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283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三地理

命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3题,每题2分,共计4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2.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程度B.自然地理环境

C.地域开发程度D.国家发展政策

3.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

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D.加强经济扶贫,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1.D2.A3.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江苏省北部人口密度小于南部;沿海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中部密度小于东南部;总体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发展程度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因,A正确。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地域开发程度和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南部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D正确。

其它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江苏省的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

江苏省南部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2013年GDP总量达到了3.64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超过70%,所有县(市)都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其中7个县(市)进入前十。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别样“乡愁”。

以竹为骨,以纸为盖,绘有山水花鸟人物,再刷上桐油晾干,一把精美的油纸伞就做好了。

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但却流传了千年,现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油纸伞”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修林茂竹,淫雨霏霏B.风萧石滚,黄沙漫漫

C.晴暖高温,烈日炎炎D.沟壑纵横,骤雨纷纷

5.与“撑着油纸伞”的别样乡愁相映衬的地方建筑景观是()

A.西双版纳高脚屋B.黄土高原地坑院

C.华北平原四合院D.安徽南部高墙院

【答案】4.A5.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油纸伞是我国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

以竹条做伞架,以涂刷桐油的纸做伞面可以防水。

所以油纸伞作为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的雨具,其中基础功能是防雨,应该是多雨的气候和竹林繁茂的区域实用。

A正确;风萧石滚,黄沙漫漫是西北地区环境,西北干旱少雨,而且油纸伞没有抵御风沙的功能,故B项错;油纸伞虽然可以遮挡烈日,但防晒不是其主要功能,故C项错;沟壑纵横,骤雨纷纷是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油纸伞的制作原料及功能主要反映我国江南当地气候与植被特点,不能反映黄土高原地形等自然特征,故D项错。

所以本题选A。

【5题详解】

结合相关知识可知,《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场景,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豫西、北京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故排除ABC三项;材料中勾勒出的油纸伞的乡愁是窄窄的雨巷,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景观也应是南方徽派建筑的高墙窄巷(如皖南高墙院)最与材料中的雨中乡愁相衬,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地域文化景观的外部形态、结构、功能、类型等不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些方面的特点,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等。

下图为“2010~2016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时期城市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的是()

A.居住用地B.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C.工业用地D.公共管理服务用地

7.2010~2016年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空间形态变化不大B.中心城区逐渐萎缩

C.公共管理相对滞后D.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6.A7.D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依据图中相关数据可知,各功能区用地2010-2016年期间,综合外部扩展和内部更替状况,总体变化情况如下:

居住用地:

14-5+7-3+10+7=30,即居住用地面积大约增加了30平方千米;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2+3+2+0+1+1=9,即面积增加约9平方千米;工业用地:

16-16+6-7+5+0=4,即工业用地增加约4平方千米;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4+5+3-1+0.5+1=12.5,即增加约12.5平方千米。

所以四类功能区用地面积明显增加

居住用地,故本题排除BCD,选A。

【7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各功能区外部扩展均为正值,说明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向外扩展,D正确。

材料中无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信息,A错误。

中心城区逐渐萎缩,是逆城市化结果,主要出现于城市化后期,我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还未出现中心城区逐渐萎缩的现象,B错误。

材料中无与公共管理与服务落后的信息,C错误。

故选D。

【点睛】影响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分布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经济、社会、历史、行政等。

所有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因素;任何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发展都不是单一因素起作用,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

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表示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9.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

A.0-30厘米B.40-70厘米C.60-90厘米D.90-120厘米

10.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A.提高地下水位B.增加土壤蒸发C.减少杂草生长D.减少植物蒸腾

【答案】8.D9.B10.C

【解析】

【8题详解】

滴灌主要作用于土壤表层,故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则①、②为滴灌。

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故地下果树根区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表层含水量较低,则③④为涌泉根灌,涌泉根灌24小时后,水分会从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区向上部和向下部扩散,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区水分减少,③表示涌泉根灌1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④表示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③④为涌泉根灌。

根据涌泉根灌导致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所在土壤深度,可推知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40—70厘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题详解】

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使得土壤表层含水量减少,能够减少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蒸发,B错误,C正确。

涌泉根灌是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会增加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增加植物蒸腾,降低地下水位,A、D错误。

故选C。

【点睛】结合材料,准确从文字材料和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是指与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相关的组织过程。

其形成与演变受交通运输、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波兰某工厂是一家专门从事欧洲地区液晶电视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曾以标准化大规模的生产组织方式为主,主要原材料约占总成本的80%.下图示意该工厂的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2016年之前,导致该企业波兰工厂市场竞争力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高B.响应市场较慢C.零件积压严重D.产品结构单一

12.中欧班列采用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定车次的“五定班列”模式,促进该厂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升级的主导条件是()

A.装车地点固定B.车次线路固定C.物流快捷准时D.运输价格稳定

13.2016年之后,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这主要得益于中欧班列()

A.缩短原料运输距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B.减少零件仓储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C.保证原料及时供应,实现产品即时生产D.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扩大产品利润空间

【答案】11.B12.C13.C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2016年之前,主要部件供应通常用海洋运输,海运慢,响应市场慢,B正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16年之后的劳动力成本应高于2016年之前,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该厂产品积压严重,C错误;2016年前后,该厂产品均为液晶电视生产和销售,产品结构没有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B。

【12题详解】

“五定班列”模式,保障了零部件的准时运达,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随时组织生产,不需要再积压大量的原材料,促进该厂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升级,C正确;地点和线路固定,主要是方便装卸原材料,A、B错误;运输价格稳定能使得产品价格稳定,与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升级基本无关,D错误。

故选C。

【13题详解】

中欧班列采用“五定班列”模式,保证原料及时供应,实现产品即时生产,使得该企业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力增强,C正确;中欧班列与原来的海运比,运费更高,A错误;该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沿线地区的资金利用效率无关,B错误;中欧班列与原来的海运比,运费更高,而产品利润空间与运费相关,因此中欧班列不一定能扩大产品利润空间,D错误。

故选C。

【点睛】中欧班列联系了我国内陆和欧洲,使我国内路城市沿海化,促进了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

为了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目前一些国家开始拆除了一些大坝。

下图为水库拆除前后的对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拆除大坝后,M处河段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

冬夏水温明显下降

C.利于淡水鱼类养殖

D.提高了水运通达度

15.大坝拆除后,对水库原有库区的影响是

A.蒸发下渗增加

B.土层厚度增加

C.水体污染加剧

D.植被覆盖提高

【答案】14.A15.D

【解析】

【14题详解】

因为拆除大坝后,大坝的调节径流作用消失,大坝下游的M处河段径流季节变化增大,A项正确。

拆除前多为大坝深层水,拆除后多为表层水,夏季水温上升,冬季水温下降;水体面积减小,不利于淡水鱼类养殖;河道水位下降,水运通达度下降。

故BCD项错误。

【15题详解】

大坝拆除后,湿地面积减少,蒸发下渗减少;库区水流速度加快,侵蚀增强,土层厚度较少;水体更新速度变快,水体污染减轻。

故ABC项错误。

库区水体覆盖面积减少,滩地增多,植被覆盖提高。

故D项正确。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

下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下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6.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

17.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A.年太阳辐射量少B.年降水量少C.年平均风力小D.积温高

18.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

【答案】16.C17.B18.B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特征。

森林生态区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和草原牧业的区域,乙最符合;草原生态区应该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北部地区,丙最符合;华北大部分地区主要从事种植业,即甲表示农业生态区,C正确。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特征。

由图中植被覆盖度曲线可知,Ⅰ曲线覆盖度较低且高值主要分布在夏秋季,属于草原生态区的覆盖度特征,该区域纬度最高,积温低,年降水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量大,A、D错误,B正确。

地表障碍物较少,年平均风力大,C错误。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特征。

由图中覆盖度季节变化规律可知,I代表草原生态区、II代表农业生态区(一年两熟,出现两个峰值)、II代表森林生态区。

所以II曲线

植被覆盖度在作物成熟收割后出现了夏初的低谷值,B正确。

与草原过度放牧、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夏季降水增加无关,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析的难点就是从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获得有用信息,通过观察图2中三条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I、II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比较相似,但II曲线随时间变化与I、I曲线明显不同,可根据此信息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能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能源(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2014-2019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介于6%-7.5%之间)的比值,下图为2014-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2015年能源消费量最小B.2015年起单位GDP能耗呈上升趋势

C.2019年电力消费量最大D.2017年电力消费量较2016年小

20.下列措施,有利于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的是()

A.大力开发清洁能源B.安装脱硫、脱硝装置

C.优化产业结构D.大面积植树造林

【答案】19.C20.C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图示纵坐标表示能源或电力消费的弹性指数,反映的是能源或电力消费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2015年能源消费弹性指数最小,不能表明2015年能源消费量最小,图示期间2014年的能源消费量应小于2015年,A错;自2015年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之比上升,但不能表明单位GDP能耗呈上升趋势,且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小于1,表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单位GDP能耗呈上升的可能性不大,B错;注意材料信息“2014-2019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介于6%-7.5%之间”,图示期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大于0,表明期间电力消费始终处于增长状态,所以2019年电力消费量最大,2017年电力消费量较2016年大,C正确,D错,故选C。

【20题详解】

大力开发新能源,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但无法降低单位GDP能耗,A错;安装脱硫、脱硝装置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无法降低单位GDP能耗,B错;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能耗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保证以较低的能耗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C对;大面积植树造林与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关系不大,D错;故选C。

【点睛】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能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内涵的理解,该数值是一个比值,其分母是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期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介于6%-7.5%之间。

分子为能源(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所以图中弹性系数大于0,即是表明能源(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始终大于0,即其消费总量始终处于增长状态。

近年来,深圳市高新企业迅速崛起,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的高新化转型,其空间演化也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据统计,2007年、2013年、2017年深圳市在册的某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为1564家、1836家、6888家。

下图示意深圳市行政区划。

下表为2007年、2013年、2017年该类企业集聚区企业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集聚热点区

2007年

2013年

2017年

总数

占比

总数

占比

总数

占比

南山高新区

524

34%

491

27%

2301

33%

福田老工业区

301

19%

196

10%

507

7.3%

龙华龙头企业区

-

-

67

4%

513

7.4%

21.该类企业可能是()

A.汽车制造B.生物制药

C.电子信息D.航空航天

22.2010~2013年,该类龙头企业选址龙华区的关键因素是()

A.产业集聚B.园区政策

C.交通通达度D.知识技术

23.2007年~2017年,该类企业在深圳的空间格局演化大致是()

A.集聚→分散→分散B.分散→集聚→集聚

C.集聚→分散→集聚D.分散→集聚一→分散

【答案】21.C22.B23.C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2007年、2013年、2017年深圳市在册的某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为1564家、1836家、6888家”,说明该类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可能是电子信息工业,C正确;汽车制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通常企业规模大,数量少,A、B、D错误。

故选C。

【22题详解】

由图可知,原特区边界2010年取消,龙华区紧邻原特区边界,可知2010~2013年龙华区吸引龙头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是政策,B正确;2007年龙华区无该类龙头企业,可推测不是产业集聚导致的变化,A错误;与其他区域相比,龙华区交通、技术无明显优势,C、D错误。

故选B。

【23题详解】

仔细观察表可知,2007年该类企业在深圳南山高新区和福田老工业区两个区占比为53%,表明集聚性强,2013年该类企业在深圳南山高新区、福田老工业区和龙华龙头企业区三个区占比仅为41%,且南山高新区和福田老工业区两个区占比均下降,表明分散性强,2017年该类企业在深圳南山高新区、福田老工业区和龙华龙头企业区三个区占比上升为47.3%,且南山高新区和龙华龙头企业区两个占比有所上升,表明趋于集聚,故选C。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

市场、劳动力、政策。

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材料的信息才能应对此类题目。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54分

24.阅读厄瓜多尔轮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长城汽车集团在厄瓜多尔安巴托建立汽车全散件组装工厂。

厄瓜多尔虽然本国汽车市场规模不大,但其属于多个关税同盟组织的成员国,成员国之间可以享受“零”关税。

2019年,首批订单汽车已出口到哥伦比亚等国家。

(1)描述厄瓜多尔的地理位置。

(2)厄瓜多尔交通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且交通主干线以南北走向为主,分析其原因。

(3)长城汽车集团在厄瓜多尔安巴托建立汽车组装工厂,说出其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

(1)大部分地区位于1°N~5°S之间,地处热带;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北部与哥伦比亚相邻,东南与秘鲁接壤。

(2)交通线主要分布于人口、城市相对集中地区,便于沟通联系;受地形限制,交通主干线沿山脉走向(南北向)分布;便于连接海运以加强对外联系及与邻国沟通等。

(3)地价较低;劳动力价格较低;属于关税同盟组织成员,可享受优惠政策;距离南美市场近,便于向周边国家出口;安巴托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位置、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详解】

(1)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特殊位置来描述,据图可知,厄瓜多尔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1°N~5°S之间,地处热带,北部与哥伦比亚接壤,东南与秘鲁接壤。

(2)据图可知交通线主要分布于人口、城市相对集中的地区,便于沟通联系,方便人们出行;据图中海拔信息可判断该国中部海拔高,以山地地形为主,山脉走向大致为南北走向,受地形限制,交通主干线沿山脉走向分布;路上交通线与港口相联,便于连接海运,加强对外联系及与邻国沟通等。

(3)厄瓜多尔位于拉丁美洲,经济水平较低,地价和劳动力价格较低;据材料可知该国属于关税同盟组织成员,可享受成员国之间的零关税等优惠政策;邻近南美市场,便于向周边国家出口;据图可知安巴托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北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材料二: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三:

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1)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促使北京、天津两市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3)在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

这些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有何影响?

【答案】

(1)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转入地区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铁路沿线:

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严重的产业。

(2)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升高,地租提高、土地资源紫张等众多因素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管理加强等:

而周边地区的劳动力更廉价、自然资源丰富、地租低,生产成本低。

(3)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缓解土地、资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天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产业转移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等知识点。

【详解】

(1)产业转移与原有区域产业优势下降,移入区的相关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根据图示可知,图示产业转移的方向是从大城市迁出、迁向沿海地区、铁路沿线地区及资源丰富地区。

(2)随着北京、天津城市的发展,出现地租提高、劳动力价格提高、土地资源紧张、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我国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北京要求更高,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为追求更高利润、降低成本,促使北京、天津地区产业进行转移。

产业转移一般会选择原燃料充足、地价低、劳动力价格低、交通便利、有政策优惠的地方,北京、天津两市周边地区具备这些优势,因此吸引北京、天津两市产业转移转向这些地区。

(3)早先东部地区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牺牲了环境。

现在东部发展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东部地区将一些污染重、耗能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等传统工业转移出去后,重点发展了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改善了环境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点睛】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

对转入地来说:

利:

加速当地企业转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

弊:

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

对转出地来说:

利:

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

弊:

失业率增加,导致社会问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