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8685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

《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docx

2空气有质量吗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2、空气有质量吗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2、空气有质量吗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判断空气是有质量的。

2.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回形针等物体和皮球里空气的质量,来证明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

3.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空气有质量的性质。

4.通过阅读伽利略的相关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

能通过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以及用电子天平测量的方法,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教学难点

过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伽俐略等科学家的图片,支架、小木棍、气球、打气筒、电子天平、回形针、皮球等等。

预习要求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体会空气占据空间和空气能够被压缩的特点。

预习第2课,想一想怎样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科学课本,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有没有感觉出它的重量?

2.再引导学生随意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手里掂一掂,看看有没有重量。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同学们,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有质量的,那么空气它有质量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第2课。

4.板书课题:

2.空气有质量吗

二、活动一:

气球平衡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1.教师引导:

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周围的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下面我们就用悬吊小木棍来做气球平衡实验,看一看空气是否有质量?

2.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步骤、实验的注意点。

实验材料:

气球支架、小木棍、打气筒。

实验方法、步骤:

第一步:

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

第二步:

将一只气球中的气放掉。

第三步:

放手后,看一看平衡棍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注意点:

先拴球,后挂球,再调整平衡,注意步骤。

用打气筒给气球打进大自然中的空气,不要用嘴吹。

不要把气充的太足,以免气球爆炸。

在本次实验中,同小组同学要合作分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只气球放气之后,平衡小棍发生的变化。

友情提示: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给每小组把气球中的气打好,实验中就可以省去打气这一步骤,直接让学生把球挂到平衡小棍上,再调整平衡,就可以做实验了。

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减少给气球充气时不必要的麻烦。

3.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纠正学生不当的实验操作,提醒学生,按步骤来,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4.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各小组上讲台交流本小组的实验过程,交流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5.教师总结:

刚才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我们初步发现:

空气是有质量的。

三、活动二:

用电子天平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

1.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通过悬吊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初步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为了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下面我们利用电子天平来称一称。

2.活动材料:

电子天平、打气筒、皮球。

3.活动过程:

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

出示电子天平,验证电子天平的准确性。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电子天平上称一称,验证电子天平的准确性。

把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上讲台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

利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先打20下,然后把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

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再打10下,然后把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再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并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按步骤进行活动,记录下测量的数据,认真思考并完成活动手册。

4.全班交流:

(1)各小组汇报测量的数据。

(2)引导学生思考艵交流:

充气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一样吗?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这说明什么?

(3)教师总结:

充气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是不一样的,因为充气30下,皮球里的空气就要比充气20下皮球里的空气多的多,因此质量要大一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充气越多,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越大,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学生完善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活动三:

阅读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1.出示资料,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升是多少吗?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一升的概念:

小瓶矿泉水,一瓶为500毫升,两瓶就是一升;我们平常喝的盒装牛奶,一盒为220毫升,4盒多一点,就是一升。

大家又知道1.29克是什么概念吗?

一般来讲,一枚一元硬币大约为6克,三枚回形针大约就是1.29克。

学生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空气是有质量的,并了解一升空气的质量究竟是多少。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现在能够坐在这里,读到这些数据,都是科学家前辈们不断探索的结果,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让我们向这些科学家致敬。

4.教师相机出示一些科学家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一下这些伟大的科学家。

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

五、课后作业

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特点。

 

板书

设计

2、空气有质量吗

空气是有质量的

科学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空气有质量吗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用恰当的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并思考某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质量问题的活动了解到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难点:

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一年级时用过的简易天平、班级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小组:

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优质的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聚焦质量问题,观摩操作方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一年级时用过的简易天平、本课用的简易天平、皮球、绿豆]

1.出示一年级实验中用过的简易天平,让学生回顾天平的用途。

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天平倾斜的时候),也可以用回形针的数量来表示不同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的时候)。

出示本节课要用的放大版的天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借助这个天平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质量问题。

(说明一下指针和刻度如果看,偏转意味着什么。

2.出示一个皮球,我们也像用回形针一样称一称皮球的质量是多少,只不过今天我们不用回形针,改用绿豆,至于为什么用绿豆,等这节课结束你就知道啦。

3.教师演示称皮球的质量。

在左盘放入皮球,左边变重,指针向右边偏转,往右盘中慢慢倒入绿豆,当天平开始动起来后变成几颗几颗加,直至天平平衡。

让学生说一说:

皮球的质量相当于什么?

(预设:

皮球的质量相当于右盘里那么多的绿豆的质量。

二、探索:

思考探究方法,严谨实验论证(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

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优质的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记录单]

1.皮球是有质量的,相当于这么多绿豆,木块也是有质量的,相当于()颗绿豆,这一杯水也是有质量的,相当于()绿豆(教师事先称过把图加上去),那么我们这个单元主要在研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学生思考1分钟,请几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不管你认为空气是有质量的还是没有质量的,都只是你的猜想,科学家他们一开始也在这样猜想,然后他们就去寻找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我们也来想一想用我们讲台上放着的这个实验装置怎样去证实我们的猜想?

学生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如果想不到,适时出示打气筒。

3.教师小结方法:

我们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再放回左边的盘里。

提问:

天平怎么样变化判断空气有质量呢?

预设:

天平左边倾斜表示空气有质量,天平仍旧平衡说明空气没有质量。

4.如果天平左边下降了,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提问:

那怎么样让天平再次平衡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操作。

(预设:

加绿豆。

提问:

加进去的绿豆的质量相当于什么?

(预设:

相当于增加的空气的质量。

5.出示注意点:

(1)分工明确(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人人都要观察下天平的变化),按序进行(不记得步骤的看黑板),测两次,记录数据;

(2)轻声交流,动作幅度要小(任何剧烈的行动都会影响天平的平衡);

(3)天平快要平衡的时候绿豆要一颗一颗的加,加得多了就取出,但是一定要记住数量。

(4)听到铃声收好材料坐端正。

6.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查看学生实验进度,绿豆数量出来的在班级记录表上记下来,展示用。

三、研讨:

实验结果和发现(预设12分钟)

[材料准备:

班级记录表]

1.请全班交流讨论:

①实验中发生了什么?

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

如果不一致,你同意现在的结果吗?

②根据你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展示全班的实验结论,学生观察每组加的绿豆的数量,说说发现。

分析数据不一样的原因。

3.指针的偏转不明显,偏转的格数少,加的绿豆数也很少,说明空气的质量很轻很轻。

(加5颗左右绿豆,10颗绿豆约0.8克)教师出示事先用电子天平测出来的10筒空气的质量,用数据说明空气质量很轻。

四、拓展:

解释皮球放气后天平如何变化(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

球针、皮球、简易天平]

1.思考:

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把皮球放回左盘,天平会怎样?

并说说理由。

(预设:

放掉气的皮球放上去后,左盘变轻了。

这也能说明空气有质量。

2.教师演示。

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有时间的话学生也可以马上试一试。

3.小结:

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学生活动手册中6-7页的1、2、3步就是学生探究实验的步骤,学生看着活动手册边做实验,既可以提醒学生下一步该干嘛了,也能及时把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第二步中把充入空气的皮球放回左盘后天平如何变化?

学生观察后画下简图,主要能反映出天平如何倾斜。

3.第三步中填写让天平重新平衡加入绿豆的数量,这些绿豆的质量就相当于充进去的空气的质量,也是从绿豆的数量反映出空气质量的大小。

4.再重复做一次,记录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