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6524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

嵩明(小铺)~昆明高速公路路面合同段

K00+000~K32+000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

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嵩昆高速公路工程招标文件》;

(2)《嵩昆高速公路工程合同文件》;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7)《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

(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10)《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1)《国家高速公路网G85重庆至昆明高速公路嵩明(小铺)~昆明高速公路路面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

(2)遵循设计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优良;

(3)根据本单位的施工能力,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二、工程概况

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嵩明(小铺)至昆明段高速公路工程,包括小铺立交、小街立交、杨林立交、甸头立交(甸头立交匝道不属于本合同段)。

主线技术标准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km/h,整体式路基宽33.5m,分离式路基宽16.75m,各立交匝道路基宽10.5~21.5m。

本工程起自K00+000~K32+000,全长33.8km(含1.8km长链)。

路线设小铺、杨林、大板桥、黄土坡等乡镇。

对应路基工程1、2、3、4标段。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厚度为4cm,工程数量约5125m2。

合同总工期为12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计划于2016年10月完成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

我部共设2个沥青拌和站,1#沥青拌和站位于小街工业园区,占地约45亩,场站内架设一套5000型沥青拌和楼;2#沥青拌和站位于杨林工业园区,占地约48亩,场站内架设一套4000型沥青拌和楼。

拌和站位置和运输线路图详见附件1、附件2。

三、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1、熟悉和审核施工设计文件,并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核对。

1.2、对全线的水准点、导线点进行联测,采用全站仪按10米间距(曲线半径小的曲线段按5米间距)测出中桩位置,并依据中桩确定的边线位置。

复测下承层断面高程,再依据下承层的纵断高程和横坡的控制情况确定摊铺时摊铺机的找平控制方式,并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2、机械准备

按照招标文件设备要求,我部拟投入的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详见表1:

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配备的机械设备表1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型号

1

沥青拌和楼

1

5000型/日工4000型

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2

沃尔沃8820

3

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

2

KD136

4

装载机

5

ZL50

5

水车

1

10T

6

自卸车

15

25T

开工前,厂拌及摊铺、碾压设备等主要机械设备均进行安装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配齐施工中易损配件,做好开工前的维修、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3、材料准备

3.1、沥青

SMA上面层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SBS(I-D)改性石油沥青,其中质量变化要求不大于±1%,技术要求见下表:

SBS(I-D)改性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

0.1mm

40~60

T0604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0

T0604

延度(5cm/min,5℃),不小于

Cm

20

T0605

软化点TR&B,不小于

60

T0606

动力粘度135℃,不大于

Pa·s

3

T0625

闪点,不小于

230

T0611

溶解度,不小于

99

T0607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

75

T0662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T0661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不大于

%

±1.0

T0610

针入度比25℃,不小于

65

T0604

延度5℃,不小于

cm

15

T0605

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其质量符合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

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还须提供基质沥青质量检验报告和沥青样品。

改性沥青到达现场后存贮在改性沥青罐中,改性沥青罐中加设搅拌设备并进行搅拌,使用前搅拌均匀。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发现离析等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改沥青不得使用。

3.2、集料

集料进场前,从料场取料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的集料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其技术指标必须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

集料须堆放在清洁、干燥、地基稳实、排水良好、有硬化铺面的场地上,场内道路做好硬化处理,排水设施完善,严禁泥土等杂物污染集料。

不同规格的集料须分隔堆放。

3.2.1、粗集料

粗集料选用坚硬、耐磨、清洁、不含风化颗粒、抗冲击性好近立方体玄武岩、辉绿岩。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高速公路

试验方法

表面层

其他层次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

26

28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28

30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t/m3)不小于

t/m3

2.6

2.5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

2

3

T0304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5

4(掺抗剥离剂后应不小于5)

坚固性不大于

%

12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

15

18

T0312

其中粒径>9.5mm不大于

%

12

15

T0312

其中粒径<9.5mm不大于

%

18

20

T0312

水洗法<0.075mm颗含量不大于

%

1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

3

5

T0320

上面层石料磨光值不小于

PBN

42

T0321

3.2.2、细集料

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1.5mm)表示。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

t/m3

≥2.5

T0328

坚固性(>0.3mm部分)

%

≥12

T0340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

≤3

T0333

砂当量

%

≥60

T0334

亚甲蓝值

g/kg

≤25

T0346

棱角性(流动时间)

s

≥30

T0345

3.2.3、填料

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需除净。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规范值

试验规范

表观密度

t/m3

≥2.5

T0352-2000

亲水系数

-

<1

T0353-2000

外观

-

无团粒结块

塑性指数

%

<4

T0354-2000

含水量

%

≤1

T0354-2000

加热安定性

-

实测记录

T0355-2000

粒度范围

<0.6mm

%

100

T0351-2000

<0.15mm

%

90~100

<0.075mm

%

75~100

4、人员准备

按施工需求配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机械操控人员及施工辅助人员。

关键岗位人员需经专门培训,机械操控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5、作业条件

5.1、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质量进行验收,下承层的质量必须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按规定已进行粘层的施工并满足要求。

对下承层浮动集料及污染部位进行清扫、清洗或除尘处理。

5.2、施工前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对拌和楼的计量装置进行计量标定、摊铺机的自动找平装置、各项作业控制参数的选择与调整;运输车防黏措施及保温措施效。

5.3、拌和场场地硬化处理,各种规格的材料分开堆放(搭建隔墙有效),不得混杂;细集料料仓搭设彩大棚,矿粉采用罐装。

5.4、开工前须备足10天的施工生产所用材料,并在施工中陆续进料。

5.5、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路肩排水。

5.6、摊铺现场、沥青拌和站、及气象台站之间,应具有效的联系手段。

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最低气温不得低于10℃,摊铺温度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6.6的要求,雨天或雨后下承层潮湿状态下严禁施工。

 

六、施工工艺及流程

6.1、施工作业流程图

6.2、混合料的拌和

6.2.1、拌和设备

边宁荷夫5000型间歇式沥青拌楼,生产能力350t/h。

具备完好的二级除尘装置,具有适时检测、自动处理、显示和打印数据的计算机设备。

6.2.2、拌和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是沥青混合料拌和控制的关键,温度偏低则不容易压实,无法保证压实度;温度过高,沥青易老化。

SMA-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根据沥青黏温曲线确定,根据路面压实机械组合、天气情况及压实度控制指标适当调整拌和温度,一般控制在170-185℃之间,其集料温度和沥青温度可根据出料温度进行控制,集料温度一般控制在190-220℃,沥青温度一般控制在160-165℃。

每盘沥青混合料温度超过195℃时予以废弃。

拌和过程中设专人经常测量拌和料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目测混合料,混合料冒出黄烟或浓烟是温度过高,冒出白烟是温度过低,一般以观察到少量蓝烟为宜。

6.2.3、拌和时间控制

拌和时间根据拌和产量、天气情况、集料的含水率以及集料与沥青的裹覆情况确定,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混合料的每盘生产周期不少于45s。

6.2.4、拌和要求

混合料拌和要均匀,颜色一致,无结团、无花白料现象,使沥青均匀地裹覆矿物颗粒表面。

出料时设专人观察混合料的颜色、状态,若出现混合料堆积很高可能是温度偏低或沥青含量低;若混合料易坍平,很可能沥青含量过高。

6.2.5、质量检查

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试验,检测次数每工作日每拌和站不少于1次。

为保证的准确性,每天至少从热料仓取样一次进行筛分,判断其级配变异性,分析造成级配变异的原因(原材料级配变异;拌和机振动筛筛网堵塞或破损;拌和产量的变化影响了筛分功效的稳定等),同时观察热料仓内的干料是否干净,上面是否有未燃尽的燃烧油残渣裹覆,有问题及时处理。

6.2.6、拌和注意事项

拌和站热料仓的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配合比通知单上必须有负责人签字,拌和站只能按照授权配合比准确配料,无权更改变动,当热料仓供料不均衡时应调节冷料斗流量,不得使用其他热料仓的料替代。

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明确岗位职责。

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盘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率不得大于1%,早上温度低时,前几车料应适当提高混合料温度,一般以5℃为宜,然后按正常要求控制温度。

每天将计算机打印结果汇总、统计、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事故质量动态控制方法绘图、计算,检查其变异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每隔3~5d,检查沥青理论用量与油罐中实耗数量是否一致,以保证沥青用量的准确性。

6.3、混合料运输

6.3.1、拌和机要备有保温性能良好的成品料仓,储存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0℃,且不能不沥青滴漏。

改性沥青混合料宜当天使用完毕,如需储存,时间不得超8小时。

6.3.2、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须经常标定)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

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6.3.3、沥青混合料运输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

运料车的运输能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

6.3.4、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底板粘结,车厢底板、侧板均匀涂一层隔离剂(如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油:

水=1:

3),但不得有余液聚集在车厢底板。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按前、后、中的顺序分三堆装料。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采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6.3.5、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结成团块、已遭雨淋不得铺筑。

6.3.6、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前10~30cm处停住,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6.4、混合料摊铺

6.4.1、摊铺作业准备

上面层施工前,认真检查中面层,被柴油、机油等油料污染的局部区域应清除,被泥土、灰尘等污染段落认真清扫,合格后按规定洒布粘层油。

进行测量放样,采用超声波非接触式平衡梁的摊铺厚度进行控制。

6.4.2、摊铺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熨平板调整时保持螺旋输料器尽可能与两侧挡板靠近,并检查熨平板拼装的平直度,保持熨平板左右对称,保持行走平衡。

有侧石时,挡板与侧石保留10cm左右的间距,便于机械转向。

通过夯实达到的密实度越高,越能降低压路机碾压进推移程度,对平整度很有利,上面层的摊铺厚度为4cm,摊铺速度设为2~3m/min,预夯锤行程<6cm,主夯锤行程<5cm,夯击频率15~25Hz,振动频率调至40~70Hz。

6.4.3、摊铺作业顺序

6.4.3.1、采用两台沃尔沃8820摊铺机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搭接30~60cm,并躲开车道轮迹带。

6.4.3.2、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计算出松铺厚度,调整熨平板高度在下面垫木块,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在上面,并调整好熨平板仰角。

同时调整摊铺机使熨平板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6.4.3.3、每天开始摊铺前提前0.5~1h预热摊铺机熨平板,使温度不低于100℃,待满足要求后,向摊铺机料槽内布料,用热料将接头预热2~3min后再起步摊铺。

调整好夯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保证摊铺混合料初始压实度不小于85%。

6.4.3.4、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在料料内涂刷小量油水混合物(柴油:

水=1:

3),防止粘料。

6.4.3.5、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与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相适应,保证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控制在2~3m/min),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离析。

6.4.3.6、自卸车驾驶员与摊铺机手密切配合,避免车辆撞击摊铺机,使熨平板偏位产生波浪影响平整度。

卸料车的后轮距摊铺机30cm左右时空档停车,当摊铺机行进接触后起斗倒料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6.4.3.7、摊铺时经常检查松铺厚度和横坡度,厚度每5~10m检查1个断面,每断面不小于3个点,横坡度每30~50m检查1断面,并作好记录;经常检查摊铺温度,并作好记录。

6.4.3.8、摊铺过程中密切注意摊铺动向,发现局部离析、拥包、波浪、拖痕、边角缺料及其他问题时,应分析原因以及时处理和调整。

对一些机械作业有困难的地方采用人工找补,人工找补需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5.6.10要求。

6.4.4、摊铺注意事项

注意摊铺机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减少粗细料离析,摊铺机集料斗应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足够厚的热料时,下一辆运料车即开始卸料,做到连续供料,并避免粗料集中,尽可能减少接料斗的收放次数。

摊铺时,摊铺机熨平板上严禁放置杂物,非操作人员不得站立和通过,浮动基准梁严禁放、挂杂物。

摊铺机螺旋输料器应始终保持匀速、较慢的速度旋转,严禁高速旋转,以防离析。

上面层混合产未初压前,施工人员一般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修整,遇有特殊情况,如局部离析等,需在现场主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因故障,摊铺机料斗内混合料已结硬时,混合料应废弃,做接头重新摊铺。

摊铺遇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每天结束收工时,禁止直接在已摊铺好的路面上用柴油清洗机械。

清洗机械时,下面需垫上塑料布,严禁柴油污染路面。

6.4.5、接缝处理

6.4.5.1、横缝处理

上面层横缝对行车的舒适性影响较大,施工时应尽可能地减少上面层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宜采用垂直平接缝,避免采用斜接缝和阶梯接缝,每天收工时应计算每台摊铺机预留量,使两台摊铺机的横向接头找齐,然后切直。

每天碾压完成后,采用6cm直尺检测平整度,划出须切除段落的端线,用切割机先锯切1/2层厚度,再用镐凿平,及时清理废料并将铺层锯切时留下的灰浆冲洗干净,干燥后涂刷少量粘层沥青。

上面层接缝切除后宜连续摊铺,若接缝切除后暂不施工段落,应用废料与接缝垫平,防止行车对接缝造成损坏。

接缝必须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接缝错位不小于1m。

开始摊铺料宜采用现场温度最高的混合料。

新铺面与冷路面宜重叠5~10m左右,碾压前用耙子搂出重叠部分的粗料,把细料推到接缝处找平。

接缝处理时应不断用6m直尺检查平整度。

6.4.5.2、纵缝处理

摊铺机并排呈梯队摊铺,采用热接纵缝。

纵缝搭接宽度宜控制在30~60cm,上面层的纵缝宜控制在标线的位置上。

下、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cm(热接缝)或30~40cm(冷接缝)以上。

解决热纵缝,保证摊铺机的型号、工作状态、工作参数相同,通过调整后面摊铺机一侧挡板的高度来消弭热接缝。

在纵缝有但不明显处,不必刻意处理,压路机碾压完成后热接纵缝可消除。

6.5、混合料的碾压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碾压必须紧跟摊铺机碾压,初碾、复碾工作长度约30m,不允许超过50m。

对此,应采取适宜的保证措施

6.5.1、初压

初碾采用自重大于10t压路机进行静压。

初碾压路机每次前进时,均应前行到接近摊铺机尾部位置。

每次前进后均应在原轮迹上(重复)倒退,第二次前进应重叠约1/3轮宽,往返一次为碾压一遍,需碾压1~2遍。

铺装表面层施工时,初碾压路机行驶速度控制在3km/h范围内。

初碾必须在铺装温度150℃以上完成。

6.5.2、复压

SMA铺装层复碾采用水平振荡钢轮压路机,振荡碾压3~4遍,复碾完成时铺装温度应大于130℃。

6.5.3、终压

终压主要是消除轮迹,改善铺筑层的平整度。

收迹碾压采用钢轮压路机无振动碾压收迹1~2遍,收迹碾压终了温度应大低于90℃。

在边缘、角落及雨水井周围难以用大型压路机压实的部位,需采用小型压路机及人工操作的机动夯锤夯实。

特别是铺装下层在雨水井周围部位,必须有2~3人,采用人工夯锤紧跟摊铺机,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时,人工夯实,保证这些部位混合料的密实性。

6.5.4、接缝碾压

横向接缝碾压时,根据经验可采用多种方法视具体情况时行碾压,常用的碾压方法为:

将压路机位于已成型的路面上,伸入新铺层宽度15cm左右进行横向碾压,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然后再改为正常纵向碾压。

若新铺层混合料稍高或接缝处平整度不理想时,可采用与路面中心线呈450和1350方向交叉进行斜压,把局部高出的混合料推挤到低处。

碾压过程中反复用6m直尺检测,发现平整度不合格处做局部处理。

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摊铺部分留下20~30cm宽度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两台摊铺机不宜距离太长,保证热接处温度没有太大损失。

碾压时先从纵逢处碾压,完成热接。

纵向冷接缝碾压时,最好由新铺路面向接缝边缘方向碾压,留下10~15cm宽再跨缝挤密压实。

或者先在已压实路面上伸入新铺层15cm宽左右进行碾压,然后以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20~3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然后进行正常碾压。

6.5.5、碾压遵循原则和注意事项

沥青混合料碾压应紧跟摊铺进行,压实工艺应遵循“高温、紧跟、匀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在初压和复压的过程中,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

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转换时,应先停振,再换档、转向。

压路机后退时沿前进碾压的轮迹行驶,压路机折回的地点不在同一断面上,应呈阶梯形。

初压、复压和终压的折回地点不准在相同的断面处,前后应错开5~8m,压完全幅为一遍。

严格控制钢轮压路机的喷水量,成雾状且不得流淌,防止沥青混合料降温过快。

轮胎压路机碾压时,为防止黏轮,采用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擦拭轮胎。

压路机不得在路面新铺的混合料上突然加速、掉头转向、左右摆动或紧急制动,倒车回程时慢停、慢起步,改变碾压道时,应在已完成碾压的段落范围内调整,须横向偏转时,拐角要小于10度。

严禁在碾过程中将压路机停放在未压完或尚未冷却的路面上。

在高温情况下压实度容易提高,因此应抓紧碾压过程的早期碾压。

当碾压温度偏低时,可用增加高频低幅的弱振碾压和轮胎压路机的遍数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

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并由专人监管,做到既不漏压也不超压,对局部压路机压实不到的地主,应用小型压实机具补压,保证接缝、边角的密实。

经过终压后,设专人检测平整度,若偏差较大应在温度较时采取补救措施。

沥青混合料路面完全自然冷却,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七、质量标准

7.1、基本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严格控制矿料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及混合料出料温度。

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按规范要求进行沥青检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混合料级配检验、沥青含量检验,检验频率应符合规范要求。

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结果的合格率应不小于90%。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离析,控制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7.2、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现象。

纵向、横向接缝紧密、平顺,与路缘石及其他构造物密帖接顺,不得有积水和漏水现象。

7.3、实测项目

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频率及控制标准,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2004)中表11.4.4及表11.4.5-1执行。

工程质量评定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中表7.3.2执行。

SBS改性I-D施工温度范围(℃)

工序

SBS改性沥青

沥青加热温度

160~165

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