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120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x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1  教材概述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故事情节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他中国民间文学几乎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两人合葬,林中化鸟。

(其他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孔雀东南飞(并序)》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难点:

  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思路方法

  1、诵读理解,疏通诗句。

  2、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3、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本诗的主旨。

  4、按要求背诵诗歌。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理解,疏通诗句,把握情节发展的线索。

第二课时,设置讨论题,分析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把握诗的主旨。

  三维目标

  1、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4、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诗词导入

  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中学过的《木兰诗》吗?

谁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或句子?

(学生随便背诵。

)《孔雀东南飞(并序)》与《木兰诗》齐名,并誉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并序)》,这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叙事诗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它。

  歌曲导入

  (给学生播放《梁祝化蝶》)。

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休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

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并序)》。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借助注释、字典等疏通诗句。

  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1)堪:

承受得了。

(不堪一击)

  

(2)徒:

白白地,空地。

(徒有虚名)

  (3)可怜:

可爱。

(楚楚可怜)

  (4)纷纭:

凌乱。

(头绪纷纭、众说纷纭)

  (5)葳蕤(wēiruí):

繁盛的样子。

(树木葳蕤)

  (6)纤纤(xiān):

形容细长。

(十指纤纤)

  (7)念:

记挂。

(念念不忘)

  (8)却:

退出来。

(望而却步)

  (9)区区:

愚拙(何乃太区区);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

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不重要(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10)依依:

恋恋不舍。

(依依惜别)

  (11)窈窕(yǎotiǎo):

美好。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令:

美好,敬辞。

(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13)谢:

辞别(谢家事夫婿);告诉(多谢后世人);道歉(谢罪);感谢(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推辞(阿母谢媒人);衰亡,凋落(形谢则神灭)。

  (14)相(xiāng):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及时相遣归);互相(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5)见:

看见,会见,拜见(相见常日稀);同“现”(彗星见于东方);表示被动,被,受(信而见疑);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动作对象(府吏见丁宁)。

  (16)怅(chàng)然:

失意,不如意。

(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17)否(pǐ)泰:

坏运气,好运气。

(否极泰来)

  (18)络绎:

接连不断。

(络绎不绝)

  (19)赍(jī):

赠送。

(赍赏)

  (20)踯躅(zhízhú):

缓缓地走。

(踯躅青骢马)

  (21)迎:

迎娶(明日来迎汝);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迎接(迎新人)。

  (22)零:

落下,凋落。

(泣涕零如雨,枯叶凋零)

  2、解题

  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

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

本诗是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乐府:

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者“新乐府”。

  信息筛选

  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

  1、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你认为全诗可分成几部分?

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

可分成五部分。

  第1部分(1—2段):

兰芝自诉开端揭示矛盾

  第2部分(3—12段):

遭遣盟誓发展推进矛盾

  第3部分(13—21段):

被迫改嫁继续发展继续推进矛盾

  第4部分(22—31段):

双双殉情高潮矛盾进入顶峰

  第5部分(32段):

鸳鸯和鸣结局解决矛盾

  2、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

  明确:

焦仲卿和刘兰芝。

  合作探究

  1、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先讨论,再交流,最后明确。

  明确:

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

(让学生结合课文分析。

  2、你认为刘兰芝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

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毫无畏惧。

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让学生结合课文分析。

  3、焦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明确:

她是一个反面人物,在诗中,她是封建旧礼教的代表人物。

她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

她无视焦、刘的爱情,折磨兰芝,威逼利诱仲卿,是一个摧残青年,摧残爱情的封建家长。

  分析鉴赏

  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

(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明确:

封建家长制扼杀青年男女的爱情自由、婚姻自由。

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休书将女子赶回家。

  拓展探究

  联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各抒己见)。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

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

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

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整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

在母亲的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

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游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

唐琬再游沈园,见词和之。

不久抑郁而亡。

  (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上邪》(苍天啊)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

(两汉乐府)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

“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至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课堂小结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

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

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作业设计

  给家里人讲述故事《孔雀东南飞(并序)》。

  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第1部分(1—2段):

兰芝自诉开端揭示矛盾

  第2部分(3—12段):

遭遣盟誓发展推进矛盾

  第3部分(13—21段):

被迫改嫁继续发展继续推进矛盾

  第4部分(22—31段):

双双殉情高潮矛盾进入顶峰

  第5部分(32段):

鸳鸯和鸣结局解决矛盾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

  [教学难点]

  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我们学习过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

今天我们学习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另一篇乐府民歌,同时它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二、关于“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关于“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有自请回娘家。

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

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

这个美好的传说演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

  三、学生整体把握文意,提问:

  1、阅读后,概括诗歌的情节。

(开端是故事的开始,交代故事的人物及事件的起因,为故事展开做铺垫。

发展是故事的深入,发展反映着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同时更是人物命运的形成展现。

高潮,是故事的最激烈最精彩的部分,人物的命运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结局是事物的结果展示。

概括故事情节的关键是理清故事的思路,焦、刘感情是故事发展思路的主要因素。

  起点:

孔雀东南飞,五时一徘徊。

  第一部分:

开端,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

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

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第二部分:

民展,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接兰芝回来。

  第三部分:

发展,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

高潮,写兰芝与仲卿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

结局,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2、为情节各部分拟定标题。

  提示:

五字句。

能概括内容,注意人物特点;把握精要,用得体的语言去表达。

  明确:

起点(首两句)

  第一部分:

开端,兰芝被遣。

第二部分:

发展,夫妻誓别。

  第三部分:

发展,兰芝抗婚。

第四部分:

高潮,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

尾声,告诫后人。

  3、概括故事主题。

  提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

(2)人物的情感是怎样的。

(3)这个故事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明确:

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4、分章节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领会文意。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几个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导语

  (由复习《诗经》和《离骚》开始)我们学习过了《诗经》三首和《离骚》的节选,在这两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和发展;《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骚体;《诗经》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屈原的骚体诗开创了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那么,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诗,来了解这一问题。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引导学生读课后有关“汉乐府”的资料,了解有关汉乐府的常识。

  朗读诗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本诗大概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本诗的侧重点应是什么?

  3读本诗你将最关注什么?

  诵读全诗,把握故事情节:

  1教师范读,学生给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或难懂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朗读,学生自由读或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注意复述的要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4请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此诗的情节。

  学生概括的标题不必拘泥于教参的答案,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概括则选用学生的概括。

  文言常识积累

  1归纳本诗出现的“偏义复词”:

①便可白公姥:

意义偏“姥”②昼夜勤作息:

意义偏“作”③我有亲父母:

意义偏“母”④逼迫有弟兄:

意义偏“兄”。

  2归纳整理本诗出现的“古今异义”①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②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束缚;③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今义,失败的经验;④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今义,处罚;⑤便可作婚姻:

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⑥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接;今义,与运输有关。

  3归纳本诗出现的“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组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演出。

(主人公的语言尽量用原文)

  2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诗的思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课本剧表演

  1请同学分组表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如时间有限,可分别表演不同的片段)

  2讨论评析同学的表演(注意从文中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具有叛逆精神,请结合具体诗句,感知他们的个性特征。

  可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们的诗句,读给大家,然后做简要的分析。

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

  诗歌的艺术特色感知

  通过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诗句的诵读,体会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延伸阅读

  阅读几首汉乐府诗,体会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可以在学生诵读完后,师生共同总结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⑵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3、德育目标: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汉乐府”的有关知识。

  2、梳理诗歌的故事情节。

  3、朗诵课文,学习课文的“开端”及“发展”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最后几组镜头,并配以小提琴曲《梁祝》。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面上演绎的故事吗?

  明确:

《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的悲剧爱情故事。

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时代不足为奇,我们现在就要看到另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板书:

孔雀东南飞

  二、解题显示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习诗前的小序,概括其内容。

  明确:

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3、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诗歌的写作顺序、线索、概括诗歌的内容。

  明确:

本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板书明确:

  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

兰芝被遣归。

  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进一步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

兰芝抗婚。

  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

  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

告诫后人。

2、提问:

诗歌开头的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明确:

作用有二:

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

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

  3、研读“开端”部分:

  ⑴集体朗诵第一部分

  ⑵提问:

诗歌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辞作为开篇,开门见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

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意在表明什么?

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

运用铺陈排比,自述生活经历,表明:

一方面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

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⑶要求学生体味“非为织作迟……及时相遣归”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明确:

从兰芝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那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我们还可从“君家妇难为”和“徒留无所施”等直白中,也可看出她对造成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这是一个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我国古代女性形象。

  4、研读“发展”部分:

  ⑴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说这部分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

仲卿对兰芝自请遣归的态度;兰芝遣归时打扮及她和婆婆、小姑的告别;兰芝和仲卿话别,相约来日三个方面的内容。

  ⑵体味仲卿对她母亲及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

明确:

作用有三:

  第一,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芝和仲卿夫妻恩爱。

  第二,初次展示了焦仲卿懦弱的性格。

他虽然很爱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

  第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

焦母对儿子的请求,不为所动,反而勃然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A”显得专断而又顽固。

但也颇有心计,训斥之后又抚慰仲卿: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A”企图以此打动仲卿,动摇他对爱情的专一态度。

  ⑶要求学生集体朗诵“鸡鸣外欲曙……涕落百余行”这一部分,讨论:

这一部分写兰芝严妆,和婆婆告别,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

  明确:

兰芝严妆:

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的铺陈排比,旨在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兰芝用自己美,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向婆婆表示了她的无辜和坚强。

和婆婆告别:

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

与小姑告别:

“泪落连珠子。

”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一旦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

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至此,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地表现。

  ⑷提问:

“夫妻誓别”这一情节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

有两个作用:

首先,它再次强调了这对新婚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下了基石。

其次,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如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开端”和“发展”部分,人物的性情及悲剧剧情初现端倪,结局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揭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一部分。

  2、阅读课文后所附“汉乐府”的有关资料,对“汉乐府”有个大致的了解。

  3、朗诵课文,对课文的人物对话多加揣摩。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乐府诗歌的基本特点,把握重点字词,学会诗歌发的分析与鉴赏

  过程与方法:

实践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分析本诗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刘兰芝与焦仲卿忠贞的爱情给予肯定,对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婚姻制度给予否定。

联系现实,在肯定这份忠贞爱情的同时也要明确生命是可贵的,要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

  2、掌握乐府诗歌的特点

  3、鉴赏诗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诗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介绍并了解乐府诗歌

  2、熟读全诗,概括其主要内容,解决疑难字词

  3、理清诗歌线索,划分层次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故事发展线索

  三、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