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388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过关训练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过关(共188分)2017年11月3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一、重点实词解释:

(每题1分,共100分)

1.木直中绳()2.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假舆马者()4.而绝江河()

5.无贵无贱()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余嘉其能行古道()8.作《师说》以贻之()

9.纵一苇之所如()10.正襟危坐()

11.直走咸阳()12.杳不知其所之也()

13.日益骄固\\乃辞谢固请()14.函谷举()

15.族秦者()16.率赂秦耶()

17.与赢而不助五国也()18.始速祸焉()

19.洎牧以馋诛()20.革灭殆尽之际\\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2.北兵已迫修门外()

23.北邀当国者相见\\当神器之重()24.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5.予更欲一觇北()26.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27.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28.数吕师孟叔侄为逆\\逆强秦之欢()

29.追购又急()30.诋大酋当死()

31.为巡船所物色()32.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33.以旌其所为()34.按诛五人()

35.且矫诏纷出()3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38.敢以烦执事()

39.越国以鄙远()40.焉用亡郑以陪邻()

4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4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3.因人之力而敝之()44.吾其还也()

45.无疆之休()46.承天景命()

47.虽董之以严刑()48.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49.幸于赵王()50.秦贪,负其强()

5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5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3.左右欲刃相如()54.素善留侯张良()

55.亡去不义()56.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57.籍吏民()58.范增数目项王()

59.沛公则置车骑()60.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61.道芷阳间行()62.乃令张良留谢()

63.无乃尔是过与\\且尔言过矣()64.养生丧死无憾()

65.不知检()66.攘人犬豕鸡豚者()

67.舅夺母志()68.终鲜兄弟()

69.夙婴疾病()70.逮奉圣朝()

7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72.责臣逋慢()

73.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愍愚诚()74.臣之辛苦()

75.庶刘侥幸()76.迨诸父异爨()

77.比去,以手阖门()78.吾妻归宁()

79.阙然久不报()80.请略陈固陋()

81.若望仆不相师()8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83.用之所趋异也\\用心一也()84.审矣,何足怪乎()

85.厥有《国语》\\思厥先祖父()86.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87.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88.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

89.众人匹之()90.莫之夭阏()

91.御六气之辩()92.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93.圣人不凝滞于物()94.列坐其次()

9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96.齐彭殇为妄作()

97.不能喻之于怀()98.慈父见背()

99.行年四岁()100.门衰祚薄()

二、重点句子翻译(每题5分,共50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今异义、判断句式)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词结构后置)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特怪。

(定语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定语后置、古今异义)

 

5.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被动句)

6.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实词対译、介词结构后置)

 

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判断句、实词対译、固定句式)

 

8.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结构后置)

 

10.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后世也。

(固定句式、古今异义、实词対译)

 

三、文言文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

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

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

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

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

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

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5分)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

“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

“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

“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

“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

“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

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

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

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

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

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

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

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曰:

“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5分)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5分)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过关参考答案

一、重点实词解释:

1.木直中绳(合于)2.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3.假舆马者(凭借,利用)4.而绝江河(横渡)5.无贵无贱(无论)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8.作《师说》以贻之(赠送)9.纵一苇之所如(任凭)10.正襟危坐(端直)

11.直走咸阳(趋)12.杳不知其所之也(到)13.日益骄固\\乃辞谢固请(顽固\\坚决)14.函谷举(拔,攻占)15.族秦者(灭族)16.率赂秦耶(全,都)17.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18.始速祸焉(招致)19.洎牧以馋诛(等到)20.革灭殆尽之际\\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近于,几乎\\危险)2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官)22.北兵已迫修门外(临近、迫近)23.北邀当国者相见\\当神器之重(主持)24.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行动是\\品行成为)25.予更欲一觇北(窥视)26.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立刻)27.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挑拨,陷害)28.数吕师孟叔侄为逆\\逆强秦之欢(拂逆,触犯)(列举罪状\\叛逆)29.追购又急(重金收买)30.诋大酋当死(辱骂)31.为巡船所物色(访求,盘查意)32.然微以自文于君亲(无,没有\\文饰)33.以旌其所为(表扬)34.按诛五人(追究,查办)35.且矫诏纷出(假托)3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3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头颅,指性命)38.敢以烦执事(执行事务的人)39.越国以鄙远(意v作为边邑)40.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怎么)4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外交使节)

4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使v,把……做为疆界\\延伸,扩张)43.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损害)44.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45.无疆之休(美好福祉)46.承天景命(大)47.虽董之以严刑(督责)48.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谦虚\\约束,休养)49.幸于赵王(宠幸)50.秦贪,负其强(依仗)5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敬畏)5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53.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54.素善留侯张良(素,平时,一向;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友善、交好)55.亡去不义(亡,逃跑;去,离开)56.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游,交往。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57.籍吏民(名词用作动词,登记)58.范增数目项王(数,多次;目,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用眼色示意)59.沛公则置车骑(置,留下、弃置、放弃)60.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责罚;过,责备)61.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行,抄小路走;间,状语,从小路)62.乃令张良留谢(谢,辞谢)63.无乃尔是过与\\且尔言过矣(恐怕……吧,责备\\过错)64.养生丧死无憾(养活活着的人)65.不知检(同“敛”,收敛,积蓄)66.攘人犬豕鸡豚者(偷盗)67.舅夺母志(改变)68.终鲜兄弟(终,又;鲜,少)69.夙婴疾病(缠绕)70.逮奉圣朝(到)7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杀身\\报答)72.责臣逋慢(逃避,怠慢)73.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愍愚诚(顾惜\\怜悯)74.臣之辛苦(辛酸苦楚)75.庶刘侥幸(庶几,或许)76.迨诸父异爨(等到)77.比去,以手阖门(等到\\关)78.吾妻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79.阙然久不报(缺失的样子,回复)80.请略陈固陋(固执鄙陋)81.若望仆不相师(抱怨)8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为动用法,为……死)83.用之所趋异也\\用心一也(趋向,奔向\\因为)84.审矣,何足怪乎(审察,弄明白)85.厥有《国语》\\思厥先祖父(才\\代词,他们)86.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察)87.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恼怒)88.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奋起的样子)89.众人匹之(比)90.莫之夭阏(挫折;遏制,阻止)91.御六气之辩(驾御,把握)92.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脸色;形体容貌)93.圣人不凝滞于物(拘泥,执着)94.列坐其次(地方)9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意动,把……看做一样)96.齐彭殇为妄作(意动,把……等同)97.不能喻之于怀(明白,理解)98.慈父见背(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99.行年四岁(经历的岁月)100.门衰祚薄(福)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今异义、判断句式)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都有老师。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词结构后置)

我是跟从老师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特怪。

(定语后置)

认为凡是这个州有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没有开始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定语后置、古今异义)

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却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又是在六国下面了。

5.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被动句)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在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激愤死于这件事的。

6.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实词対译、介词结构后置)

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来表明(激于义愤而)死的重大意义,普通老百姓对国家兴亡也能起重要的作用。

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判断句、实词対译、固定句式)

只是我想,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啊。

8.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听闻了很多道理,就认为别没有比得上自己的人了,这说的就是我啊!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结构后置)

认真办好各级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头顶着或背负着东西了。

10.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后世也。

(固定句式、古今异义、实词対译)

我之所以忍耐着苟且活下来,陷身于污秽的监狱中而不死去,是因为我遗憾内心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平庸地死了,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彰明于后世。

(一)【答案】1.D2.B3.B

4.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解析】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

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

接着通过找一些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

最后反复

诵读、推断。

即可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动词

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谢弘微)幼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

口说话。

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很有知人之名,见到他后认为他很特别,对谢思说:

“这孩子

内心沉稳聪明早慧,将来一定会成为优秀人材,有一个像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先断易,再断难。

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凭语感将能断开

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

定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然后再考虑有哪

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

【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文化知识,关键是懂文化知识。

可采取课内知识回顾法来判断对错。

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B项细节错误,原文是“瞻等才辞辩富,

弘微每以约言服之”,不是“极有文才口才”,而是“言辞简约”。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

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然后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找出错论。

本题设计人物与事件出错。

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外,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落实实词与虚词:

(1)计分点:

循,坚持;党,亲族;常,常礼。

(2)计分点:

臧否,褒贬;以,用;它语,其他的事;乱,岔开。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最基本的方法

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

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

要翻译出来。

【参考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

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

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

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

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

过继后的叔叔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后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

“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继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继父的几千卷书而已,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

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

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

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

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

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他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

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

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

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境,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

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继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礼。

太祖镇守江陵,以谢弘微为文学。

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离职。

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素食不变。

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

谢弘微为他长时间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

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侍奉兄长如同侍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时没有人能够赶得上。

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

元嘉九年,东乡君薨,留下资财非常多,园宅十余所,奴仆尚有数百人,而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

谢弘微说:

“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

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困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

”元嘉十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

皇上为此十分痛惜,派二卫千人营办丧事,一直到葬事完毕。

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

(二)【答案】5.A6.B7.C

8.

(1)皇上说:

“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

”赵王没有再

说话。

(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解析】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首先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这句话的意思是:

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