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416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特训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对点特训第13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特训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13讲

 (见逐题对点特训P37)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

“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本题审题分为三步,首先是结合设问与材料,搞明白材料中的基本观点是“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中国历史”,其中蕴含三个细节,一是“创新”,二是“贯穿”,实际上就是答题时要注意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都要考虑到,三是要结合所学;第二步是分析题目说明,注意题目是不限定角度的,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题目设定的四个角度的某一个或多个,或者是修改、补充、否定、创新,这一块不求答题角度过度铺开,针对一个角度准确分析是比较理想的,在能力不足以支持深入分析的情况下可以退而求其次,从多角度论述;第三步是具体答题过程中操作的细节,一是观点明确,二是史论结合,既不要空洞地说历史概念没有史实,也不要只列举史实而不知道把史实与主题进行结合,三是注意列举的史实要准确,要和准备结合的结论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具体来说,如果是按照图示角度来回答,首先表明观点“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如果按文化理念的求变求新来组织答案,史实可以选择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如果按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来组织答案,史实可以选择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中华民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等;如果按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来组织答案,史实可以选择四大发明、京张铁路、袁隆平等;如果按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来组织答案,史实可以选择唐朝的兼收并蓄、洋务派的学习西方、当代的对外开放等。

答案:

示例:

观点:

中华文化创新精神源远流长

角度一:

文化理念的达变求新: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派站在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思想,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角度二:

制度建构的济世经邦:

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角度三:

技术创新的独具匠心: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并且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角度四:

文明气度的纳新接远: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等国交流频繁,兼收并蓄,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富有创新精神,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讲欧洲文明,不少人往往笼统地称之为西方文明,而且总是从希腊罗马讲起并将其视为一体;后者到中世纪似乎进入休眠期,直到文艺复兴才重新再现古典理性的光辉。

这样的历史认知在国内至今影响甚广甚深,以至进入中学教科书。

有较广泛影响的亦是将古希腊罗马与八九世纪产生欧洲文明视为一体,统称为“西方文明”;以西方文明概念为核心,形成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关于西方文明的历史分期……这里着意指出的是一些人的西方文明概念问题:

不同文明的文化边界被混淆了!

虽然文化边界不易区分,希腊罗马文明与欧洲文明之关系尤其密切,但二者毕竟属于不同质的文明。

它们在时间范畴里有先后,但在文明形态范畴里却是并立的。

——摘选自侯建新《欧洲文明不是古典文明的简单延伸》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希腊罗马文明和欧洲文明之间的关系。

(要求:

赞成或反对材料中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

解析:

在论述此题时主要有两个方向,即赞成古希腊罗马文明和欧洲文明一体化或反对一体化。

在答题过程中,建议按照“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述,最后总结”的格式。

观点一:

在论述“赞成一体化”时,应当从欧洲文明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关系上来看,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是制度的继承,即古希腊民主政治中的“主权在民”的进行、政治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任期制、民主政体等民主理论与实践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影响,罗马法中的法律精神(私法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和法律原则(公平原则等)对近代欧洲法律制定的影响;二是文明的继承,即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在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古代文学艺术等在近代的发展。

观点二:

在论述“反对一体化”时,应当主要论述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区别上来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一是从民主政治的性质上来看,古希腊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接着论述在直接民主政治下有最高权力机构,而在近代西方代议制之下各权力机构之间是分权制衡的原则;二是从民主观念的差别上来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思想观念在古希腊时代和近代西方有着不同的内涵;三是从文明的传承上看,近现代西方文明受到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很大程度的影响,并非单纯是古希腊文明在近现代的再现。

答案:

参考要点:

赞成一体化要点:

古希腊的直接民主蕴含主权在民的精神,公民大会、任期限制、公民平等、共和政体(选举产生执政官、将军)、责任制等这些民主理论与实践,为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罗马法中的诸多因素和原则成为近现代西方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古希腊文明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弘扬成为近代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石。

此外古希腊的物理学、文学等都对近代西方文明产生重要影响。

反对一体化要点:

雅典的直接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这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具有本质区别;雅典民主制的形式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是代议制民主;雅典民主制下,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权力制衡问题未能解决,容易演化为暴民政治,而近代西方民主具有明显的分权制衡机制;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观念,这与建立在强调特权的公民身份基础上的雅典民主政治有本质不同;古希腊罗马文明仅仅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来源之一,近代欧洲文明的来源还有基督教文明和日耳曼文明。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

在“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和“西欧中世纪社会结构”中任选一则,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探讨社会结构对近代化转型的影响。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本题材料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求学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方中世纪历史要有宏观而系统的理解,才能够紧扣题目要求。

这就需要学生知道,如果选择中国,那么就要围绕左图,从经济、政治、思想三大方面来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的立足点是题目中的限制词“近代化转型”,学生要清楚近代化转型的内涵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等核心。

明确围绕这些,组织答案就可以有的放矢,从中国或西欧的经济基础是否有利于向工业化转变、政治模式是否有利于向民主化发展、思想文化是否有利于向理性化演变等角度具体阐述即可。

答案:

示例一:

地主经济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农民被地主严密控制和残酷剥削而极端贫困;官僚政治使皇权为代表的专制势力渗透到社会的深处;儒教极力维护专制统治。

且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使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很难破坏和分解。

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

西欧中世纪的领主制维持领主与附庸的相对松散的关系,使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变成可能。

贵族政治易于民主平等和守法思想的滋生。

基督教的一统地位因其自身的腐败,在宗教改革和西欧民族主义潮流面前迅速瓦解。

所以,相对而言,西欧中世界社会结构有利于近代化转型。

(言之有理即可)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中国的时间制度与观念悄然变化。

现象1

20世纪30年代有报纸报道:

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

同期有作家描写:

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这里的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

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

现象2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

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

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

现象3

新式工厂对于钟点时间有明确而硬性的要求。

有作家这样描写上海工人上班情形:

“大家都急忙的出了门,在临着臭沟的乱泥路上奔着。

”在工人们的回忆里,准点上班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每个人的神经处于极度焦虑紧张的状态。

对上述三种现象,任选一种现象作简要评述。

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种现象所贯穿的主题。

解析:

现象1:

可从材料得出上海与内地不同的生活节奏,可从近代上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生活方面得出二者不同的原因,从而得出工业文明在近代中国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活观念的差异性的结论。

现象2:

可从材料得出中华民国成立后实行阳历和阴历的不同纪年方式,从政府推广阳历角度看说明政府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民众角度看得出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深刻影响,结合材料“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得出现代与传统的相斥相容的结论。

现象3:

可从材料得出近代工厂的规章制度和由其引发的工人精神状态,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分析制度,从近代化和工厂制度方面分析工人的压力,得出工业文明既推动了社会发展,也增加了人们的心理压力的结论。

答案:

评述:

现象1:

上海工作与娱乐生活的快节奏反映了上海工业经济的发达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地小城虽有新式通讯工具但生活节奏很慢,体现了内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后。

上海与内地时间节奏的差异说明了工业文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生活观念的差异。

现象2:

政府推行国历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倡导向西方学习,具有进步性;阴历的广泛使用体现了传统民俗文化扎根民间。

政府与民众围绕纪年问题的矛盾与妥协说明了现代与传统的相斥相容。

现象3:

新式工厂严格时间规定反映了工业经济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工人们的焦虑体现了工厂劳动对他们生活方式的冲击。

效率与焦虑的矛盾说明了工业文明既推动了社会发展,也增加了人们的心理压力。

概括:

人类文明在交流、冲突、动荡、融合中变化、发展。

(言之成理即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以上三幅漫画中任选两幅,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全面解读。

(要求:

史实准确,解读完整。

解析:

根据漫画一“放逐”“雅典”即可得出是考察古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可以从原因(为维护雅典民主)、影响(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作答;根据漫画二“辽东”“欧洲的干预”可以得出考查的是1898年的“三国干涉还辽”,从原因(《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影响(成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进行作答;根据漫画三“炼钢”“1070万吨”得知考查的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可以从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影响(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进行作答。

答案:

图一:

内容:

陶片放逐法。

原因:

为了维护雅典民主。

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雅典民主,但也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图二:

内容:

三国干预还辽。

原因:

《马关条约》中规定割辽东半岛给日本,触及到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

影响:

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图三:

内容:

大跃进。

原因:

20世纪50年代党的“左”倾错误的发展。

影响: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要进口商品占进口总值(%)

鸦片

棉布

棉纱

棉花

煤油

钢铁

机器

工具

其他

1871~1873年

37.7

30.2

2.6

3.8

0.9

0.9

0.9

22.8

1881~1883年

37.0

22.8

5.8

2.1

0.5

0.3

1.1

30.4

1891~1893年

20.5

20.5

14.6

0.9

3.7

207

5.9

1.8

0.5

28.9

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

棉花

其他

1871~1873年

52.7

34.5

0.1

0.2

12.5

1881~1883年

46.2

26.2

0.2

0.4

27.0

1891~1893年

26.9

24.6

1.2

4.8

42.5

——资料来源: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上面的表格能够反映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某些特点,请指出其中一种特点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

开放型题按两步来做,第一步分析表格信息,可将表格信息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及整体分析,从中提取某一特点;第二步围绕提取的特点进行说明,要求要点全面,语言简练。

答案:

示例一:

特点:

贸易结构的殖民地特征。

原因:

西方通过侵略战争、商品和资本输出逐步将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示例二:

特点:

鸦片占进口总值的比例逐渐降低。

原因:

清廷允许内地种植鸦片,由此减少了对鸦片的进口;国际贸易上鸦片贸易逐渐受到禁止。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高三学生绘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思维导图

——据鲁东海、李真直《做两个逻辑统一的历史教学》

运用所学知识,如图所示内容提出两项修改意见(包括增加、删除、替换、完善等),并说明理由。

(要求: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严密。

解析:

首先是完整审题,围绕图中的5个版块逐个审查,找出其中不当、不完善的地方,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先列出要修改的观点,接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对应分析。

例如观点一,通过审题,发现第②项中的“电”作为发明创造显然违背常识,结合所学可以更改为“发电机”;接下来就要结合所学进行说明,第一步要强调“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人为创造的,不能成为发明,第二步要说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明发电机提供了理论基础,发电机的发明使得电得以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步入电气时代,所以应将“电”改为“发电机”。

答案:

修改1:

将第②项中的“电”更改为“发电机”。

说明: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并非创造的成果,该学生把“电”归入“发明创造”是不科学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注重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发电机的发明使得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共事业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由蒸汽时代步入电气时代。

所以应将“电”改为“发电机”。

修改2:

第③项中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完整和分类逻辑混乱的问题,应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进行重新分类合并。

说明:

首先,产业结构应该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三个部分,所以应该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其次,“电力、汽车、飞机和钢铁工业”与“重工业”是从属关系,并非并列关系,应将前者合并到后者中,并归属于第二产业。

再次,“电信服务业”与“第三产业”也是从属关系,并非并列关系,应将前者归于后者当中。

 

 (见逐题对点特训P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估计

时间

人口数

时间

人口数

西周、春秋中后期

2000万

唐代安史之乱前

8000万

战国中期

3200万

五代十国时期

3000万

西汉初年

1500万

两宋时期

10000万

西汉末年

6000万

元朝

6000万

东汉初年

3000万

明朝中期

16000万

东汉后期

6000万

清朝初年

9000万

魏晋南北朝后期

3000万

清乾隆年间

20000万

——摘编自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等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特点,并选择其中一个人口增长时期,分析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解析:

第一小问特点,根据表格:

从西周、春秋中后期的2000万到清乾隆年间的20000万,不难得出特点一:

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表格:

比如从唐朝安史之乱前的8000万到五代十国时期的3000万再到两宋时期的10000万再到元代的6000万,不难得出特点二:

人口数量周期性大起大落。

第二小问增长时期,根据图表,人口增长最明显的时期是两宋时期、清朝乾隆年间。

第三小问原因,可以从政治(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政府政策)、经济(农业、商业的发展情况)、思想(宗法观念)等角度进行作答。

答案:

特点:

人口数量周期性大起大落:

总体呈上升趋势。

示例一:

两宋时期。

原因:

国家局部统一,政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作物品种增加;宗法观念影响。

(任答四点即可)

示例二:

清乾隆年间。

原因: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人头税的废除刺激了人口的增加;人口基数大;政府鼓励;“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的影响;医学的发展。

(任答四点即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关羽形象

三国到

隋唐

《三国志》中的关羽:

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刚愎自用。

隋唐时期,并未得到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颂扬,名气也不大。

宋元

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宋文人对关羽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形象定格在《三国演义》小说中。

明清

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民间逐渐成为一个禳灾祈福之神,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

20世

纪初

1917年钱玄同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道:

“明清两代,社会上所景仰之古人,就是孔丘关羽二位。

不但愚夫愚妇信仰‘关老爷’,即文人学士亦崇拜‘关夫子’。

此等谬见,今后及应扫荡无疑。

——摘编自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

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关羽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说明: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材料列举了从三国到20世纪初关羽形象的变化。

答题时,首先任意选择两个相邻时段,分析关羽形象的变化,然后结合所学论述造成其形象变化的因素即可。

例如分析从宋元到明清,得出关羽从文学形象变为宗教神灵,首先论述宋元时期造成其文学形象出现的因素,根据材料“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得出统治的推动,结合所学可从当时的政治状况思考得出宋民族矛盾突出,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统治者的需要和当时反抗异族压迫的社会心理需求;结合“南宋文人对关羽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形象定格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结合所学得出,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关羽身上的忠、义,契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受到极力推崇;市民文学的兴盛,完成了对关羽形象的重塑。

接着论述明清时期造成其形象转变为宗教神灵形象的因素,结合材料“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可知统治者的推动是其宗教神化的原因之一,结合所学得出明清统治者对关羽大加封谥,渲染其“忠义”,以此训导民众,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结合材料“在民间逐渐成为一个禳灾祈福之神,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得出下层百姓基于其自身的某种现实需要和避祸得福的生活理想推动了对关羽的信仰和崇拜;也可结合所学从经济层面得出原因即关羽形象中的“义”契合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凝聚众商、以诚取信的社会需求等。

答案:

示例:

变化:

从宋元到明清,关羽从文学形象变为宗教神灵。

论述:

两宋民族矛盾突出,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统治者的需要和当时反抗异族压迫的社会心理需求;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关羽身上的忠、义,契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受到极力推崇;市民文学的兴盛,完成了对关羽形象的重塑。

(任答两点即可)

明清统治者对关羽大加封谥,渲染其“忠义”,以此训导民众,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关羽形象中的“义”契合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凝聚众商、以诚取信的社会需求;下层百姓基于其自身的某种现实需要和避祸得福的生活理想推动了对关羽的信仰和崇拜。

(任答两点即可)

综上,关羽崇拜及关羽形象的演变,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种种观念、向往和祈愿,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

人)

时期

功臣

功臣子

外戚宗室

各级属吏

经学之士

其他

汉高祖

1

汉惠帝

3

汉文帝

4

汉景帝

41

汉武帝

5

3

1

3

汉昭帝3

汉宣帝4

1

汉元帝2

汉成帝1

1

3

汉哀帝1

4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

上表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解析:

本题属于半开放试题,需要结合表格数据说明变化,并结合史实进行原因分析,据材料“功臣和功臣子”和“各级属吏和经学之士”可知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功臣和功臣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据材料“各级属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以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据材料“经学之士”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和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

答案:

示例:

变化:

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原因:

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

(任答四点即可)

4.历史图表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两本著名科技著作的目录(部分):

《天工开物》上篇

乃粒:

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乃服:

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

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

谷物的加工过程

作成:

介绍盐的生产方法

甘嗜:

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第1章 初量与终量的比值方法,由此可以证明下述命题

第2章 向心力的确定

第3章 物体在偏心的圆锥曲线上的运动

第4章 由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