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148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 学案1.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免疫调节学案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免疫调节学案

【考纲解读】

最新考纲

细解考点

核心素养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说出艾滋病的病因及预防

4.分析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病因及实例

5.理解免疫学的相关应用

1.科学思维——比较与归类:

比较各类免疫细胞的特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建立模型:

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模型

2.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免疫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免疫系统受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3.社会责任——健康生活、关爱生命:

关注免疫异常类疾病,关爱艾滋病人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1)防卫:

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监控:

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3)清除:

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深挖教材】

(1)免疫活性物质一定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说明理由。

提示:

不一定。

唾液腺、泪腺等都可产生溶菌酶。

(2)艾滋病人因脚被铁钉扎伤后感染了破伤风杆菌。

该患者治疗破伤风的时间比正常人要长,原因是              。

 

提示:

艾滋病毒(HIV)会破坏T淋巴细胞,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减弱,难以抵抗感染。

(3)溶菌酶杀菌一定属于第二道防线吗?

为什么?

提示:

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3.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

组成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1.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下图示为淋巴细胞起源与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哪种细胞?

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是否因为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2)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免疫器官⑤中,免疫器官包括哪些?

(3)图中的④是何种细胞?

该细胞的来源有哪些?

提示:

(1)③和①分别是B细胞和T细胞。

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和骨髓等。

(3)④是浆细胞,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2.辨析几种免疫细胞的作用

(1)吞噬细胞:

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①处理、呈递抗原;②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2)B细胞:

①识别抗原;②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

(3)T细胞:

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①识别抗原;②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③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4)浆细胞:

分泌抗体。

(5)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6)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进行更强烈的二次免疫。

题型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分析

1.(2013·全国Ⅱ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析: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故A项错误、C项正确。

B细胞和T细胞分化形成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中,淋巴再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故B项正确。

抗体为分泌蛋白,属于生物大分子,其进出细胞方式分别为胞吞和胞吐,故D项正确。

2.(2014·海南卷)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题型二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3.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B )

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具有免疫持久性

具有免疫短促性

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

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

涉及吞噬细胞的

吞噬作用

不涉及吞噬细

胞的功能

包含抗原诱导的

细胞增殖与分化

不存在免疫细胞

的增殖与分化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具有免疫持久性;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涉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特异性免疫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1)参与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

(2)免疫过程

(3)结果:

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深挖教材】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吗?

说明理由。

提示:

不可以。

抗体主要分布在体液中,是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2.细胞免疫

(1)参与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免疫过程

(3)结果:

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深挖教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抗原的呈递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提示:

抗原的呈递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3.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1)记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长期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反应快、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大大降低患病程度。

1.思考并表述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浆细胞的三条途径

提示:

(1)抗原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2)抗原刺激B细胞,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3)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2.辨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Ⅱ、Ⅲ、Ⅳ、Ⅴ、Ⅵ;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Ⅳ记忆T细胞和Ⅵ记忆B细胞(填写代号及名称)。

(2)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d、e、f、g。

(填写字母代号)。

【深度思考】

如果切除胸腺,则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

提示:

体液免疫功能保留少部分,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因为T细胞需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切除胸腺后,T细胞无法发育成熟,缺乏T细胞的作用,体液免疫几乎丧失,细胞免疫全部丧失。

题型一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分析

1.(2018·河北保定模拟)今年夏天香港流感肆虐,此次流感的病原体H3N2是一种RNA病毒,如图表示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应答的某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病原体①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图中所示过程为细胞免疫

C.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过程是非特异性免疫

D.T细胞经过程②后能产生淋巴因子

解析:

病原体①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图中显示的是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2.(2019·齐齐哈尔月考)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蛇毒素是淋巴因子,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解析:

蛇毒素属于抗原,不能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由题意可知,蛇毒素可以刺激马的机体产生抗蛇毒素(抗体),应属于体液免疫,而不是使马产生细胞免疫。

“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题型二 二次免疫的过程与特点

3.科学家认为免疫细胞应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如图1)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如吞噬细胞)及其他抗原呈递细胞、粒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等。

抗原决定簇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如图2)。

回答有关问题:

(1)造血干细胞能定向生成不同的血细胞。

决定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内在因素是 。

 

能针对抗原信息产生记忆性细胞的细胞是 。

 

(2)图1显示的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的免疫应答,是通过       实现的;机体对抗原     (填“A”“B”或“C”)没有发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对抗原的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相比,具有          的特点。

 

(3)有人研究发现了如图2所示的现象:

抗原分子被降解后,其抗原特异性没有消失,原因是 

 。

 

解析:

(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且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分别分化为效应T细胞、浆细胞,并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

(2)图1的自变量为不同类型的抗原,因变量为抗体浓度,由此可知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的免疫应答,是通过体液免疫实现。

初次侵入机体的为抗原A和抗原B,从图上可看出机体对抗原B无应答。

再次免疫的特点为抗体产生多而快。

(3)抗原决定簇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从图2看出,天然抗原分子被降解后,抗原决定簇的结构没有被破坏,因此抗原分子被降解后,其抗原特异性没有消失。

答案: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T细胞和B细胞

(2)体液免疫(浆细胞产生抗体) B 抗体产生多而快

(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没有被破坏

题型三 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

4.(2019·山东日照月考)2018年1月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如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解析:

从已免疫的实验鼠A体内取出的脂肪组织中储存有记忆T细胞,因此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无须再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5.(2014·全国Ⅱ卷)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

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也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

 

(2)研究还发现:

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

这一结果说明:

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

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2)经过抗原的刺激后,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3)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而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

(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淋巴 B 抗体

考点三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与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功能异常

(1)自身免疫病

①病因:

防卫功能过强。

②病理:

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

③病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2)过敏反应

①病因:

防卫功能过强。

②病理:

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

③特点

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免疫缺陷病

①病因:

防卫功能过弱。

②类型

2.艾滋病及其预防

(1)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图解

HIV

T淋巴细胞

DNA

人细胞染色体DNA上

病毒颗粒→T淋巴细胞裂解

HIV。

(2)特点:

病毒突变率高,变异类型多。

(3)传播途径:

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免疫学应用

(1)免疫预防:

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免疫检测:

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治疗:

人体患病时,通过输入抗体、淋巴因子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4)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深挖教材】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原因是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低。

1.关注艾滋病

引起艾滋病的HIV被称为“人类免疫系统杀手”,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

(1)HIV具有极强迅速变异能力的原因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结构,稳定性差。

(2)下列行为可传染艾滋病的有③④⑦⑧⑨。

①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②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③性接触 ④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⑤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虫叮咬正常人 ⑥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

⑦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⑧女性艾滋病患者生育子女 ⑨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⑩在公共泳池游泳

(3)依据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等写出艾滋病防治的研究思路。

(至少写两点)

① ;

② 。

 

提示:

①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消灭HIV的新型药物;②将病毒控制在宿主细胞内,这些细胞会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自主死亡;③研制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

(任答出两点即可)

2.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在第1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入人体。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参照图中的曲线,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狗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要防止该病毒使人体致病,应采用方法a(填“a”或“b”)较好,原因是抗体数量多,快速消灭病原体达到免疫效果。

为防患于未然,应对所有健康的狗注射相应抗原(或疫苗),为什么?

注射抗原可刺激狗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达到预防目的。

在注射抗原后,体内浆细胞的数量变化与方法b(填“a”或“b”)曲线相似。

(2)采用方法b获得抗体的过程称为体液免疫。

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b(填图中字母)进行免疫预防。

题型一 实例分析免疫失调症的原因

1.(2017·全国Ⅰ卷)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C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解析:

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浓度,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表现异常;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若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表现异常;过敏原可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引起的反应,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时小鼠正常,而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表现异常;若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表现异常。

2.(2018·辽宁抚顺模拟)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异常改变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HIV通过B淋巴细胞膜表面蛋白识别,进而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

B.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过敏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异常增加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D.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

解析:

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自身免疫病;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记忆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

快速界定三类免疫功能异常病

免疫错误→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自身免疫病;

免疫过强→将“非病原体”即“过敏原”作为“抗原”——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不足——免疫缺陷病。

题型二 免疫学的应用

3.(2018·全国卷仿真练)从一出生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人的这一生就与各种针剂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下关于注射针剂及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利用了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乙肝疫苗需要注射三次,是为了引起更强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

C.肌肉注射青霉素是为了产生抗体帮助机体消灭抗原

D.注射免疫抑制剂(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长移植器官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

解析:

肌肉注射青霉素是为了直接消灭抗原,若体内产生抗体,还会引起过敏反应。

4.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

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且分泌的

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C.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

D.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

解析:

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细胞,不再增殖;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后可由抗体和效应T细胞共同作用下清除。

【构建知识网络】

【记忆核心要点】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4.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5.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类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该类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