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2597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综述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

方法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加以分析。

结果黄芪药理药理作用确切,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结论黄芪值得深入研究,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黄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中药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夹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干燥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

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

其化学成分包括:

甙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1】。

多年来对黄芪的单味、复方及黄芪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黄芪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是广泛的,疗效肯定且较为安全。

黄芪在中医辨证论治组方中与多种药物相配伍在人体内以多层面、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可治疗多种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补气之要药。

现简述如下。

1药理作用:

1.1心血管系统

1.1.1心肌保护作用

研究证明,黄芪对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感染病毒及药物中毒的心肌均有明显保护作用。

1.1.2强心作用

黄芪皂苷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不但对正常和心功能受抑制大鼠左室表现正性肌力作用,且对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2】。

1.1.3对血压的影响

黄芪对血压具有双相调节作用。

有资料表明,黄芪具有利尿降压,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前负荷,扩张周围阻力血管,降低动脉压,从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同时对冠状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

黄芪能增加人体总蛋白和白蛋白量,降低尿蛋白,并通过强心增加心搏出量和扩张血管达到降血压或升血压的作用【3】。

1.2免疫系统

1.2.1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4种黄芪多糖(APS)对刀豆素A刺激的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种APS对细菌脂多糖诱导的鸡外周血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

1.2.2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芪提取物可减轻氨甲蝶呤对RAW264.7巨噬细胞系增值的抑制作用,诱导IL-α,IL-β及IL-6mRNA的表达【5】。

1.2.3免疫调节作用

黄芪提取物能够有选择性的改变Thl∕Th2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增加Thl细胞IL-4的表达,降低Th2细胞INF-γ表达【6】。

此外,黄芪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IL-6,PGE2的生物合成起到抗感染的作用【7】。

1.3肾脏、肝脏

黄芪通过调节肾小球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量,在肾小球疾病中发挥积极作用【8】。

黄芪可保护并增加肝脏粗面内质

网,增加细胞内rRNA和mRNA的含量,抑制核糖核酸的活性,促进蛋白合成。

1.4血管

黄芪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区域血管阻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黄芪还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游走与增值,提高内皮细胞整合素活性,具有较好的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9】。

1.5血糖

APS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APS可使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反应,对苯乙双胍致小鼠实验性低血糖有明显对抗作用【10】。

黄芪甲苷溶液具有促进Wistar糖尿病大鼠血浆胰岛素和C肽分泌的作用【11】。

1.6抗衰老

人体内自由基的增加是衰老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黄芪中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产生的过度氧化作用的影响,进而延长细胞寿命【12】。

1.7血液、造血系统

黄芪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小板cAMP含量,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黄芪还对造血系统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APS对人骨髓CFU-GM和CFU-E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浓度合适的APSs在体外能促进人骨髓细胞中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祖细胞的生成【13】。

2临床应用:

2.1黄芪治疗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时,心肌细胞首先受损,心肌酶溢出,致血清心肌酶谱升高。

黄芪皂甙可使磷酸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高,脂质过氧化物明显降低,能兴奋Na+-K+-ATPase使细胞内钙降低,因此对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有抑制作用【14】。

2.2黄芪治疗肺心病

黄芪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环磷腺苷分解减少,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活动加强,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排血量、心脏指数、每搏量及每搏指数,改善心功能。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呼吸道感染密切关,黄芪有提高体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增强对细菌和病毒的抑制作用并促进抗体生成。

黄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及凝固性,增强纤溶酶活性,松弛平滑肌,扩张肺、心、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循环,尤其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肺换气、组织换气。

黄芪能有效的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丙二醛的生成,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进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15】。

黄芪有利尿作用,有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并能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改善慢性失代偿期患者的心功能。

2.3黄芪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

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

可致头晕、心悸、气短,严重者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黄芪多糖,黄芪皂甙可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并能抑制Na+-K+-ATPase及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cAMP的浓度升高,介导Ca+内流,从而使窦房结自律性提高,心率增快【16】。

2.4黄芪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黄芪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和激活剂钙调蛋白的活性,减少cAMP的分解,增加钙内流和肌浆网内钙释放,加强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产生强心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

其作用类似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又可通过抑制Na+-K+-ATP酶致心肌收缩力增强【17】。

黄芪增加肾小球滤过和肾血流量保护肾功能可使心力衰竭患者尿量明显增多。

黄芪能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及全血比黏度,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降低心肌耗氧量,稳定细胞膜及超微结构,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缩小心室容积,改善左心室重构等【18】。

以上是黄芪治疗心力衰竭的综合药理作用。

早期和长期应用活血化瘀和补气中药如丹参、黄芪可延缓逆转左室重建,对心力衰竭有较好治疗效应【19】。

2.5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病毒的溶细胞作用及机体的自身免疫有关。

黄芪有增强心肌细胞抗病毒能力的作用,除与药物诱导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外,也与药物能促进细胞代谢有关。

早期使用黄芪对急性柯萨奇病毒B3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防治作用。

黄芪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与其具有钙拮抗有关。

早期使用药物既可改善感染细胞的钙平衡,从而减轻钙对细胞的继发损伤,又可抑制感染细胞的病毒核酸复制,从而减轻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16】。

2.6黄芪治疗原发性心肌病

原发性心肌病多认为与病毒感染、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病理改变是心肌扩张、肥厚,而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对洋地黄药物易耐药或中毒。

其症状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咳嗽、水肿、脉间歇为主症。

黄芪可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从而保心肌和改善心功能。

黄芪对心律失常抑制作用,视其为非洋地黄类的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对扩张性心肌病疗效最好【20】。

2.7黄芪治疗冠心病

研究发现,大量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是心肌缺血的主要机制。

黄芪能减轻由于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和红细胞内的钙积聚,并保护红细胞膜钙泵功能,增加心肌组织SOD活性,减少氧自由基损伤,即黄芪可通过钙拮抗作用减轻缺血心肌内的钙超载,以保护心肌。

黄芪是氧自由基的良好清除剂。

黄芪可使缺糖缺氧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得到保护,糖原消耗减少,即可改善心肌细胞代谢。

黄芪防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其能提高心肌抗氧化力,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状态和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有关。

2.8黄芪治疗脑血管疾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在高血压压力负荷的作用下,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血栓或栓子脱落而引起脑动脉供血部位的脑功能丧失。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障碍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21】。

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逐五脏淤血,研究证明可加强人胎肾细胞,人胎肺二倍体细胞及脑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显著促进骨髓白细胞DNA合成,促进脑蛋白更新及RNA合成。

黄芪皂甙甲有镇静作用,加强小鼠学习记忆和巩固作用【22】。

黄芪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如前所述;黄芪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尤其是改善脑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小板聚集力,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压和利尿、降低脑水肿等作用。

使脑细胞得到保护,并增强了受损脑细胞的修复功能。

2.9黄芪治疗肝疾病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特征,是各种病因导致肝硬化的病理基础,肝纤维化是可逆的。

黄芪多糖有明显促进淋巴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的能力,能增强NK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免疫杀伤作用,黄芪皂甙具有抗肝损伤作用,能减轻肝中毒引起的病变【22】。

黄芪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抗御病原体感染的能力。

黄芪有益气升阳作用,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并有一定抑制HBVDNA复制的作用。

黄芪能促进肝细胞合成白蛋白,抑制间质胶原细胞合成,促进细胞免疫,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诱导干扰素生成增加,增强人体免疫,保肝及防止肝糖原减少【23】。

黄芪可有效的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2.10黄芪治疗肾疾病

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与肾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或尿毒症患者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及体内代谢产物潴留影响红细胞生命等因素有关。

黄芪对肾衰竭有阻抑作用【24】。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及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细胞器,对缺血缺氧反应敏感,细胞因缺血缺氧或再灌注导致线粒体受损,进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和运转异常,细胞调节粒子梯度的酶系统功能紊乱,细胞器DNA损伤,最终细胞死亡。

若线粒体发生轻度溶解变性或肿胀变性均属可逆性的代谢改变。

黄芪对缺血性的肾脏有保护作用【25】,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促进细胞代谢、利尿消肿、减少尿白蛋白排泄、促肝脏合成白蛋白、降脂、调节免疫、降血压等作用,以保护肾脏细胞免受伤害。

2.11黄芪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个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病因的异质性导致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西医认为紧张或心理情志因素可致内分泌轴免疫网络分泌失调,焦虑状态血胰岛素含量减少,可诱发糖尿病。

饮食失控致肥胖产生胰岛素抵抗可诱发糖尿病。

体内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与胰岛素相抵抗,促进糖原异生升高血糖而发生糖尿病。

研究证实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既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是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原因。

糖尿病主要与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失常、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胰岛素是人体能源利用的动力,又是糖原分解与合成的始动环节。

胰岛素缺失可致糖不能利用,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乳酸堆积,酮体产生致临床症状发生,黄芪促进Ⅱ型胰岛素分泌以利各种营养物质利用与代谢。

单纯使用中药降血糖作用并不强,但不少中药与西药降糖药有协同作用,二者合用比单独使用可增强疗效。

血淤与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与糖尿病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密切相关,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治则。

血糖在体内堆积可致糖中毒;脂肪堆积可致高脂血症。

增加胰岛素分泌的中药之一,黄芪对2型糖尿病有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26】。

黄芪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漏出,糖尿病肾病(DN)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扩张,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及饮食,以减轻或延缓DN的进展。

微量尿蛋白是DN早期而敏感的指标。

黄芪注射液主要作用是扩血管、降血压,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微循环,抗缺氧及调节免疫、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黄芪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

黄芪减轻通透性蛋白尿,对肾性蛋白尿有减轻和消除作用,且疗效确切。

ET-1能直接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肥大。

糖尿病肾病患者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24h尿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

黄芪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GMP-140,TXB2和ET-1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27】。

2.12黄芪治疗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防御功能衰退,尤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而生着的肿瘤又会加重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从而助长了肿瘤的发展。

黄芪多糖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形成,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可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各种功能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黄芪中富含的皂甙、多糖、异黄酮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及硒元素等能降低顺铂等化疗药物的肾毒性。

动物实验显示,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对白细胞、血小板数、网织红细胞数和巨核细胞数下降有明显回升作用。

这些均奠定了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的依据【28】。

黄芪可增强抗辐射及抗感染能力,加快血循环,减轻辐射部位的炎症水肿及感染【29】。

黄芪能干预着床癌细胞增殖,激活转移抑制基因,阻断癌细胞的耐药性,调节cAMP/cGMP的比值,有利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30】。

2.13黄芪治疗烧伤及创伤

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强抗感染能力。

主要调节巨噬细胞活性,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

减少有毒因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

可降低创面的过度炎症反应,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促进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增进创面愈合。

2.14黄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研究证明,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该病毒有嗜神经性,故疼痛非常明显。

黄芪性偏于走表,乃表皮之药,能使毒邪以深就浅,托毒外出,既可去毒又可解其瘀,且可益气活血通络。

黄芪能抗炎,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抗过敏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对黄芪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黄芪在治疗某种疾病时应用到多大剂量才能在血液中达到最佳浓度;黄芪制剂以何种剂型才能突破血脑屏障发挥最有效保护脑细胞、维护脑功能等等,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凌,李惊子,王海燕.黄芪当归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

396.

【2】刘艳霞,刘在萍,焦建杰,等.黄芪苷Ⅳ对正常和心功能受抑制大鼠左心室心肌力学的影响[J].中草药,2001,32(4):

332~334.

【3】查益中.黄芪对血压的双相调节作用[J].中医杂志,2000,41(6):

329

【4】高微微,曹丽,李展,等.黄芪成分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J].中国兽药杂志,2001,36(6):

6~18.

【5】LeeYS,HanOK,ParkCW,eta1.Pro-inflammatorycytokinegeneexpressionandnitricoxideregulationofaqueousextractedAstragaliradixinRAW264.7acrophagecells[J].Ethnopharmacol,2005,14,100(3):

289~294.

【6】KangH,AhnKS,ChoC,eta1.ImmunomodulatoryeffectofAstragaliRadixextractonmurineTHl/TH2celllin—eagedevelopment[J].BiolPharmaBulletin,2004,27(12):

1946~1950.

【7】ShonYH,KimJH,NamKS.EffectofAstragaliradixextracton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inflammationinhumanamnion[J].BiolPharmaBulletin,2002,25

(1):

77~80.

【8】周钦,李荣亨.黄芪对肾小球疾病物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J].中草药,1999,30(5):

386~388.

【9】樊奥光,刘建仁,曾展鹏.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J]_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3(3):

178~181.

【10】李先荣,董彦敏,程林忠.黄芪多糖冲剂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1995,11

(1):

16~17.

【11】江清林,李延军,辛华.黄芪甲甙对胰岛素、C肽分泌作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9,22(3):

24~27.

【12】LinLZ.Liquidchromatogphy—electrospryionizationmassspectrometrystudyoftheflavonoidsoftherootsAstragalusmonoholicusandA.membranaceus[J].JChromatogr(A),2000,876(1-2):

87~95

【13】张伸平,洪介民.黄芪多糖对体外人骨髓造血祖细胞生成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

(1):

16~17.

【14】朱萍,范国贞.黄芪注射液对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

(1):

67.

【15】朱子阳.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4):

268.

【16】韩玲,陈可冀.黄芪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

234~237.

【17】包祥宁.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衰[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6):

39.

【18】刘志高,熊正明,余细勇.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5):

353.

【19】杜金行,贾海忠,史戴祥.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淤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

399.

【20】安端华,何东霞,李彦竹,等.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原发性心肌病心衰[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

(1):

67~68.

【21】马庄春,马济顺,孙宁玲.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纤溶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4):

257.

【22】黄智芬,黎汉忠,施智严,等.健脾消积口服液结合西药治疗Ⅱ、Ⅲ期肝癌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3):

193.

【23】张绍俭.调治祛邪疗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0,41(11):

665.

【24】]

周富明,张雪峰,张真定,等.加味保元煎治疗肾性贫血5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1,42(12):

738.

【25】原春辉,刘永峰,程颖,等.黄芪提取液对犬离体肾低温灌注与保存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4):

291.

【26】林蓝,倪青.对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1):

855~857.

【27】刘志强,李全志,秦贵军.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4):

274~276.

【28】邹雨荷,刘雪梅.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0):

735.

【29】王炳胜,刘秀芳,王涛,等.活血益气养阴方防治急性放射损伤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

181.

【30】金树文,章永红.亚砷酸注射液配合五味克瘤饮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瘤25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02,43(8):

6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