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349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docx

高三理综必背知识点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时间

人物

得奖原因

1901年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人)

发现X射线

1902年 

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P.塞曼(荷兰人)

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

1903年 

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人)

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法国人)、玛丽·居里(波兰人)

从事镭元素的研究

1904年 

J.W.瑞利(英国人)

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

1905年 

P.E.A.雷纳尔德(德国人)

从事阴极线的研究

1906年 

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英国人)

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人)

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人)

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1909年 

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人)、K.F.布劳恩(德国人)

开发了无线电通信,研究发现理查森定律

1910年 

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华(荷兰人)

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

1911年 

W.维恩(德国人)

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 

N.G.达伦(瑞典人)

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

1913年 

H·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人)

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

1914年 

马克斯·凡·劳厄(德国人)

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人)

借助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C.G.巴克拉(英国人)

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的特征

1918年 

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人)

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年 

J.斯塔克(德国人)

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C.E.纪尧姆(瑞士人)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犹太人)

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

1922年 

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人)

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

1923年 

R.A.米利肯(美国人)

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

1924年 

K.M.G.西格巴恩(瑞典人)

发现了X射线中的光谱线

1925年 

詹姆斯·弗兰克、G.赫兹(德国人)

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1926年 

J.B.佩兰(法国人)

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阿瑟·霍利·康普顿(美国人)

发现康普顿效应(也称康普顿散射)

C.T.R.威尔逊(英国人)

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水蒸气的径迹

1928年 

O.W理查森(英国人)

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929年 

路易斯·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人)

发现物质波

1930年 

C.V.拉曼(印度人)

从事光散方面的研究,发现拉曼效应

1931年 未颁奖

1932年 

维尔纳·K.海森伯(德国人)

创建了量子力学

1933年

(1934年未颁奖) 

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国人)

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

1935年

J.查德威克(英国人)

发现中子

1936年 

V.F.赫斯(奥地利人)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人)

发现正电子

1937年 

C.J.戴维森(美国人)、G.P.汤姆森(英国人)

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

1938年

E.费米(意大利人)

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发现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

1939年

(1940年--1942年未颁奖)

E.O.劳伦斯(美国人)

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以此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

1943年

O.斯特恩(美国人)

开发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质子磁矩的测量

1944年

I.I.拉比(美国人)

发明了著名气核磁共振法

1945年 

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人)

发现不相容原理

1946年 

P.W.布里奇曼(美国人)

发明了超高压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

1947年

E.V.阿普尔顿(英国人)

1948年 

P.M.S.布莱克特(英国人)

改进了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并由此导致了在核物理领域和宇宙射线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49年 

汤川秀树(日本人)

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

C.F.鲍威尔(英国人)

开发了用以研究核破坏过程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发现各种介子

1951年 

J.D.科克罗夫特(英国人)、E.T.S.沃尔顿(爱尔兰人)

通过人工加速的粒子轰击原子,促使其产生核反应(嬗变)

1952年 

F.布洛赫、E.M.珀塞尔(美国人)

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

1953年 

F.泽尔尼克(荷兰人)

发明了相衬显微镜

1954年 

马克斯·玻恩

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

W.博特(德国人)

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

1955年 

W.E.拉姆(美国人)

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

P.库什(美国人)

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

1956年 

W.H.布拉顿、J.巴丁、W.B.肖克利(美国人)

从事半导体研究并发现了晶体管效应

1957年 

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

对宇称定律作了深入研究

1958年 

P.A.切伦科夫、I.E.塔姆、I.M.弗兰克(俄国人)

发现并解释了切伦科夫效应

1959年 

E.G.塞格雷、O.张伯伦(美国人)

发现反质子

1960年 

D.A.格拉塞(美国人)

发明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

1961年 

R.霍夫斯塔特(美国人)

利用直线加速器从事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并发现核子

R.L.穆斯保尔(德国人)

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保尔效应

1962年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俄国人)

开创了凝集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理论

1963年 

E.P.威格纳(美国人)

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以及原子核中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

M.G.迈耶(美国人)、J.H.D.延森(德国人)

从事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研究

1964年 

C.H.汤斯(美国人)、N.G.巴索夫、A.M.普罗霍罗夫(俄国人)

发明微波射器和激光器,并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5年 

朝永振一郎(日本)、J.S.施温格、R.P.费曼(美国人)

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进行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础研究

1966年 

A.卡斯特勒(法国人)

发现和开发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合起来,使光束与射频电磁发生双共振的双共振法

1967年 

H.A.贝蒂(美国人)

以核反应理论作出贡献,特别是发现了星球中的能源

1968年 

L.W.阿尔瓦雷斯(美国人)

通过发展液态氢气泡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年 

M.盖尔曼(美国人)

发现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

1970年

L.内尔(法国人)

从事铁磁和反铁磁方面的研究

H.阿尔文(瑞典人)

从事磁流体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1年 

D.加博尔(英国人)

发明并发展了全息摄影法

1972年 

J.巴丁、L.N.库柏、J.R.施里弗(美国人)

从理论上解释了超导现象

1973年 

江崎玲于奈(日本人)、I.贾埃弗(美国人)

通过实验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和超导物质

B.D.约瑟夫森(英国人)

发现超导电流通过隧道阻挡层的约瑟夫森效应

1974年 

M.赖尔、A.赫威斯(英国人)

从事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1975年 

A.N.玻尔、B.R.莫特尔森(丹麦人)、J.雷恩沃特(美国人)

从事原子核内部结构方面的研究

1976年 

B.里克特(美国人)、丁肇中(美籍华人)

发现很重的中性介子–J/φ粒子

1977年 

P.W.安德林、J.H.范弗莱克(美国人)、N.F.莫特(英国人)

从事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的基础研究

1978年 

P.卡尔察(俄国人)

从事低温学方面的研究

A.A.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人)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79年 

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人)、A.萨拉姆(巴基斯坦)

预言存在弱中性流,并对基本粒子之间的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作出贡献

1980年 

J.W.克罗宁、V.L.菲奇(美国人)

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宇称(CP)不守恒

1981年 

K.M.西格巴恩(瑞典人)

开发出高分辨率测量仪器

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国人)

对发展激光光谱学和高分辨率电子光谱做出贡献

1982年 

K.G.威尔逊(美国人)

提出与相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

1983年 

S.昌德拉塞卡、W.A.福勒(美国人)

从事星体进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

1984年 

C.鲁比亚(意大利人)、S.范德梅尔(荷兰人)

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场粒子W±和Z0的大型工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1985年 

K.冯·克里津(德国人)

发现量了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

1986年 

E.鲁斯卡(德国人)

在电光学领域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开发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G.比尼格(德国人)、H.罗雷尔(瑞士人)

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7年 

J.G.贝德诺尔斯(德国人)、K.A.米勒(瑞士人)

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1988年 

L.莱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国人)

发现μ子型中微子,从而揭示了轻子的内部结构

1989年 

W.保罗(德国人)、H.G.德默尔特、N.F.拉姆齐(美国人)

创造了世界上最准确的时间计测方法——原子钟,为物理学测量作出杰出贡献

1990年 

J.I.弗里德曼、H.W.肯德尔(美国人)、理查德·E.泰勒(加拿大人)

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夸克的存在

1991年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人)

从事对液晶、聚合物的理论研究

1992年

G.夏帕克(法国人)

开发了多丝正比计数管

1993年

R.A.赫尔斯、J.H.泰勒(美国人)

发现一对脉冲双星,为有关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

1994年

BN.布罗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尔(美国人)

在凝聚态物质的研究中发展了中子散射技术

1995年

M.L.佩尔、F.莱因斯(美国人)

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

Υ轻子、中微子

1996年

D.M.李(美国人)、D.D.奥谢罗夫(美国人)、理查德·C.理查森(美国人)

发现在低温状态下可以无摩擦流动的氦-3

1997年

朱棣文(美籍华人)、W.D.菲利普斯(美国人)、C.科昂–塔努吉(法国人)

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1998年

劳克林(美国)、斯特默(美国)、崔琦(美籍华人)

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1999年 

H.霍夫特(荷兰)、M.韦尔特曼(荷兰)

阐明了物理中电镀弱交互作用的定量结构。

2000年

阿尔费罗夫(俄罗斯人)、基尔比(美国人)、克雷默(美国人)

因其研究具有开拓性,奠定资讯技术的基础,分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奖。

2001年

克特勒(德国)、康奈尔(美国)和维曼(美国)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2002年

雷蒙德·戴维斯(美)、小柴昌俊(日)、里卡尔多·贾科尼(美)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

2003年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美俄双重国籍)、维塔利·金茨堡(俄)、安东尼·莱格特(英美双重国籍)

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

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弗兰克·维尔泽克(均为美国人)

这三位科学家对夸克的研究使科学更接近于实现它为“所有的事情构建理论”的梦想。

2005年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约翰·L·霍尔、哈佛大学的罗伊·J·格劳贝尔,以及德国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特奥多尔·亨施

研究成果可改进GPS技术

2006年

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均为美国人)

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2007年

阿尔贝·费尔(法)、彼得·格林贝格尔(德)

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

2008年

小林诚、益川敏、南部阳一郎(日)

发现了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

2009年

英国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

“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

美国物理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S.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E.Smith)

“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

2010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盖姆(俄)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

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

2011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

因发现宇宙加速膨胀最终能够可能变成冰

2012年

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Serge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温兰德(DavidJ.winland)

实现对单个量子系统的操作和测量而不改变其量子力学属性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

速度V平=x/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x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x/2=[(Vo^2+Vt^2)/2]^1/2

6.位移x=V平t=Vot+1/2at^2=Vo*t+(Vt-Vo)/2*tx=(Vt^2-Vo^2)/2a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Vo):

m/s;加速度(a):

m/s^2;末速度(Vt):

m/s;时间(t)秒(s);位移(x):

米(m);路程:

米;速度单位换算:

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

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方/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方;=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x=Vot-(gt方2;)/2

2.末速度Vt=Vo-gt(g=9.8m/s方≈10m/s方)

3.有用推论Vt方;-Vo方;=-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ax=Vo方/2g(从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

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竖直下抛运动

设初速度(即抛出速度)为Vo,因为a=g,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Vt=Vo+gt

S=Vot+0.5gt方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

Vx=Vo

2.竖直方向速度:

Vy=gt

3.水平方向位移:

x=Vot

4.竖直方向位移:

y=gt方/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根号(Vx方+Vy^2)=根号[Vo方+(gt)^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0)

7.合位移:

s=根号(x方+y方)(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

ax=0;竖直方向加速度:

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anβ=2tan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V/r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

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

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

米(m);角度(Φ):

弧度(rad);频率(f):

赫(Hz);周期(T):

秒(s);转速(n):

r/s;半径(r):

米(m);线速度(V):

m/s;角速度(ω):

rad/s;向心加速度:

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

T?

2/R?

3=K(=4π?

2/GM){R:

轨道半径,T:

周期,K:

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

F=G(m1m2)/r方(G=6.67×10-11N·m方/kg方,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GMm/R?

2=mg;g=GM/R?

2{R:

天体半径(m),M:

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根号(GM/r);ω=根号(GM/r?

3);T=根号((4π^2r^3)/GM){M:

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

2=m4π?

2(r地+h)/T2{h≈36000km,h: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

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N/Kg≈10N/Kg,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

劲度系数(N/m),x:

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

摩擦因数,N:

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方(G=6.67×10-11N·m方/kg方,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方/C方,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E:

场强N/C,q:

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

F=BIL,B//L时:

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

f=qVB,V//B时:

f=0)

10.浮力F=ρgV(ρ为液体密度,V为排开液体的体积)

11.液体压强P=ρgh(ρ为液体密度,g=9.8N/Kg≈10N/Kg,h为测量点到液体自由面的深度)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

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7〕;(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

磁感强度(T),L:

有效长度(m),I:

电流强度(A),V:

带电粒子速度(m/s),q:

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

F=F1+F2,反向:

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

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

|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

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

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

FN>G,失重:

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

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57〕

注: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编辑本段振动和波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F:

回复力,k:

比例系数,x:

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l:

摆长(m),g:

当地重力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