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2869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docx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

教学

内容

《跨越百年的美丽》

总课时数

第()课时

设计人

备课

日期

月日

投放

日期

月日

教学

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

重难点

1、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2、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课前

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

(居里夫人)

3.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

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

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结合学生的作文思路进行简单小结。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创作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怎样写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认读生字新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

7.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四、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根据学生的发言,机动教学。

教师边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1)外表美。

重点品读下面语句。

引导学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

(2)内在美。

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信念与追求。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

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读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六、自主完成作业,课外拓展阅读

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教学

反思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

教学

内容

《跨越百年的美丽》

总课时数

第()课时

设计人

备课

日期

月日

投放

日期

月日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

重难点

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课前

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上节课同学们围绕着题目和课文内容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来探讨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读书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新的认识。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1.关于“美丽”的探讨

同学们上节课提了许多有关美丽的问题,如“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怎样理解“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等等。

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

⑴默读全文,看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划出相关语句。

①居里夫人的外表美

指声朗读相关语句,谈出对该句的体会和认识,在感悟的同时,结合看图,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②镭的颜色美

想象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在“幽暗的破木屋的映衬下”这点略带蓝色的荧光显得更美,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③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人格美。

A、巨大贡献是美

关注语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

关注语句:

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实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

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C、淡泊名利是美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

三、回归整体,提升认识

1.回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照应问题;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

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

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百年是虚指:

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总结收获,拓展阅读。

再谈对“美丽”的理解,或说说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的启迪?

读读课后“阅读连接”中的资料,课下读一读介绍居里夫人或其他科学家的书,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

教学

反思

 

龙集小学电子备课模板

教学

内容

《千年梦圆在今朝》

总课时数

第()课时

设计人

备课

日期

月日

投放

日期

月日

教学

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课前

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

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

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

“神州五号”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

(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

把“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2~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文字,互相评议。

 

教学

反思

 

教学

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总课时数

第()课时

设计人

备课

日期

月日

投放

日期

月日

教学

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

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

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

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教学

反思

 

教学

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总课时数

第()课时

设计人

备课

日期

月日

投放

日期

月日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2.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

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课前

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从这几个事例中你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

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3.你还能例举出这样的事例吗?

(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

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二、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例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

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三、拓展阅读,随文练笔

1.下面我们再来阅读一篇论说文,看一看这篇文章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

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于何书?

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

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

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

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1)自读自悟。

(2)全班交流,说一说这篇文章作者要说明什么观点。

2.读了两篇论说文,下面我们亲自尝试来写一写论说文。

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等。

3.请2~3名学生读小练笔,共同评议。

 

教学

反思

 

教学

内容

《我最好的老师》

总课时数

第()课时

设计人

备课

日期

月日

投放

日期

月日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

重难点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

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

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 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 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

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五、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

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

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六、拓展阅读,迁移延伸

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嗅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

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

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

“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

“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

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

“我闻到了,是香味!

”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

“请同学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

  

经过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个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环顾周围看了看,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也随波逐流地赶紧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

“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教学

反思

 

教学

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五

总课时数

第()课时

设计人

备课

日期

月日

投放

日期

月日

教学

目标

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课前

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

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

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

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

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

(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

(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展思路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作品多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

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

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

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

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教学

反思

 

教学

内容

回顾拓展五

总课时数

第()课时

设计人

备课

日期

月日

投放

日期

月日

教学

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

重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前

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