作者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活”与“死”进行鲜明的对比,摆出了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

有的人“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其实是死了;有的人“死了”,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前者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他们只有躯壳活着,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他们的行为,为人民所痛恨;他们的生活,为人民所不齿;他们的生命,在人民心目中早已腐烂发臭。

后者指的是那些为着千百万人民的利益,不屈不挠地英勇斗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他们虽然死了,但是人民对他们却永远感念不忘,他们的崇高事业,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两句诗中的两个“活”与“死”含义不同:

第一个“活”,指躯壳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第一个“死”,指灵魂腐朽,第二个“死”,指失去生命。

  第二部分(第2—4节):

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2节:

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

诗篇摹写了两种人不同的动作和心理。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这是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反动统治者的形象,他们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任意奴役、宰割人民群众,还无耻地自我标榜多么伟大。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的革命者的形象,含蓄而形象地赞颂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

两种人,一是把人民当牛马,一是甘做人民的牛马,对比形象鲜明。

  第3节:

写两种人不同的人生目的。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指反动统治阶级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还妄想不朽,以永远散布他们的恶劣影响,维系黑暗的旧社会。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指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期待着为扫除吃人旧世界的燎原大火的到来,甘愿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献出自己的一切。

鲁迅曾经在《野草?

题辞》中说过: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表现了伟大的献身精神。

  第2、3两节都没有点出鲁迅的名字,但由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言及《野草》这部名著人所共知,因此诗中歌颂的是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样写,既含蓄又形象,增添了诗味。

  第4节:

进一步写两种人不同的人生目的,并指出不同的社会作用。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指反动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侈的生活欲望,把人民推向了痛苦和死亡,阻碍了历史的前进;“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表现革命者为人民而战。

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如鲁迅,就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人。

  第三部分(第5—7节):

写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不可欺,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人民,人民就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们。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一个“摔”字,表现了人民的力量,“垮”字写出了反动统治者失败的命运;“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因为他们的名字就意味着邪恶,人民厌恶他们,唾弃他们,如果说“摔”字是使其身败,名字“烂得更早”则是使其名裂;“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意味着反动统治者已经被赶出历史舞台,即使一时还赖在某些地方,其灭亡也为期不远。

本诗写在1949年11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已经被赶出了中国大陆,盘踞在台湾,这些诗句所指分明,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对鲁迅这样的革命者,“人民永远记住他”,永垂不朽。

“永远”—词,饱含对鲁迅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两句含义很深。

“春风”,指人民革命力量。

在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牺牲、献出生命的人,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和景仰,他们就像生机盎然的野草一样绿遍原野,为人民所广泛纪念。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充分表达了对鲁迅以及像鲁迅那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敬爱戴和热烈颂扬。

  本部分三个诗节的内容,与第二部分三个诗节遥相呼应,结构谨严。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地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

  5.对比的写法

  诗的每一节都用对比手法来写,对比的不是个人,而是两个阶级,两种不同价值的人。

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

这样对比烘托,把正面的衬得更高,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从而使主题更突出。

有的是反映了内在本质的形象性描写的对比,如第2诗节里,“骑在人民头上”这一典型动作,加上“呵,我多伟大”这一典型语言,二者搭配起来,就非常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狂妄自大。

“俯下身子”这一典型动作,加上“给人民当牛马”这—形象的比喻,就深刻而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形象。

把这两个对立的形象放在一起,使丑的显得更丑,美的显得更美。

特别是那一“骑”一“俯”的动作.鲜明地表现了对待人民群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力地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的人生观,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有的是抓住本质作概括揭示的对比,如把“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与“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作对比,概括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目的和社会价值。

还有的是不同评价的对比,如开头一节虽生犹死与虽死犹生的对比,鲜明地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

  6.反复手法

  有词语的反复,如“有的人”在前面四个诗节中紧接反复;有句子的反复,如“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在第4、7诗节中间隔反复。

这首诗运用反复的手法,充分抒写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情,从而加强了诗的感染力。

  7.形象的议论

  这首诗纪念鲁迅,主要不是介绍鲁迅的生平,追记鲁迅的业绩并作评价,而是对比议论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特别提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从而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启示我们为多数人去活,才活得有价值。

议论用语形象生动,如以“骑在人民头上”与“俯下身子”表现对待人民群众的两种不同态度,以“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表现愿为人民作出最大牺牲的人生命长在,精神永存;以“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人民对献身于人民的事业的人的拥戴。

诗中“牛马”“野草”等词由于是从鲁迅的语言和作品中引来,为广大读者所熟悉,读到这些词,读者眼前又会浮现出鲁迅先生的形象。

诗贵形象,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8.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现代诗人。

山东诸城人。

自幼喜爱古诗和民歌。

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

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的深切同情。

这奠定了他以后诗歌创作的生活基础。

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触了新文学,开始新诗习作。

1926年秋,到武汉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随国民革命军讨伐反动军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回到故乡,不久因受反动派迫害,逃亡东北。

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山东大学读书期间,含愤苦吟,得到闻—多等的鼓励。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奔赴前方,从事进步文化工作。

1942年秋,到达重庆从事文学创作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活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实行法西斯统治,臧克家写了大量讽刺诗,配合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压迫、争民主的斗争。

解放后,先后任华北大学三

  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务。

曾被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诗人的代表性诗篇,已收入《臧克家诗选》,回忆自己创作的有《诗与生活》,谈自己诗歌创作的有《甘苦寸心知》,另有,《臧克家散文小说集》。

XX年1月20日由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诗人奖”在北京颁奖;臧克家获得“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评委会在授奖辞中称他是在诗歌创作中取得卓越成就、为我国新诗发展作出宝贵贡献的20世纪杰出的大诗人。

  9.臧克家谈《有的人》的写作

  关于《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这首短诗,是我1949年到北京之后,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

那一天,我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他里谈到的枣树,他的“老虎尾巴”也亲眼目睹了。

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

  我没有见过鲁迅,他在上海活动的时期,我正在青岛大学读书。

1935年夏天,在青岛遇到萧军同志,他希望我给鲁迅写写信,把地址开给了我。

但我没写。

那时,我在临清中学教书,信件检查,特务捣乱。

我的《烙印》《罪恶的黑手》两本诗集,给鲁迅寄了,他写在了日记上。

  942年8月14日,我到了当时所谓“战时首都”重庆。

不久,为了纪念鲁迅逝世,在“中苏文化协会”的俱乐部召开大会,文化界的同志都到了,老舍主持。

大会刚开始,一群特务闯上主席台,把老舍架了下来,乱叫乱闹,会没开成,大家悲愤而散。

1946到1948年,我在上海,家住虹口,茅盾同志住大陆新村,我常去看他,隔壁就是鲁迅的旧居。

内山书屋就在附近,我也不时地出入,那时王造时也搞了一个书店。

我在上海两年多,参加了两次纪念鲁迅的大会,都因国民党特务捣乱破坏未能终场。

记得有一次,宋庆龄同志也参加了,特务们气势汹汹,把大会的签名簿都抢走了。

在上海时,我曾经和几个朋友到万安公墓去拜望鲁迅的坟墓,一抔黄土,一块小小的石碑。

来去路上,都有特务们的眼睛。

  虽然生前没见过鲁迅,但对他崇敬的感情是很深的。

五四运动以后,我在济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爱好文艺,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以及他翻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等著作,以后又读丁他许多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鲁迅的形象高高地、高高地矗立在我的心头上。

  《有的人》虽然是一首短短的抒情诗,但写出它来,至少得具有几个条件。

  首先是对鲁迅的认识,崇敬他的思想情感,像前面所说的那一些;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我在这首诗里歌颂了伟大战士鲁迅,也同时揭露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

对这—点,我的感受也是极深刻的。

从“中华民国”这块空招牌高高挂起之后,我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了旧军阀、新军阀的种种罪恶残暴的迫害,我也悲愤地目睹了地主阶级和一切达官贵人为非作歹、欺压群众、视人民如草芥的种种情况,这帮坏家伙,利用他们的走狗作吹鼓手,替他们歌功颂德,同时,还想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为自己树碑立传,以期“流芳百世”。

其实是“遗臭万年”,什么“功德碑”“神道碑”,不一而足。

  以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历、感受,存在心里,酝蓄多年,借着纪念鲁迅逝世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一个出口,抒发了心中的积愤,水到而渠成。

抒情诗当然是抒情的,但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经验作底子,仅凭—时感触,即兴而成,那它的思想性和感情的深度就会显得不足,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都离不开深厚的生活经验,和作者对这种生活经验深刻的爱憎情感。

  当然,艺术表现能力的强弱,也是作品高低的关键。

  写这首短诗,我处处用了对比手法,这是显然可见的。

这种手法,是以对两个阶级、两个对立面的真实情感为出发点的,爱什么,憎什么,诗里表现得很清楚。

它歌颂了应该歌颂的,打击了应该打击的。

  这,表现了我个人的爱憎,但这种分明的爱憎又不仅仅属于我个人的。

鲁迅活着的时候和逝世之后,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反动派,怕他、恨他,发动攻势“围剿”他,造谣侮辱、中伤他,连他的坟头,都怕得要命。

而人民呢,却敬他、爱他,把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阶级斗争的勇士,文化的旗手,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对待鲁迅的态度上,可以清楚地感到阶级斗争的剧烈。

这篇短诗,是为纪念鲁迅有感而作的,但它却有着更大、更广泛的含义。

《有的人》写了两种人,实际上也就是写了两个阶级、两个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对它们的爱憎之情。

《有的人》从它诞生到今天,已经有30年的生命史了。

它没有被时光浪潮所淘汰,还被大家记着,就是因为诗中抒发的思想、爱憎之情不仅只是我个人的。

  三谈《有的人》

  臧克家

  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是产生在浓厚的生活里。

这是我坚信不移的一条真理。

  949年为了纪念鲁迅而写的《有的人》这首诗,反应是强烈的,但我和鲁迅无一面之缘,这情况怎样解释呢?

  在鲁迅逝世13周年的时候。

我去瞻仰了他的故居,回头来就写了这篇诗,这岂不是即兴而成?

  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说来话长啊。

我和鲁迅虽然没见过面,但我对于他是尊敬而又有亲切之感的。

1923年我进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新文艺,自己也从事习作。

这时候我就读过鲁迅的《呐喊》《热风》《野草》和由他翻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等等。

读他的书,景仰其为人。

在北洋军阀统治之下的黑暗时代,鲁迅的作品像一道明光,引导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探索,郁抑的心情好似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口子。

1926年,我奔向武汉,在大革命中作了一名士兵。

这与鲁迅、郭沫若在思想上的启发是大有关系的。

武汉大革命失败以后,我跨进了大学的门。

读鲁迅的书越来越多,对他崇敬的思想情感也越来越强烈。

那时候,阶级阵线分明,与国民党在各条战线上的斗争十分剧烈。

鲁迅、郭沫若、茅盾,在我们心中,是左翼文化阵地上的三面大旗。

鲁迅的那种爱憎分明、坚强战斗的精神,鼓舞斗志,万人景仰,而他的有如利刃新发于硎的寒光闪闪,使同志奋发,使顽敌胆丧。

  942年8月,我到了所谓“战时首都”——浓雾蒙蒙的山城重庆。

10月18日,在中苏文化协会俱乐部纪念鲁迅逝世6周年,老舍主持会议。

宣布开会之声刚落,成群特务把老舍架了起来,参加大会的同志们被迫散去,特务追踪,人人愤怒!

另外一次,我伴同许寿裳先生从歌乐山赶到市内参加纪念会,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1946年到1948年,我在上海,也有两次在大戏院子里开会纪念鲁迅逝世,宋庆龄、郭沫若等许多文化界领袖人物都参加了,结果与重庆纪念会情况相同,特务甚至把签名簿也抢跑,使千人大会未能终场。

这种会场如同战场,使我感受深刻极了。

  936年鲁迅逝世了,举世悲悼,万人送葬。

鲁迅支持的《作家》杂志,约我写首诗,我以哀悼深情写了《喇叭的喉咙》这首诗。

  记得1948年,在鲁迅逝世纪念那—天,我同几位朋友—同到郊外的公墓去凭吊。

—口小土坟,—尺小石碑。

上书“鲁迅之墓”四字。

一代民族英雄,文坛巨擘,死去之后,只有黄土—抔!

我们徘徊又徘徊,久久不能去。

我们来去,都有特务的眼睛盯着,有的,还替来参拜的同志“留影”追踪。

鲁迅受到亿万人民的敬爱;而国民党反动派,连他的坟头也望而生畏。

记得很清楚,1935年,我在临清中学教书。

暑假回到母校——国立山东大学所在地青岛,遇到萧军同志,他力劝我给鲁迅写信,并把“上海北四川路大陆新村十二号”的地址开给了我。

但我,不能写信。

在新军阀韩复榘的统治下,我没有写信的自由!

我的学生因为什么“嫌疑”有两名被捕了,我们满腔悲愤在不自由的环境中过日子。

我没有给鲁迅写信,但先后把两本诗集《罪恶的黑手》《烙印》寄去了。

  上面我简要地述说了我怎么读鲁迅的书,崇拜他的人,怎样在两个不同的时代,思想上受到他的教育与影响,感情上对他如何地亲切而敬爱。

虽然没见面,而精神上的感召是深切之至的。

  这是一个方面。

再就另一个方面谈一谈。

  我在《有的人》这首诗里,处处用了对比的手法。

刻画了地主、官僚反动阶级人物的卑劣与无耻。

以反衬无产阶级的代表鲁迅的伟大与崇高,这一点用不到多说。

我对这些反面人物,对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了如指掌的。

因为我已经76岁,清朝末年、北洋军阀、中华民国蒋介石统治的时代,我不但耳闻而且目睹,不但目睹而且是印象深刻、感慨万端的!

这些反动家伙,残民以自肥,踏着人民的骷髅,把自己升成“伟人”!

他们生前享大福,坏事做绝,还妄想死后留名,万古不朽。

为自己树碑立传,纪“功德”,开“神道”,想得很美:

“流芳万世”。

你觉得可笑吗?

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呢。

  两相对比,看一看,想一想吧。

  鲁迅是不朽的,但他想“速朽”,愿成了“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而那些反动的家伙,人类的渣滓,却“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

人民是最有权威的,也是是非分明的。

那些人民之敌的坏东西,早已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而鲁迅的大名呢,却永垂史册,受到人民的崇拜和敬爱。

  我写《有的人》,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痛切的个人感受的。

它虽然写的是纪念鲁迅.但读者会从中体会到关于人生意义的哲理,引起对革命人物的崇敬之心,对反动家伙们的憎恨之情吧。

新课标第一网

  10.“探究?

练习”

  参考答案

  第一题:

  

(1)有人的所作所为,—切都是为了个人的、少数人的利益,而使得绝大多数人因为他而陷入痛苦和死亡;有的人,人生的理想就是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例如:

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是—个巨贪,卖官鬻爵,利欲熏心,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老百姓叫他“王三亿”(意思是贪污了三个亿,这是老百姓的估计,实际金额有待审核),又称他为“王坏种”。

现在,党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撤退其副省长职务,并交司法机关处理。

像王怀忠这样的“坏种”活着,广大人民群众就不能活。

我们的党员干部也有很多的人是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

例如:

电视剧《省委书记》中的省委书记贡开宸,是当代清官的典型,他勤勤恳恳地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办事;他廉洁公正,对自己的子女和身边的人要求非常严格;他睿智,抓大政大策,善于发现、培养有知识有阅历,而且工作上很有办法的青年干部。

他的人生理想就是“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举例不受此例限制)

  

(2)一心想流芳百世却不为人民谋利益的人,只能是遗臭万年,遭到人民的唾骂,而不求个人名利—心为人民谋福利的人,永远会得到人民的爱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例如:

巨贪胡长清到处给人题字,想“流芳百世”,结果被司法机关审处,判处死刑,“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然而,水利部副部长汪洋湖,“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他是愿作野草的人,对水利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人民的敬仰,他的光辉事迹将永载史册。

(举例不限于此)

  第二题:

  第一个“活”轻读,第—个“死”重读,第二个“死”轻读,第二个“活”重读。

  第三题:

  

(1)共同的美德是一切为了别人,一切为了人民,从不追求名利,但人民却深深地爱戴他们;

  

(2)课文是把两种“有的人”进行对比,泰戈尔的诗是把“你”对自己的态度和诗人对“你”的态度进行对比。

  第四题:

(略)

  11.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两节诗,后答题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了鲁迅《自嘲》诗里的哪两句?

  2.哪两句诗概括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图虚名的精神?

哪两句诗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和腐朽?

  3.诗中怎样运用对比?

它的作用是什么?

  4.写出诗歌中“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相呼应的一句诗。

  5.“野草”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3.先反后正;起到强调,加深印象的作用。

  4.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5.指献身于人民事业,不追求个人名利的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诗文简析:

  从诗的标题看,这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

两位诗友阔别多年后在扬州初次相逢,白于筵席上赋诗相赠,刘乃作此酬答。

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诗的开头回首往事,抒发感慨。

“巴山楚水”指贬居之地。

永贞元年(805),顺宗任用王叔文改革弊政,刘禹锡时任屯田员外郎(唐置屯田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属工部,掌屯田政令),为革新之核心人物。

不久革新失败,王叔文被杀害,刘禹锡被贬郎州司马。

宪宗元和十年(815)曾被召回长安,因游玄都观看桃花作《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讥刺权贵,又被贬为连州(在今广东省西北部)刺史,后又转任夔州、和州。

回想二十多年来两度遭贬,—直在远离京城的荒僻之地为官,心中感慨万端。

“弃置身”三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朝廷长期冷落的不满。

  三、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

“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

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还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怀念而已。

“烂柯人”指传说中的人物王质。

相传王质进山打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

棋到终局,王质发现手里的斧柄已烂掉。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去了一百年。

诗人以王质自比,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

刘禹锡当初参与政治革新活动时只有三十四岁,不幸被贬二十三年,如今已是垂暮之年。

但展望未来.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

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胸怀。

  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歌一曲”指白居易在席上赋诗相赠。

“长精神”,即增长精神,振作精神。

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这首诗的精华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

此联所展示的艺术形象明朗清新,意境沉郁又有豪迈之气,客观上被人认为包含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引申意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

后人常引用此两句来说明:

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新课标第一网

  2.白居易与刘禹锡:

  《新唐书?

白居易传》:

白居易“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

二人于诗齐名,交谊亦深。

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之一: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二人唱和诗结集为《刘白唱和集》。

敬宗宝历元年(825),白居易任苏州刺史。

次年在扬州与刘禹锡相逢,席上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相赠。

诗云: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