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8798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docx

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

正阳高中2018—2019学年上期一年级期中素质检测

地理试题

张景浩2018年11月20日

一、单选题(每题2分)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B.BC.CD.D

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AB.BC.CD.D

3.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②绿地面积增大③能源消耗减小④城市人口剧增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

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能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B.bC.cD.d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近地面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6.在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7.下列四幅图所示地区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一幅是()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8.该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9.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天气特征是(  )

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气压带,空白部分代表风带。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0.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1.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气候的影响是()

A.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B.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寒冷干燥

C.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D.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温和多雨

12.(题文)分析下图所示的四幅降水量气温月份平均图,指出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A.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3.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14.下列不属于乙、丁两种气候类型共同特点的是

A.都位于热带B.都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

C.全年都是高温D.降水季节分配都不均匀

15.广州的气候类型属于

A.甲B.乙C.丙D.丁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16.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A.

B.

C.

D.

17.该天气系统可能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8.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

A.北半球,低气压B.北半球,高气压

C.南半球,低气压D.南半球,高气压

19.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阴雨B.晴朗C.寒潮D.台风

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

A.甲为气旋B.乙为反气旋

C.丙为低压槽线D.丁为高压中心

21.此时西安吹

A.东南风B.偏北风C.偏南风D.西南风

22.图中各地均为晴朗天气的是

A.甲地、北京、郑州B.乙地、西安、丁地

C.乙地、北京、东京D.甲地、丙地、丁地

23.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距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根据各月流量变化情况推断,该河流最可能为()

A.珠江B.松花江C.湘江D.长江

25.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河流有结冰期

B.该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C.该河流3、4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春季降水多

D.该河流7、8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夏季降水多

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26.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D.大洋西岸为寒流

27.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降温减湿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2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使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

B.秘鲁附近海区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

C.洋流有利于海洋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D.洋流能把近海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环境保护。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

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题。

29.下列措施属于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是(  )

①人工降雨 ②污水排入大海 ③发展节水农业 ④开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0.一份国际环境保护组织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八国集团中美国所做的工作最少。

报告通过比较各国自1990年来的排放趋势以及实施《京都议定书》目标的进展等9项量化指标,对八国进行了排名,同时也给各国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碳市场发展等三项具体政策方面的表现打了分。

据此回答下题。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 

②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至发展中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更应该减少排放量 

④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

31.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大到小排列)。

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的方向?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2017年4月16日金山岭长城马拉松赛在河北滦平金山岭长城景区开跑,2017年4月23日伦敦马拉松赛在英国伦敦举行。

下图为“两场马拉松赛事举办地位置示意图”和“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1)根据图文材料,填写下表

(2)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一致的是__________。

(填字母)

(3)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属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是__________,其典型分布区是_________。

31.读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1)图中洋流a、b、c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沿海附近的________渔场等。

(3)若①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正阳高中2018—2019学年上期一年级期中素质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BDCBDACBCDBDCABBBDBDBBCBDABD

二、综合题

31.

(1))甲乙丙丁乙

(2)逆时针(3)西南(偏南)(4)甲

32.

(1)

(2)BD

(3)C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33.

(1)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a c 中纬西风 东北信风

(2)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

(3)加快了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