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1856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docx

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增分策略专题五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2讲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试题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1.(2015·北京)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则“m∥β”是“α∥β”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5·安徽)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

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

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

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3.(2015·江苏)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

求证:

(1)DE∥平面AA1C1C;

 

 

(2)BC1⊥AB1.

 

 

1.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主要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及线线、线面和面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对命题的真假进行判断,属基础题.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主要是对线线、线面与面面平行和垂直关系交汇综合命题,且多以棱柱、棱锥、棱台或其简单组合体为载体进行考查,难度中等.

热点一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判断的常用方法

(1)根据空间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逐项判断来解决问题;

(2)必要时可以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四面体等模型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并结合有关定理来进行判断.

例1 

(1)(2015·广东)若直线l1和l2是异面直线,l1在平面α内,l2在平面β内,l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l与l1,l2都不相交

B.l与l1,l2都相交

C.l至多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D.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2)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

思维升华 解决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主要是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以及空间线面垂直、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利用正方体、长方体、棱锥等几何模型辅助判断,同时要注意平面几何中的结论不能完全引用到立体几何中.

跟踪演练1 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m⊥α,m⊥n,则n∥α;

③若α⊥β,m∥α,则m⊥β;

④若m⊥α,m∥β,则α⊥β.

A.0B.1

C.2D.3

热点二 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

空间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主要思想是转化,即通过判定、性质定理将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相互转化.

例2 (2015·广东)

如图,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

(1)证明:

BC∥平面PDA;

(2)证明:

BC⊥PD;

(3)求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

 

 

 

 

 

思维升华 垂直、平行关系的基础是线线垂直和线线平行,常用方法如下:

(1)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

一是利用平行公理,即证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二是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平行转换;三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线线平行;四是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换.

(2)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

①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即高线的性质;②勾股定理;③线面垂直的性质:

即要证两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的平面即可,l⊥α,a⊂α⇒l⊥a.

跟踪演练2 如图所示,

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CD为等边三角形,AD=DE=2AB,F为CD的中点.

求证:

(1)AF∥平面BCE;

(2)平面BCE⊥平面CDE.

 

 

 

 

 

 

热点三 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

平面图形经过翻折成为空间图形后,原有的性质有的发生变化、有的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发生变化和没有发生变化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地,在翻折后还在一个平面上的性质不发生变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发生变化,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根据这些变与不变,去研究翻折以后的空间图形中的线面关系和各类几何量的度量值,这是化解翻折问题的主要方法.

例3 如图

(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

(2).

(1)求证:

DE∥平面A1CB;

(2)求证:

A1F⊥BE;

(3)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

请说明理由.

 

 

 

 

 

 

 

 

思维升华 

(1)折叠问题中不变的数量和位置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存在探索性问题可先假设存在,然后在此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矛盾或肯定结论.

跟踪演练3 (2014·广东)如图

(1),四边形ABCD为矩形,PD⊥平面ABCD,AB=1,BC=PC=2,作如图

(2)折叠,折痕EF∥DC.其中点E,F分别在线段PD,PC上,沿EF折叠后点P叠在线段AD上的点记为M,并且MF⊥CF.

(1)证明:

CF⊥平面MDF;

(2)求三棱锥M-CDE的体积.

 

 

 

 

 

 

 

 

 

 

 

1.不重合的两条直线m,n分别在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β内,下列为真命题的是(  )

A.m⊥n⇒m⊥βB.m⊥n⇒α⊥β

C.α∥β⇒m∥βD.m∥n⇒α∥β

2.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DC=DD1=2AD=2AB,AD⊥DC,AB∥DC.

(1)求证:

D1C⊥AC1;

(2)问在棱CD上是否存在点E,使D1E∥平面A1BD.若存在,确定点E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提醒:

完成作业 专题五 第2讲

二轮专题强化练

专题五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A组 专题通关

1.(2015·西北工大附中四模)已知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条件中,能推导出a⊥α的是(  )

A.a⊥b,a⊥c,其中b⊂α,c⊂α

B.a⊥b,b∥α

C.α⊥β,a∥β

D.a∥b,b⊥α

2.(2015·湖北)l1,l2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p:

l1,l2是异面直线,q:

l1,l2不相交,则(  )

A.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

B.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

C.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Q分别是AA1,A1D1,CC1,BC的中点,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A1C⊥MN;②A1C∥平面MNPQ;③A1C与PM相交;④NC与PM异面.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

A.①B.②

C.③D.④

4.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三个条件:

①存在一个平面γ,γ⊥α,γ∥β;

②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③存在两条垂直的直线a,b,a⊥β,b⊥α.

其中,所有能成为“α⊥β”的充要条件的序号是(  )

A.①B.②

C.③D.①③

5.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平面ABD⊥平面ABC

B.平面ADC⊥平面BDC

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DC⊥平面ABC

6.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M∈AB,N∈AD,若

,则直线MN与平面BD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7.如图,AB为圆O的直径,点C在圆周上(异于点A,B),直线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点M为线段PB的中点.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PA∥平面MOB;②MO∥平面PAC;

③OC⊥平面PAC;④平面PAC⊥平面PBC.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8.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

9.(2015·山东)如图,

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1)求证:

BD∥平面FGH;

(2)若CF⊥BC,AB⊥BC,求证:

平面BCD⊥平面EGH.

 

10.(2015·四川)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将字母F,G,H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

(2)判断平面BEG与平面ACH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证明:

直线DF⊥平面BEG.

 

B组 能力提高

11.(2015·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已知平面α、β、γ,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α⊥β,α∩β=a,a⊥b,则b⊥α

B.α⊥β,β⊥γ,则α∥γ

C.α∩β=a,β∩γ=b,α⊥β,则a⊥b

D.α∥β,β⊥γ,则α⊥γ

12.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底面是以∠AB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B1=3a,D是A1C1的中点,点F在线段AA1上,当AF=________时,CF⊥平面B1DF.

1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线段B1D1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C⊥BE;

②B1E∥平面ABCD;

③三棱锥E-ABC的体积为定值;

④直线B1E⊥直线BC1.

1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

(1)证明:

平面ADC1B1⊥平面A1BE;

(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

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用书答案精析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高考真题体验

1.B [m⊂α,m∥β⇏α∥β,但m⊂α,α∥β⇒m∥β,∴m∥β是α∥β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D [对于A,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α,β关系不确定,A错;对于B,m,n平行于同一平面,m,n关系不确定,可平行、相交、异面,故B错;对于C,α,β不平行,但α内能找出平行于β的直线,如α中平行于α,β交线的直线平行于β,故C错;对于D,若假设m,n垂直于同一平面,则m∥n,其逆否命题即为D选项,故D正确.]

3.证明 

(1)由题意知,E为B1C的中点,

又D为AB1的中点,因此DE∥AC.

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

所以DE∥平面AA1C1C.

(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所以CC1⊥平面ABC.

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

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

所以AC⊥平面BCC1B1.

又因为BC1⊂平面BCC1B1,

所以BC1⊥AC.

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

因此BC1⊥B1C.

因为AC,B1C⊂平面B1AC,AC∩B1C=C,

所以BC1⊥平面B1AC.

又因为AB1⊂平面B1AC,

所以BC1⊥AB1.

热点分类突破

例1 

(1)D 

(2)D

解析 

(1)若l与l1,l2都不相交则l∥l1,l∥l2,∴l1∥l2,这与l1和l2异面矛盾,∴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2)若α∩β=l,a∥l,a⊄α,a⊄β,则a∥α,a∥β,故排除A.

若α∩β=l,a⊂α,a∥l,则a∥β,故排除B.

若α∩β=l,a⊂α,a∥l,b⊂β,b∥l,则a∥β,b∥α,故排除C.故选D.

跟踪演练1 C [对于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①正确;

对于②,直线n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推不出n∥α,②错误;

对于③,举一反例,m⊂β且m与α,β的交线平行时,也有m∥α,③错误;

对于④,可以证明其正确性,④正确.

故选C.]

例2 

(1)证明 因为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所以BC∥AD,因为BC⊄平面PDA,

AD⊂平面PDA,

所以BC∥平面PDA.

(2)证明 因为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所以BC⊥CD,因为平面PDC⊥平面ABCD,平面PDC∩平面ABCD=CD,BC⊂平面ABCD,

所以BC⊥平面PDC,

因为PD⊂平面PDC,所以BC⊥PD.

(3)解 如图,取CD的中点E,连接AE和PE.

因为PD=PC,所以PE⊥CD,

在Rt△PED中,PE=

.

因为平面PDC⊥平面ABCD,平面PDC∩平面ABCD=CD,PE⊂平面PDC,

所以PE⊥平面ABCD,

(2)知:

BC⊥平面PDC,

(1)知:

BC∥AD,

所以AD⊥平面PDC,

因为PD⊂平面PDC,

所以AD⊥PD.设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为h,

因为V三棱锥CPDA=V三棱锥PACD,

所以

S△PDA·h=

S△ACD·PE,

即h=

所以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是

.

跟踪演练2 证明 

(1)如图,取CE的中点G,连接FG,BG.

∵F为CD的中点,∴GF∥DE且GF=

DE.

∵AB⊥平面ACD,DE⊥平面ACD,

∴AB∥DE,∴GF∥AB.

又AB=

DE,∴GF=AB.

∴四边形GFAB为平行四边形,

则AF∥BG.

∵AF⊄平面BCE,BG⊂平面BCE,

∴AF∥平面BCE.

(2)∵△ACD为等边三角形,F为CD的中点,∴AF⊥CD.

∵DE⊥平面ACD,AF⊂平面ACD,

∴DE⊥AF.

又CD∩DE=D,故AF⊥平面CDE.

∵BG∥AF,∴BG⊥平面CDE.

∵BG⊂平面BCE,∴平面BCE⊥平面CDE.

例3 

(1)证明 因为D,E分别为AC,AB的中点,

所以DE∥BC.

又因为DE⊄平面A1CB,BC⊂平面A1CB,

所以DE∥平面A1CB.

(2)证明 由题图

(1)得AC⊥BC且DE∥BC,

所以DE⊥AC.所以DE⊥A1D,DE⊥CD.

所以DE⊥平面A1DC.而A1F⊂平面A1DC,

所以DE⊥A1F.又因为A1F⊥CD,

所以A1F⊥平面BCDE,

又BE⊂平面BCDE,

所以A1F⊥BE.

(3)解 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

理由如下:

如图,

分别取A1C,A1B的中点P,Q,则PQ∥BC.

又因为DE∥BC,

所以DE∥PQ.

所以平面DEQ即为平面DEP.

(2)知,DE⊥平面A1DC,

所以DE⊥A1C.

又因为P是等腰三角形DA1C底边A1C的中点,

所以A1C⊥DP.所以A1C⊥平面DEP.

从而A1C⊥平面DEQ.

故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得A1C⊥平面DEQ.

跟踪演练3 

(1)证明 因为PD⊥平面ABCD,AD⊂平面ABCD,

所以PD⊥AD.

又因为ABCD是矩形,CD⊥AD,PD与CD交于点D,

所以AD⊥平面PCD.又CF⊂平面PCD,

所以AD⊥CF,即MD⊥CF.

又MF⊥CF,MD∩MF=M,所以CF⊥平面MDF.

(2)解 因为PD⊥DC,BC=2,CD=1,∠PCD=60°,

所以PD=

,由

(1)知FD⊥CF,

在直角三角形DCF中,CF=

CD=

.

过点F作FG⊥CD交CD于点G,得FG=FCsin60°=

×

所以DE=FG=

,故ME=PE=

所以MD=

.

S△CDE=

DE·DC=

×

×1=

.

故VM-CDE=

MD·S△CDE=

×

×

.

高考押题精练

1.C

 [构造长方体,如图所示.

因为A1C1⊥AA1,A1C1⊂平面AA1C1C,AA1⊂平面AA1B1B,但A1C1与平面AA1B1B不垂直,平面AA1C1C与平面AA1B1B不垂直.所以选项A,B都是假命题.

CC1∥AA1,但平面AA1C1C与平面AA1B1B相交而不平行,所以选项D为假命题.

“若两平面平行,则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是真命题,故选C.]

2.

(1)证明 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连接C1D,

∵DC=DD1,∴四边形DCC1D1是正方形,

∴DC1⊥D1C.

又AD⊥DC,AD⊥DD1,DC∩DD1=D,

∴AD⊥平面DCC1D1,

又D1C⊂平面DCC1D1,

∴AD⊥D1C.

∵AD⊂平面ADC1,DC1⊂平面ADC1,且AD∩DC1=D,

∴D1C⊥平面ADC1,

又AC1⊂平面ADC1,∴D1C⊥AC1.

(2)解 假设存在点E,使D1E∥平面A1BD.

连接AD1,AE,D1E,

设AD1∩A1D=M,

BD∩AE=N,连接MN,

∵平面AD1E∩平面A1BD=MN,

要使D1E∥平面A1BD,

可使MN∥D1E,

又M是AD1的中点,则N是AE的中点.

又易知△ABN≌△EDN,∴AB=DE.

即E是DC的中点.

综上所述,当E是DC的中点时,

可使D1E∥平面A1BD.

二轮专题强化练答案精析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1.D [选项A中缺少b,c相交;选项B,由a⊥b,b∥α可能a⊂α;选项C可能a⊂α或a∥α,选项D正确.]

2.A [由l1,l2是异面直线,可得l1,l2不相交,所以p⇒q;由l1,l2不相交,可得l1,l2是异面直线或l1∥l2,所以q⇏p.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故选A.]

3.B [作出过M,N,P,Q四点的截面交C1D1于点S,交AB于点R,如图所示中的六边形MNSPQR,显然点A1,C分别位于这个平面的两侧,故A1C与平面MNPQ一定相交,不可能平行,

故结论②不正确.]

4.D [对于①,存在一个平面γ,γ⊥α,γ∥β,则α⊥β,反之也成立,即“存在一个平面γ,γ⊥α,γ∥β”是“α⊥β”的充要条件,所以①对,可排除B、C.

对于③,存在两条垂直的直线a,b,则直线a,b所成的角为90°,

因为a⊥β,b⊥α,所以α,β所成的角为90°,

即α⊥β,反之也成立,即“存在两条垂直的直线a,b,a⊥β,b⊥α”是“α⊥β”的充要条件,所以③对,可排除A,选D.]

5.D [∵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BD⊥CD,

又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

所以CD⊥平面ABD,则CD⊥AB,

又AD⊥AB,AD∩CD=D,所以AB⊥平面ADC,

又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故选D.]

6.平行

解析 由

,得MN∥BD.

而BD⊂平面BDC,MN⊄平面BDC,

所以MN∥平面BDC.

7.②④

解析 ①错误,PA⊂平面MOB;②正确;③错误,否则,有OC⊥AC,这与BC⊥AC矛盾;④正确,因为BC⊥平面PAC.

8.①③

解析 对于①,注意到该正方体的面中过直线AB的侧面与平面MNP平行,因此直线AB平行于平面MNP;对于②,注意到直线AB和过点A的一个与平面MNP平行的平面相交,因此直线AB与平面MNP相交;对于③,注意到此时直线AB与平面MNP内的一条直线MP平行,且直线AB位于平面MNP外,因此直线AB与平面MNP平行;对于④,易知此时AB与平面MNP相交.综上所述,能得出直线AB平行于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①③.

9.证明 

(1)方法一 连接DG,设CD∩GF=M,连接MH.

在三棱台DEF-ABC中,

AB=2DE,G为AC的中点,

可得DF∥GC,DF=GC,

所以四边形DFCG为平行四边形.

则M为CD的中点,

又H为BC的中点,

所以HM∥BD,又HM⊂平面FGH,BD⊄平面FGH,

所以BD∥平面FGH.

方法二 在三棱台DEF-ABC中,由BC=2EF,H为BC的中点,

可得BH∥EF,BH=EF,

所以四边形HBEF为平行四边形,

可得BE∥HF.在△ABC中,G为AC的中点,

H为BC的中点,所以GH∥AB.

又GH∩HF=H,所以平面FGH∥平面ABED.

又因为BD⊂平面ABED,

所以BD∥平面FGH.

(2)连接HE,GE.

因为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所以GH∥AB.

由AB⊥BC,得GH⊥BC.

又H为BC的中点,

所以EF∥HC,EF=HC,

因此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F∥HE.又CF⊥BC,

所以HE⊥BC.

又HE,GH⊂平面EGH,HE∩GH=H,

所以BC⊥平面EGH.

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EGH.

10.

(1)

解 点F,G,H的位置如图所示.

(2)解 平面BEG∥平面ACH,

证明如下:

因为ABCD-EFGH为正方体,

所以BC∥FG,BC=FG,

又FG∥EH,FG=EH,

所以BC∥EH,BC=EH,

于是BCHE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CH,

又CH⊂平面ACH,BE⊄平面ACH,

所以BE∥平面ACH,

同理BG∥平面ACH,

又BE∩BG=B,

所以平面BEG∥平面ACH.

(3)证明 连接FH,BD.

因为ABCD-EFGH为正方体,

所以DH⊥平面EFGH,

因为EG⊂平面EFGH,所以DH⊥EG,

又EG⊥FH,EG∩FH=O,所以EG⊥平面BFHD,

又DF⊂平面BFHD,所以DF⊥EG,

同理DF⊥BG,

又EG∩BG=G,

所以DF⊥平面BEG.

11.D [选项A中,缺少条件b⊂β,错误;B中,α、β、γ的关系可参考教室墙角处三个平面的关系,易知错误;C中的a,b可能平行或斜交.由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可知D正确.]

12.a或2a

解析 由题意易知,B1D⊥平面ACC1A1,所以B1D⊥CF.

要使CF⊥平面B1DF,只需CF⊥DF即可.

令CF⊥DF,设AF=x,则A1F=3a-x.

易知Rt△CAF∽Rt△FA1D,

整理得x2-3ax+2a2=0,

解得x=a或x=2a.

13.①②③

解析 因AC⊥平面BDD1B1,故①、②正确;记正方体的体积为V,则VE-ABC=

V为定值,故③正确;B1E与BC1不垂直,故④错误.

14.

(1)证明 如图,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

所以B1C1⊥面ABB1A1.

因为A1B⊂面ABB1A1,

所以B1C1⊥A1B.

又因为A1B⊥AB1,B1C1∩AB1=B1,

所以A1B⊥面ADC1B1.

因为A1B⊂面A1BE,

所以平面ADC1B1⊥平面A1BE.

(2)解 当点F为C1D1中点时,可使B1F∥平面A1BE.

证明如下:

易知:

EF∥C1D,且EF=

C1D.

设AB1∩A1B=O,则B1O∥C1D且B1O=

C1D,

所以EF∥B1O且EF=B1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