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295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96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docx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报告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卓)报告

PracticeCourseReportonPetrochemicalEquipmentManufacturingandInstallation

组合式电极电脱水器(Ⅰ型)

绪论部分

 

学院: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装备12-1班

学生姓名:

何哲

学生学号:

100403140130

 

2015年7月24日

 

第1章绪论

1.1工厂简介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材石油石化设备总厂(原金属结构厂)始建于一九六三年,全厂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厂房5.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200多台,年处理钢材量1万多吨。

40多年来,生产压力容器13000余台,遍布各大油田。

制造能力和生产规模在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居于前列。

图1-1大庆石化设备厂厂区图

工厂现有职工524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40人,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38人,高级技师6人,技师12人,欧共体焊接工程师1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1人。

1.2公司资质

工厂现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AR1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含球片压制)、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压力容器建“U”钢印资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证书(国家A级);通过了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质量认证中心GB/T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成员单位和中国能源一号网成员单位。

该厂可预制各类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轻钢结构、彩板及城市美化亮化产品。

1.3基础设备

工厂工装设备先进,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容器筒体自动焊接生产线,X射线计算机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应用了数控切割、管-管板全自动氩弧焊、窄坡口埋弧自动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X光底片自动冲洗等先进的技术装备,自行设计制造了1200吨压力机,购置了2400吨压力机,大型封头一次整体压制成型,采用进口大型滚板机和剪板机,强化了中、厚板的制造技术,为保证各类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1.4电极电脱水器

我们去工厂看到的电极电脱水器如1-2图所示:

图1-2电极电脱水器

 

1.5小组分工

表1-2小组成员及分工

小组成员

学号

分工

李早东(组长)

120403140111

焊接及其热处理部分

董志慧(组员)

120403140107

安装复检部分

伯雪芹(组员)

120403140108

制造成型部分

龚世昌(组员)

120403140109

工艺设计部分

闫昕宇(组员)

120403140112

选材下料部分

何哲(组员)

100403140130

绪论部分

注:

组员按学号先后排

 

 

石化装备制造与安装实训(卓)报告

PracticeCourseReportonPetrochemicalEquipmentManufacturingandInstallation

组合式电极电脱水器(Ⅰ型)

工艺设计部分

 

学院: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装备12-1班

学生姓名:

龚世昌

学生学号:

120403140109

 

2015年7月24日

 

第2章工艺设计

2.1原油脱水工艺

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微粒(液滴或液晶)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中形成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多相分散体系,分散的液滴一般大于100nm。

通常把乳状液中以液滴形式存在的一相称为分散相(不连续相),另一相称为分散介质(连续相)。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

(1)存在两个不相溶的液体,即原油和水;

(2)有乳化剂存在,以形成并稳定乳状液。

形成乳状液的类型依赖于乳化剂,若乳化剂油溶性较强,有利于形成W/O型乳状液;水溶性较强,有利于形成O/W型乳状液;

(3)具有使油水混合物中一种液体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的充足混合或搅拌。

亿万年形成的原油在地层中是油水分离的,只有开采、集输过程中原油和水湍流运动时,强烈的混合才形成不同稳定性的原油乳状液

在油田开采初期,原油中的水主要以W/O型乳状液存在,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采,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油井采出液也由原来的以(W/O)型乳状液为主变为以水包油(O/W)型乳状液为主。

因此,关于脱水方法的研究,也从针对W/O型乳状液的破乳问题逐渐过渡到O/W型乳状液破乳问题的研究。

我们主要讨论W/O型乳状液的破乳方法及破乳剂,也适当介绍O/W型乳状液破乳问题。

破乳过程通常分为三步:

凝聚(Coagulation),聚结(Coalescene)和沉降(Sedimentation)。

这一过程,即水珠在相互碰撞接触中合并增大,自原油中沉降分离出来。

在第一步凝聚(或絮凝)过程中,分散相的液珠聚集成团,但各液珠仍然存在。

这些珠团常常是可逆的,按自分层观点,这些珠团像一个液滴,倘若珠团与介质间的密度差是足够大的,则此过程能使分层加速。

若乳状液是足够浓的,它的粘度就显著增加。

第二步—聚结,在这一过程中,这些珠团合并成一个大滴。

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导致液珠数目减少和最后原油乳状液的完全破坏。

由此看出,聚结是脱水过程的关键,聚结和沉降分离构成了原油的脱水过程。

在由凝聚所产生的聚集体中,乳状液的液珠之间可以有相当的距离,光学技术已经证明,这种间距的数量级要大于100Å,虽然厚度随着电解质浓度增加而降低,但是间距降低并不像双电层理论所预示的那样快,这表明除静电斥力和范德华引力外,还有别的力在起作用。

研究人员根据聚结速度得出结论:

即使在浓乳状液中,其液珠被100Å或更大厚度的连续膜所隔开,液膜的厚度仍取决于水相的组分,而不取决于水量。

多年来,国内外已研究了多种原油脱水技术,满足各种原油不同含水程度的脱水要求。

2.1.1沉降分离

沉降分离是原油乳状液脱水最基础的过程。

沉降分离的依据是:

原油与水不互溶,密度有差异,且有时是不稳定的乳状液,甚至是经过电法和化学方法处理过的。

Stocks定律深刻地描述了沉降分离的基本规律,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由上式可以看出,沉降速度与原油中水珠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水油密度差成正比、与原油的粘度成反比。

然而,从乳状液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不难看出该公式并未包含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概念,也没有体现出乳化剂的严重影响。

因此,根据这一公式计算出的水滴沉降速度,必然大于实际沉降速度。

相反,对于破乳后的水珠而言,由于沉降过程中会出现水珠相互碰撞聚结增大的现象,计算结果很可能会远远小于实际沉降速度。

因此,定性地利用该公式作原油脱水难易程度的衡量是可以的,定量地直接计算脱水效果则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为了提高油水分离速度,人们以该公式为指导,发现和创造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1)增大水珠粒径的方法

①添加化学破乳剂,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以进一步实现破乳;

②采用高压电场处理W/O型乳状液;利用电磁场对乳状液进行交变振荡破乳;

③利用亲水憎油固体材料使乳状液的水珠在其表面润湿聚结。

(2)增大水、油密度差的方法

①向原油乳状液中掺入轻质油,降低原油的密度;

②选择合适温度,使油水密度向着有利于增大密度差的方向变化;

③在油气分离过程中降低压力,使原油中少量的气泡膨胀,密度降低;向水中添加无毒无害物质,加大水相密度。

(3)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

①掺入低粘轻质油稀释原油;

②加热以降低原油乳状液的粘度。

(4)提高油水分离速度的方法

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

2.1.2电脱水法

为使原油达到商品原油所规定的含水量指标,往往同时采用加热、加入化学破乳剂和电脱水这三个破乳手段,但后者是主要手段。

电脱水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是导体,油是绝缘体这一物理特性,将W/O型原油乳状液置于电场中,原油乳状液借助高压电场的作用,使水微滴聚结成大滴,再借油水密度差将水沉出,这就是电破乳的过程。

原油电脱水方法只适宜于处理油包水型乳状液,其原理就是将原油乳状液置于高压直流或交流电场中,由于电场对水滴的作用,使水滴发生变形和产生静电力。

水滴变形可削弱乳.化膜的机械强度,静电力可使水滴的运动速度增大,动能增加,促进水滴互相碰撞,而碰撞时其动能和静电力位能便能够克服乳化膜的障碍而彼此聚结成粒径较大的水滴,在原油中沉降分离出来。

水滴在电场中聚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电泳聚结、偶极聚结和振荡聚结乳状液中的水滴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聚结而形成大水滴从油中分离出来。

用于电破乳的高强度电场有交流电、直流电、交–直流电和脉冲供电等数种。

在交流电场中,乳状液中的水珠发生振荡聚结和偶极聚结;在直流电场中,除发生偶极聚结外,电泳聚结起主导作用;在交–直流二重电场中,上述数种聚结都存在;脉冲供电是电极间断送电,除促使振荡聚结和偶极聚结外,目的在于避免电场中电流的大幅度增长,可平稳操作和节约电能,

(1)偶极聚结

置于电场中的W/O型乳状液的水珠,由于电场的诱导而产生偶极极化,正负电荷分别处于水珠的两端,因为置于电场中的所有水珠,都受到此种诱导而发生偶极极化,相邻两个水珠的靠近一端,恰好成为异性,相互吸引,其结果使两个水珠合并为一体。

由于外加电场是连续的,这种过程的发生呈“链锁反应”。

当水珠颗粒增大到其重力足以克服乳状液的稳定性时,水珠即自原油中沉降分离出来。

(2)振荡聚结

交变电场对W/O型乳状液水珠的另一个作用是引导其作周期性的振荡,其结果是水珠由球形被拉长为椭球形,界面膜增大变薄,乳化稳定性降低,振荡时相邻水珠相碰,合并增大自原油中沉降分离出来。

由室内透明电脱水器中看到的现象是:

在电场的作用下,水珠都处于极其活泼的跳跃状态,且一个个成为菱形,然后合并成大滴沉降至脱水器的底部。

另外,交变的磁场振荡也有破乳脱水作用。

(3)电泳聚结

乳状液的液珠一般都带有电荷,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电泳。

在电泳过程中,一部分颗粒大的水珠会因带电多而速度快,速度的大小不等会使大小不同的水珠发生相对运动,碰撞、合并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即从原油中沉降分出。

其他未发生碰撞或碰撞、合并后还不够大的水珠,会一直电泳到相反符号的电极表面,在电极表面相互聚集(接触而未合并)或聚结在一起,然后从原油中分出。

乳状液在直流电场中的这种电泳过程,会使水珠聚结,所以又称其为“电泳聚结”。

由于在直流电场中所有大大小小的水珠都会发生电泳,或迟或早都会到达电极表面,而交流电作用于乳状液时,大水珠会优先脱出,剩余的小水珠往往失去合并对象,无法聚结增大,结果很难脱出,所以直流电脱水的净化油质量一般比交流电脱水的质量好。

在某些场合,微小水珠是带着乳化膜在电极表面聚集的,而膜本身又是原油的一部分,所以直流电脱水得到的污水含油量比交流电脱水得到的污水含油量大得多。

2.1.3润湿聚结脱水法

润湿聚结脱水法又称聚结床脱水法,这是一种在热化学沉降脱水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脱水方法,即在加热、投入破乳剂的同时,使乳状液从一种强亲水物质(如脱脂木材、陶瓷、特制金属环、玻璃球等)的缝隙间流过。

当乳状液(W/O)中的水滴与这种强亲水物质碰撞时,水滴极易将这些物质润湿,并吸附在其表面,水滴相互聚结,由小水滴聚结成大水滴(也叫粗粒化),最后沉降脱离出来,要实现润湿聚结以达到两相分层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润湿介质是关键。

显然,润湿聚结法脱水仅对稳定性差的W/O型乳状液的水珠或游离水起作用。

应用必须先向乳状液中添加化学破乳剂,且多用于把高含水原油处理为低含水原油的过程中。

国内辽河油田使用此法将原油含水从25%降为12%(体积分数据报道,国外油田采用特殊材质制成板,倾斜排列在脱水器中。

这种板材对水滴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当乳状液流经板的夹缝时,水滴聚结在板的表面上,不断泻流下去,效果极佳,可代替电脱水。

经过一次聚结床脱水后,原油含水指标可达合格。

同样道理,当采用亲油憎水型固体材料处理O/W型乳状液时,水中的油珠也会通过固体材料表面合并入油膜,使油膜增厚,向上漂浮,成乳滴,脱落,成为大滴,自固体材料上层漂浮到油相(层),达列油水分离的目的。

2.1.4化学破乳法

化学破乳是原油乳状液脱水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破乳手段。

它是向原油乳状液中添加化学助剂,破坏其乳化状态,使油、水分离成层。

这类化学助剂称为破乳剂,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或含有两亲结构的超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在油田,原油脱水工艺主要使用电化学法和热化学法。

电化学法用少量破乳剂在高压电场中进行脱水,其特点是速度快、效果好;热化学法需要选择使用高效破乳剂。

当然,选用哪种方法适宜,取决于经济核算。

一般说来,用化学法处理容易脱水的原油乳状液,用电场处理不很稳定的乳状液,用电化学法处理顽固的乳状液。

2.2原油脱水的设备

2.2.1电脱水器简介

原油脱水设备则是脱水技术的体现,它在原油脱水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项脱水设备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脱水的效果、效率和原油的质量,以及生产运行成本,进而影响原油脱水生产的总经济效益。

因此,人们结合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流程逐渐走向“无罐化”,即不再使用储罐式沉降分离设备,而较普遍地采用了耐压沉降分离设备,研制了先进的大型的脱水耐压容器。

电脱水器是至今效率最高,处理能力最强,依靠电场的作用对原油进行脱水的先进设备。

电脱水器的形式有好多种,如:

管道式、储罐式、立式圆筒形、球形等。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总结,趋向于大批采用卧式圆筒形电脱水器,它的处理规模与生产质量均已达到较高水平,每台设备每小时的处理能力就能达到设备容积的好几倍,净化油含水率可降到0.03%以下。

为了加快油田建设速度,提高脱水设备的施工予制化程度,将卧式电脱水器、油气分离器、火筒加热炉、沉降脱水器等四种设备有机的组合为一体,这种四合一设备,不仅结构紧凑,而且节约了大量的管线、阀门、动力设备,特别是油田规模多变的情况下,这种合一设备可以根据生产规模的需要增加或减少设置台数,所以说它具有较大的机动灵活性。

2.2.2电脱水器的分类

原油电脱水器从外形上分为:

立式和卧式电脱水器。

原油电脱水器从内部结构型分为:

多层极盘式、鼠笼式、多室式、垂直平衡组合式、极盘鼠笼组成式等。

原油电脱水器从脱水方式分:

直流电脱水,交流电脱水,直-交流双电场脱水,高频脉冲脱水。

原油电脱水器从供电设备的形式分:

恒流源供电,可控硅自动调压供电,电容调压供电,磁饱和供电,全阻抗变压器供电。

(1)直流电脱水——在直流电场中,由于正负极固定不变,油中带电荷的水滴互相吸引,在电场中定向排列型成水链。

在移动过程中,大小不同的水滴因速度不同产生碰撞,聚集成更大的水滴,靠密度差从油中沉降下来。

(2)交流电脱水——除了电场力的作用之外,在交流电场中,电场每秒改换50次方向,使水滴两端不断改变,引起水滴振荡和摆动,大大削弱了油水界薄膜强度,破坏水滴的保护膜,使水滴合并沉降下来。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多层电极盘式的卧式电脱水器和立式电脱水器两种。

根据电脱水器工作原理可以看出,交流电促使水滴振荡变形,大水滴振荡过强,相互碰撞机会少,容易破乳,小水滴则相反。

直流电使水滴定向移动,大小水滴移动速度不同,但总会聚集在一起,自由沉降下来,所以直流电脱水比交流电脱水效果好。

交流脱水比直流脱水质量好(低放水),而脱水后原油含水质量不如直流电脱水。

根据这种情况,在美国和大庆的一些油中,试验一种复合式电脱水器。

脱水器上层极盘为直流电,下层极盘用交流电,这样既有好的原油质量,又有好的放水质量。

通过实验,不但脱水质量有很大提高,而且在节能上有很好的效果。

2.3电极电脱水器工作原理

原油电脱水器是依靠电场力使油包水型乳状液中的乳化水滴破乳聚并,并在油水比重差的作用下沉降脱除,从而实现原油达标处理的油田专用设备。

油田常用的平挂电极电脱水器和竖挂电极电脱水器在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时,由于其采出液含驱油化学剂浓度比聚合物驱更高,导电性更强,携带的泥砂等淤积杂物量大,因而使得这些常用脱水设备无法满足脱水需要。

平挂电极电脱水器的脱水电场呈梯度分布,原油乳状液进入电脱水器后缓慢向上流动进入电场空间,电场由下至上,强度越来越大,脱水深度也逐渐增加。

这种不同强度的多层电场设计对来液含水适应性强,但脱水电流较大,极板平挂容易淤积杂物。

另外平挂电极脱水电场的电力线方向与重力沉降方向平行,含聚合物的水滴黏弹性增强,易使电极间产生“水链”而引起瞬时短路现象,影响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竖挂电极电脱水器的板状电极间形成强电场,脱水电场呈水平方向分布,处于极间电场内的原油乳化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加大了原油中乳化水滴的聚并机会,但由于弱化了预备电场,降低了对来液含水的适应能力,但脱水电流较低。

结合平挂电极和竖挂电极的特点开发了组合电极电脱水器,其电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采用竖挂电极,设计两种长度电极板布置,在长一短、短一短极板间形成强电场,在长一长极板(下边沿)间形成次强电场;下部采用一层平挂柱状电极,平挂电极与竖挂电极间形成弱电场,与油水界面形成交变预备电场,其电场强度从下至上逐步增强,乳化液的预处理空间较大,处理后原油的含水率由下至上逐步减少,保证了脱水电场的平稳运行。

依据采出液的电脱水特性,重新设计了脱水供电设备,该设备包括脱水控制柜和脱水变压器。

脱水控制柜可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运行电流(恒流)和过流截止电流。

脱水控制柜设有自动电场恢复功能。

脱水变压器设计有多种电压输出,可适应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不同化学剂浓度阶段介质的导电性变化,提高脱水电场的稳定性。

2.4电极电脱水器的设计

2.4.1确定压力容器等级

根据工艺给定的容积,压力确定压力容器的等级(Ⅰ、Ⅱ、Ⅲ);

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应当根据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划分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压力容器类别:

(1)第一组介质:

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其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1-1;

(2)第二组介质:

除第一组介质以外的介质。

其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1-2。

对电极电脱水器,介质为含水油,毒性程度为轻度,介质爆炸危害程度为易爆,设计压力0.44MPa,容积1.94×105m3,由:

故:

属于Ⅱ类压力容器。

2.4.2选择满足介质要求的材料

压力容器用钢可分为碳素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

碳素钢,又称碳钢,是含碳量0.02%-2.11%的铁碳合金。

包括:

碳素结构钢,如Q235-B和Q235-C钢板;优质碳素结构钢,如10、20号钢钢管;以及压力容器专用钢,如Q245R、20G。

低合金钢,是在碳素钢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的合金钢。

合金元素的添加使其在热轧或热处理状态下除具有高的强度以外,还具有优良的韧性、焊接性能、成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采用低合金钢,不仅可以减小容器的厚度,减轻重量,节约钢材,而且能解决大型压力容器在制造、检验、运输、安装中因厚度太大所带来的各种困难。

压力容器常用的低合金钢,包括专用钢板Q345R、15CrMoR、16MnDR、15MnNiDR、09MnNiDR、07MnCrMoNbR、07MnCrMoNbDR;钢管16Mn、09MnD;锻件16Mn、20MnMo、16MnD、09MnNiD、12Cr2Mo。

高合金钢,压力容器中采用的低碳或超低碳高合金钢大多是耐腐蚀、耐高温钢,主要有铬钢、铬镍钢和铬镍钼钢。

除铬钢外,高合金钢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

铬钢0Cr13(S11306)是常用的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韧性和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在室温的稀硝酸以及弱有机酸中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但不耐硫酸、盐酸、热磷酸等介质的腐蚀。

0Cr18Ni9(S30408)、0Cr18Ni10Ti(S32168)、00Cr19Ni10(S30403)这三种钢均属奥氏体不锈钢。

0Cr18Ni9在固溶态下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冷加工性,在氧化性酸和大气、水、蒸汽等介质中耐腐蚀性亦佳。

但长期在高温水和蒸汽环境下,0Cr18Ni9有晶间腐蚀倾向,并在氯化物溶液中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0Cr18Ni10Ti具有较高的抗晶间腐蚀能力。

0Cr18Ni9和0Cr18Ni10Ti可在-196~60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

00Cr19Ni10(S30403)为超低碳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和低温性能。

碳素钢强度较低,塑性和可焊性较好,价格低廉,故常用于常压或中、低压容器的制造,也用作支座、垫板等零部件的材料。

而Q245R是在20钢基础上发展来的,主要是对S、P等有害元素的控制更加严格,对钢材表面质量和内部缺陷控制的要求也较高。

综上所述,对组合式电极电脱水器(Ⅰ型)的材料问题,选用Q245R。

2.4.3强度设计

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强度设计,也就是壁厚计算:

(2-1)

其中:

——计算压力,等于设计压力

加上液柱静压力;

——设计压力,

——容器内径;

——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焊接接头系数,按照无损检测的比例选取0.85或1;

依据检测比例度,选取焊接接头系数为0.85,计算出筒体和封头的厚度:

解得:

而名义厚度:

(2-2)

即:

可取:

由此得到设计结果如下表2-1:

表2-1设计数据

设计压力0.44MPa

设计温度60℃

工作介质含水油

容器类别Ⅱ类

工作压力0.40MPa

工作温度58℃

介质毒性程度轻度

腐蚀余量1.5mm

地震设防烈度7度

设计地震加速度0.1g

介质爆炸危害程度易爆

基本风压Pa

焊接接头系数

筒体0.85

壁厚

筒体14mm

材料

筒体Q245R

全容积194m3

封头0.85

封头14mm

封头Q245R

装料系数

安全阀整定压力MPa

保温材料P855

保温厚度80mm

设计使用寿命10年

安全阀型号

设备质量40445kg

保温质量8364kg

最大质量242809kg

2.4.4其他设计要求

(1)依据等强度理论,对开口处进行补强,方式有补强圈补强和等面积补强;

(2)热处理:

消除焊缝中残留的H元素,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3)检测:

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比如TOFD,可记录超声检测。

其他要求下表2-2:

表2-2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要求

安全技术规范

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技术标准

GB150-2011《压力容器》、NB/T47042-2014《卧式容器》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标准及供货状态

钢板Q345-R

钢管20号

锻件20号

GB713-2008热轧

GB/T8163-2008热轧

NB/T47008-2010正火

焊接规程

坡口形式及尺寸要求

焊接材料标准

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除图中注明者外,按GB/T985.1-2008、GB/T985.2-2008执行

NB/T47015-2011NB/T47018-2011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

接头种类

检测方法

检测比例

合格级别

射线技术等级

超声技术

等级

JB/T4730-2005

A、B

局部

射线检测

>20%

Ⅲ级

不低于AB级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A、B

或超声检测

>20%

Ⅲ级

B级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水压试验压力

立置MPa卧置0.55MPa

施工、验收标准

SY/T0448-2008

气压试验压力

MPa

包装、运输标准

JB/T4711-2003

气密性试验压力

MPa

支座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