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878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1

世界历史文化史专题

小专题一:

世界历史科技文艺史

一.知识归纳

新课标版

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0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经典力学:

文艺复兴运动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实验,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伽利略研究基础上,英国科学家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他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的意义。

后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的创立: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卜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

他认为:

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上起来。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

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02):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1)教会的禁锢:

在知识贫乏的古代,人们相信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万物。

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当时,教会提出的这些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教会还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有些不同意教会说教的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和神学教义的前提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和分类进行具体的研究,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许多被分割开的小室,他称之为细胞。

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

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他旨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新特性会可能遗传下去。

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3)达尔文与进化论: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认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

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03):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蒸汽时代的到来: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他研制的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丁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人生产逐渐形成。

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电气革命的出现: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人、更方便的动而且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

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

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厂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3)信息技术的发展: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01):

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在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在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在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

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在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在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3)20世纪的世界文学:

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作家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作是《老人与海》。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20世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02):

美术的辉煌

(1)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了。

它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法国画家大卫是杰出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画家。

他的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

它们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

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

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领域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它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浪漫主义美术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典型表现了这一画派的风格特征。

(2)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米勒和俄国的列宾等。

米勒的代表作有《播种者》《拾穗者》等。

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他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印象派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画派进一步发展,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

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荷兰的凡高是这一时期印象画派的著名代表。

凡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他的作品《向日葵》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

法国画家塞尚擅长画静物,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3)现代主义美术: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美术家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

他的作品《格尔尼卡》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二次大战后,现代主义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人们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形式,会感到一时的新奇和刺激,也对到底什么是艺术产生了长久的迷惘。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03):

音乐与影视艺术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

它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

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19世纪,欧洲的歌剧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

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

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这一时期,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二次大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电影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和广为流行的娱乐形式。

有人称之为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

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二次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电视节日的内容极为丰富,电视传播覆盖范围十分广泛。

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

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二.规律小结

1.科技革命的进行与政治环境、社会需求、科学理论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2.对科技革命的影响应多角度分析、辩证地看待。

3.科技革命影响了欧美,也影响了中国,能否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是近现代中国必须面临的课题。

4.近现代世界各主要科技成就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实验,往往成为科技革命开展的条件和生产力进步的阶梯。

5.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反映,也推动了进步力量的发展。

6.牛顿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7.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出现,对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8.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了电气时代。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9.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创作风格上,刻意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

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

10.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是艺术家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的思想表露。

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兴起。

20世纪的现代主义美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

11.19世纪欧洲兴起的各种音乐流派,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日益增强的民族性。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它日益通俗化大众化,轻松活泼,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三.热点冷点

1.对科技革命的特点、主要成就和影响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对各时期主要科技成就的考查,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3.高度重视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其对工业布局和中国社会的影响,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

4.明确世界近现代史各时期主要科技成就对生产力进步、经济结构、生活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5.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史实与文艺创作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6.注意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

四.高考题例

01.(2006江苏历史17)文艺复兴时期刨立“太阳中心说”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哥白尼C.布鲁诺D.开普勒

02.(2007全国一卷文综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03.(2007广东历史25)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经典力学的发展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04.(2007江苏历史24)江泽民指出: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05.(2008上海文综11)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

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B.斯蒂芬孙C.富尔顿D.莱特兄弟

06.(2008海南历史12)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

“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

”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D.20世纪前期

07.(2008江苏历史15)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

“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   B.牛顿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08.(2008上海文综19)图中的四位科学家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在物理学的多个领域均有建树,他们曾经分别:

①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②发现了摆钟的等时性③揭示了磁生电的规律④用光量于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这些人物所作出的贡献分别是

A.(a)一①,(b)一③,(c)一②,(d)一④

B.(a)一①,(b)一④,(c)一③,(d)一②

C.(a)一④,(b)一②,(c)一⑨,(d)一①

D.(a)一④,(b)一②,(c)一①,(d)一③

09.(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6)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

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10.(2009年安徽文综19)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

11.(2009年广东历史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相对论B.日心说C.量子假说D.万有引力定律

12.(2009上海文综11)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划等号。

然而,电影是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应在C

A.1500~1600年期间B.1765~1830年期间

C.1870~1900年期间D.1945~1970年期间

13.(2009天津文综历史7)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

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

14.(2009年安徽文综22)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B.《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B识记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

02.A资产阶级仿效贵族的生活,是因为工业革命使他们的经济实力雄厚。

03.B明确量子论和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04.B识记二战后新科技革命成就表中的内容。

05.B识记蒸汽机车的发明人。

06.C题中材料实际上是在说明第二次工业的特点之一,科技与生产开始紧密结合。

07.B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说明行星的运动。

08.D明确图中四位科学家对应的科技成就。

09.C结合时间,分析社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0.B结合教会的指责和严复的推崇,综合判断它是进化论。

11.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科学和世界观上有双重影响。

12.C电影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13.B应准确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代表作。

14.A解题方法同13题。

 

五.新题预测

01.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了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中国明代的青花瓷。

该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D

A.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视

B.明朝的青花瓷工艺水平很高,传播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

C.作者通过宗教的题材歌颂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D.青花瓷满足了欧洲人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与教会倡导的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相吻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