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总教案.docx
《教师职业道德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总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总教案
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经贸学院
教
案
纸
课程名称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班级12学前开3、4教师姓名李金凤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授课人
李金凤
日期
课题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
具基本特点
课时
2
教学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意蕴
2、教师劳动与教师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个人道德觉悟的必要性。
2、学生通过学习明确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意蕴和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系统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意蕴、特点及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意蕴的理解,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结合课本和社会实例,采取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
作业布置
1、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涵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程的内容、目的和要求
1性质
本课程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原则、规范、范畴、修养等。
2、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个人道德觉悟的必要性。
通过《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教育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
道德规范,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
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尽职尽责。
通过《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
要途径和方法;在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好本职工作。
3、教学要求
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
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意蕴1、基础概念职业: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事和对社会承担的具
有一定社会责任义务(本质特征)的专门业务(外部特征)和工作。
教师:
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
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教师职业:
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及标准,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职业
2、专业概念
道德:
有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
习惯及内心信念维系,以区分善恶、荣辱、正邪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
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1、道在我国古代“道”与“德”原本分开使用。
“道”从首从行,最初
就是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法则等。
人之“道”即是人所
应当遵循的具有必然性的规律与法则;也意味着做人的道理。
:
*道路。
“道
不拾遗”;“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
阳货》)
*法则、规律。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韩非子?
解老》),
指万物产生变化的总规律
2、德:
,德既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还指人们坚持仃为准则
的道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
“德”字最初见于《周书》,指内心的情感和信念。
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解释为“得”一一即“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就是说在协调人际关系时,
一方面“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一一“外得于人”;另一方面,
“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一一“内得于己”,就是于人于己都有所得。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圣外王”就体现了“德一得”相通的精神:
一种理想人格:
“内圣”:
内修圣人之德;“外王”:
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
(1)“外王”必须“内圣”,即要想有“得”必须有“德”,“德”是“得”的条件;
⑵“内圣”是为了“外王”,即有“德”是为了有“得”,“得”是“德”的目标;
3、道德:
一一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指人的行为合于理,利于人。
道通天地,德藏于己,“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
道指做人之道,即人之所以为人所应有的根本原则,德指修道有得,即人遵循为人之道所引致的收获、体验。
道德的特点(与政治、法律相比):
1、非制度化;
2、非强迫性;
3、自律、内化的规范;
4、以必要和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
职业道德:
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特征:
1、内在稳定性:
主体因素稳定;职业兴趣、职业心理、职业传统、职业习惯稳定
2、形成和行为尺度多样性(外在表现形式):
规章制度、工作守则、仃为公约等;不同仃业不同标准,同一仃业不同标准;
3、适用对象限定性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和教育劳动客观规律对教师职业行为特殊要求的科学概括和反应。
表现:
理想、态度、义务、技能、纪律、良心、信誉、作风等。
二、教师劳动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1、长期性和复杂性:
长期性:
周期长、见效慢(a、学生成长过程;b、成长过程的不稳定性和反复性;C、劳动效果验证时间长)
复杂性:
任务(全面发展、教书育人)、对象(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手段(教材、设备、道德水平、知识能力、教法)、过程(传道、授业、解惑,复杂的脑力劳动,多元智力论)、结果(各行各业、教育过程终身化)
2、延续性和艰苦性
延续性:
时间、空间
艰苦性:
复杂的脑力劳动,学者、科研者、教育者、管理者
3、艺术性和创造性
艺术性:
课堂教学(语言、板书、提问、组织、设计、备课;吸引力、感染力、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德育(热爱学生、循循善诱)、
创造性:
因材施教、教育机智、素质教育
4、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
主导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示范性:
思想、品德、学识、情感、爱好、兴趣、言行等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向师性、模仿性、人的认识规律(有感性到理性,对学生的多方面影响)
向师性:
尊重崇敬老师、乐于接受教导,希望得到关注、关怀、鼓励、引导
5、个体性和群体性:
个体性:
教师劳动的基本方式,备课、辅导、课堂、课外
群体性:
全面发展、教育合力
教师劳动的社会意义:
1、精神文明(直接):
a、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承前启后、人梯);b、开发人类智能,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发展;c、新一代成贝思想道彳德素质提咼;d、创造新知识、新技术
2、物质文明(间接):
生产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3、引导个人成长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特点:
1、意识水平高层性(崇高的思想、情感、意志、信念):
道德认识(教育意义、教师职业价值、自觉遵守规范)、道德情感(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道德意志(从教信心)、道德信念(为教育奋斗终生)
2、道德境界高尚性:
道德境界:
是道德观念、对一定道德规范及实践状况、程度,对自己道德行为意义的认识等的综合反映。
3、道德意识自觉性:
认识(责任感)、情感(热爱)、信念(内省)、意志
4、行为举止示范性:
5、道德影响深广性:
广(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深(学生心灵、品质)、远(一生、未来)
6道德内容先进性:
原则(集体主义)、核心内容(为人民服务)、
目标(四有新人)、内容(爱冈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
作用:
指对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的作用
1、调节作用(关系):
教师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师与学生(尊师爱生氛围);教师与教师(团结协作的凝聚力);与学校其他成员及社会其他成员(教育合力)
2、教育作用(学生):
学生品德的形成(示范);学生智力发展、文化水平提咼(推动);审美情趣(培养);心理素质(促进)
3、导向作用:
激励(正确的)、控制(错误的)、调整、矫正(负面的)
4、促进作用:
社会职业道德及从业者道德素质;豕庭美德及社会文
明;社会公德及社会风气。
授课人
李金凤
日期
课题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价蕴
涵及基本原则规范
课时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
第二节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教学目标
1、能清楚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
2、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能够予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把握;
3、了解掌握能够在实践中自觉遵循和体现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徳基本规范
4、正确认识和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关系。
教学重点
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能够予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把握,正确认识和把
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掌握能够在实践中自觉遵循和体现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徳基本规范。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结合课本和社会实例,采取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
作业布置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
学生活动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及基本原则规范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
第二节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
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
是一个上位概念。
道德规范则是比较具体的道德原则,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人们立身处世和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
道德范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情中,是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善与恶、正义与不义、公正与偏私、义务与良心、荣誉与耻辱、幸福与不幸等。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伦理价值
体现在教师职业功能方面和教师职业的社会性上。
教育价值
1、教师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2、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具有教育价值;
3、同时体现在对教师自身的教育中。
文化价值
1、道德的文化性对道德自身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道德文化也是有效育化人文道德、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资源;
3、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体现在道德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上。
第二节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涵义
2、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涵义
一般说来,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它贯穿于教师劳动始终。
2■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要求全体教师要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最核心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这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
体现这个特点。
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践行各种具体道德要求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总目标,指明了教师在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发挥着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教书育人原则
第一、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第二、正确理解育人的含义;
第三、多方面努力,更好实现教书育人。
乐教勤业原则
第一、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
第二、勤于功业,勤奋工作。
人格示范原则
第一、教冃者先受教冃;
第二、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第三、良好的仪态。
第三节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因素。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帅表。
核心内容:
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对应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
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它是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
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政治方向,教师只有坚守了这一点,才能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所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
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
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底线。
教师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师生情感深化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力量。
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1•要深入了解学生
2.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①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②尊重学生的个性。
3.要始终信任学生
4.要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严”的道德特征:
①严而有理;②严而有度;③严而有恒;
④严而有方;⑤严而有情。
5.要平等对待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关系。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必须坚守的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1•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2.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3.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
4.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
团结协作
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证教育的持续性和一贯性;
2.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
3.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
4.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教师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
1•同行相尊,取长补短;
2.主动交往,相互勉励;
3.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尊重家长
尊重家长的现实基础:
1•社会地位相互平等;
2.教育目标共同一致;
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尊重家长的人格;
4.教育学牛尊重家长。
廉洁从教
廉洁从教是指教师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绝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
廉洁从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
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
1.安贫乐教,无私奉献。
教师的欢乐概括为3个方面:
1教师的欢乐来自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2来自于师生间美好的情谊;
3来自于学生长大成才。
2.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1.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2.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
3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1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律的自觉性;
2教师廉洁自律必须从最细小的事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财,做到“慎独”;
3廉洁自律作风的养成还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
以身作则为人帅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整个职业道德体系的显著特征。
表率性,示范性。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包括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1.对学生认知的启迪作用;2.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用;3.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4.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也
是教师应有的重要师德风范。
2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
3.要身体力行•教师要语言文明:
1.规范;2.准确;3.激励性、启发性。
授课人
李金凤
日期
2013年10月2122日
课题
第三章依法执教
课时
2
教学内
容
主要探讨和阐述教师劳动与教育法律规范之间关系方面的道德规范。
揭示依法执教的伦理性质及对教育的价值。
基本内容包括:
依法执教的伦理性特征,展示依法执教的伦理必然性;分析并揭示依法执教对做好教育工作的意义;阐明依法执教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的基本问题。
教学目
标
1,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确认依法执教的伦理性质。
懂得依法执教
何以为德的道理。
2,能懂得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懂得当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对依
法执教的内在需求性。
3,确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体现依法执教。
教学重
点
八、、
依法执教的道义性存在,道德与法的区别与联系;教育法律法规的道义
性表现;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如何把握依法执教
教学难
点
八、、
依法执教的道义性存在,道德与法的区别与联系;教育法律法规的道义
性表现;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如何把握依法执教
教学方
法
以“问题一”引入话题,反客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阐释道德与
法的微妙关系,来探讨依法执教的道义性内涵及其表现
作业布
置
课后第2题以及第四题:
1,简要分析教育法律法规的道义性表现。
2,在实践中应如何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三章、依法执教
第一课时、依法执教的道义性存在
第一课时、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
第三课时、依法执教的基本把握
第一节、依法执教的道义性存在
一、道德与法的内在联系性
(1)道德与法的一般区别
(2)道德与法的内在联系
(1)一是发展过程的联系性
(2)二是内容上的联系性
(3)三是目的的联系性
(4)四是价值精神的联系性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道义性表现
(1)人道正义性
人道正义性的体现
是通过教育法律法规确认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二是通过教育法律法规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和保证经费投入。
三是通过教育法律法规不仅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利而且规定了要为公民接受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和基础。
四是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事业及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保护。
(2)公平一一合理性
问题一在我们国家存在的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向善行善的都有什么?
问题二怎么理解
“法不外乎人情”这句话?
以上问题为课堂讨论问题
(三)公平一一公正性
第一节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
—、依法执教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所必需
思考: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教育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知识的传承、科技的进步
二、依法执教是普及义务教育所必须
思考:
义务教育是指哪个阶段的教育?
三、依法执教是教育规范化、有序化所必须
四、依法执教是保证教育人道化所必须
三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
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我国当代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作为教师应当依法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依法执教的责任意识,知道不履行或违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应承担什么责任。
其次,要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提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
再次,作为一名教师,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还要把坚持正确的职业行为方向与依法执教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保持致。
最后,依法执教还应体现在依据法律来维护和保护教育对象的合法权益上。
我国当代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律法规:
一、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二、教育单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教育法规与政策
(一)《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
年)》
教师的权力与义务:
、教师的权利
(一)教育教学权
(四)获取报酬待遇权
(二)科研学术活动权
(五)参与民主管理权
(三)管理学生权
(六)进修培训权
二、教师的义务
(一)遵纪守法义务
(四)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二)教育教学义务
(五)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三)教书育人的义务
(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义务
授课人
李金凤
日期
2013年10月28、29日
课题
第四章爱岗尽责
课时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爱岗尽责及其价值体现
第二节爱岗尽责的内容与要求
第三节在实践中践行爱岗尽责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确认爱岗尽责的内涵和价值体现。
2、能懂得爱岗尽责的重要性,懂得当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对爱岗
尽责的内在需求性。
3、确立爱岗尽责的自觉意识,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把握和体现爱岗尽责。
教学重点
爱岗尽责的含义对做好爱岗尽责教育工作的意义,明确爱岗尽责的要求,以及要掌握实践中践行爱岗尽责的精神。
教学难点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加深对爱岗尽责的理解,能够从实际上把握爱岗尽责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结合课本和社会实例,采取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
作业布置
1、强调教师爱岗敬业的意义有哪些?
2、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切实体现爱岗尽责精神?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第四章爱岗尽责
第一节爱岗尽责及其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