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4439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docx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

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非传染性病害:

由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

2、传染性病害:

由生物因素的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3、寄生物: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体上,从活的生物体上获取他的营养物质,前者叫寄生物

4、寄主: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体上,从活的生物体上获取他的营养物质,后者叫寄主

5、病原: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

6、生物病原物:

其他生物因素中,某些也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引起病害,这种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微生物。

7、非生物病原物:

是指能致病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能诱发病害发生的非生物因素。

8、病害的三角关系:

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

9、四角关系:

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再加上人的因素

10、植物病害症状(病状和病症):

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状:

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

病症:

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特征性表现(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

11、菌核:

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其内层为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

12、菌索:

是由菌丝体品行交织构成的长方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高等植物根系相似,故也称为根状菌索

13、子座:

是由菌丝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也有由菌丝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的(假子座)

14、革兰氏染色反应: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

阳性菌仍带蓝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15、喷菌现象:

由细菌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无论是维管束组织受害还是薄壁组织受害,病原细菌都大量存在于病组织内,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病组织内的大量细菌即会呈水雾状从病部喷出

16、钝化温度:

是指恒温处理10min后,使病毒丧失活性的最低温度

17、稀释限点:

是病毒能保持侵染力的最高稀释浓度,反映了病毒的体外稳定性和侵染能力

18、体外存活期:

是指病毒汁液在离体条件下,保持侵染能力的时间

19、柯赫氏法则:

(1)在病植物上常能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次分离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相同。

20、活体营养生物:

病原物直接从寄主活的细胞中吸取养分,通常以菌丝在细胞间发育蔓延,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如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专性寄生菌

21、死体营养生物:

病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死亡的细胞中吸取养分,这类病原物大多是非专性寄生的

22、寄生性:

指病原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23、致病性:

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

24、生理小种:

在病原物的种内,在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形状、生理、生化、病理、致病力或其他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称为生理小种。

25、变种:

病原物种内对不同科、属植物致病性差异,且形态上差别小的群体。

26、生物型:

指由遗传上一致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27、垂直抗性:

寄主植物只对一个或少数几个生理小种有抗性,而对其他生理小种没有抗性,即某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能抵抗,但对另一些则不能抵抗,即抗性是小种专化的

28、水平抗性:

寄主植物对病原菌的多数或全部生理小种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抗性,即非小种专化

29、病原物侵染过程:

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某些部位相接触,由该部位侵入寄主植物后在其体内繁殖和扩展,发生致病作用,显示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30、病害循环:

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31、生活史:

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孢子的过程,也是以病原物为对象阐述病原物的生长,繁殖,休眠的过程

32、病害流行:

通常把某种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一段时间内普遍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称为病害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里,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泛称为病害流行

33、单年流行病害:

病原物能够在一个生长季中连续繁殖多代,发生多次再侵染,进而完成菌量积累,使得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就能由轻到重达到流行程度,也称为多循环病害

34、积年流行变害:

在一个生长季节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在当年的病害发生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大,病害流行程度取决于初侵染的菌源量,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

这种流行类型的病害常为单循环病害

35、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

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有时对两者并不做严格的区分,统称病害预测预报

36、植物病害:

植物受到其他生物的侵染,或者环境条件不适应时,导致其新陈代谢的紊乱,生理和生化过程发生变化,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出现各种病态,最终表现为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甚至植物死亡这种现象就叫做植物病害

37、植物病原真菌:

能寄生植物并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是植物病害最重要的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植物病害占已报道植物病害的80%以上

38、植物病原线虫:

能寄生植物并引起植物病害的线虫

39、厚垣孢子:

有些真菌菌丝的某些细胞膨大变圆,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厚垣孢子。

厚垣孢子可以抵抗不良环境,待条件适宜时在萌发形成菌丝

40、物理防治:

指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清除、抑制、钝化或杀灭有害生物的方法

41免疫:

寄主对病原物的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者观察不到可见的症状

42、抗病:

植物避免、抵抗病原物侵入、扩展与定植以及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43、感病:

寄主侵染后发病较重的称为感病

44、耐病:

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在外观上,类似感病品种,也发病,但是病害对产量的影响比感病品种小,衡量耐病的标准是测定产量

45、避病:

指感病的植物在某种条件下,避免发病或避免病害严重发生的习性,但寄主本身是感病的

46、定向选择:

单基因或寡基因抗病性品种大面积种植。

病原物群体内相应的新的致病小种得以得天独厚的发展,群体逐年增大

47、稳定化选择:

通过寄主群体的抗病性对病原物的选择使病原物群体组成趋向稳定

48、抗生作用:

有益微生物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这称为抗生作用

49、重寄生作用:

指一种病原物被另一种非病原物寄生,这些寄生物可以是真菌,也可以是细菌或放线菌,甚至病毒

50、交互保护作用:

是用预先接种一种微生物的方法,保护植物不受或少受后接种的病原物的侵染和危害

51、竞争作用:

氧气水分营养和空间各方面发生竞争,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最重要的是空间竞争

52:

溶菌作用:

产生酶的作用而引起的溶菌

53:

捕食作用:

是指土壤中的一些原生动物和线虫可以捕食真菌的菌丝和孢子以及细菌等,从而影响土壤中真菌的种群密度

二、填空

1、真菌常见的变态结构(吸器、菌核、子座、根状菌索、假根)

2、真菌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类型:

无性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有性孢子(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3、真菌的5个主要门:

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类

4、细菌的主要5个属:

土壤杆菌属,欧文氏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棒状杆菌属

5、鉴定病毒的三种特性(钝化温度、稀释限点和体外存活期)

6、寄生物的种类(活体营养生物和死体营养生物)

7、病原物致病性和寄生性变异的原因:

突变、有性杂交、异核现象、准性生殖。

8、植物抗病性的等级类型(免疫、抗病、感病、避病、耐病)

9、病原物侵染过程的4个阶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10、病害侵染循环的3个方面(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11、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方式(寄生,腐生,休眠)

12、病原物的传播途径(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人为传播)

13、病害预测预报的类型(短、中、长期预报)

14、我国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5、综合防治的定义:

它是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他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尽可能协调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其种群密度保持在经济允许的危害水平之下

16、农药的种类(保护剂,治疗剂和免疫剂)

17、两类植物病害:

非传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

18、非传染性病害的因素: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干旱,水涝,日烧,冷冻,营养失调,盐碱

19、引起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动物界的线虫,植物界的寄生性种子植物,菌物界的真菌,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植原体,病毒和类病毒等

20、细菌性病害侵入的途径主要有(伤口)和(自然孔口),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21、真菌的菌丝体交织在一起形成菌组织,分别是结构比较疏松的(疏丝组织)和结构比较紧密的(拟薄壁组织)

22、真菌无性繁殖的类型(断裂,营养繁殖,芽殖)

三、简答

1、真菌有性繁殖的细胞学过程:

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3个阶段,质配,即经过2个性细胞的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核配:

即在融合的细胞内2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1个二倍体的核;减数分裂,即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的核,从而变成单倍体

2、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要区分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在多数情况下,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作详细和系统的检查,而不仅仅是根据外表的症状。

(一)侵染性病害:

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体存在(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

(二)非侵染性病害:

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

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等,大体上可考虑是非浸染性病害。

除了植物遗传性疾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的环境因素所致。

不良的环境因素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来分析。

非侵染性病害诊断要点:

1、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害、干热风、日灼所致。

2、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致的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

3、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

4、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

非侵染性病害约占植物病害总数的1/3,掌握对生理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技术,只有分清病因以后,才能准确地提出防治对策,提高防治效果。

(三)症状在病害田间诊断中的作用1、症状因品种抗病性、菌系或天气条件不同可能有较大的变化2、一病多症(同菌异症3、同病异症(异菌同症)4、隐症现象

3、柯赫氏法则:

(1)在病植物上常能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次分离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相同。

4、植物抗病性持久化策略:

寄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避免定向选择,多系品种混合种植,抗病基因的合理布局:

控制易变区病菌的易变,抗病品种的轮换,水平抗性品种的利用

5、植物综合防治的内容和措施:

内容: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出发,根据病害与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和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各项防病措施来协调和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经济,安全,有效的将植物病害的发生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措施:

1、改变害虫的生存环境2、采用抗病品种3、考虑引进或建立新的自然天敌种群/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植物抗病品种的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6、利用抗病品种的方法:

1、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2、抗病品种的轮换3、利用多抗病品种4、利用发展速度较慢的品种5、利用耐病品种

7、检疫的程序和内容:

程序包括检疫报批,报检,检疫,检疫处理和签证放行等。

内容:

种子,苗木,无性繁殖材料,植物及植物产品,装载这些检疫物的容器,包装物以及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等

8、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杆锈病。

发生规律:

小麦锈病不能脱离活的寄主植物而存活,三种锈病都只能以夏孢子通过不断侵染小麦的方式完成周年循环,条锈病菌喜欢冷凉,杆锈病菌适温较高,叶锈病菌对温度要求不严格。

小麦锈病是气传病害,锈病的夏孢子可以随气流传播,小麦锈病只能在活的小麦植株上生活,脱离小麦植株后或者在小麦残体上存活时间都不长,小麦收货后,锈病也随之死亡。

当下一季小麦出苗后,又接受远方随风传来的锈菌夏孢子,发生锈病。

因此,小麦锈病的周年循环实际上是在相距较远的不同地区完成的,典型周年循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和春季流行4个阶段。

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的防病包产的基本措施2、栽培防病:

及时铲除自生麦,减少初期菌源,施用肥熟有机肥,增施磷肥钾肥3、药剂防治

9、小麦条锈病:

病原:

条锈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发生规律:

小麦条锈病菌不耐高温,夏季在凉爽地区的小麦上越夏。

越夏后,条锈病菌夏孢子随风传播到冬小麦栽培区,降落在秋播小麦幼苗上,若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就侵染发病,一般在秋播后1个月左右,麦苗就开始发病,距越夏地区越近,播期越早,麦苗发病就越早,越重,越夏菌源先在早播冬麦区侵害为害,产生大量夏孢子,再进一步向其他冬麦区传播。

冬季气温降到1-2度后,条锈菌便不再繁殖和侵染,而以菌丝体形式潜伏在麦苗病叶中越冬。

春季旬平均气温上升到2-3度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开始回苏显病,缓慢发育,产生夏孢子,侵染新生叶片,出现新病叶,进而继续侵染周围叶片,田间出现多个由几片到几十片病叶组成的发病中心,随着气温和湿度条件变得更加适宜,病叶数迅速增多,大致在小麦抽穗前后全田普通发病,此后病叶上的孢子堆数目猛增,导致严重发病。

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2栽培防治3药剂防治(防治策略:

以菌源基地治理和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防治方法: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并合理布局,加强栽培管理,调节播期,合理水肥,消灭自生麦苗,药剂防治:

重点是越冬,越夏区及早期菌源,封锁和消灭发病中心,主要用粉锈宁拌种或喷雾

9、麦类白粉病:

发生规律:

白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植株上生存繁殖,脱离活植株后很快死亡,白粉病菌在植物体表面蔓延繁殖,只生成一种特殊的器官,即吸器,进入叶肉细胞,吸收营养和水分,初生吸器形成后,即向寄主体外生出菌丝,菌丝可继续形成次生侵染结构在寄主体表蔓延。

菌丝扩展到一定程度可产生产孢结构,产生分生孢子。

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避囊壳。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远距离传播,通常在不同地方越冬和越夏,通过菌源交流而完成病害循环。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栽培防病,药剂防治

10、水稻三大病害的病害循环及防治措施:

稻瘟病1、稻瘟病的危害和分布:

分布世界各稻区。

我国每年不同程度流行。

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40-50%,甚至绝收。

症状:

苗瘟:

三叶期前。

由种子带菌引起。

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哭死。

湿度大时,基部病部可见大量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

三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

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

因品种和天气条件,病症差异较大。

分以下四种类型:

1.普通型病斑:

常见。

初暗绿色小点、后梭形、两端延伸有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晕圈,背面有灰色霉层。

严重时叶片枯死。

2.急性型病斑:

感病品种在适宜发病条件下,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正反面均有灰色霉层。

此症状是病害大流行的前兆。

3.白点型:

感病品种嫩叶症状。

出现白色近圆形的小白斑,不产孢。

4.褐点型:

高抗品种的老叶症状。

病部仅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局限在两叶脉之间,不产孢。

节瘟:

抽穗后发生。

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围绕节部扩展,使节变黑腐烂。

干燥时可导致横裂折断。

穗颈瘟:

危害穗颈。

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时穗颈变褐。

可导致秕谷或白穗。

时危害最大的症状类型。

谷粒瘟:

颖壳上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早,则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

发病晚时米粒变黑。

病原学名:

属稻型孢菌,为半知菌类真菌。

形态:

分生孢子洋梨形成倒棍棒状,无色。

初期无隔,成熟后1-3个隔膜,常两个隔膜,基部有脚孢。

分生孢子梗不分枝,2-4个隔膜。

多丛生。

生物学特征:

温度:

菌丝在8-37℃下均可发育,最适26-28℃。

分生孢子的形成:

10-35℃,最适25-28℃,超过32℃不产孢。

分生孢子的萌发:

最适26-28℃,最短时间为0.5-1小时。

在10-15℃不萌发。

致死温度:

分生孢子50℃,十分钟。

菌丝52-55℃,十分钟。

湿度:

分生孢子形成在饱和湿度最好,RH在80%以下不形成。

孢子萌发在96%以上RH并有水滴存在是最好。

RH低于90%,孢子不萌发。

光:

分生孢子形成需要光、暗交替条件。

直射阳光不利于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

毒素:

产生5种毒素,稻瘟菌素、吡啶羧酸、稻瘟醇、香豆素、薄层酸。

生理分化:

由于存在体细胞重组、突变和适应性变异,稻瘟病菌很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存在大量生理小种。

我国过去鉴定43个,目前有待继续研究。

寄主范围:

自然条件下,只侵染水稻。

人工接种可侵染小麦、大麦、玉米、谷子、狗尾草等禾本科食物。

发病规律:

病害循环越冬:

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病秕谷和种子上越冬。

初侵染:

带菌种子、病稻草堆和以稻草沤制的未腐熟的肥料是每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再侵染:

初侵染完成后,经过一个潜育期,病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传播:

气传。

侵染过程:

侵入途径:

直接侵入、伤口侵入潜育:

潜育期长短受温度影响很大。

流行因素分析:

寄主品种的抗病性:

不同生育期不同,以苗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

嫩叶比老叶感病。

一般育秧后期、分蘖盛期至拔节期、齐穗期至乳熟期为三个发病高峰。

抗病机制:

抗侵入和扩展;过敏性反应;病原菌的致病性:

毒性小种的出现,致病性变异。

环境条件:

栽培管理技术,关键是水肥和密度

气象条件:

温度,湿度,降雨,光照,风,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稻株表面有一层水膜达6-10小时,稻瘟病就容易发生。

山区和沿海地区,雾多露重光照少,稻瘟病发病重。

防治:

防治策略:

以利用抗病品种为基础,以加强水肥管理为主的栽培措施为核心,并以减少初侵染数量和化学防治为辅助手段的综合防治策略,防治方法: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并合理布局2.加强以水、肥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提高水稻的抗病性3.减少或控制初侵染源:

病草尽早处理;种子处理:

药剂浸种、闷种或包衣4.化学防治

纹枯病症状:

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稻穗和茎秆。

叶鞘、叶片上典型症状为云纹状大斑。

常造成倒伏或整丛枯死。

湿度大时,并不可见灰白色菌丝和白色至暗褐色菌核。

病原:

Rhizoctoniasolani(立枯死核菌,半知菌亚门)病害循环:

越冬:

菌核在土壤中,或菌丝和菌核在稻茬病稻草、田边杂草。

初侵染:

土壤中的菌核,再侵染:

病菌侵入后,在稻株组织中不断扩展,并向外长出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的叶鞘、叶片或邻近的稻株间继续扩展蔓延。

流行因素分析1、菌核数量2.再拍管理:

长期深水灌溉、稻丛间湿度加大、有利于病害。

偏施N肥,发病重。

3、品种4、气象条件:

高温、高湿病重;防治策略:

将强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及时施药防治。

具体方法:

清除菌源:

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菌核漂浮在水面,混杂在浪渣中,可打捞浪渣,集中烧毁或深埋。

以水控病,涝干晒田。

合理施肥:

化肥与农家肥、长效肥与速效肥、N、P、K配合使用,防止偏施N肥。

药剂防治:

防治指标一般为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用药防治。

现在较好的药剂有井冈霉素、多菌灵或托不津。

白叶枯病一、分布和危害:

世界分布:

产量损失约20%二、症状识别和诊断1.症状类型:

普通型:

典型的白叶枯。

病健组织交界明显,分界处呈波纹状。

急性型:

暗绿色病斑,似水烫伤状,后纵折干枯。

凋萎型:

叶片失水、青卷、枯萎。

以上三种类型均在病部有黄色菌脓溢出。

三、病原1.学名:

Xanthomonasoryzae(黄单胞杆菌属,黄极毛杆菌)2.形态、生理、菌系分化、寄主范围:

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近乎卵形,具一根极鞭。

对环境的要求:

温度:

最适26-30℃,致死温度:

53-57℃。

湿度:

干燥对病菌有保护作用。

光:

可缩短存获时间。

寄主范围:

除水稻外,还危害茭白、李氏禾,今年还发现多种杂草;在日本人工接种下,芦苇也可危害。

地理分布特点:

云贵、海南,致病力较强;江苏、辽宁,致病力较弱。

四、发病规律1.病害循环:

越冬场所:

病谷和病稻草。

初侵染来源:

新区—病稻草;老区—病谷、病稻草和自生稻苗。

传播:

人为传;雨水和灌溉水传,尤以暴风雨最适宜传播2.侵染过程:

侵入途径:

主要是伤口,水孔和和叶鞘及叶鞘基部变态气孔,潜育和发病3.影响病害流行因素分析

寄主品种抗病性。

气象条件:

适温、多雨、少日照,尤其是台风、暴雨、洪涝,不合理的水肥管理。

六、防治1.防治策略:

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助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2.防治方法:

①严格检疫②选用抗病品种③严格处理病草④合理的水肥管理⑤种子药剂处理的培育壮秧⑥化学防治:

重点保护秧田,封锁发病中心,药剂有:

杀枯净、叶枯宁等。

11、玉米大斑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①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散落在田间地表病叶上的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

越冬病组织里的菌丝在适宜的湿温条件下重新产生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到玉米的叶片上,在适宜的条件下,2h即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从孢子两边长出,从孢子顶端长出的芽管多于从基部细胞长出的芽管,芽管顶端产生一附着孢,从附着孢再产生侵入丝,多数侵入丝从表皮细胞或两个表皮细胞之间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②大斑病防治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科学布局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中耕及时排水,适期播种),及时辅以必要的化学措施,清除越冬菌源,从叶片正反面都可侵入,这一过程在23-25度下6-12小时即可完成。

侵入丝侵入后产生一种泡囊状组织,再从泡囊组织产生次菌丝,向周围蔓延。

菌丝在叶片细胞中扩展很慢,侵入木质部导管和管胞后则扩展较快。

接种6d后菌丝扩展至2-3条小叶脉之间,接种8d后扩展至6-8条叶脉之间,大部分维管束被菌丝充塞,造成局部委蔫的坏死斑,细胞坏死。

由侵入到出现病斑需7-10天,从侵入到产生孢子需10-14d。

由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潜育期长短也不同。

病菌侵入后10-14d,在湿润的情况下,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进行侵染。

在玉米生长期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

特别是在春夏玉米混作区,春玉米为夏玉米提供的更多的菌源,再侵染的次数更多。

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3.药剂防治

12、玉米小斑病: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

分生孢子虽可越冬,但存活率较低。

因此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或玉米秸秆中尚未分解的病残体中的病菌。

种子带菌对传染病一般不起作用。

翌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侵入。

温湿下,病菌侵入24h后,叶面就可产生褪绿点,5-7d即可形成典型病斑,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