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1238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docx

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论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学生:

王丹

学号:

**********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事业0902班

*******

完成日期:

2013年4月23日

 

 

论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容摘要

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分析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通过实施“1312工程”,即培育1个红色旅游之都,陕北,关中和陕南3大红色旅游板块,以及12条精品路线,将红色旅游打造为继兵马俑之后的新的王牌旅游产品。

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关键词:

红色旅游问题对策

 

onthepresentsituationofredtourisminShaanxi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

Abstract

Redtourismisanewformoftourismtocarryforwardtherevolutionaryspirit,celebrateth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ostrengthe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opromotetheoldrevolutionarybaseareasandtheredtouristareaofrapideconomicdevelopmenthasimportantsignificance.basedontheanalysis.ofShaanxiredtourism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andmainproblemsofthedevelopmentofredtourism,putforwardthestrategicpositioning,strategicobjectivesandstrategicmeasures,throughtheimplementationofthe"1312project",thatistocultivatethe1redtourismsite,NorthernShaanxi,GuanzhongandSouthShaanxi3redtourismplate,and12fineline,redtourismistheTerracottaArmyofShaanxiafterthenewacetourismproducts.Thebuiltofredtourismroutesandclassicscenicspots,bothtouristenjoythescenery,canalsounderstandthehistoryofrevolution,therevolutionarystruggleofknowledgegrowth,learningrevolutionspirit,fosteranewspiritofthetimes,andmakeitbeeakindofculture

Keywords:

ShaanxiredTourism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一、红色旅游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一)、红色旅游发展的背景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公民情感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参观游览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形式的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将红色旅游作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独特载体,成为红色旅游的新型目标。

同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各地政府日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全国有近30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两者因素的叠加,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游乐于一体的红色旅游逐渐升温。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旅游开发实践是红色旅游开展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2008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出台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使红色旅游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加速了这一新兴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开发建设。

此外,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而言,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小,季节性不明显,市场比较稳定,潜力较大。

红色旅游逐渐成为兼具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功能的一种特殊而新兴的旅游产品。

(二)、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

红色旅游是一种专项旅游形式,不仅有一定的兴起背景和时代意义,而且旅游流在市场细分、游客行为、旅游感知、居民态度等方面存在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红色旅游市场主要有2部分组成,一是普通大众市场,二是专项旅游市场。

在陕北红色旅游景区的问卷调查显示:

目前进行红色旅游的游客以附近居住人群和单位组织为主;31.7%的居民认为如果有机会,希望去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而相当部分的居民则没有参加红色旅游的意向;多数居民倾向于以亲朋结伴、家庭以及单位组织的方式去红色旅游景区旅行,所占比例达73%,10.4%的居民则希望通过旅行社组织参加红色旅游;58.3%的被调查者认为发展红色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认为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参观游览和促进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分别占30.4%、33.6%,也有部分游客认为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的季节性和时间上具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周末、节庆日、重大纪念日、“黄金周”是红色旅游的高峰期,95%的游客对六盘山发展红色旅游持支持态度。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利用好国家倡导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机遇,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对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它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它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宣传的是政治容,运用的是市场手段,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红色旅游的兴起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优良传统文化这一红色精神的崇敬,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步的象征。

人们通过对革命历史遗址和遗物的参观游览,可以起到缅怀前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革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

(二)、红色旅游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项重要的任务。

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

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效。

红色旅游是提高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化。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相结合,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三)、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

发展红色旅游,实行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互融,区域旅游线路互连,城乡旅游市场互动,海外客源互流,实现地区间经济效益再分配,符合科学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外的协调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保障广大革命老区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发展红色旅游首先惠及的就是革命老区的人民。

发展红色旅游不但可以不断提高老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还可以促进广大老区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接受先进文化的权利,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与形式。

(四)、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引擎

革命老区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经济社会大多还比较落后。

发展红色旅游,就是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革命老区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扶贫扶智结合,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但能带动带动了当地农民经营客家小吃、农家乐、工艺纪念品致富,还能吸引多位外地客商在这里投资办厂或租山种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五)、红色旅游是展示我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红色文化是中华名族的骄傲,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彰现革命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

发展红色旅游,即可让人们了解丰富的红色文化,又能向世人展示崭新的时代风貌。

发展红色旅游,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完善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是我省旅游业的最大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并籍此带动绿色、古色旅游开发,促进旅游整体发展。

省红色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正促进省经济社会发展并惠及全省人民,更重要的在于通过红色旅游的发展提升了省在中部地区及全国的地位和形象,有力的促进了省在西部地区的崛起。

三、红色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我国东西结合部,是连接我国东部、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旅游类大中专院校和中等旅游职业学校44所,开设旅游及旅游相关专业29个,在校学生达1.31万人。

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红色旅游十分重视,不但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及政策倾斜。

(一)、资源特色明显

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拥有以陕北为重点、为龙头、革命遗产资源为代表的垄断性、不可替代的世界级旅游资源。

党中央在陕北前后十三年,历经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后和解放战争,时间最长、历史时期最完整,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调查全省具有影响的红色旅游资源共有486处,其中360处,37处,30处,5处,9处,18处,4处,12处,7处,4处。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估》国家评标准,省具有五级(国际级)旅游资源4处(宝塔山,枣园旧址,家岭旧址,革命纪念馆),四级(国家级)资源11处,三级(省部级)198处。

在全国重点培育的12个红色旅游区中,涉及省的有两个: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中,省有1条(——洛川————子长——绥德——线);100个红色旅游景点经区中,省有5个(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川陕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地系列景区点,旬邑马栏革命旧址和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

(二)、具有地缘优势

省东通晋豫鄂、西连陇宁、北临蒙、南接川渝,周边省区市都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或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类旅游资源。

发展省的红色旅游能借助周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成熟对策。

同时省具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省是全国旅游业发展最早的省区之一,属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已建成的旅游基础设施为开展红色旅游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

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红色旅游十分重视,明确指出“发展红色旅游资源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开发利用的速度,提高景点的知名度使其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文化产业的亮点、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西部经济强省建设的支柱”。

2006年省完成了《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五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列入全国旅游重点建设规划,已启动2个项目,其中,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建设项目投资2510万元;川陕革命纪念馆建设项目投资2270万元。

同时,反映大批青年奔赴和抗日前线历史时期的泾阳安吴青训班旧址得到全面开发建设,体现红军于革命群众鱼水情深的旬阳红军向纪念园等项目也已开发建设。

2010年省红色旅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接待人数达2000万人次,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20.6%和24%,高于全省旅游业增长速度。

2009年在国家旅游局领导下,省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一主题,与京、赣、湘等省市密切合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对全市GDP增长以及为当地人民群众增加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红色旅游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特别是在整体宣传、涵挖掘、配套设施、规划设计、骨干带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

尽管从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

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

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未形成红色旅游网络体系

红色旅游资源大部分分布在黄土沟壑和巴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地理条件、财力水平制约,基础建设落后,旅游设施缺位较多,严重匮乏的交通体系一直都是制约省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

旅游中心城市功能未充分发挥,对周边红色旅游辐射面较窄。

红色旅游资源也未能进行有效的整合,游客大多仅参观城区的的景点,对周边红色旅游景点光顾很少。

(三)、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省除、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较好外,其他多数革命旧址、遗址、展馆等遗产资源都处在开发或者未开发的阶段。

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容浅表。

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

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

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

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一些红色旅游景区基本上都是模仿当年的建筑,各景区之间的风格差异较小,这就使得一部分游客不禁发出了“红色景区咋都一个样”的疑问,进而产生了“游一当十”的心理,影响了红色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红色旅游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北热南冷”的局面

市是省旅游增长最快的城市,2008年全年共接待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人民币。

2009年接待境游客600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了28.3%和53.3%。

关中地区多年来旅游多以文物旅游产品开发为主,许多高等级的红色旅游资源成了陪衬。

2008年事变纪念馆、“八办”两馆的游客量不足8万人,年收入12万元左右,渭华起义纪念馆接待游客2万人左右,实现旅游收入不足2.5万元。

陕南是川陕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亟待开发。

(五)、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目前国红色旅游景区娱乐、疗养等功能不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成分。

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对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认为单凭读书来了解世界、中国革命历史是不够的,必须亲自去看一看。

学校则把具有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特点的红色旅游当作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

加之学校每年迎新活动,市场需求十分稳定,学生成为红色旅游产品理想的市场主体。

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

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两三天,影响了景区的收益。

五、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红色旅游既具有传统旅游产品的特点,又具有新产品的特质,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特色产品。

红色旅游应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红色旅游精品为引力,以便利交通为基础,坚持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规划布局,分级组织实施

为准确把握战略方向,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达到最佳整体效果,并争取时间,加快发展速度,各有关市、县、区和有关部门都要依据本纲要的原则,尽快研究制订便于操作的方案并组织实施。

已经确定、正在实施的项目,要一鼓作气,早日建成;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的项目,要尽快上马,付诸实施。

鉴于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关联性和依赖性强,各地在制订实施方案时,都要注意与相关产业规划的相关部门紧急衔接。

在充分考虑未来战略发展目标的情况下,适度开发景区自然环境,同时注意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环境资源支撑旅游,以旅游收入反哺景区,再通过将收入的合理分配用于养护环境,真正使得景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二)、改善交通条件,增强旅游运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无障碍红色旅游网络。

应配合国家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围绕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建设,大力搞好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计划改造、改建以红色旅游线路为主的干线公路2000公里,新建红色旅游景区周边县乡道路5000公里。

应重点打通子长——安塞、安塞——吴起、——壶口、壶口——城“卡脖子”路段,构筑以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大环线。

加快建设贯通南北铁路干线,完善省路网结构,扩大省主要城市与外省、特别是与沿海省市的铁路运达能力。

民航在增强国际机场枢纽地位的同时,加快、、、支线机场的扩建和迁建。

确保红色旅游交通连接顺畅、无障碍,成为选择性和适应性强、深受旅游者欢迎的旅游热线。

一方面,老区需要力争国家在规划,资金上给予倾斜和扶持,另一方面老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市场的手段,通过招商引资从各种资本市场上获得所需的资金,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红色旅游投资新格局。

(三)、“红黄古绿”相结合,培育大产业、大市场

应以红色旅游为主,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以其他旅游产品为后盾,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达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共同发展的目的,共同打造一条“红加黄古绿”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在陕北,应依托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已经开发的“三黄一圣”旅游,实现“红”、“黄”(黄河、黄帝陵、黄土风情)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产生叠加的效应,使红色旅游成为陕北旅游的“领跑型”产品。

在关中,应借助已开发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线路,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以“古”带“红”,“红古”结合,优势互补,借助关中丰富、知名的旅游景区景点,全面带动关中红色旅游发展。

在陕南,应把红色旅游与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相结合,在“绿色”旅游中体验“红色”精神,在红色旅游中感受绿色生态,并和川鄂红色旅游有机结合,对接联通,形成整体,使陕南的旅游上一个新台阶。

要按照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体制、旅游产业大要求,把“三色”旅游资源有机组合,开发出复合型旅游精品。

要全面理顺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实行对景区统一管理。

要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红色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四)、保护好红色资源,进行有序开发

红色旅游资源与一般历史文物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是民间性,红色旅游资源遗存在民间,许多会址和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是民房;二是非物质遗产特征明显,如标语、故事等;三是流动性强,不固定,基于这些特点,红色旅游遗产保护要有新的遗产保护理念。

省对已开发的、未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已开发的资源要提升产品档次,深入挖掘其文化涵,使其展示、整理、保护和宣讲等达到国先进水平。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要进行普遍修缮、维护和完善,必要时实施恢复重建,使红色旅游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五)、开发服务营销策略,打造基于游客体验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红色旅游要开发适销对路的营销政策,打造区域红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深度挖掘红色旅游文化涵。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服务体系,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与期待。

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红色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化、艺术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

1、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切实提高对开发红色旅游人才的认识,把旅游教育培训作为红色旅游基础工程来抓。

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于从事红色旅游服务的人士加入到服务队伍中来。

要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红色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化、艺术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

2、实施优惠政策,广筹建设资金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和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下进行。

各级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红色有的发展。

要切实增加读革命旧居旧址维护、红色旅游开发和景区公路建设的投入,完善红色旅游参观点和相关基础设施。

同时,减免投资红色旅游项目的规费,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经营性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和其他配套旅游项目。

3、树立客本观念,营造旅游气氛

以游客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旅游也的具体化。

要转变观念,强化认识,从更新经营理念入手,大力营造旅游氛围。

要组织和动员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旅游环境培育,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增强“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意识,自觉塑造和展示良好的社会风貌。

要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环境卫生和秩序。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注意突出本地红色文化的特色,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氛围。

4、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我省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提高知名度。

要加强省际横向联合,逐步在国主要旅游点城市设立旅游办事机构,形成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攻势,建立稳定的客源市场网络。

各红色旅游区的宣传推广要围绕主题、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要适时推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招徕性强的旅游线路和旅游节事活动,并要主动与兄弟省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互动对接。

要鼓励旅游企业在省外设立促销机构,或利用我省各驻外机构,通过直接派员或委托、合作的方式,开拓旅游业务。

 

结论

红色旅游是我国当前历史条件所造就的人民群众心根本需求的外部表现,具有其在合理性、发展性和持久性。

当前红色旅游方兴未艾、魅力无穷,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建立起完善的旅游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